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
<FONT color=#8b0000 size=5>河南大学校训中,有《大学》里的四个字:“止于至善”。老师说,这四个字可以念成“善至于止”。 <BR> 是的,终结在“至善”的阶段;将“至善”进行至终结。 <BR> 人对于好,有自己的判断。有的好,无人认可;有的好,部分人认可;有的好,所有人认可。并不是说要被认可的好才是好,只是没有到“至善”的时候,人就应该继续完善自己。 <BR> 如果认为使自己到“至善”状态的时候也就是最完善了,其实并非如此。达到“至善”状态之后,还应当将“至善”进行到终结。对于人来说,终结莫过于死,所以人应当将“至善”进行到自己生命结束之时。 <BR> 人创生于宇宙中,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对于人来说,宇宙能容纳任何人能容纳的事情,是无穷的。也可以说,宇宙是“至善”的,而且是绝对的“至善”;人的“至善”只相对于个体的人而言的,所以人的“至善”,是相对的“至善”,是“至善”宇宙中的一部分。人,包括人与环境,人与人的互动都源自宇宙。人开始接触和了解宇宙,就等于在趋近于人的“至善”,最终趋向于宇宙的“至善”。<BR> 所以止于至善,并不是说要有宇宙那样的“至善”,只是说要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至善”。 <BR> 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至善”,只要做自己判断为“至善”的事情就可以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就是没有向“至善”迈进,也可以说是相对的恶。 <BR> 宇宙没有绝对的恶,因为恶被包含在宇宙的“至善”之中。恶是相对于人性中的善而言的。人的判断只是相对于人来说的,这归结于人性,也就是人的本质属性。 <BR> 做到止于至善,就需要了解人性,知道人喜好什么,厌恶什么。人的好恶是在人与环境,人与人的互动之中产生的,人的好恶由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反应在人的行为举止上,是自然而然的。 <BR> 有些事若单方面是好的,整体上看却不好,那么不一定是至善,反之也一样。所以,将事物的全部情形进行对比后,得出的人认为最好的情形,也就是“至善”的情形。 <BR> 所以既然“至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要做到“至善”,就应该首先知道什么是善,只需按着人的思想,而非外界干扰,自然而然的去体会就能得知。而后用更多方法,得知事物的更多情形后,其中最好的情形,也就是对人来说“至善”的情形。 <BR> 善至于止,是老师独特的见解。的确,止于至善的关键在于自然而然的保持人性,是追求“至善”的人用一生时间研究的课题。</FONT><BR><BR> 追求“至善”的人用一生时间研究的课题。<br> 研究一生得出的结果,还是没研究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