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汇集起爱的力量
10月18日,我在几个网站上发出这篇帖子“请帮帮这个家庭吧http://bbs.1m3d.com/viewthread.php?tid=17994&extra=page%3D1”并通过qq传给商报记者。商报记者通过qq和论坛与我联系采访者这家。接下来事态发展离我始料未及,我没想到我的一篇帖子能引起如此关注。25日,商报整版登出了采访报道。我看到报上登的那家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艰难。中午,记着给我打来电话说“报纸一登出来已经有好几位读者打来电话想帮助”。记者表示第二天将再次去这家,并带去几位想资助的读者。我与记者约好去报社把网友委托我转交的钱物送去。在报社我见到了在网上经常联系的民生部几位记者。主任“探长”和“青青草”“春天不远了”,让我感动的是我去时商报内部员工正在为这家捐款。晚上回到家看见记者传上来记者的博客,博文里面的照片更清晰也更震撼。那个瘦小的男孩是双胞胎的哥哥,瘦小的身影让我突然联想起我的儿子。心里在想像我这样两口子都有收入带个孩子还觉得生活的艰难,更何况小男孩家唯一的经济来源还断了。我把记者的博文转载到我所在的qq群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6b9d200100g2u9.html网友们也开始行动了,曾经多次赴义县为贫困户捐助的“我们在一起”群友。表示下周日去孩子家,这些多是70后,和80后的朋友们连续几天讨论,怎么捐,捐点啥。煤、秋菜、棉衣、棉被、学习用品。有去不了的打听着捐款的卡号。还有信佛的群友要发动些佛友去。看着网友们的讨论我的心始终是热的。
周六看到记者博客商报记者们再次去了孩子家。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6b9d200100g4jv.html
这两天只要我在线就有人打听那个家的情况,我不断的把记者的相关博客转过去。“踏遍青山”群有网友表示要每个月资助五十元钱,询问我捐款的方式。“骑行群”网友表示要买些东西送去。冬网的一位网友通过qq给我留了言也想下周去……。
在网友和读者捐助热情高涨之时,我们也有一丝担忧。会不会这阵热乎劲过去之后又会恢复常态呢?商报记者的一篇博文我认为很有道理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6b9d200100g4jv.html。
另外,商报记者也在网上与网友们讨论着捐款如何管理,以及孩子们以后学习方面的事情,令人欣喜的是很多网友表示愿意定期资助。
网络再次显示出力量,爱的力量。希望这样的力量能永远传递下去。
在此,感谢辽西商报关注民生。感谢众多伸出援手的网友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6b9d200100g3yf.html 再次感受网友的热情。一位没见过面的网友上午打来电话,她联系了慈善总会的领导。现在能达到的情况是年节能给点米、面、油。慈善总会负责人表示如果有愿意做长期资助的慈善人士会优先考虑这家的,让这家亲属带着孩子下午去做个登记。
[ 本帖最后由 快刀 于 2009-11-2 11:08 编辑 ] 全社会都来关注贫困人口,在人人献爱心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承担起救济责任,否则就不是人民的政府了。 网络加爱心,就会形成巨大的力量! 新闻媒体对这件事的报道是前所未有的,连续登载六天,而且还将继续报道。记者一周之内四次去了那个家庭,媒体出面解决了孩子们学费和午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6b9d200100g5pf.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6b9d200100g6al.html
这是近两天的报道。
我们的一些网友也发起了捐款倡议,感谢他们。
[ 本帖最后由 快刀 于 2009-11-6 06:47 编辑 ] 从最开始的报道网友们就被感动着,“开心就好”大哥五十多岁了,是qq记者群的网友,前天他给我留言说看到商报的报道“他流泪了!心情始终郁闷”我通过qq把记者的博客地址转给了他。网友“安琪儿”是她,通过qq把田先生的求助贴转给我的。报纸登出来的晚上我把记者博客转给她,她说“我流泪了,看博客里的照片流泪了”。读到今天报纸中的一段话,我的泪水也止不住了。“下午两点来钟,记者第四次来到小兄妹家中,发现家中有了很大变化,小兄妹的妈妈换上了后外衣,缸里掩上了酸菜,屋中安放了炉子,小屋炕上堆满了爱心人士捐赠的被褥、衣物,屋外墙头上晾着白菜和大葱........。照片中孩子的脸上也挂着笑容”短短一周,这个家庭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像个百姓人家了。希望这对兄妹能勤奋上进,早日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媒体的连续报道和网络汇集的力量感动孩子和他们家人的同时也感动着无数网友和读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