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真谛543(院长) 发表于 2009-2-26 18:19

传统节日民俗二月二

http://bbs.chinaswim.com/image/post/emotion/1.gif 传统节日民俗二月二

      在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民俗中,每一年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春龙节”或“青龙节”,北方百姓据其日期和民谚,多俗称为“二月二”、“龙抬头日”、“龙头节”,古时又有“中和节”、“迎富日”等称谓,南方则称其为“踏青节”、“挑菜节”等。
    据史学家考证,春龙节最早应起源于我国唐朝时候,至明朝时,春龙节在民间便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俗。在文字记载中,明人沈榜所著《宛署杂记》便就当时业已形成的节日风俗与民谚写道:“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步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同期文人于奕正、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亦载:“二月二,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但是,在民俗文化去芜纯菁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二月二”与“龙抬头”之说为何会联系在一起呢?一方面,在中国古代,“龙”不仅被世人视为祥瑞之兽,更是腾云驾雾、统管天下鳞虫的“百虫之王”。翻阅“二十四节气”时令我们不难发现,“二月二”正处“雨水”、“惊蛰”、“春分”等三大节气之间。此时,大地回春,日暖花开,伴随着“惊蛰雷”的响过,蛰伏在巢穴中的昆虫纷纷醒来,伺机而动,而“龙抬头”则可震撼摄百虫,使之不敢胡作非为,糟蹋粮食,以保一年丰收。此外,“二月二”在农时中又是一个既需要雨水滋润、降雨又由此开始的日子,“龙抬头”则可祈求传说中的龙王行云布雨,以保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谚中的“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祈盼的正是此事,可以说,在这一民谚背后,包含着我们华夏农耕民族对于“好日子”的期盼与向往。另一方面,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根据星座判断季节,他们把天空中“黄道”附近可见的星星分为二十八组,取名“二十八宿”。不仅如此,还按逆时针方向分为东、西、南、北四方,每方七宿。在这其中,东方,东方的角、亢、氐、房、尾箕等七星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古称“东官苍龙”(又作“东官青龙”,即“四象”中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只有到了冬尽春来、和风送暖之际,“苍龙”中的“角宿”,知道春季又已到来,而且,因为此时整条“苍龙”只有“龙角”露头,整个“龙身”还隐没不见,故称龙抬头。
在我国民间,“春龙节”最重要的节日习俗便是男剃头(理发)、女洗头。在民间传说中,无论老、少(尤其是男孩子)都以在这一天剃头为吉,据说,春龙节“理发去旧”不仅可以修饰因为“正月不剃头”的民俗禁忌而蓄长的头发,更可以为“剃头”者带来一年的好运。
    在节日食俗中,人们在“春龙节”这天都以食用爆玉米花、炒料豆、春饼、面条等为吉。不过,人们在食用时,大都联系食品的形、色把食品加上“龙”的头衔,譬如人们把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吃“龙眼”。对此,清人富察郭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中便载:“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食面者谓之龙须面。”
    各地在节日习俗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一部分颇具地域色彩的“本土”习俗。如德州,便有两大颇具鲁西北地域特色的食俗:一是烙合子,二是吃“土里蹦”。在德州人看来,刚刚从鏊子出锅的合子不仅含有“和和美美”“和气生财”之意,更因为它外焦里嫩,色泽金黄,无论其形还是其色都颇似“龙鳞”,吃了“龙”赖以护身的“鳞甲”这一年自可百病不侵,平平安安。“土里蹦”是一种节令食品,多以面粉、白糖,掺以糖精、酵肥等发酵、炒制而成。其物外形比黄豆略大,色泽暗黄,入口酥脆。因其以当地盛产的白沙土炒制而成,故得名“土里蹦”。在民间土语中,“蹦”其意又可通“跳”,而“龙抬头”之日食用“土里蹦”,自然具有“跳龙门”之意。
    此外,二月二还有“三敲”的习俗,民谚道“二月二敲梁头,金子银子在家流;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蚰蜒都不见;二月二敲锅底,烧干柴吃陈米”,所以,旧时的家庭主妇,这日清晨都要早起,用木棍“三敲”,以祈佑新的一年吃穿有余,富贵平安。


探索真谛543(院长) 发表于 2009-2-26 20:13

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春龙节”或“青龙节”,北方百姓据其日期和民谚,多俗称为“二月二”、“龙抬头日”、“龙头节”,古时又有“中和节”、“迎富日”等称谓,南方则称其为“踏青节”、“挑菜节”等。

阿庆嫂 发表于 2009-2-27 23:37

像征着春天的到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统节日民俗二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