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鱼 发表于 2009-3-16 17:59

[转发]黄河浪里的兄弟

甘肃冬泳暨兰州冬泳协会成立20周年征文
黄河浪里的兄弟
                                                       张凯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仙李白,灵思大开,悟道黄河,乃天赐之水,滚滚东流,奔向大海,一去不返;又思悟人生,时光如流水,转瞬之间,黑发变白,如霜似雪。我们一群伙伴,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在黄河里游泳,在黄河浪里经历过生死的考验,结下深厚的兄弟情谊。我把伙伴们称为黄河浪里的兄弟。我们深切感激天赐的这条大河,滋养着两岸的中华儿女,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既让我们看到了来自高天的恩典,又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劳、苦、愁、烦和人生的短暂…… 。

    从表面上看,黄河泥沙多、水流急、漩涡大、浪涛汹,似乎不宜游泳。一般人都对浑浊的黄河心存畏惧,就连畅游长江的毛泽东也说过:谁也不能蔑视黄河。其实,只要深切了解黄河,掌握了河水的规律、摸清了水性、采用适当的技术,就可以大胆投入母亲河的怀抱,畅游黄河。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根据浮力定律,密度越大的液体浮力越大。黄河泥沙多、所以密度比清水大、浮力比清水的浮力大。黄河水的浮力大,所以踩水容易。兰州特有的泳姿-—踩水加膀子、就是一绝,动作极其潇洒。兄弟们在黄河浪里一边踩水一边用臂膀划水,既能防止眼、耳、鼻、口进泥水,又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破浪前进。有人问:遇到漩涡怎么办?兄弟们中间有物理教师、也有力学专家,分析产生漩涡的原因。当河底有大石等障碍物时,流水会形成漩涡,这涡流会漩转形成向下的吸力。人进入漩涡,身体直立,就会被吸入水中,如果心慌呛水,十分危险。所以遇到漩涡、先別惊慌,吸一口气、身体爬平、顺其自然、顺旋转方向、转上一圈,然后沿漩涡切线方向划水,就会冲出漩涡。总之,遇见漩涡、不能踩水,只能平游。就这样,黄河赤子们,在风浪中、漩涡里,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结成了生死之交的兄弟的情谊。
    每逢夏秋两季,兄弟们顺流而下、长漂大河,河面开阔、极目蓝天,上下天光、一揽胸怀。此时,全身放松、平躺在浮力极大的河面上、全身通畅、神清气爽,充分享受母亲河的大爱。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健儿们开展黄河冬泳,身心得到更大的考验和锻炼。每年元旦,兰州市冬泳协会都要在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下,举行冬泳表演。百余名健儿、扑进冰冷的河水中、顺流而下,场面壮观而刺激。上岸之后,在寒风中,健儿们个个身体通红、血脉通畅、精神焕发。河边成千上万穿冬衣的市民们都对不畏严寒的健儿们赞叹不已。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只有零距离亲近母亲河,才能体验母亲河的大爱,领略母亲河的温情,才能体验人生的喜、怒、哀、乐,领会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感情,不仅身体获得磨练,而且精神得到升华。
我们黄河儿女在黄河边度过了许多难忘的岁月,在黄河浪里结成了兄弟般的情义。我要在文章中怀念几位黄河浪里的兄弟,以作纪念。

