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彪 发表于 2009-5-26 09:11

古代鹿邑八景诗

【古代鹿邑八景诗】:

古有八景诗,把鹿邑县的著名景观予以了高度的文学化。八景诗如下:
隐隐青山爱戴烟,
太清仙境尚依然。
虎头雪迹迷惟叟,
涡口风帆失钓船。
春暧长林莺乱枝,
秋高龙井月孤圆。
行人漫问洛河渡,
明道残碑不记年。
隐隐青山:即太清宫隐山遗址。该遗址实际为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清代时,此遗址尚高十余丈,广十余亩,上面广植树木。旭日高照,树林茂密葱笼中烟雾缭绕,颇为壮观。同时,上面建有孔子庙,不时有香客朝拜。宋时,该地为陈抟炼丹处,很有灵气。所以不表代即为本县的一处著名景观。
太清仙境:即指太清宫。太清宫是老子的纪念地,诞生老子 老子故里 太清宫 老君台 涡河 李耳 明道宫地,唐宋时规模极盛,建筑金碧辉煌,形同京城帝都,极富盛名。又因老子为道家之祖,众仙之首,故太清宫被誉为人间仙境,是历代帝王将相,墨客诗人观瞻游览的最终目的地。
虎头雪迹:指虎头岗雪景。虎头岗今属郸城,清时隶鹿邑,建国后才划归郸城。虎头岗原为一片高地,形同卧虎。每逢大雪遍地,野兽出没,是猎人樵夫的樵猎之所,大有平原深山之感,别具一番情趣,是鹿邑县的冬令景观,反映了旧日农民一年丰收之后,踏雪游玩的闲适心情和安泰知足的农生活。
涡口风帆:”地在今城北付桥附近。旧时无桥,行人凭舟济河。河宽水深,风急浪高,扁舟点点,白帆片片。阴霾四步,则燕鸟翻飞。晴空万里,则柳暗花明。任你心情如何,此处都是抒发心情的极好去处。得志者,可以凭船运眺,弹铗作歌,把酒酹江,抒怀壮志。失意者,可以立于岸边,抚今追昔,昂头问天,然后跃入江中,了此残生,画上人生的句号。所以此处亦为鹿邑的一处著名景观。
莺舞长林:长林,地在今县城北,付桥以 北约三里许,原为一片长宽各数里的树林。龙居深潭虎距山。长林当然是飞禽百鸟的栖息之所。每逢春暧花开,蜂聚蝶舞之时,长林内莺歌燕舞,万木披绿。飞鸟嬉戏,撞落飞红纷纷。宛然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林中樵话台,是采樵者休息之处。正如三国演义开篇诗词所述:“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几度夕阳红。”
龙井秋月:龙井即九龙井。老子初生即行禹步,步成一井,井有一龙,九龙吐水以浴圣体,即此九龙井。而实际太清宫有望月井一口,在太极殿南神道上。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天高气爽,明月高照,望月井中则有一轮玉盘在水中沉浮。正就了“天上月是水中月”的古诗。这是其它井中所没有的景观。是古人天文与地理知识的巧妙运用,当然是远近闻名的景观。然而此处把望月井说成九龙井,可能是音韵学的讲究,别无它故。
洛河渡口:地在今郸城洛河。说的也是洛河古时无桥,行人过河假舟以济,大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于一片荒凉之中透出了一派俊逸之气,反映了古人还真返朴,崇尚自然美的恬谈心态。试想廖廓霜天,万物肃杀,茫茫宇宙,天高地迥,舟横野渡,鱼跃中流,风吹玻璃皱,钟鸣古寺幽,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此种境界是何等的空阔博大!置身其中,真是鹆虑顿消,万念俱空,完全可以把自身融入大自然之中。所以才有远处游人,悠哉悠哉地漫问洛河渡口,以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寻找诗意的美感。
明道残碑:即明道宫残碑。明道宫,前文已有详述,此不赘言。明道宫残碑,即明道宫内的古碑,立于元代,前文也考证甚详。因该碑篆书险怪,不记年月,加之风雨剥蚀,其状甚为苍古。到了清代,随成为我县的一件琳琅珍品,为时人所珍重。
其碑文为道教全真源七祖之一的邱处机《清天歌》,前文已录,此不重复。


海底森林 发表于 2009-5-26 10:03

文彪老师:谢谢您对鹿邑八景诗的注解,请您和大家有时间到鹿邑来做客!

文彪 发表于 2009-5-26 11:06

原帖由 海底森林 于 2009-5-26 10:03 发表 http://bbs.china-ws.org/images/common/back.gif
文彪老师:谢谢您对鹿邑八景诗的注解,请您和大家有时间到鹿邑来做客!
不敢贪天之功,居为己有,这是专家的观点,谢谢海斑竹.有机会一定会去的.

木子玉 发表于 2009-5-27 13:35

原帖由 海底森林 于 2009-5-26 10:03 发表 http://bbs.china-ws.org/images/common/back.gif
文彪老师:谢谢您对鹿邑八景诗的注解,请您和大家有时间到鹿邑来做客!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victory: :victory: :loveliness: :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鹿邑八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