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车站的坝坝电影
小火车站的坝坝电影80年代以后,我们受现代丰富多彩的电视文化,90年代以后受网络文化的诱惑,逐渐淡忘了传统的电影文化。一年半载偶尔去看一次电影,只见到电影院稀稀拉拉的几位观众,和仅有的几对情侣,那最佳的座位也多半无人问津。当看到如此冷清的场面,禁不住为电影市场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而扼腕兴叹,同时又勾起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坝坝电影时代的回忆。一股强烈的怀旧情绪,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我的思绪回到了70年代的岁月。
七十年代中期我成了成昆铁路一个小站的铁路职工。那时的铁路小站,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十分匮乏,那时电视还没有出现,收音机还不普及。偶尔谁家有台收音机,像个宝贝似的,不轻易让人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些年轻人除了打打扑克,下下棋外,最盼的就是放坝坝电影了。坝坝电影不是经常能放的,一个小站一个月只放映一次。另外,偶尔附近的乡镇或生产队搞庆祝活动,以及有些村民在办婚葬嫁娶等红白喜事时,才包场放映。看坝坝电影不给钱,所以,它对我们的吸引力极强,哪怕是离住处20里左右的乐跃火车站,永郎火车站或8里外的锦川乡,如果有电影,我们也毫不犹豫地翻山越岭,淌水过河,浴风冒雨前去观看。
那时,铁路放电影的地点,一般都在火车站的站台上。放电影的条件极其简陋。由于片源紧张,有时不得不几个车站轮流放映,所以要跑片,电影就不得不经常中断下来,人们就得无可奈何静静地等待,休息。通常是在一阵阵“来了!来了!”的欢呼声中重新开始。这时,夜幕笼罩下已昏昏欲睡的大人小孩,顿时又与不倦的星星一道重新振奋起来。在放映过程中,不时有发出隆隆声音的列车从火车站通过。这时听不见声音,只能够看见人物,人物的对白是什么,只有观众自己去猜想。
那年月,由于铁路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单调匮乏,每次看电影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当放电影的消息得知后,不胫而走,迅速传遍整个车站,传到附近的生产队,甚至一二十里外的乡村。大家兴高采烈地奔走相告,大人小孩匆匆地吃过晚饭,拿起家里的板凳,椅子,抢先到车站站台占领中间和前面的好位置。姑娘们甚至连打扮也来不及,就呼朋唤友,箭步如飞地赶往车站站台,惟恐耽误了这难得的机会。
天擦黑的时候,热心的观众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地汇合到站台。电影还没放映,站台上已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熟识的人们大声地互相问候,传播着家长里短。年轻小伙子为给姑娘们争夺好位置而展开舌战,小娃儿却在附近藏猫猫,弹玻璃球,踢键子。 电影放映前10分钟,按惯例,首先是放映员调试镜头。这时,顽皮的小娃儿把手伸到放映机镜头发出的光束里,做一些小狗,兔子和手枪等造型,时而还在银幕前做个鬼脸,屏幕上就会出现各种形态栩栩如生的黑色影子。其次是放影员放开嗓子朗读一段:“观众同志往下看,地上有根黑皮线,黑皮线在通电,踩到了要融电……”的快板词,以告诫大家注意安全。 电影即将放映的时候,大家各显其能抢占最佳位置。主场观众早早地把木凳,椅子放在了最佳位置——放影机周围;客场观众只好站在人群外围。不少小娃儿“欲与天分试比天高”,有的爬到树杈上,有的打着马马架——骑在长辈的肩头上。
电影开始了,先前热闹非凡的放映场眨眼间鸦雀无声,所有的人全都融入到电影的情节当中去了,或喜或悲、或笑或哭,那专注的情态达到了极致。但不一会儿有些观众的足下又开始了无声的移动,有的老是往放映机旁挤,有的使劲往最佳位置钻,有的干脆站到银幕下。先前坐在凳子上的观众,被站在银幕前的人挡住了视线,干脆站在凳子上以便观看;先前站在外围的观众,被站在凳子上的人挡住了视线,干脆到幕布后面去看,这时银幕上的一切都是左右颠倒的。
在我的记忆中,每次正式影片放映前都要放一两部附加的新闻纪录片,因为当时没有电视,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活动,重大事件主要靠新闻记录片来传播。当时文革还没有结束,绝大多数电影都被禁止演出,允许演出的主要是革命战争题材片,如:《地雷战》,《奇袭》,《南征北战》,《地道站》等,反反复复就是这几部片子。当时有一句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枪枪炮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这大概是当时电影特征和数量稀少的真实写照。当时的外国片也仅有几部如:《瓦尔特保护萨拉热窝》,《列宁在1918》,《卖花姑娘》等。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类似《刘三姐》等一些反映爱情生活题材的影片被解禁,上了银幕,让人百看不厌。在放映电影《刘三姐》时,盛况空前,小小的火车站站台拥挤了1000多观众,黑压压的一大片。这就使火车站站长不得不在放映过程中,多次通过放映机话筒大声喊话:“同志们,老乡们,请大家注意来往的火车,远离铁路,注意安全!” 印象比较深的也有《芦笙恋歌》。影片讲述的是拉祜族青年扎妥和娜娃在热恋中与国民党匪军斗争的故事。故事优美传奇,是中国电影史上爱情题材的经典作品。记载着滚滚红尘中的悲欢离合;反映出尘世间人性百态。让人感触最深的一幕是:粗犷的扎妥和美丽的娜娃在青山绿水间吹着芦笙唱起情歌:“阿哥与阿妹的情意长,好像那流水日夜响,流水也会有时尽,阿哥永远在我身旁……”情切切、意浓浓,画面非常清晰,音乐十分优美,现场观众如痴如醉。
电影结束了,人们怀着满足的心情,拿起事先预备的电筒,取着竹筒煤油火把,或就地取材,扎成稻草火把,呼啦啦地往回家的方向走,一条条火龙蜿蜒地奔腾在山乡宁静的夜空下。好些天,人们主要话题就是《芦笙恋歌》。大家见面就问:“车站的坝坝电影你看了吗?”“阿哥阿妹情意长……”走腔走调的歌声到处飞扬,传到了每家每户。
回想起那过往已久的坝坝电影,简直就是一盆原汁原味的鸡汤,一首滴着露水的田园诗,洋溢着源源不断的清新和芬芳。而现在尽管电影院里装饰豪华,有空调,有情侣座,还有好莱坞进口大片,但票房一直不理想。一个人在家里看得眼花缭乱的电视,总是索然无味,就是看以前曾经让自己热血沸腾的老电影也觉得没有半点兴致。究意为什么,我曾久久想不出答案。通过回味那时的坝坝电影,一切都豁然开朗了:好东西是要大家来分享的!现在人们在家里通过彩电就可以欣赏到电影,因此人们的交往少了,人和人的关系也淡漠了,完全没有看坝坝电影的那种情趣。想起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真的有太多值得留恋的地方!现代人缺乏的是七十年代人们的那种天然和纯朴。这样,就算物质文化生活再丰富,也难有那人间真情,和谐以及那时的那份纯真,坦率和快乐了。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