快活鱼 发表于 2009-3-16 18:00

一、黄河浪里的专家教授—杨桥生
    这个在黄河桥边生长的黄河赤子姓杨名桥生。中等身材、敦厚结实,面孔白净、前额发亮,双目有神、带一付平实的塑料眼镜,衣着朴素、常穿布鞋,为人质朴、毫无架子。黄河浪里的兄弟们都知道他是个急性子。在黄河边经常会看见一个骑着旧自行车的人,飞快地冲到河滩上,脱下旧衣服,用—根松紧带把近视眼镜固定套在头上,把两只旧布鞋一脱,就催促兄弟们“快下!快下!”。然后就急不可待地冲进河里,先在浪花里打几个膀子,接着就埋头猛游起来,—鼓作气、横渡黄河。到了河对岸,大伙都想在沙石上多晒晒太阳。但是桥生又催促起来:“今天水好,咱们抓紧多过几次,快下!快下!”,然后又急不可待地冲进河里。夏天,桥生每天至少横渡黄河两次。谁都难以相信这样一个骑旧车穿旧衣布鞋的人是兰州铁道学院(交通大学)著名的专家教授。桥生为人真诚直爽、不善言谈、不会装腔作势、没有一点架子。他是1990年冬季最早横渡黄河的人之一,也是兰州安宁区冬泳协会第一任会长。我和桥生同年生、中小学都是同学、也是黄河浪里的老朋友、亲如兄弟。仅忆几件事以作纪念。
1、黄河少年游
    从中小学时代开始,我俩都产生了共同的爱好:一是爱看武侠小说,二是爱去黄河游泳。桥生有个同学, 家存一套《三侠剑》,每次只能借阅一册,限时交还,然后再借一册。我俩十分着迷、相互传阅、抓紧时间、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桥生对大侠十分佩服,我们对侠义精神津津乐道。
   每年暑假,我们都去黄河游泳。那时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安宁区沒有游泳池。热的难受,我们就去黄河。开始只在小河汊里扑腾,先学会狗刨子,就是模仿狗在水里的泳姿,双手前挖、双腿后蹬。然后再学习自由泳、蛙泳、踩水,还有踩水加膀子,就是边踩水边挥动手臂、划水前进。还学习仰泳,还有一种腿动手不动的仰泳,老乡们叫“死人蹬板”。用“死人蹬板”的泳姿,平躺水面、顺流而下,十分省力、轻松惬意。小河汊里学会漂起来之后,胆子就大了,敢于在大河里漂游了。我们中学同伴的漂游路线是:从西北师大西侧水挂庄的排洪沟口下黄河,顺流而下,在一个叫做神秘角的地方休息一会,再下水漂到大水车前上岸。神秘角是我们根据法国科幻小说《神秘岛》起的一个名字。位置在甘肃省委党校南测的黄河边,当时的河边是很陡的土崖,直插入黄河,但是有一处土崖下面突出了一块地面,刚刚比河面高出一点,可容纳五、六个人休息晒太阳,而岸上的人一点也看不见。这块临时的休息地点显得很神秘,所以被命名为神秘角。上世纪六十年代,黄河边还有大水车。我们总是在孔家崖河边的大水车前上岸。我们开辟的这条漂流路线大约有一千多米,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漂流是在黄河北侧,南侧有个大河滩叫马滩。当时的黄河很宽,我们很想游过去探险。由于当时粮食紧张,吃不饱、体力不足,所以不敢冒险横渡。有一次我们游的很畅快,有人提议:光顺流而下还不过瘾,干脆横渡大河、上马滩看看。大伙一时兴起,就向马滩游去。水急浪大河宽,横渡比漂流费劲多了,我们几个人几乎是拼尽全力才登上马滩,都爬在岸边大口喘气,由于用力过度、我的头都有些旋晕。但是既能游过来,就能游回去。我们就多休息了一会,然后鼓足勇气,游回北岸。大伙总结道,以后横渡黄河一定要吃饱。六十年代初期,是老百姓普遍吃不饱的年代。我们不敢轻易横渡黄河。常和我俩漂流黄河的伙伴有:桥生的哥哥杨陇生、大哥杨燕生,我的弟弟张原丁,还有杨恕、刘志高、赵家钦等。

