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浪里的兄弟
黄河浪里的兄弟(1)-<1>黄河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仙李白,灵思大开,悟道黄河,乃天赐之水,滚滚东流,奔向大海,一去不返;又思悟人生,时光如流水,转瞬之间,黑发变白,如霜似雪。我们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在黄河里游泳,在黄河浪里经历过生死的考验,结下深厚的兄弟情谊。我把伙伴们称为黄河浪里的兄弟。我们深切感激天赐的这条大河。黄河滋养着两岸的中华儿女,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母亲河,既让我们看到了来自高天的恩典,又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劳、苦、愁、烦和人生的短暂……
从表面上看,黄河泥沙多、水流急、漩涡大、浪涛凶,似乎不宜游泳。一般人都对浑浊的黄河心存畏惧,就连畅游长江的毛泽东也说过谁也不能藐视黄河。其实,只要深切了解黄河,掌握了河水的规律、摸清了水性、采用适当的技术,就可以大胆投入母亲河的怀抱,畅游黄河。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根据浮力定律,密度越大的液体浮力越大。黄河水泥沙多、所以密度比清水大、浮力比清水的浮力大。黄河水的浮力大,所以踩水容易,兰州特有的泳姿-踩水加膀子、就是一绝。兄弟们在黄河浪里边踩水边用臂膀划水,既能防止眼、耳、鼻、口进泥水,又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破浪前进。有人问:遇到漩涡怎么办?兄弟们中间有物理教师、也有力学专家,分析产生漩涡的原因。当河底有大石等障碍物时,流水会形成漩涡,这涡流会漩转形成向下的吸力。如果人进入漩涡,身体直立,就会被吸入水中,如果心慌呛水,十分危险。所以遇到漩涡、先別惊慌,吸一口气、身体爬平、顺其自然、顺旋转方向、转上一圈,然后沿漩涡切线方向划水,就会冲出漩涡。总之,遇见漩涡、不能踩水,只能平游。就这样,黄河赤子们,在风浪中、漩涡里,互相救助、互相学习,结成了兄弟的情义。
每逢夏秋两季,兄弟们顺流而下、长漂大河,河面开阔、极目蓝天,上下天光、一揽胸怀。此时,全身放松、平躺在浮力极大的河面上、全身通畅、神清气爽,充分享受母亲河的大爱。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健儿们开展冬泳,身心得到更大的考验和锻炼。每年元旦,兰州市冬泳协会都要在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下,举行冬泳表演。百余名健儿、扑进冰冷的河水中、顺流而下,场面壮观而刺激。上岸之后,在严寒中,健儿们个个身体通红、血脉通畅、精神焕发。河边成千上万穿冬衣的市民们都对不畏严寒的健儿们赞叹不已。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只有零距离亲近母亲河,才能体验母亲河的大爱,领略母亲河的温情,才能体验人生的喜、怒、哀、乐,领会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感情,不仅身体获得磨练,而且精神得到升华。
我们黄河儿女在黄河边度过了许多难忘的岁月,在黄河浪里结成了兄弟般的情义。我先在下文中怀念几位黄河浪里的兄弟,以作纪念。
一、黄河浪里的专家教授—杨桥生
这个在黄河桥边生长的黄河赤子名叫桥生。黄河浪里的兄弟们都知道他是个急性子。在黄河边经常会看见一个骑着旧自行车的人,飞快地冲到河滩上,脱下旧衣服,用—根松紧带把近视眼镜固定套在头上,把两只旧布鞋一脱,就催促兄弟们“快下!快下”。然后就急不可待地冲进河里,先在浪花里打几个膀子,接着就埋头猛蛙起来,—鼓作气、横渡黄河。到了河对岸,大伙都想在沙石上多晒晒太阳。但是桥生又催促起来:“今天水好,咱们抓紧多过几次,快下!快下!”,然后又急不可待地冲进河里。夏天,桥生每天至少横渡黄河两次。谁都难以相信这样一个骑旧车穿旧衣布鞋的人是兰州铁道学院(交通大学)著名的专家教授。桥生为人真诚直爽、不善言谈、不会装腔作势、没有一点架子。他是一九九0年最早冬季横渡黄河的人,也是兰州安宁区冬泳协会第一任会长。我和桥生同年生、中小学都是同学、也是黄河浪里的老朋友、亲如兄弟。仅忆几件事以作纪念。
1、黄河少年游
迷恋大侠
从中小学时代开始,我俩都产生了共同的爱好:一是爱看武侠小说,二是爱去黄河游泳。桥生有个同学, 家存一套《三侠剑》,每次只能借阅—册,限时交还,然后再借一册。我俩十分着迷、相互传阅、抓紧时间、几乎达到费寝忘食的程度。桥生对大侠十分佩服、我们对侠义精神津津乐道。
小河扑腾
每年暑假,我们都去黄河游泳。那时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安宁区沒有游泳池。热的难受,我们就去黄河。开始只在小河汊里扑腾,先学会狗刨子,就是模仿狗在水里的泳姿,双手前挖、双腿后蹬。然后再学习自由泳,踩水,还有踩水加膀子,就是边踩水边挥动膀臂、划水前进。还学习仰泳,有一种腿动手不动的仰泳,老乡们叫“死人蹬板”。用“死人蹬板”的泳姿,平躺水面、手脚基本不动、顺流而下、十分省力、轻松惬意。
漂流神秘角
小河汊里学会漂起来之后,胆子就大了,敢于在大河里漂游了。我们中学同伴的漂游路线是:从西北师大西侧水挂庄的排洪沟口下黄河,顺流而下,在一个叫做神秘角的地方休息一会,再下水漂到大水车前上岸。神秘角是我们根据法国科幻小说《神秘岛》起的一个名字,位置在甘肃省委党校南测的黄河边。当时的河边是很陡的土崖,直插入黄河,但是有一处土崖下面突出了一块地面,刚刚比河面高出一点,可容纳五、六个人休息和晒太阳,而岸上的人一点也看不见。这块临时的休息地点显得很神秘,所以被命名为神秘角。上世纪六十年代,黄河边还有大水车。我们总是在孔家崖河边的大水车前上岸。我们开辟的这条漂流路线大约有一千多米,令人心旷神怡。
大河横渡
我们漂流是在黄河北测,南测有个大河滩叫马滩,当时的黄河很宽,我们很想游过去探险。由于当时粮食紧张,吃不饱、体力不足,所以不敢冒险横渡。有一次我们游的很畅快,有人提议:光顺流而下还不过瘾,干脆横渡大河、上马滩看看。大伙一时兴起,就向马滩游去。水急浪大河宽,横渡比漂流费劲多了,我们几个人几乎是拼尽全力才登上马滩,都爬在岸边大口喘气。由于用力过度、我的头都有些旋晕。但是既能游过来,就能游回去。我们就多休息了一会,然后鼓足勇气,游回北岸。大伙总结道,以后横渡黄河一定要吃饱。六十年代初期,是老百姓普遍吃不饱的年代。我们体力不足,不敢轻易横渡黄河。
2.游泳促进学习
学习往前冲
桥生是游泳往前冲、学习也是往前冲,他的性格就是往前冲。桥生的学习方法是“提前法”,对于他所喜爱的数、理、化三科,上初三时提前学高一的课、上高二时提前学高三的课。能够在作题上狠下功夫。我亲眼见他把《几何学题典》的几百道习题都作完了。所以他解题特别快,每次考试都交头卷,往往二节课的试题一节就作完了。老师想训他,但一看题全对,只好把火压下去。1964年高考,他数学成绩全省第一,连最难的附加题也作对了。如果父亲(西北师大化学教授)没被打成右派,考上清华没问题。结果被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录取。
