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营口人冬泳有感
我的同学山河情缘喜欢冬泳,喜欢上冬泳网,偶尔还发表一些照片和文章,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喜欢上了冬泳网。这是个好网站。它让我感受到破冰划水冬泳人的勇气和克服困难自愉自乐的生活理念。它为我倾诉提供一个空间,能使我长着翅膀的思绪自由翱翔。产生了聊聊营口留在我小时候印象的念头。鱼虾之乡
我出生在辽河的南岸,我家距离辽河边不到一百米。那时的营口真叫得上鱼虾之乡。一大清早,鱼贩们推着装满小鱼小虾的车,走街串巷,不绝于耳的叫卖声,引来不少居民,买的只管往称上拣鱼虾,甩除水蚰蜒,虾耙子(这东西现在可成宝贝了),卖者也不嫌烦,只顾看称,价钱很便宜。买卖很少争执。到毛蚶下来的季节,天不亮,人们就排队等着才下船的毛蚶了。记得一斤毛蚶只有三分钱,每家都要买回一盆,炒拌自便。大人孩子这个时候总能吃个够。剩下的毛蚶皮砸碎成粉状用来喂鸡。营口平房多,家家都养些鸡鸭。街上卖的河里海里的鱼虾多,人们也不太吃鲇鱼,草鱼,鲢鱼等。烧夹子,米流更看不上眼。河虾,螃蟹,常常是我们劳作成果。每到夏末,我们用块渔网片,缝在铁圈上,下面缝成兜型,把鸡肠子,烧夹子绑在网兜里,做成味子(鱼饵),再栓块石头,铁圈系上绳子,钓具做好了,扔到河里,每隔一段时间起一次,每起一次,网里都会有许多连蹦带跳的虾和小鱼,双手连抓代蓬把鱼虾装到小桶里,有时一个潮下来,就会钓满半小桶,望着桶里的鱼虾,我们心中充满喜悦。(待续)
[ 本帖最后由 草木 于 2009-4-15 15:27 编辑 ] 眷恋。 在辽河钓螃蟹,更有乐趣。左手拿一根杆儿,杆儿头系上两米来长的绳子,绳下端拴上鸡肠子(味子),再绑上颗螺丝帽,然后把它们甩到河里,右手拿个网兜,网兜也是用杆系牢。当左手感觉螃蟹咬味子了,慢慢往水上提杆儿,螃蟹味子快到水面时,右手用网兜在味子下面,捞住紧咬住鸡肠子不松口的螃蟹。当贪吃的螃蟹松口的时候,它已经是我们的战利品了。这样钓螃蟹有趣但是效率低,每次最多只能钓上来一只。后来我们做了象钓虾用的网,用鸡肠子,烧夹子做味子,用几米长的绳子系在网上,网里栓块石头,当河水将要涨到平潮时候,把准备好的螃蟹网用力向河心方向甩去。这样每次可甩十来盘网。然后,坐在河边玩耍,每隔十几分钟起一次网。每年八月十五左右,我们就会用这种方法钓好多螃蟹,改善我们的生活。直到现在,这些情景历历在目。可惜的是这样有趣的风景线,今天在美丽气派的辽河栏杆映衬下黯然失色。
[ 本帖最后由 草木 于 2009-4-16 14:55 编辑 ]
光秃秃的河岸
童年记忆中的河岸是光秃秃的。河床高过河水,紧靠河水木桩,牢牢打在河里,象一排整齐的士兵,忠实地守卫着河岸,任由潮涨潮落的河水冲刷,除了靠市政府附近仅有的河栏杆外,其他河段什么也没有,光秃秃的。河水落潮见底时(河边),陡直的河岸离河底虽说只有四五米,但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恐惧。岸旁也是光秃秃的,没有绿草,没有绿树,只有一条坑洼不平的,只能过台手推车宽窄的土路。紧靠路边的是参差不齐破旧低矮的民房,和堆满物质的仓库。比较宽敞的河边空地,也要用来做河船卸沙子的临时码头。那时不得不走河边的小路时,即使原本好心情,看到光秃秃,令人恐惧的陡直河边,迈着高低脚步,也是会令人倒胃口。那一年闹水灾,是我记忆中仅有的一次水灾。河水漫过河岸,高出整个地面一尺多。怕撞岸的的小舢板不能鲁莽行驶,只能一个人在船上慢慢地摇橹,另一个人在岸边淌着河水,拽着拴绳子,拉着船走。
那时,孩子们出外,家长总是要嘱咐说,别到河边去!辽河危险。加深了儿童时代对辽河的恐惧感。
光秃秃的,肮脏,破乱,危险的河岸,成为我童年记忆中抹不掉的影子。
潮涨潮落的河水,是最忠实的史记官,她见证记录营口人民解放营口,建设家园的进程。同时也展现着自己几经变迁,越发端庄秀丽的容颜。(待续)
[ 本帖最后由 草木 于 2009-4-24 11:10 编辑 ] 今天才看见“草木”发表的成长记忆。字里行间透出对家乡辽河的眷恋、自豪。对冬泳人的羡慕和崇拜!对辽河岸边变化的感慨。
是啊,如今辽河的治理和绿化是营口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看到市民在岸边休闲散步,吸着新鲜的空气,身心愉悦。好的环境最大收益者是百姓。尤其是看到营口冬泳专区的成立冬泳队员在版主“山河情缘”的组织下,克服重重困难,开拓一项健身运动,我被他们的精神感染。佩服!
我随在辽河岸边长大,却没学会游泳,真是一件憾事。但我被冬泳人感动,开始关注家乡冬泳的消息,每天都要到冬泳网游览,看到他们活动的照片,和消息非常振奋,不能参与,可以助威。浅谈看法,这是身在异乡的我爱家乡的心理话。请指正。 是啊 草木的记忆,透出对家乡辽河的眷恋和自豪,静等后续。 谢谢草木对营口冬泳运动的关注与支持,
草木的文章使我们想起小时候的往事,
人到中老年总愿意回忆往事。
尤其小时候的事,那种天真,朴实,
那种真实的感受,眷眷不能忘记。
尤其是辽河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的快乐。
希望把眷恋之情写出来,让大家共享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