快活鱼 发表于 2009-3-16 18:01

2、游泳促进学习
   桥生是游泳往前冲、学习也是往前冲,他的性格就是往前冲。桥生的学习方法是“提前法”,对于他所喜爱的数、理、化三科,上初三时提前学高一的课、上高二时提前学高三的课。在作题上狠下功夫,我亲眼见他把《几何学题典》的几百道习题都作完了。所以他解题特别快,每次考试都交头卷,往往二节课的试题一节课就做完了。老师想训他,但一看题全对,只好把火压下去。1964年高考,他数学成绩全省第一,连最难的附加题也作对了。如果父亲(西北师大化学教授)没被打成右派,考上清华没问题。结果被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录取。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时,桥生正在大学二年级读书。当时的地、富、反、坏、右子女都属于“黑五类”,没资格闹革命。红卫兵学生都造反串联去了,于是桥生回到兰州,在师大图书阅览室自修大学全部课程。1969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青海边远的一个铅锌矿工作。作为文化水平最高的技术人员,他决心使落后的矿山电力自动化。在潮湿的小屋里、昏暗的油灯下,他完成了全部设计。在领导和工人的支持下,安装好了电力机械设备。出色的工作受到一致的好评,领导积极动员桥生入党,他一再声明自己出身于右派家庭,不宜加入无产阶级先锋队。但是基层领导和工人都不唯成份论,硬是叫他入了党。
    文革结束以后,右派父母都平了反,教育界又恢复了高考和研究生制度。桥生渴望深造,报考了兰州铁道学院机械系的研究生。他借了我的南京大学编著的《理论力学》,作完了全部难题,此外还作了大量高等数学的难题,各科习题的手稿就装了一纸箱。功夫不负有心人,桥生以优异成绩成为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从青海回到兰州,我俩又开始了黄河游泳。在母亲河的怀抱里,我们身心健康,吃得香、睡得着,桥生的专业课学得很轻松。但是游到第三年,桥生说不想游了,准备专攻英文。因为原先学得是俄文,改学英文以后,记单词的压力很大。我劝他还是要游泳,否则会吃不下、睡不好,头脑昏昏,反而记不住单词。可以把课本带到河边,先读—会、再游一会,上岸再读一会,这样效果更好。桥生听取了建议,在河边大柳树下,边读书、边游泳。
    记得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桥生兴冲冲地来到河边对我说:“英文过关了,我俩好好过一趟大河”。更令人高兴的是,硕士论文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认为有创见,能把机械和电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桥生的这篇论文发表后,还被国外一家力学刊物介绍引用。当时大学教师奇缺,桥生留校任教。由于科研教学成果突出,他被评为文革后头一批副教授、而后又升任系主任和正教授,成为甘肃省优秀的中青年专家。


3.黄河大侠
   上世记八十年代,在黄河边,正值壮年的桥生和我,又结识了一批酷爱黄河的年青人,有兰石厂的刘彦、刘斌、王荣斌等人,还有市建工程队的郭宏武,培黎技校的李国芳、蒋晓明、刘铸久、张智、朱正平,长风厂的张建忠,铁道学院的扬继前、梁海鸣等人。大伙在河里一字摆开,形成了安宁区畅游黄河的一道十分壮观的风景。大伙都经历了急流、大浪、漩涡的考验,得到了很多乐趣,也得到不少教训