自学成才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时,桥生正在二年级读书。当时的地、富、反、坏、右子女都属于“黑五类”,没资格闹革命。红卫兵学生都造反串联去了,于是桥生回到兰州,在师大图书阅览室自修大学全部课程。1969年被分配到青海边远的一个铅锌矿工作。作为文化水平最高的技术人员,他决心使落后的矿山电力自动化。在潮湿的小屋里、昏暗的油灯下,他完成了全部设计。在领导和工人的支持下,安装了电力机械设备。出色的工作受到一致的好评,领导积极动员桥生入党,他一再声明自己出身于右派家庭,不宜加入无产阶级先锋队。但是基层领导和工人都不唯成份论,硬是叫他入了党。
[ 本帖最后由 晨泳 于 2010-3-9 21:43 编辑 ] 黄河浪里的兄弟(1)-<2>
河边攻读英文
文革结束以后,右派父母都平了反,教育界又恢复了高考和研究生制度。桥生渴望深造,报考了兰州铁道学院机械系的研究生。他借了我的南京大学编著的《理论力学》,作完了全部难题,此外还作了大量高等数学的难题,各科习题的手稿就装了一纸箱。功夫不负有心人,桥生以优异成绩成为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从青海回到兰州,我俩又开始了黄河游泳。在母亲河的怀抱里,我们身心健康,吃得香、睡得着,桥生的专业课学得很轻松。但是游到第三年,桥生说不想游了,准备专攻英文。因为原先学得是俄文,改学英文以后,记单词的压力很大。我劝他还是要坚持游泳,否则会吃不下、睡不好,头脑昏昏,反而记不住单词。可以把课本带到河边,先读—会、再游一会,上岸再读一会,这样效果更好。桥生听取了建议,在河边大柳树下,边读书、边游泳。记得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桥生兴冲冲地来到河边对我说:“英文过关了,我俩好好过一趟大河”。
科研出成果
更令人高兴的是,硕士论文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认为有创见,能把机械和电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桥生的这篇论文发表后,还被国外一家力学刊物介绍引用。当时高校教师奇缺,桥生留校任教。妻子刘兰英说,他从外地出差,总是提一个大包回家,打一开看,全是他自已的宝贝—书。然后就日夜攻读起来。桥生动手能力很强,科研成果很多。由于科研教学成果突出,他被评为文革后头一批付教授、而后又升任系主任和正教授,成为甘肃省优秀的中青年专家。
3、黄河大侠
大侠云集
上世记八十年代,在黄河边,正值壮年的桥生和我,又结识了一批酷爱黄河的年青人,有兰石厂的刘彦、刘斌、王荣斌等人,还有市建工程队的郭宏武,培黎技校的李国芳、蒋晓明、刘祝酒、张智、朱新平,长风厂的张建中,铁道学院的杨继前、梁小明等人。形成了安宁区畅游黄河的一道风景。大伙都经历了急流、大浪、漩涡的考验,得到了很多乐趣,也得到不少教训。
碰上石头
在浪急石沙多的黄河里游泳,有两个关键地点必须选择好。一个是下水的地点、另一个是上岸的地点。刚开始横渡大河,我们缺乏经验,对两个关键地点不够在意,认为河岸长长,下水上岸的地点可以隨意选择。有一次,我和桥生俩人横渡黄河,从北岸下水、闯过大浪后在南岸石坝上岸,过河比较顺利。回来的时候,由于南岸石坝多、浪涛凶、漩涡多,我们选择了一段水面平稳的地方下了水,至于北岸的上水地点根本没考虑,认为反正哪里都能上岸。在河里我俩慢慢地游着,不久就靠近了北岸。这里离我们平时上岸的地点很远,河面上泛着又细又小的一长溜碎浪,当我俩靠近碎浪时,突然遇到一股急流,一下子把我俩冲进碎浪里,没想到碎浪下边就是碎石坝,我俩的身体被石头碰得失去平衡,在石块上滾动起来、身上阵阵疼痛,幸好碎石坝不太宽,我俩滾过石坝以后又进入一段浅水,忍疼游了几下就站住了。我俩走上岸时,全身多处受伤,被乱石碰了不少血口子。我俩商量,看来得到校医院擦红药水消毒。于是就骑上自行车前往西北师大校医院,护士见我俩满身是伤,问我们为什么?我俩笑着说:不小心我们的车子撞上了,跌倒了摔伤的。
此后,我俩把教训告诉大伙。横渡黄河,一定要选择好下水和上岸的地点,关键是避开河边水下隐藏的乱石、水泥块、钢筋等伤人之物。
大侠是怎样练成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过几次大洪水,82年那次最大,黄河水接近中山铁桥桥面。八十年代中期,有次洪水很大,十里店狼沟河边右测的苹果园进了水。北岸与和平滩之间的小河本来三十多个动作就能游过去,洪水使河面大大加宽,小河中间的几块露出水面的大石头也被全部淹没,激起的波涛汹涌。我们沿果园走到上游很远的地方,游二百多个动作才能在大石激起的大浪以前游到和平滩上。记得有一天,我们一伙人来到河边,浑黄的河水被大石激起的浪花有一米多高,涛声轰轰震耳,有人提意别下水了,浪太大!郭宏武说可以下,不过要先吸足一口气,钻进大浪,二十米后再钻出来,浪就平稳了,再慢慢游上岸。有人还是劝老郭别冒险。当时老郭肚大体壮、留了个平头、满面红光。二话沒说,脱了衣服、跳进大浪,很快人影都不见了。大伙都为老郭捏一把汗,果然在二十米开外,老郭又钻出来,然后在较平稳的河面上又游二十来个动作就上了岸。大伙纷纷问老郭感觉怎么样?大浪下的大石头碰上沒有?三十多岁的郭宏武说:今天水大,根本碰不上浪下的石头,关键是进大浪要憋足气,出了这段浪花就没事了。大家纷纷夸老郭为“郭大侠”。杨桥生一下子激动起来,脱下衣服也要闯大浪。大伙纷纷劝他小心,他把近视眼镜绑牢后说,沒事!就跳进河里,钻进大浪,二十米过去了,也没见人影。我们都急了!后来在四十米开外才露出身子,只见桥生用蛙式游了二十多个动作也上了岸。大家见他都说:扬大侠,你把人吓坏了。你怎么钻进大浪半天不出来?他说:我进大浪后一直使劲划水、往前冲。老郭说:今天水流急,进浪后只要憋足气,不用划水,顺流而下,自然会冲出大浪。这就说明了郭大侠出浪快、扬大侠出浪慢的原因。我们都是不下黄河心不死的人。我也心动不已,绑牢眼镜,也憋了一口气,钻逬大浪里,身体爬平,象郭大侠那样,不划水、任凭水冲下去,果然一口气还没完,就穿越大浪、进入较为平稳的河面,然后从容换气,用蛙泳游上了岸。大伙见我就说:大侠大侠、感觉怎样?我说:钻进大浪里,水又乱又急,什么动作也作不成,只要憋足气,顺流而下就成了。闯过浪、上了岸,吸着空气、晒着太阳,有种出死入生、死而复活的感觉。有两个小伙也激动起来,学习钻大浪、闯急流,都成功上岸。
以后,大伙常在一块研讨怎样进大浪、出漩涡、避石头、过大河等问题,反复体验、交流经验。年年月月不中断,黄河大侠就是这样炼成的。
见义勇为
桥生的大侠风采主要表现是见义勇为、奋不顾身。1985年8月5日上午下雨,午后雨停,气温降下来。下午我约桥生在河边转转,沒打算下水。因为雨后黄河特别混浊,河面上漂浮的垃圾也很多。我俩刚走近河边,就见一群人在说话,突然有两人向我们跑过来,见面就跪下说:“快救人!”我们问怎么了?他俩说,他们是淘沙的民工,有个17岁的同伴在河里洗澡被淹了。他们求河边地里干活的农民救人,农民们到河边一看,连人影都没了。农民们说,今天水大,不敢下水。正说着,看见你们来了,就说你们能游过大河,快求你们下水捞人!我和桥生问人淹了多长时间了?他们说有二个时辰了。我们一听就知道没救了。如果我们当时在场见到人,肯定有救。现在人早被大水冲走了。他俩一直求我们,就是捞到尸体也行。桥生主张下水沿岸摸一摸,于是我俩就下了河,半天也没捞着,就上了岸。我是瘦人,全身都冷的起了鸡皮疙瘩。健壮的桥生休息了一会,又下了水,不停地潜到水下捞人。最后还是没有捞到。结果是,又过了三天,尸体在小河中间的一块大石头旁边浮了出来,我们把尸体托上了岸。从此以后,桥生每见到民工和孩子们在河边玩,都警告他们别下水游泳,以防意外。
