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伤痕”处游览
在“伤痕”处游览亲爱的朋友,你是否知道在辽宁省西部地区有一处人类活动在地球上留下的巨大“伤痕”吗?它就是位于阜新市的“海州露天煤矿”。
半个多世纪以来,阜新因这道“伤痕”变得越来越迷人,海州矿也因此名扬海内外。如同一根蜡烛,燃烧了50余年,把自己的身体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人类。如今,海州矿在完成了自身的使命后,它的躯体变空了,留下了一个“大坑”,在地球上形成了一道巨大的“伤痕”,但它的辉煌成就却载入共和国发展的史册,实实在在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在“伤痕”处游览,领略当年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的壮美风采,亲身体味那段气势磅礴的英雄历史,那是何等的震撼!进入主题公园,站在文化广场中央,导游指着标有“99”号的巨型机械告诉我们,这就是海州露天矿标志性机械——电镐,它陪伴矿工们走过了50多年艰苦卓绝的路程,它是海州矿发展史的见证,由于声名显赫,曾印在1960年版的5元人民币上。随后,他把摆上“轨道”的蒸汽机车、牵引机车、潜孔钻机、推土犁等机器设备一一做了介绍。在这些庞然大物面前,我仿佛看到大量矿山开采遗迹和人文地质景观等独具魅力的宏大场景,还有这座城市改革复兴的脚步和伟大精神。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让我惊叹,阜新人的激情与豪迈令我自豪。
导游告诉我们,这个煤矿从1953年投产到2005年闭坑破产,累计采出煤炭2.4亿吨。然而,伴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在城市中心区域留下了长4公里、宽2公里、深350米,总面积30平方公里的“伤痕”。相当于38座故宫、1.2个西湖的大小,“伤痕”的绝对深度–175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废弃人工矿坑,具有超乎寻常的影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课本里这样告诉我们,几亿年前,地球上有许多植物,由于大规模的地质变迁,导致这些植物深埋于地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煤。可见,煤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特殊礼物。后来人们利用科学工具找到了煤,并利用机械设备开采出来,于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因此有了能源、有了动力。
在“伤痕”处游览,犹如置身于当年矿工的火热生活,我耳边仿佛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眼前仿佛看见矿工挥汗如雨的采煤劳动场景;铁路机车、公路汽车轰轰而过,犹如儿童玩具穿梭往来;大型电镐左右旋转,上下飞舞,滚滚原煤倾泻而下;又通过矿车再一圈圈盘旋而上,运送到坑外;然后再经过一节节车厢运往四面八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矿工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几代阜新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峥嵘岁月,用辛勤的汗水浇出了举世无双的矿坑,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能源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继续前行。两座相对称的博物馆建筑,外形仿造矿山煤层的走向设计、布局,既像一层层地质岩石,又像一本本摞起来的教科书,别致新颖,特色鲜明。导游说,这是集煤矿历史、文物、矿物、化石等收藏、展示与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只可惜现在还处于陈列布展阶段。一座书写“海州矿精神永存”的纪念碑,矗立在两座博物馆中间正南方,主体仿岩石组合造型,上面塑有矿工群雕像,向人们展示着煤矿工人开天辟地的辉煌,述说着阜新人惊天地泣鬼神的艰辛付出。
站在观景台上,导游指着矿坑向我们讲述着海州矿的宏伟蓝图……
在“伤痕”处游览,我深切感到,阜新人敢为人先的伟大壮举时时撞击我的心房。为了使这道“伤痕”恢复“造血”功能,焕发青春的活力,阜新人在经过短暂的痛苦、徘徊和探索之后,终于发出了气吞山河的呐喊。于是,一个以这道“伤痕”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大观园的宏伟蓝图被描画出来并付诸实施。边开发、边开放、边宣传、边完善。相信若干年后,一个集地下森林、坑底水库、科研基地、采煤博物馆、时间隧道等为一体的国家矿山公园,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人们景仰的圣地。到那时,除了让人们感受到强烈的视觉震撼外,同时让人们实现惊心动魄的神秘地心之旅,使所有的来访者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仿佛在阅读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工业的百科全书。
如果说昨天阜新人给地球留下的“伤痕”算是一个奇迹的话,那么明天阜新人一样会利用这个“伤痕”资源创造第二个奇迹,再给世界一个惊喜!
[ 本帖最后由 野.草 于 2009-11-14 20:19 编辑 ] 地球的伤痕,历史的见证。 1 将成为人类文化遗产。 留给后人的传统教育基地。 http://a4.att.hudong.com/21/78/01000000000000119087887461821.jpg 地球的伤痕,历史的见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