快活鱼 发表于 2009-3-16 18:02

在浪急石沙多的黄河里游泳,有两个关键地点必须选择好。一个是下水的地点、另一个是上岸的地点。刚开始横渡大河,我们缺乏经验,对两个关键地点不够在意,认为河岸长长,下水上岸的地点可以隨意选择。有一次,我和桥生俩人横渡黄河,从北岸下水、闯过大浪后在南岸石坝上岸,过河比较顺利。回来的时候,由于南岸石坝多、浪涛凶、漩涡多,我们选择了一段水面平稳的地方下了水,至于北岸的上水地点根本没考虑,认为反正哪里都能上岸。在河里我俩慢慢地游着,不久就靠近了北岸。这里离我们平时上岸的地点很远,河面上泛着又细又小的一长溜碎浪,当我俩靠近碎浪时,突然遇到一股急流,一下子把我俩冲进碎浪里,没想到碎浪下边就是碎石坝,我俩的身体被石头碰得失去平衡,在石块上滾动起来、身上阵阵疼痛,幸好碎石坝不太宽,我俩滾过石坝以后又进入一段浅水,忍疼游了几下就站住了。我俩走上岸时,全身多处受伤,被乱石碰了不少血口子。我俩商量,看来要到校医院擦红药水消毒。于是就骑上自行车前往西北师大校医院,护士见我俩满身是伤,问我们为什么?我俩笑着说:不小心我们的车子撞上了,跌倒了摔的。
   此后,我俩把教训告诉大伙。横渡黄河,一定要选择好下水和上岸的地点,关健是避开河边水下隐藏的乱石、水泥块、钢筋等伤人之物。
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过几次大洪水,1982年那次最大,黄河水涨得接近中山铁桥桥面。八十年代中期,有次洪水很大,十里店狼沟河边右测的苹果园都进了水。北岸与河中滩之间的小河汊本来三十多个动作就能游过去,洪水使河面大大加宽,河中的几块露出水面的大石头也被全部淹没,激起的波涛汹涌。我们沿果园走到上游很远的地方,游二百多个动作才能在大石激起的大浪以前游到河中滩上。                     记得有一天,狼沟里发大洪水,我们一伙人来到河边。浑黄的河水被大石激起的浪花有一米多高,涛声轰轰震耳,有人提意别下水了,浪太大!郭宏武说可以下,不过要先吸足一口气,钻进大浪,二十米后再钻出来,浪就平稳了,再慢慢游上岸。有人还是劝老郭别冒险。当时老郭才三十多岁,肚大体壮、留了个平头、满面红光。二话沒说,脱了衣服、跳进大浪,很快人影都不见了。大伙都为老郭捏一把汗,果然在二十米开外,老郭又钻出来,然后在较平稳的河面上又游二十来个动作就上了岸。大伙纷纷问老郭感觉怎么样?大浪下的大石头碰上沒有?郭宏武说:今天水大,根本碰不上浪下的石头,关键是进大浪要憋足气,出了这段浪花就没事了。大家纷纷夸老郭为“郭大侠”。杨桥生一下子激动起来,脱下衣服也要闯大浪。大伙纷纷劝他小心,他把近视眼镜绑牢后说,沒事!就跳进河里,钻进大浪,二十米过去了,也没见人影。我们都急了!后来在四十米开外才露出身子,只见桥生用蛙式游了二十多个动作也上了岸。大家见他都说:杨大侠,你把人吓坏了。你怎么钻进大浪半天不出来?他说:我进大浪后一直使劲划水、往前冲。老郭说:今天水流急,进浪后只要憋足气,不用划水,顺流而下,自然会冲出大浪。这就说明了郭大侠出浪快、杨大侠出浪慢的原因。我们都是不下黄河心不死的人。我也心动不已,绑牢眼镜,也憋了一口气,钻逬大浪里,身体爬平,象郭大侠那样,不做动作、任凭水冲,果然一口气还没完,就进入较为平稳的河面,然后从容换气,用蛙泳游上了岸。大伙见我就说:大侠大侠、感觉怎样?我说:钻进大浪里,水又乱又急,什么动作也作不成,只要憋足气,顺流而下就成了。闯过浪、上了岸,吸着空气、晒着太阳,有种出死入生、死而复活的感觉。有两个小伙也激动起来,也学习钻大浪、闯急流,都成功上岸。
以后,大伙常在一块研讨怎样进大浪、出漩涡、避石头、过大河等问题,反复体验、交流经验。年年月月不中断,黄河大侠就是这样炼成的。