黄河上游水库蓄水时,水流量小,小河汊水很浅,很容易走到和平滩上。小朋友们常在小河水浅时走到和平滩上玩耍。有一天,我们见几个小朋友在和平滩上玩,沒料到上游突然放水,小河水满,小朋友们回不来了。河边田里的农民很着急,求我们把娃娃们救回来。桥生、郭宏武、刘祝酒、蒋晓明、刘彦等人二话没说,立即游过小河,把孩子们一个一个全部背了回来。
防止意外
还有一次,我们从十里店河边下水,向七里河桥长漂。我刚漂过第三个桥孔,遇上—个特大的漩涡滚水,一下子把我吸进水中,我憋了一口气,刚露出水面,又碰上一个大漩涡把我吸进水里,等我钻出来时,全身突然没有劲了,我赶快喊了一声“桥生!”,他立即游过来让我抓住他腰上绳子拖着的救生圈,我爬在救生圈上直喘气。桥生好象猛然有了劲,托着救生圈上的我,拼命向北岸游去,埋头蛙泳了百十米才靠了岸。我这时才恢复了一些体力,又游了十几下才上了岸。这时双腿双臂、又酸又软,在岸上晒了好一会太阳才走了回去。桥生的救生圈其实是儿童在游泳池里玩的那种塑料空心园圈。平时用嘴吹气。物美价廉,关键时刻很有用。
1985年8月19日中午,桥生第一个来到河边,想等个人来了一起过趟大河。等了一会还不见人来,就急不可待地下了河,救生圈也沒带。游进河中间的大浪里,腿蹬得过猛,大腿根部突然抽筋,心中发慌,只好靠两臂向对岸慢慢划去,好不容易才靠了岸。后来老郭来了游过河,才陪着桥生游了回来。我们又总结了经验,过大河最好别单兵作战,要防止抽筋,务必准备好救生圈,以防万一。1985年以后,桥生养成了背救生圈的习惯,他多次用救生圈把游不动的同伴和抽筋的兄弟拖上了岸。
保卫黄河
当时北滨河路还沒有修建,常有托拉机往黄河倾倒垃圾,城市废油污水都往黄河排放。我曾在1984年夏天带小女荔荔到黄河游泳,她不慎喝了河里的污水,结果肾脏受损,大病一场,还休学一年。至今让我痛悔不已。桥生和我多次上前拦阻垃圾车,也多次向环保局反映黄河污染的情况。黄河大侠们多年来一直呼喊爱护黄河!洁净黄河!绿化黄河!美化黄河!享受黄河!保卫黄河!甘肃电视台还专门到安宁区黄河边采访过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的情况,回应黄河儿女的呼吁:当代更要保卫黄河!
[ 本帖最后由 晨泳 于 2010-3-9 21:42 编辑 ] 黄河浪里的兄弟(1)-<3>
4、冬泳黄河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安宁区黄河边的大侠们开始了冬泳。过去往往十月十日之后,秋风很凉,十一月份寒流袭来,就没人下河了。但是春、夏、秋三季都能游黄河的大侠们,一到冬天就浑身不舒展,特别是看见冬季从刘家峡水库放出的河水清清净净,泥沙全无,就全身痒痒。于是咬着牙便冲进清冷刺骨的河水中,刚开始全身遇冷收缩、肌肉发紧,但游一会之后,身体似乎适应了冷水的刺激,反而不冷了,手脚的划动也自如了,上岸之后,全身的器官全畅通了,毛细血管加速循环,皮肤变得红通通的,轻快异常。开始只能游一、二十个动作就上岸,以后能游几十以致上百个动作。身体越游越好,胆量越来越大。 寒冬横渡大河 记得是1990年冬季的一天,扬桥生和郭宏武来找我,说是想横渡黄河。我劝他们要慎重:能游上百个动作的人游过黄河是可以的。问题在于上岸之后,身体发冷,如果恢复不好,冰冷的身子再下河,可能体力不支,游不回来。更坏的情况是冷水中容易抽筋,十分危险。他俩说问题不大,为防止万一,可带上救生圈过河。我当时正在研究易经,就说:那就算一卦,卦凶就别冒险了。我让老郭摇卦,他摇出的是“履卦”,卦辞是“履虎尾,不咥人,亨。”意思是行动如踩到老虎尾巴,有危险,但是由于刚强和悦的德行,老虎并不咬人,可以亨通吉祥。看来可以一试。 第二天下午,我陪他俩来到河边。先在河边作了预备活动,然后带上一个救生圈下了清冷的黄河。他俩奋力击水,很快游到对岸。只见他俩身体通红,在岸边活动了一会,又下河猛冲,奋力游了回来。上岸后,俩人身体很好、皮肤通红、额头发亮、精神焕发。真是一次成功的冬季横渡黄河。有此先例的激发,年青人大受鼓舞,王荣斌、韩红钢、张建中、胡广明等人也成功横渡黄河。 冬泳的大侠们 二十年前,冬泳中还有位60岁的老军人—周松柏,他从夏天一直坚持到冬天。下雪天也坚持冬泳,并且每次都是大喊一声、带头冲进黄河、一头扎入水中,很有冲锋陷阵的军人气概,鼓舞士气、令人感动。 1989年兰州市成立冬泳协会,第一任会长是兰州大学历史系教师陈家声。老陈也是我的老朋友。在学生时代,他就坚持洗冷水浴。学业优秀,是历史系著名教授赵骊生的弟子之一。文化革命中我们都作为有严重政治错误的学生被分往河西,在农村劳动改造一年后,分配到张掖县农村中学当教员。我俩曾在农村的大水塘里游过泳。回到兰州以后,老陈一直在雁滩附近的黄河里游泳。从1981年开始,意志坚强的老陈就开始了冬泳黄河。以后几年,他又带动城关区许多人冬泳,其中的历史系教师袁林也是我的老朋友。他以后上天津读博士,现在已成为陕西师范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兼博士生导师。 冬泳协会成立时,安宁区的冬泳健儿们一致推选扬桥生为安宁区的冬泳协会会长。以后每年元旦都在中山桥下的黄河里举行冬泳表演。令人难忘的是第二届元旦冬泳表演。市冬泳协会的安排是和第一届相同,让冬泳运动员沿河漂流一段后上岸。当时安宁区冬泳队提出要横渡黄河,市冬泳协会领导出于安全考虑进行劝阻。由于杨桥生等人已经有了冬渡黄河的经验,表示安全问题不必担心。于是安宁冬泳队的六位大侠—杨桥生、郭宏武、胡广明、王荣斌、米正良、张世斌从中山桥东边的鸭嘴滩下水,我负责看衣服。下水前,我给每人分发了巧克力,让他们吃了增加点热量。当时岸边围观的人很多,只见六位充满豪气、身强力壮的大侠冲进黄河,奋力击水,游过了黄河。上了对岸,可以看见他们全身红通通的,在岸边的沙滩上跑步。然后从对岸下水,又游了回来。上岸后,众人纷纷围观,赞叹大侠们勇敢的精神、高超的泳技和强健的身体。连市体委的同志也认为了不起,是兰州市元旦冬泳集体横渡黄河第一次。 5、人命天定 古人云:人的命、由天定。谁能料到,像桥生这样身材匀称、体格健壮、头发乌黑、印堂发亮、意志顽强、学识丰厚、事业有成、正值盛年的人,于2001年8月11日夜,突发心肌梗塞而离世呢?!时年55岁。我出国奔丧,有一年多没见面,8月初回国,刚听说桥生从石家庄出差到了兰州,正想晤谈,万沒料到竟然永别了!我急忙赶到兰州空军医院太平间,护工拉开一个大铁匣,见到了身穿旧衣、脸色苍白、双眼紧闭、毫无生气的老朋友,不由悲从中来。天哪!命运刚让我失去一个亲人,又让我失去一个恩友。我扶着铁匣,低头闭目,为桥生祈祷。几十年来的场景一幕幕闪现: 负担过重 几年前,桥生为了离夫人的老家、大女儿工作的地方北京更近一些,从兰州铁院调到石家庄一所大学,学校要求他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又搞科研、又带研究生,工作非常忙累。