海风 发表于 2008-6-16 09:18

盛世雄文,旷代奇葩——王兆山《江城子》赏析(转帖)

<P><FONT size=7>本帖已由山东龙在烟台专区转载,看后笑得我胃都痉挛了。这样的‘痛苦’我想让绵阳的朋友们与我分担一下。</FONT></P><P><FONT size=5>  据说,多难兴邦。看来其言不虚。灾难的伤痛还没抚平,邦兴不兴也暂且不说,一篇震古烁今的文章倒是很快就应运而出,而且出自礼义之邦的齐鲁大地,出自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的大手笔:《江城子》。<BR>  王主席,作品生平不详,但看了《江城子》,这一切都不重要了。这绝对是他本人的代表作。这短短的一首词,将奠定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将英名不朽。<BR>  做出这样的判断似乎缺乏根据,也为时过早。但只要良知未泯羞耻还在,做出上述判断应该不是难事。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讲究的是礼义廉耻,但寡廉鲜耻也史不绝书,所谓不绝如缕,到今天终于在王主席身上集大成而以一首《江城子》达到顶峰。<BR>  然而,光荣不属于他一个人,也不应该只属于齐鲁大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荣。这盛世雄文,绝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代表作。<BR>  这篇文章刷新了所有以往的纪录,即使不是绝后,但空前是肯定的。对比能说明这一点。伟大的文学家郭沫若同志的《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比起王主席的词来,只是几句直白的仅仅对个人的奉承,无论从思想代表性还是艺术形式的代表性上都太小儿科了。<BR>  首先,它歌颂的范围广,从主席到总理,从党到国,从军到警;其次是对比强烈,从地震灾难到奥运欢歌;第三是揭示真理,地震是不可避免的;第四是思想奇特,成千上万孩子死了,有什么好悲伤的呢,那是幸福的!最后是想象奇特,在坟墓里还可以看奥运嘛,如果有电视的话!<BR>  这伟大的作品难道还不足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绝作?还不代表我们几十年文化教育的最好结果?<BR>  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BR>  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土地才能孕育出这样伟大无耻的作品?什么样的人民什么样的民族才能出现这样伟大的人物?<BR>  让我们捂着痉挛的胃欢呼!<BR><BR>  1、附王主席原作<BR><BR>  《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一位废墟中的地震遇难者,冥冥之中感知了地震之后地面上发<BR>  生的一切,遂发出如是感慨——》<BR><BR>  山东作协副主席 王兆山<BR><BR><BR>  天灾难避死何诉,<BR>  主席唤,<BR>  总理呼,<BR>  党疼国爱,<BR>  声声入废墟。<BR>  十三亿人共一哭,<BR>  纵做鬼,<BR>  也幸福。<BR><BR>  银鹰战车救雏犊,<BR>  左军叔,<BR>  右警姑,<BR>  民族大爱,<BR>  亲历死也足。<BR>  只盼坟前有屏幕,<BR>  看奥运,<BR>  同欢呼。<BR><BR>  2、附郭沫若同志诗歌《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BR><BR>  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BR><BR>  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BR><BR>  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BR><BR>  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FONT></P><P><FONT size=5></FONT>&nbsp;</P><P><FONT size=6>另附网友和作:</FONT></P><P><FONT size=5>拟兆山死后作 </FONT></P><P><FONT size=5>江城子<BR>身志俱残文武双缺</FONT></P><P><FONT size=5><BR>&nbsp;</P></FONT><P><FONT size=5>死后方知太难堪<BR>爹不哭,娘不唤<BR>四邻八舍,争将喜讯传<BR>十三亿人齐声喊<BR><BR>死得好,王八蛋<BR><BR>失魂落魄到阴间<BR><BR>左牛头,右马面<BR><BR>油锅红烧,炸个稀巴烂<BR><BR>若有来世唯一盼<BR><BR>再不做,王兆山</FONT><BR></P>

白云515 发表于 2008-6-16 10:01

分担痛苦。

颖河居士 发表于 2008-6-17 09:53

欣赏了

山东龙 发表于 2008-6-19 12:45

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可不是年轻人!~~~~~~~~~~~

潘冬子 发表于 2008-6-18 22:57

爱看!

翻江鼠 发表于 2008-6-19 11:27

<P><BR><FONT size=4><FONT size=6><STRONG>“做鬼也幸福”是对人性的亵渎&nbsp; <BR></STRONG></FONT>2008年06月18日 08:51:28  来源:新京报&nbsp; <BR>“近30年间,由于人们习惯于用GDP、产值、金钱的标准来判断衡量所有的一切,导致了人文素质的削弱,让国人的价值判断在根基上出现了重要的偏移。许多属于常识性的判断,很多年轻人都不以为然……”表达这番深刻见地的,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钱乘旦的 <BR>这个“判断”在现实的层面上得到了很多的验证。6月6日,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在报纸副刊上刊发《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和《钗头凤·川之吟》两首词,尤其前一首中以废墟下遇难者的口吻发出“纵做鬼,也幸福”等感叹,引来广大网友不客气的批评(6月1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 </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这是典型的“价值判断”在根基上发生严重偏移。地震大灾难发生之后,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得到各界赞誉。特别是在救灾过程中不断强调的“救人要紧”“人的生命是第一位”,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但决不意味着我们乐见“死”。如此“设身处地”去臆测灾民的心理,是对人性的亵渎,是对“生命高于一切”价值观的严重“偏移”。 </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已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曾经偏移的价值判断,此次汶川大地震后,举国降半旗为遇难的亡灵哀悼,就是在昭示着一个道理:“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这已经成为一个常识判断。 </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 基本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在底线根基上价值判断的严重偏移,是最可怕的。这样的结果,通常要在很久以后,才会让整个社会尝到它的苦头,公众对此不可掉以轻心。□徐迅雷</FONT> </P><P>&nbs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盛世雄文,旷代奇葩——王兆山《江城子》赏析(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