快活鱼 发表于 2009-3-16 18:03

桥生的大侠风采主要表现在见义勇为、奋不顾身。1985年8月5日上午下雨,午后雨停,气温降下来。下午我约桥生在河边转转,沒打算下水。因为雨后黄河特别混浊,河面上漂浮的拉圾很多。我俩刚走近河边,就见一群人在说话,突然有两人向我们跑过来,见面就跪下说:“快救人!” 我们问怎么了?他俩说,他们是淘沙的民工,有个17岁的同伴在河里洗澡被淹了。他们求河边地里干活的农民救人,农民们到河边一看,连人影都没了。农民们说,今天水大,不敢下水。正说着,看见你们来了,就说你们能游过大河,快求你们下水捞人!我和桥生问人淹了多长时间了?他们说有两个时辰了。我们一听就知道没救了。如果我们当时在场见到人,肯定有救。现在人早被大水冲走了。他俩一直求我们,就是捞到尸体也行。桥生主张下水沿岸摸一摸,于是我俩就下了河,半天也没捞着,就上了岸。我是瘦人,全身都冷的起了鸡皮疙瘩。桥生休息了一会,又下了水,不停地潜到水下捞人。最后还是没有捞到。又过了三天,尸体在小河汊中间的一块大石头旁边浮了出来,我们才把尸体拖上了岸。
从此以后,桥生每见到民工和孩子们在河边玩,都警告他们别下水游泳,以防意外。
    黄河上游水库蓄水时,水流量小,小河汊水很浅,很容易走到河中间的平滩上。小朋友们常在小河水浅时走到河中滩上玩耍。有一天,我们见几个小朋友在河中滩上玩,沒料到上游突然放水,小河水满,小朋友们回不来了。河边田里的农民很着急,求我们把娃娃们救回来。桥生、郭宏武、刘铸久、蒋晓明、刘彦等人二话没说,立即游过小河,把孩子们一个一个全部背了回来。
    还有一次,我们从十里店河边下水,向七里河桥长漂。我刚漂过第三个桥孔,遇上—个特大的漩涡滚水,一下子把我吸进水中,我憋了一口气,刚露出水面,又碰上一个大漩涡把我吸进水里,等我钻出来时,全身突然没有劲了,我赶快喊了一声“桥生!”,他立即游过来让我抓住他腰上绳子托着的救生圈,我爬在救生圈上直喘气。桥生好象猛然有了劲,托着救生圈上的我,拼命向北岸游去,埋头蛙泳了百十米才靠近河岸。我这时才恢复了一些体力,又游了十几下才上了岸。这时双腿双臂、又酸又软,在岸上晒了好一会太阳才走了回去。
桥生的救生圈其实是儿童在游泳池里玩的那种塑料空心圈。平时用嘴吹气,物美价廉,关键时刻很有用。1985年8月19日中午,桥生第一个来到河边,想等个人来了一起过趟大河。等了一会还不见人来,就急不可待地下了河,救生圈也沒带。游进河中间的大浪里,腿蹬得过猛,大腿根部突然抽筋,心中发慌,只好靠两臂向对岸慢慢划去,好不容易才靠了岸。后来老郭来了,才陪着桥生游了回来。我们又总结了经验,过大河最好别单兵作战,要防止抽筋,务必准备好救生圈,以防万一。1985年以后,桥生养成了背救生圈的习惯,他多次用救生圈把游不动的同伴和抽筋的兄弟拖上了岸。
当时北滨河路还沒有修建,常有托拉机往黄河倾倒垃圾。桥生多次上前拦阻垃圾车,也多次向环保局反映黄河污染的情况。黄河大侠们多年来一直呼喊爱护黄河!洁净黄河!绿化黄河!美化黄河!享受黄河!保卫黄河!甘肃电视台还专门到安宁区黄河边采访过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的情况,回应黄河大侠的呼吁:当代更要保卫黄河!