由于调动匆忙,原来兰州铁院所带研究生接受的科研任务也没完成。桥生做亊一向认真负责,兰州所接的科研任务也不能撒手不管。一人挑了两付科研工作重担。 高歌送别 记得桥生临走时,大侠们纷纷来到家中,帮忙收拾、打包行里、往火车站托运。在饭馆举杯相送、依依惜别。满面通红的桥生还动情地高歌一曲:“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望”…… 急急匆匆 记得桥生担任系主任之前后,工作科研极为繁忙。常常是急匆匆地赶到黄河边,见水就下、游过大河,也不在对岸多晒一会太阳、就又游回来。大伙劝他在沙滩上躺下休息、聊聊天。桥生总是赶快穿衣、说是沒时间、骑车就赶回学校。由于没功夫晒太阳,所以他是一群晒黑皮肤的大侠中唯一一个白皮肤大侠。桥生干工作就象游黄河,只顾埋头使劲向前冲。他的年青助手梁海明说道,扬教授干活没日没夜,废寝忘食,我们好些年青人都跟不住。 向天祈祷 可见桥生的心脏负担是过重了。面对亲人和老友的突然消失,只能仰天长叹—天哪!我祈求上帝能接纳他的灵魂,让他在天上安息。也祈求上帝能安慰他的妻女,保佑她们平平安安!我当时在太平间祈祷了约有一个时辰。忽然心中有一种出乎意料的平安。我想是上帝垂听了我的祷告。 回归母亲河 我们大伙深知从小在兰州黄河桥下长大的桥生,最依恋的就是母亲河。他说调到石家庄以后几乎天天思念黄河。大伙和桥生的亲人们最后商定:在黄河边举行追悼仪式,骨灰撒入母亲河。 2001年8月15日下午,桥生的亲友、两地来宾和二十多名黄河大侠们,在兰州银滩黄河大桥下举行追思会。送别辞如下: 送别辞 桥生啊桥生,你的灵魂请听!听你妻女亲友的心灵之声。 大家知道,你平生最爱投入母亲河的怀抱中。你一扑进黄河,就高兴的象一个儿童。 你在黄河桥边生、在黄河岸边长、最爱倾听黄河日夜不息的涛声。 谁说黄河不能游泳?你少年时代就和同伴漂流黄河,青年时代就和同伴向黄河对岸猛冲。遇见大浪不怕、就一头扎进去,遇见漩涡不慌、就把身体放平;年年月月横渡黄河,无论春夏秋冬。 桥生啊桥生!每当遇见有人落水呼救,你总是奋不顾身,拼命救人,你有一颗比金子还要贵重的赤子之心。 在大西北严寒的冬季,你多年坚持黄河冬泳,每次游完都喊“痛快!”、全身通红。元旦,你和同伴横渡黄河创下记录,无愧黄河大侠的称号。 少年的桥生,考试总是争交头卷;青年的桥生,数学高考、全省第一名;大学毕业分配到青海,在海拔3300米的铅锌矿山工作,完满完成了自动化的设计安装任务,深受好评。文化革命结束后,又以优异的成绩成为第一批硕士生。由于科研成果突出,很快被评为中青年专家教授,事业有成。 可惜啊桥生!你本应在家中多休息一会,本应在河边晒晒太阳、轻松轻松。但你总是来去匆匆,把工作抓得太紧太紧,心脏的负担太重太重! 桥生啊桥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生命就如东流水,转眼逝去难复归! 桥生啊桥生!难道人没有灵魂,仅仅是一个肉体?组成肉体的物质,怎能产生自由的精神、还有爱情和友谊?难道肉体的死亡就是人最终的结局? 自古天启有灵魂,你的灵魂在哪里?你的灵魂是否还在你所依恋的黄河里?黄河又流进大海、你的灵魂是否又在大海里?大海又接着蓝天、你的灵魂是否又飞进蓝天里?天哪,上帝!万能的上帝!请您启示我们生命的奥秘。 桥生啊桥生!幸喜你的妻子、女儿深知你的心意,让你的身子骨在黄河母亲怀中安息。我们衷心祈求慈爱公义的上帝,请接纳黄河赤子的灵魂,让桥生遨游在天国的生命河里。 我们衷心祈求美善无比的上帝,请保佑桥生心爱的妻女,超越心中的悲痛,一路平安、走向未来。 桥生啊桥生!黄河浪里的兄弟,让我们再和你共同漂流一次黄河,共同体验激情、体验快乐、体验自由、体验阳光的灿烂、体验天空的蔚蓝。 再见吧!桥生,天上再见! 天上再见 我读完送别辞之后,桥生的爱女扬琴代表母亲和姐姐致谢辞。扬琴告诉我,她们姐妹曾在圣诞节去礼拜堂感受到神圣、平安和喜乐,并且告诉过爸爸。爸爸说等退休了也和妈妈到礼拜堂去。我听了又在心中产生一种出乎意料的平安和安慰。 然后大家把桥生的骨灰和鲜花撒进黄河。十多个黄河大侠们—个接一个的扑进黄河,一边击水、边高喊“桥生再见”!顿时,银滩黄河桥下,大侠们中流击水,“桥生再见”的呼声响彻大河。石家庄来的一位军人激动地说:从未见过这样壮观感人的送别场面。
[ 本帖最后由 晨泳 于 2010-3-11 21:53 编辑 ] 黄河浪里的知青兄弟(2)-<1>
光阴似箭、我与桥生、一别又是八年。往事常浮心间,梦中总望相见。昨日夜不能寐,赋诗一首,以作纪念。
《忆桥生》
畅游大河情难忘,偏爱兰州黄河黄。
漩涡滾水全闯过,寒冬横渡谱新章。
世亊过劳心肌梗,母亲河悲赤子丧。
幸蒙天父赐救恩,灵魂飞渡进天堂。
二、黄河浪里的“知青”兄弟
“知青”是上一世纪中国文化革命史中的一个特定名词。具体指1968年到1978年十年之间,中国上千万城市学生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上山下乡当农民,扎根农村干革命。下乡的知识青年简称“知青”。这是个讲不完的故事,因为他们依然在天地间为生活而忙碌着。故事开始于久远的时候,结束却是将来的事情。命运把他们从城市抛进广阔的天地,又被命运抛回到狭窄拥挤的城市。但是他们时时都挂念着曾经震撼过、折磨过自己的地方。虽然过了那么多年,偶然遇见几个相同经历的人,都会莫名其妙地熟识起来。他们如同飞向不同方向的鸟,尽管天各一方,但起点却是共同的。
许多黄河浪里的游泳高手都是当年的“知青”。其中有1949年出生的“老三届”高中生蒋晓明,1955年出生的刘祝酒,还有1960年出生的王荣斌。这些弟兄从小在兰州黄河边长大,都到甘肃河西地区当过农民。文化革命结束以后,又返回兰州。蒋晓明和刘祝酒在培黎技校工作,王荣斌在兰石厂工作。大伙出于共同的爱好,来到河边钻旋涡、闯大浪、跳滚水,常在沙滩上谈人生、谈艺术、谈哲学、谈信仰,成为黄河浪里的兄弟。
1、三位大侠
(1)王荣斌:一位梦想当作家的大侠。
河里救人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和杨桥生骑车到河边游泳,只见岸边爬着一个人,脸色蜡黄。旁边有两个全身湿淋淋的小伙子在教训他说:“幸亏我们来的早,不然你就完蛋了!”我们问怎么了?他俩说,刚到河边,就见河里伸出一只手,头全部淹没在水里。就赶快下河把他救出来。一问才知是个民工,天热下河洗澡,被水淹了。我对民工说:“你要感谢救命之恩。”民工点头说:“是、是,想不到河水这么急,一下水就站不住了。我以后挣到钱,一定请客吃饭。”我转身问两位小伙子的大名,留分头、带眼镜的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大个子说:“我叫王荣斌”。另一位留平头、肌肉发达、身材匀称的小伙说;“我叫刘彦”。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大侠比拼
横渡大河,王荣斌爱跟在杨桥生后面。他说:“跟在游蛙泳的杨老师后面,別太近、也别太远,保持在2米左右,就特别省力。”由于王荣斌身材高大、体力充沛,没过几年,游泳速度就能赶上人到中年的杨老师了。但是,每次他冲到杨老师前面,都会听见身后拼力的划水声和呼气声。王荣斌说:“我知道杨老师在拼命追赶我,压力很大。我只好把压力当动力,也拼力划水,最后我们几乎同时靠岸,我只能快一点点。”杨老师上岸后,大口喘着气说:“王荣斌厉害了!厉害了!”
