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吸血鬼现代爱情故事 最迷人吸血鬼《暮光之城》
http://p4.images22.51img1.com/6000/wojiushibuyaola/45085403efac8def078f7a10940a1efe.jpghttp://pc.images22.51img1.com/6000/wojiushibuyaola/c815f5e132e7a5e22abbef3f9296f747.jpg
《暮光之城》亿多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鬼有爱情吗?这是个伪问题,就算不是,我们也要先问一下,世界上有鬼吗?在这个问题上我一向唯物,鬼,至少在人们活着的时候是没见过的。除了想象,我们通常对鬼的认知大都来自文艺作品,但是,文艺作品为什么要写鬼呢?我想,大概是作者囿于某些政治禁忌或者为了强化作品印象,托鬼言志、借鬼还魂,用生命的“负形态”来表达个人的观点和主张,比如我刚刚看过的这一部美国“鬼片”《暮光之城》,它讲述的就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17岁的伊莎贝拉与永远17岁的吸血鬼爱德华相恋了。按照《画皮》的思路,这是一段绝望的爱情,最终将以悲剧收场。但美国人没有这么拍,他们早早在电影的三分之一处就揭晓了爱德华鬼的身份以及鬼之为鬼的原因,还好,人有人格,鬼有鬼格,爱德华和他的家族是不吸人血只饮鹿血的“素食鬼”,恶魔的爱情是一场狰狞的暴力事件,我们不愿意遭遇这样的题材,导演很聪明的减免了伊莎贝拉的道德负担,也让观众释然,使得两颗灵魂的共舞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这是我看过的第二部吸血鬼电影,第一部是阿汤哥的《夜访吸血鬼》,我更喜欢《暮光之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那一部太晦暗,二是这一部很明媚。之所以明媚,是因为整个故事被爱照亮,观众因爱感动,明心见性,领悟到活着的真谛。世界上没有鬼,但是有鬼一样的人,他们因为某种变故,精神上受到冲击,自此封闭起来,心如死灰、形同槁木,孤零零生活在黑色的空间里,自残和残人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这样的行尸走肉与鬼何异?吸血鬼的故事是成人童话,童话是一种隐喻,和电影中一样冰冷的吸血鬼到处都是,不信,去北京的大街上看看,一个个行色匆匆、落魄惶惶,欢颜永远都敌不过冷面,难道他们真没有燃点?真不会开怀?我想不是,贫乏的人生最急需的救济手段往往不是钱,而是爱――像爱德华跟伊莎贝拉一样的爱,因为爱如阳光,是我们活下去的凭借和理由。
影片中,拥有读心能力的爱德华看得到所有人的迷乱,却看不到伊莎贝拉内在的波澜,这种难得的平静让爱德华如痴如醉,而伊莎贝拉看到的是爱德华的良善品质,并不因对方是一个异类而惶恐不安,他们的爱情冰清玉洁,没有半点杂质。这让我想起另一个“类鬼”的故事――《色戒》,具有鬼的潜质的阴冷的易先生与意马心猿有负民族大义的王佳芝,虽然也产生了爱情,但是,迫于政治利益的考量,易先生以最决绝的方式了断了一切,过往的种种顿时龌龊和下作起来。再有,前美国总统克林顿,被“拉链门”事件闹的人不人鬼不鬼,最终的道歉虽有勇气但难免被唾弃――我就不信他在和莱温斯基颠鸾倒凤的那一段时光里就没有掺杂一点点爱情的因素。电影是梦,里面有我们的情感诉求,《暮光之城》的澄澈是我们这个世界极度稀缺的资源,太多位子、房子、车子、票子的算计贬损了我们情感的品质,只剩下嚣张的物欲外加无度的肉欲――爱情被他妈活生生的蒸发了。
作为一部上乘之作,《暮光之城》的结尾意味深长,深爱着爱德华的伊莎贝拉决意放弃自己的生命,变身吸血鬼,与爱德华长相厮守,沉浸在巨大幸福里的爱德华深情一吻说到:“这还不够吗?!”看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周国平的一段话:“有一个人因为爱泉水的歌声,就把泉水灌进了瓦罐,我们把女人关在屋子里,便以为拥有了她的美,我们把事物据为己有,便以为占有了他的意义,可是意义是不能占有的,一旦你试图占有,它就不存在了。”爱德华和伊莎贝拉因为相爱而彼此抗拒的事实非常恰当的阐释了这句话的意义,爱不是对象,爱不是鬼变人、人变鬼、穷变富,丑变美,有限变无限,爱是一种无条件的关系,这关系是肉体的,但更是心灵的。
《暮光之城》,亿多因爱而灿烂的年度巨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