4、冬泳黄河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安宁区黄河边的大侠们开始了冬泳。过去十月十日之后,秋风很凉,11月份寒流袭来,往往就没人下河了。但是春、夏、秋三季都能游黄河的大侠们,一到冬天就浑身不舒展,特别是看见冬季从刘家峡水库放出的河水清清净净,泥沙全无,就全身痒痒。于是咬着牙便冲进清冷刺骨的河水中,刚开始全身遇冷收缩、肌肉发紧,但游一会之后,身体似乎适应了冷水的刺激,反而不冷了,手脚的划动也自如了,上岸之后,全身的器官全畅通了,毛细血管加速循环,皮肤变得红通通的,轻快异常。开始只能游一、二十个动作就上岸,以后能游几十以致上百个动作。身体越游越好,胆量越来越大。

快活鱼 发表于 2009-3-16 18:04

记得是1990年冬季的一天,杨桥生和郭宏武来找我,说是想横渡黄河。我劝他们要慎重:能游上百个动作的人游过黄河是可以的。问题在于上岸之后,身体发冷,如果恢复不好,冰冷的身子再下河,可能体力不支,游不回来。更坏的情况是冷水中容易抽筋,十分危险。他俩说问题不大,为防止万一,可带上救生圈过河。我当时正在研究易经,就说:那就算一卦,如果卦凶就别冒险了。我让老郭摇卦,他摇出的是“履卦”,卦辞是“履虎尾,不咥人,亨”。意思是行动如踩到老虎尾巴,有危险,但是由于刚强和悦的德行,老虎并不咬人,可以亨通吉祥,看来可以试一试。第二天下午,我陪他俩来到河边,先做了预备活动,然后带上一个救生圈下了冰冷的黄河。他俩奋力击水,很快游到对岸。只见他俩身体通红,在岸边活动了一会,又下河猛冲,奋力游了回来。上岸后,俩人身体很好、皮肤通红、额头发亮、精神煥发。真是一次成功的冬季横渡黄河。有此先例的激发,青年人大受鼓舞,王荣斌、韩红钢、张建忠、胡广明等人也成功横渡黄河。
   冬泳中还有位60岁的老军人—周松柏,他从夏天一直坚持到冬天,下雪天也坚持。每次都是大喊一声,带头冲进黄河,一头扎入水中,很有冲锋陷阵的军人气概,鼓舞士气,令人感动。

1989年兰州市成立冬泳协会,第一任会长是兰州大学历史系教师陈家声。老陈也是我的老朋友。在学生时代,他就坚持洗冷水浴。学业优秀,是历史系著名教授赵骊生的得意弟子之一。文革中我们都作为有严重政治错误的学生被分往河西走廊,在农村劳动改造一年后,分配到张掖市农村中学当教员,我俩曾在农村的大水塘里游过泳。回到兰州以后,老陈一直在雁滩附近的黄河里游泳。从1981年开始,意志坚强的老陈就开始了冬泳黄河,以后几年,他又带动许多人冬泳,其中的历史系教师袁林也是我的老朋友。袁林以后上天津读博士,现在已成为陕西师范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冬泳协会成立时,安宁区的冬泳健儿们一致推选扬桥生为安宁区的冬泳协会会长。以后每年元旦都在中山桥下的黄河里举行冬泳表演。令人难忘的是第二届元旦冬泳表演。市冬泳协会安排的漂流路线是和第一届相同,让冬泳运动员沿河漂流一段后上岸。当时安宁区冬泳队提出要横渡黄河,市冬泳协会领导出于安全考虑进行劝阻。由于杨桥生等人已经有了横渡黄河的经验,表示安全问题不必担心。于是安宁冬泳队的六位大侠—杨桥生、郭宏武、胡广明、王荣斌、米正良、张世斌从中山桥东边的鸭嘴滩下水,我负责看衣服。下水前,我给每人分发了巧克力,让他们吃了增加点热量。当时岸边围观的人很多,只见六位充满豪气、身强力壮的大侠冲进黄河,奋力击水,游过了黄河。上了对岸,可以看见他们全身红通通的,在岸边的沙滩上跑步。然后从对岸下水,又游了回来。上岸后,众人纷纷围观赞叹大侠们的勇敢精神、高超的泳技和强健的身体。连市体委的同志也认为了不起,是兰州市元旦冬泳第一次集体横渡黄河。