冬天过大河
1900年冬季,杨桥生和郭宏武在安宁区首次横渡黄河成功。王荣斌听说后,马上动员另一个年青人韩红纲说:“老将过了河,我们也要过!”在一个下雪之后的日子里,王荣斌和韩红钢专门约杨桥生、郭宏武、张建中三人,成功横渡了黄河。当时,王荣斌的妻子牛波和4岁的女儿卓卓在南岸观看了五位大侠的壮举。
阅历丰富
王荣斌经历丰富,1976年下乡当农民,1978年入伍当兵,1981年进厂当工人,还自考取得大专学历,以后又下海经商。他认为有一个最简单的真理:人民,只有手持有货币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贫穷的阶级不值得自豪。你只有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财富,才能去帮助、去慷慨、去清高、去创造、去完成辉煌梦想的人生。他的梦想是赚够钱后当作家。
(2)蒋晓明:最消瘦的一位黄河大侠。出身于艺术世家,从小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梦想成为音乐家。
磨难重重
1966年正准备考大学音乐系时,毛主席亲自发动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由于家庭成份问题,被下放到甘肃河西戈壁滩上的一个农场劳动。农场里认识了一位热爱艺术、善拉小提琴的北京女知青。二人同命相连、爱好相同、成为挚友。但是在那个年代,结局只能是失恋。文化革命以后的第一次高考,晓明就以优异成绩报考了西北师大音乐系。但又是因为家庭历史问题不予录取。失恋、失学的双重打击,使晓明患上了严重的头疼病,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头疼。艰苦的劳动、曲折的生活使他的身体瘦骨嶙嶙。幸亏晓明生性豪爽、胆量极大。在黄河里,闯大浪、钻旋涡,毫无惧色。当时,河北岸下游处有个石坝,坝后面形成一条大回水,回水内侧有旋涡、有滚水。大伙常常要抢在石坝前上岸。如果被水冲过石坝,往岸边一游就会进入旋涡滚水,挣扎很长时间还难以上岸。所以人人都有点心怯。
抛物线抛出蒋大胆
有一次,晓明游的过于放松,在石坝前上不了岸,只好顺流而下。已经上岸的我们都为他提心吊胆,赶紧跑下去看他遇险没有。只见他在较远的地方上了岸。他兴奋地大喊:“抛物线!抛物线!”我们问他什么是抛物线?他指着石坝说:“你们看!水经过石坝的阻挡,在坝头后面形成一个大抛物线形状的水流。我们以前是刚游过石坝就急忙向岸边冲,刚好冲进旋涡滚水,所以很费力、挣扎半天才能靠岸。这一次我不急于靠岸,而是顺着抛物线的水流慢慢游,等到抛物线弯曲时,我就顺着曲线自然转弯,结果顺利靠了岸。”然后笑着说:“我现在下水给你们再表演一下怎样顺着抛物线游上岸。”大伙说:“别冒险了,你还是歇着吧!”
晓明豪爽地笑道:“不要紧,你们看!”边说边跳进石坝下的急流中,顺着抛物线形状的水流轻松地游上了岸。从此蒋晓明得了一个外号—瘦侠蒋大胆。这也是我们游泳史的一个突破,从此以后,大伙游到大石坝附近再也不急不慌了。能在石坝前上岸就上岸,上不了就顺流而下,沿着抛物线慢慢游上岸。
热爱文艺
晓明特别喜爱西北歌王王洛宾的歌曲,常在河边指挥大家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晓明极富同情心,有一天在河边碰见一个想跳河轻生的中年妇女,反复劝说讲理,终于使这位妇女回家去了。
晓明有个女儿叫婷婷,从小就培养弹钢琴。哓明很懂钢琴,不少人找他调音。学校的文艺演出总有他活跃的身影。
(3)刘祝酒:黄河大侠中间身材最为健美的一个。双肩宽阔、胸肌发达
、双腿修长、皮肤黑红、双眼明亮、牙齿雪白。生养一金童、一玉女,也是一流的好身材。常在河边玩耍。
大侠刘锅盔
祝酒的特点是一见黄河就不想回家。从水里一上岸就爬在沙滩上喊:“太舒服啦!太舒服啦!”游上几趟就喊:“饿啦!饿啦!有锅盔就好啦!”这锅盔就是铁锅烙的大饼。以后,祝酒常带大饼来游泳。饿了就啃大饼。于是得了一个外号—黄河侠刘锅盔。
小心大石头
有一次我们大伙从西北师大西边排洪沟下水漂流黄河,到党校附近时,涌起一股大浪,大伙纷纷往里钻,只听祝酒哎呀了—声。上岸后我们问他怎么啦?祝酒说浪下边有大石头,右腿碰上了。又痛又麻,双手拼命划水,好不容易才冲出大浪,还喝了两口水。看来闯大浪要小心碰上石头。最好带上救生圈,腿若碰伤了,可爬到救生圈上。后来,水小的时候,祝酒提议沿岸仔细观察河水中石头的分布情况。我们发现党校附近,有几处靠岸的地方有石头和水泥块,而且河中间的滩上也有乱石块。水大时就会形成大浪,祝酒正是碰到滩上的乱石块了。大伙认真总结进大浪的经验教训。水很大,波浪也很大时,人爬在大波上划水,别踩水,就不会碰上石头。水不大时,碎浪多的地方,水下石头多,最好绕开碎浪下的石头顺着主流河道游。长漂时最好带上救生圈,以防万一。又过了几天,祝酒专门从部队仓库搞到不少质量好的绿胶皮救生圈,给大伙每人送了一个。让大家长漂时都带上以保安全。
和平滩上救小孩
有一天黄河发大水,和平滩上玩耍的几个小孩被困住,没办法淌水回到岸上。当时,太阳快落山了,岸边地里干活的农民非常着急,请求我们救救孩子。祝酒说:“没问题,就是我肚子饿了,给我拿—块锅盔来。”然后就和晓明等大侠下水游向和平滩,把小孩一个—个背回来。天快黑的时候,几位农村妇女提着水拿着大饼锅盔来到河边,见到自已的孩子们都得救了,不住地感谢几位大侠,连连让吃让喝。祝酒大口地啃着大饼说:“锅盔真香!”晓明大口地喝着水说:“这水真甜!”大侠们的体会是,黄河里游够了,吃饭香、喝水甜、睡眠好。
[ 本帖最后由 晨泳 于 2010-3-9 21:46 编辑 ] 黄河浪里的兄弟(2)-<2>
可惜 酒喝多了
祝酒为人大方,喝酒海量,也常请我们吃饭喝酒。但酒喝多了确实有害 。 刘祝酒的名字中就有酒,本人又好酒,可惜啊可惜!祝酒被酒放倒了……
2、黄河沙滩话知青
黄河流过黄土高原,带着浓重浑黄的色彩,吞吐着数不尽的泥沙,在河边冲出曲线优美的沙滩。我们横渡大河之后,在灿烂的阳光下,喜欢躺卧在柔软的沙滩上谈天说地,知青生活往往是谈不尽的话题。
我们许多人都到甘肃河西插过队,那里的戈壁、沙漠、荒原、绿州、贫苦、村姑老乡和这里的城市、高楼、水泥、、繁华、热闹、拥挤、红男绿女形成强烈反差。那里的—切都莫名其妙地令人难以忘怀,强烈地震憾着每一个知青的心灵。
(1) 迷途的羔羊
那年那月,上山下乡干革命,女知青比男知青更热情、更浪漫,王荣斌至今还能背颂—位女知青的诗:
我告别城市,告别爸爸,
踏上征途,去遥远的天涯。
不要惦念,不要牵挂,
抹去眼泪吧,我的妈妈!
那艰苦的地方才是我的家。
我娇嫩的双手会长满茧花,
瘦弱的身体也会挺拔。
再见面时,已不是从前的娇小丫。
荒原的风
河西的戈壁、荒原风沙极大。我作为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大学生下放到张掖硷滩公社插队劳动。有—天刮大风,人都难以站立,我用手中的铁铲测风速,风把垂直的铁铲吹起成九十度角,风力至少有八级。蒋晓明说,最可怕的是黑风暴,刮起来伸手不见五指。王荣斌说,我就遇见过一回黑风暴。一位女社员拉我爬在沙枣树下,黑风刮过以后,我们俩人几乎被沙子埋住了。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无形中知青和乡亲们产生一种生死相依的感情。
饿了吃啥
晓明说,河西的生产方式很落后,我们农场的小麦亩产不到150斤,饿肚皮是自不消说的了。祝酒说,饿急了还吃过老鼠,还吃过蜥蜴,就是兰州春天地上爬的蝎里虎子。生产队根据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平时吃稀,忙时吃干”经常吃喝稀糊糊。荣斌说,有段顺口溜:
早晨喝粥迎朝阳,中午喝汤暖洋洋;
晚上还要睡凉床,怎么不想爹和娘?
衣裳破了
最艰苦的劳动是抢收麦子,我们是用手拔,拼命干还不如农村老太太拔的快,裤子都磨破了。回去自己用针线补裤子时,常会想起母亲平时给我缝补衣服的情景,真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血色镰刀
晓明说,我们农场是用镰刀抢收麦子,很多知青把腿都割破了。蒋晓明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血色镰刀》:
戈壁滩上夏季的太阳是极其恶毒的。它让沙地里常见的爬行动物蜥蜴都很少出洞。正是麦收时节,大片大片的麦子十天之内若不割完,麦粒就会被炎阳烤干水分而从麦壳中脱落。—年的劳作就会绝收。后羿只射落九个太阳,在戈壁滩上,他应当射掉九个半太阳。烈日下,男知青不管力气大小,必须每人每天割两亩。女知青必须每人每天割一亩半。—切都明明白白,能割完就有一年的半饱饭吃,割不完就得挨饿。开镰以来我们天天从凌晨四点割到晚上九点。肌肉发僵了,神经发僵了,连骨头都发僵了。太年青了,还不强健的身体无论怎么卖力也割不完那片似乎无边无际的麦地。过度地劳累已使割麦的动作不再协调。锋利的镰刀割向了手、割向了腿。喊疼也无济于事,向流血的伤口撒一把沙土就是包扎。镰刀成了血红色,在阳光的反射下红红的、亮亮的。“汗滴禾下土”应改为“血滴禾下土”!我面对着割不尽的麦田,眼看着流趟的鲜血,一狠心,扔掉了手中的镰刀。大喊一声;“天哪!为什么不用机器收割?”是啊,为什么?我们的工业文明,我们的现代化在哪里?这就是我知青时代的思考与呼唤。
心灵痛苦
王荣斌写下了反思笔记:“从知青生活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来看,都找不出当农民的必须性的因素。他们从小接受的大生产为基础的城市文明。猛然间,逼迫他们去接受农民的再教育,放弃高层次的城市文明而接受从小生产为基础的低层次的农业文明,单就文明层次的改变而言,这本身就是文明历史的倒退,这是知青心灵痛苦的根本原因。”
迷途的羔羊
当时我非常迷茫,就象迷途的羔羊。以后,我写了一首诗《羔羊》
风吹来了,吹落了夕阳,
雨打来了,打散了羔羊。
天黑黑、风凉凉,
远处传来什么声音?
啊!是野狼……
雨打着羊、狼追着羊,
天哪!好牧人在哪里啊?
快快天亮!快快天亮!
王荣斌的《奥凯公司》在九十年代末,把这首诗略加修改,制成歌曲光盘,由著名歌手万山红演唱。
[ 本帖最后由 晨泳 于 2010-3-9 21:47 编辑 ] 黄河浪里的兄弟(2)-<3>
(2) 沙漠路长
黄河沙滩,细腻柔软,面积有限。戈壁沙漠,一望无际,辽阔浩瀚。
人掉进茫茫沙海中,只见一片枯黄,毫无生命迹象。这种静静的死寂令人莫名地恐惧,深感生命的无奈和渺小。
羊肠弯
王荣斌这样描述知青插队的地方:“这是一个被荒漠围绕着的村落,周围是连绵数百里的沙海,它仿佛是这海洋中飘泊着的一叶绿舟。下火车后,在沙漠里骑马走上一天,才到达垦荒点,名子很奇怪,叫羊肠弯。地图上没标这个地名。有的知青在这里整整生活了十年。由开初来的107人,到最后剩下7人。有6人长眠在荒原下面了。”
农民的文化
令城市知青惊奇的是,这里的贫下中农并非报刊上描写的那样:无产阶级觉悟高、热爱党热爱毛主席。平时不是谈吃喝就是谈女人,都是物质层面和生理层面的内容。刘祝酒说,我们刚去时,见了乡亲们就问候:“你们很忙,辛苦了!”有位老乡笑着说:“忙忙忙,白天地里忙,晚上床上忙。”搞得知青一头雾水。王荣斌说,老乡有段顺口溜:
茶润嗓、烟醒脑,不吃饭也管饱。
茶润嗓子、烟醒脑子,吃饭为个屁眼子。
茶润嗓子、酒醉脑子,睡觉为的找眼子。
蒋晓明说,西北的花儿更刺激,小伙子对着干活的姑娘唱:
百合花开在山崖上,
马莲花开在路边上,
阿哥的肉啊!