快活鱼 发表于 2009-3-16 18:07

5、人命天定
   古人云:人的命、由天定。谁能料到,象桥生这样身材匀称、体格健壮、头发乌黑、印堂发亮、意志顽强、学识丰厚、事业有成、正值盛年的人,于2001年8月11日夜,竟然会突发心肌梗塞而离世呢?!时年55岁。那一年我出国奔丧,有一年多没见桥生的面,8月初回国,刚听说桥生从石家庄出差到了兰州,正想晤谈,万沒料到竟然永别了!我急忙赶到兰州空军医院太平间,护工拉开一个大铁匣,见到了身穿旧衣、脸色苍白、双眼紧闭、毫无生气的老朋友,我不由悲从中来。天哪!命运刚让我失去一个亲人,又让我失去一个恩友。我扶着铁匣,低头闭目,为桥生祈祷。几十年来的场景一幕幕闪现。几年前,桥生为了离夫人的老家、大女儿工作的地方北京更近一些,从兰州铁院调到石家庄一所大学,学校要求他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又搞科研、又带研究生,工作非常忙累。由于调动匆忙,原来兰州铁院所带研究生接受的科研任务也没完成。桥生做亊一向认真负责,兰州所接的科研任务也不能撒手不管。一人挑了两个重担。记得桥生临走时,大侠们在饭馆举杯相送、依依惜别。满面通红的桥生还高歌一曲:“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望”……。记得桥生担任系主任之前后,工作科研极为繁忙。常常是急匆匆地赶到黄河边,见水就下、游过大河,也不在对岸多晒一会太阳、就又游回来。大伙劝他在沙滩上躺下休息、聊聊天。桥生总是赶快穿衣,说是沒时间、骑车就赶回学校。由于没功夫晒太阳,所以他是一群晒黑皮肤的大侠中唯一一个白皮肤大侠。桥生干工作就象畅游黄河,只顾埋头使劲向前冲。他的青年助手梁海鸣说道,杨教授干活没日没夜,废寝忘食,我们好些年轻人都跟不住。可见桥生的心脏负担是过重了。我祈求上帝能接纳他的灵魂,让他在天上安息。也祈求上帝能安慰他的妻女,保佑她们平平安安!我当时在太平间祈祷了约有一个时辰。忽然心中有一种出乎意料的平安。我想可能是上帝垂听了我的祷告。
    我们大伙深知,从小在兰州黄河桥下长大的桥生,最依恋的就是母亲河。他说调到石家庄以后几乎天天思念黄河。大伙和桥生的亲人们最后商定:在黄河边举行追悼仪式,骨灰撒入母亲河。
      2001年8月15日下午,桥生的亲友、两地来宾和二十多名黄河大侠们,集中在兰州银滩黄河大桥下举行追思会。我唸的送别辞如下:

      桥生啊桥生,你的灵魂请听!听你妻女亲友的心灵之声。
      大家知道,你平生最爱投入母亲河的怀抱中。你一扑进黄河,就高兴的象一个儿童。
      你在黄河桥边生、在黄河岸边长、最爱倾听黄河日夜不息的涛声。
      谁说黄河不能游泳?你少年时代就和同伴漂流黄河,青年时代就和同伴向黄河对岸猛冲。遇见大浪不怕、就一头扎进去,遇见漩涡不慌、就把身体放平;年年月月、横渡黄河,无论春夏秋冬。
      桥生啊桥生!每当遇见有人落水呼救,你总是奋不顾身,拼命救人,你有一颗比金子还要贵重的赤子之心。
    在大西北严寒的冬季,你多年坚持黄河冬泳,每次游完都全身通红,连喊“痛快!”。元旦和同伴横渡黄河,创下记录。黄河大侠,绝非虚名!
    少年的桥生,考试总是争交头卷;青年的桥生,数学高考、全省第一名;大学毕业分配到青海,在海拔3300米的铅锌矿山工作,完满完成了自动化的设计安装任务,深受好评。文革结束后,又以优异的成绩成为第一批硕士生。由于科研成果突出,很快被评为中青年专家教授,事业有成。
    可惜啊桥生!你本应在家中多休息一会,本应在河边晒晒太阳、轻松轻松。但你总是来去匆匆,把工作抓得太紧太紧,心脏的负担太重太重!
    桥生啊桥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生命就如东流水,转眼逝去难复归!
    桥生啊桥生!难道你没有灵魂,仅仅是一个肉体?组成肉体的物质,怎能产生自由的精神、还有爱情和友谊?难道肉体的死亡就是人最终的结局?
    自古天启有灵魂,你的灵魂在哪里?你的灵魂是否还在你所依恋的黄河里?黄河又流进大海、你的灵魂是否又在大海里?大海又接着蓝天、你的灵魂是否又飞进蓝天里?天哪,上帝!万能的上帝!请您启示我们生命的奥秘。
      桥生啊桥生!幸喜你的妻子、女儿深知你的心意,让你的身子骨在黄河母亲怀中安息。我们衷心祈求慈爱公义的上帝,请接纳黄河赤子的灵魂,让桥生遨游在天国的生命河里。
    我们衷心祈求美善无比的上帝,请保佑桥生心爱的妻女,超越心中的悲痛,一路平安,走向未来。
    桥生啊桥生!黄河浪里的兄弟,让我们再和你共同漂流一次黄河,共同体验激情、体验快乐、体验自由、体验友谊,体验阳光的灿烂、体验天空的蔚蓝。
               再见吧!桥生,天上再见!
    我读完送别辞之后,桥生的爱女杨琴代表母亲和姐姐致谢辞。杨琴告诉我,她和姐妹曾在圣诞节去过礼拜堂,感受到神圣、平安和喜乐,并且告诉过爸爸,爸爸说等退休了也和妈妈到礼拜堂去。我听了又在心中产生一种出乎意料的平安和安慰。
    然后大家把桥生的骨灰和带来的鲜花,慢慢撒进黄河。十多个黄河大侠们—个接一个的扑进黄河,一边击水、一边高喊“桥生再见” !顿时,银滩黄河桥下,大侠们中流击水、一字排开,“桥生再见”的呼声响彻大河。石家庄来的一位军人激动地说:从未见过这样壮观感人的送别场面。
      光阴似箭、我与桥生、一别又是八年。往事常浮心间,梦中总望相见。昨日夜不能寐,吟诗一首,以作纪念。
                     
《忆桥生》

畅游大河情难忘,偏爱兰州黄河黄。

漩涡滚水全闯过,寒冬横渡创新章。


世亊过劳心肌梗,母亲河悲赤子丧。

幸蒙天父赐救恩,灵魂飞渡进天堂。



2009年3月15日子夜

注:杨桥生,原兰州冬泳协会安宁分会会长,兰州交通大学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铁道部有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因心脏病不幸去世。尊其意愿,骨灰撒入黄河。悼念仪式上,安宁冬泳队全体队员跳进黄河,陪伴杨教授游了最后的3公里。

(作者系兰州安宁冬泳队队员,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老嘟嘟 发表于 2009-3-16 19:55

张老师写的这篇文章很感人,怀念黄河中的大侠,道出了黄河浪里兄弟之情。

羊皮筏子 发表于 2009-3-16 20:48

好文

好一个"往事常浮心间,梦中总望相见。"虽未谋面,读文如见其人,感人之深!

铁盘流水 发表于 2009-3-16 21:56

好文章,感人肺腑:handshake :victory:

祁连山 发表于 2009-3-21 02:58

有情有义有才。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西行者 发表于 2009-3-22 15:15

非常感动!

南极仙翁 发表于 2011-6-10 16:40

回复 1# 快活鱼


    :victory: :handshake

快活鱼 发表于 2011-6-13 16:39

回复 13# 南极仙翁


    谢谢关注!: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南极仙翁 发表于 2011-6-13 16:49

回复 14# 快活鱼


    :victory: :handshake :lol

醉老虎 发表于 2011-6-17 12:01

: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发]黄河浪里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