我日里思来夜里想,
想死也挨不到肉上。
姑娘们马上接着唱:
千年的松柏万年青,
松柏的心是实心,
过路的哥啊!
知人知面难知心,
看你就没个好心。
西部女人
农村的打场很热闹,男男女女都在扬麦子。男社员常叫知青停下来观女社员扬麦子,男知青都红了脸。王荣斌在小说手稿中描写了这个场面:“队上的女人如同戈壁上的甘泉,让人清目爽心。麦场上她们在运动中显示着西部女人特有的豪放,旷野的风掀动着她们的衣裳,从来不穿内衣、不带乳罩的身体,被汗水洗浴着、被风儿抚摸着。男人的眼睛不失时机地盯着极吸引人的部位、随着颤巍巍的跳动,他们兴奋地浮想联翩……”
荒漠的人性
长年累月的劳动让知青们渐渐成熟起来,对荒漠的体验慢慢充满了人性的意味。
祝酒说,远看沙丘象蒙古女人的大奶子。
荣斌的描写是:“那是呈现在蓝天阳光下的—幅优美的曲线,起伏中蕴藏着生命的温柔。你用心便可发现其实是位侧卧的女性的身躯:高高隆起的臀和凹陷的腰与浑园的臂膀流畅地起伏着,在空寂的荒漠沙丘中激发着原始赤裸的震撼。”
洁白的沙子
晓明说,其实农场里的知青们看不惯低俗的生活追求,想往的是纯洁的友谊和爱情。蒋晓明描写过在无边的黄沙中发现洁白的震撼,题目是《白沙》:
长长的驼队伴着驼铃“铛啷铛啷”的单调声向巴丹吉林沙漠深处走去。环顾四周,大漠无尽无头。无论谁走到这里,都会产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怀。单调的旅途早已使人困倦,我伏在驼峰之间的鞍上昏昏沉沉、似睡非睡,已木然到与骆驼成为一体。不知走了几天,一片耀眼的白色蓦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色差的突然改变使我发涩的眼睛亮了起来。那白色是什么?好奇心促使我拍打着骆驼赶快到了那洁白的境地。我从驼身上下来仔细一瞧,啊!全是一样大小的洁白的沙子。那沙色如玉、大如珍珠,每一粒都是那么纯洁、毫无瑕疵。我双手捧着珍珠似的白沙,望情地凝视着、兴奋地抛洒着,思绪被这奇妙的白沙带向莫名之地……
我们的青春啊,经历了太多的厄运,体验了太多的凶险。年青的心早已麻木。可是这片白沙,却使我怦然心动。让我想起了世上还有纯洁的东西,纯洁的友谊、纯洁的真情、纯洁的真爱。哦!不要奢望大漠遍地是无限的洁白,不要奢望人间到处都是纯洁的情爱。大漠深处留有一片纯洁,心灵深处留有一片纯洁,我的心就会产生一种慰藉。这慰藉给我一种坚不可摧的信念和力量。倘若没有这种信念和力量,我定然会俗去或者定然会死去。
大沙深处的白沙令我难忘,知青部落的真情真爱令我难忘,她会伴我到老,让我再次年青。
沙湖之美
王荣斌也有在沙漠里长途拔涉发现奇境的经历。看见了象敦煌月牙泉那样的湖泊。“这是—注与世隔绝、被公正的上帝镶嵌在黄沙漫漫、无边无际沙漠里—颗璀璨的宝石。隐蔽在荒漠深处,宛如一位守洁处女抵抗着风暴的无数次蹂躏。不干涸,千百年来放射着珠宝般的光芒”。“我醉了,奇异的景致似乎在少儿时期的梦中见过,即熟悉、又陌生”。以上文字摘自荣斌1978年9月的笔记。
荒漠的路
俗话说,宁走平地百里,不走沙漠一程。
当年的知青们,为了劳动、为了探望、为了回家,常常在沙漠里艰难地跋涉。从白天顶着烈日走到夜晚披着月光,满怀着希望和幻想。沙漠路长,有时能看见白骨,有时能看见一个人躺在沙丘上,可能睡着了,也可能累死了。如果有个爱唱歌的女知青陪你走这段长路,那就绝对不会累死。我特别欣赏喜爱王荣斌充满阳刚之气的一首诗歌《荒漠的路》:
荒漠的路太长,
太阳和我走的一个方向。
荒漠的夜太长,
月光冷冷地飘在身上。
走累了坐在路旁,
困了睡在沙丘上。
当你路过身旁,
别用黄沙把我盖上。
请坐下轻轻歌唱,
我会醒来伴你走向远方。
(3) 家在天涯
畅游在黄河里和行走在沙漠里,有种类似的感觉。都有一样的黄色,都是一样的壮观、一样的惊险,都有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存的渴望,都是一样经历生与死的搏斗,都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的软弱和终于到达彼岸的自豪。因此,我们对黄河和沙漠产生—种深深地依恋。
“黄河”改名叫“黄沙”
王荣斌说他要写这样一部纪实小说,有一位生在兰州、名叫“黄河”的知青,他刚刚见到河西的戈壁沙滩就被深深地迷住了。他爱上这里的一切,决心在这里干一辈子。他提出了扎根荒原、建设荒原、骨埋荒原的誓言,并且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黄沙”。
十年之后的春天,他走进沙丘上的红柳林,向六位女知青的墓地献上芬芳的沙枣花之后,最后一个离开了村庄。
在漫漫的沙漠路上,他不断地回身、不停地回想。
难忘的青春
他似乎又看见了第一批知青挖的地窝子,在昏暗的油灯旁,静静地读着托尔斯泰的叶明娟。
他似乎又听到了柳琴用口琴吹奏的俄罗斯民歌“风雪迷漫着伏尔加河”,大家一起咏唱叹息着“那匹可怜的老马”。
他似乎又看见了农村孩子破烂的衣衫和明亮的眼睛,正在出神的听着小学教师李婷用动听轻柔的普通话讲述着安徒生童话。
他似乎又听见了紧急集合的钟声,民兵队长号召民兵跑步去村外的枣林捉奸,有人告发有两位知青脱光了衣服在干……,其实,大家看见的是服装整洁、手捧沙枣花的秦强和唐洁。民兵们只好失望地回去了,一路上都骂告发者低级下流。
他似乎又看见了风雪呼啸的深夜里,躺在担架上痛苦呻吟、即将临产的宋晓芳,知青们赶着马车急忙赶往几十里外的公社卫生院,但是她终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是的,知青要生孩子决不能生在这鬼地方,—定要生在远处安全的地方。王荣斌为此写了—首诗歌:
[ 本帖最后由 晨泳 于 2010-3-9 21:48 编辑 ] 黄河浪里的兄弟(2)-<4>
《月光下》
大风别刮了、大雪别下了,
在这黑夜里,姑娘别倒下,
站起来,别害怕!
骑上这匹马,
把孩子生向远方,
生在远方的月光下……
知识青年的知识,使他们不能满足于艰苦劳动仅仅为了填饱肚子的农村生活方式。物质生活越贫困,精神生活的渴望越强烈。文化革命造成的恰好是精神贫困、文化贫困。当时除了几个震耳欲聋的样板戏之外,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被批判为封、资、修的大毒草。蒋晓明说,知青不知为什么都喜爱大毒草。晓明把自己的一段经历讲述出来,题目是:
《对不起!莫扎特》
她来自北京,我来自兰州。共同的命运让我们成为挚友。她的皮箱底部藏着几大本小提琴曲谱,我的皮箱底部藏着几本好书,有《唐宋诗词选》,《优秀歌曲选》,《绞刑架下的报告》和我上学时手抄的诗文。我门互相借阅,偷偷地欣赏,偷偷地谈说。“偷偷地”是怕人落井下石。那时,她和我都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都属于“可教育好的子女”。生活不是真空,总有知青了解我俩的艺术爱好和特长,把我俩推上了国庆节联欢的舞台。
我朗颂了诗歌:“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呼好!谁有你挺得硬、扎得稳、站得高…谁有你的根底艰难贫苦啊!你从那紫色的岩石上挺起了腰……”台下有掌声,更有惊诧。
她拉小提琴,一首《白毛女》,又一首《快乐的女战士》,掌声四起。“再来一个!再来一个!”无奈,她怯生生地问我:“还拉啥?” 我想了想,说:“拉莫扎特的小夜曲。” 我俩都明白,当时这类乐曲都被打成“资产阶级无标题音乐”。她说:“拉不得的,不敢不敢。” 我说:“拉!我给你报幕。”
“下首曲子是《送给下乡的人》”。她动情地拉了起来,拉得那么美。莫扎特小夜曲的旋律明快、活泼,再好听不过了。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演出获得成功,但是音乐神童莫扎特若天堂有知,我俩肯定会被他骂得无地自容。可是那个年代我们只能如此。真对不起!莫扎特。
刘祝酒说,晓明不愧是老三届高中生,有水平,有天才,有魅力。可惜北京女孩还是走了,留下了永远的相思病。我们初中生艺术细胞少,最喜欢追野兔子。饿急了也偷老乡的鸡。闲下来也在大炕上翻跟头、打扑克。
火炕热了
说起大炕,我也有段难忘的经历。1969年到1970年我们五个兰大学生在河西张掖硷滩大队劳动,大队长让人专门盘了一个大火炕让我们睡觉。白天劳动乏了,夜晚一上火炕就睡着,而且常有美梦。数学系的姚杰成每天早起锻练。有—天他起得很早,回屋后见我们四人昏昏沉沉都不起床。他摇醒陈家声,老陈直喊头晕,然后就呕吐起来。我和黄佳、王延伟都感觉头晕。大队长说肯定是煤气中毒,赶快让我们住在他家,煮萝卜汤给我们解毒。由于火炕是新的,不严实,燃烧不完全的气体一氧化碳会造成致命危险。幸好发现早,我们都脱离了危险。其实农村的火炕冬天很实用,炕上可睡很多人,炕下可以烧洋芋吃。那年月没有计划生育,农民放开了生,生的越多、分的口粮越多。七八个孩子就挤在一个大炕上睡觉。农村人多地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大队长说,虽然现在粮食还不够吃,但是比1960年好多了。那年饿死的人特别多。我到南边庄子去检查,有夫妻二人躺在炕上饿地动不了。我问你们的娃娃呢?他俩也不答话。我揭开他家的锅盖—看,里面有娃娃的手指头,把娃娃煮着吃了。
夜深人静看星星
后来,我被分配到祁连山下一个农村学校教书。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向南遥望,就能看见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峰,阳光映照着山的皱褶、有深有浅、有明有暗,像—幅油彩画。那里没有电灯,沉静的黑夜里,天上的星星特别明亮。我专门从北京邮购了三本《大众天文学》,那是法国天文学家弗拉马利翁的名著。每天夜里我对着星图察看星座。灿烂浩瀚的星空,充满神秘、令人惊奇,也使我得到—种意外的心灵安慰。
用音乐来怀念
十多年以后,我们又回到兰州。王荣斌成立了一个广告文化公司,我根据英文ok的含义建议公司名称叫“奥凯”,公司全名为《奥凯形态公司》。上世纪九十年代,王荣斌决心打造一个高水平的音乐光盘,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十周年。音乐总标题是《我们曾在天涯有个家》。首要的一步,是把歌词写好,歌词是歌曲的灵魂。每天下午,我和荣斌至少横渡黄河一次。晚上写歌词,往往是他写的第一稿,如主题歌,我修改;我写的第—稿,如《羔羊》,他修改。常常在夜里用电话讨论、反复修改。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十首歌词写成了。主题歌的歌词打磨时间最多,所以质量最高。凝聚着知青们心灵的血泪和思想的闪光。主题歌名是:
《我们曾在天涯有个家》
我们曾在天涯有个家,
草地上的野兔也认识她。
麦子黄了、衣裳破了,
家中没有亲爱的妈妈。
我们曾在天涯有个家,
天上的星星也知道她。
火炕热了、大家睡了,
梦中才有甜蜜的童话。
啊,天涯!
空空的家,
大漠的风,
是否常去看她?
林中睡着可爱的姑娘,
身旁可有美丽的鲜花?
是的,城市知青都回城了,当年农村的家都空了。如今,岁数都老大了。总想回去看看,再住上一阵子,重温往日的梦。常会产生—种撕心裂肺的思念,思念那里的荒凉、沙漠、狂风、麦浪、地窝、大炕、星空、冷月、骄阳,还有那永远难忘的青春和乡亲。清明时节,谁还会在姑娘坟旁献上沙枣花呢?时光,就如同滚滚东流的黄河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人生如梦,逝者如斯……
作曲和演唱,荣斌开始找到千舒和姜一民,以后又找到王敏。千舒是甘肃画院的画家,原来是兰州军区歌舞团的男高音歌唱家。即能画又能唱,画中有歌、歌中有画。还会作曲。姜一民是兰州军区歌舞团的作曲家。主题歌主要是他两人合作完成的,并且由千舒演唱。还有九首歌的作曲,由西北师大音乐系毕业的作曲家王敏完成。最后由王荣斌、千舒和王敏三人到北京找中央乐团首席乐队录制完成,并找到知青作家梁晓声写了序言。终于在1997年,由上海声像出版社以光盘和磁带两种方式向全国发行。《我们曾在天涯有个家》在各地播放,影响极佳。有一位在海外打工,在欧洲洋插队的姐妹,在—次朋友的聚会中当面听了千舒演唱的《我们曾在天涯有个家》之后,激动地哭了。她说:“无论是过去的土插队,还是当今的洋插队,心灵深处的感受都是相通的。”她认为这首歌至少能打动三代人。梁晓声的评价是:“一切成熟的,同时必是自省的。一切能够凝结为记忆的,同时必沉淀了某些虔诚……无论现实怎样评说我们,无论我们自己怎样认为我们,追踪我们的昨天,几乎整整一代人的身影扑朔而来,于是我们的历史便昭昭呈现……《我们曾在天涯有个家》是奉于你的,是奉于他的,是奉于自已的,以及我们的孩子们的……”。梁晓声还对王荣斌说,能否合作创作一部歌剧,专门反映知青生活。王荣斌欣然答应。并准备继续创作“知青大回响 厚土系列”。
可惜啊可惜!黄河浪里的“知青”兄弟,王荣斌走的太早了!才刚刚四十岁,正当年啊!我们民族的的苦难史中少了一部震撼人心的歌剧……
[ 本帖最后由 晨泳 于 2010-3-11 21:51 编辑 ] 《黄河浪里的兄弟》(3)
歌剧《回身的地方》
我曾经设想过王荣斌歌剧的名称,是否能用他的一首诗《回身的地方》来命名。开场的序幕:不是知识青年进入村庄,而是十年之后一个老“知青”离开村庄。他边走边回身张望,眼中满含着热泪……音乐响起,老“知青”深情地唱起《回身的地方》:
回身的地方伴我流失的村庄,
淡淡的钟声已是淡泊的印象。
点点的灯光装不满我的思念,
静静的村庄装不满我的心房。
熄灭的灯啊何时才能点亮?
回身的地方伴我流失的乡亲,
微热的大地拖着隐隐的惆怅。
沥沥秋雨洗不了我的时光,
寂寞的村庄留下了我的成长。
尚温的记忆何时才能滚烫?
回身的地方牵着那天边的曙光,
我和一你样会走向更远的地方。
长夜漫漫挡不住我的向往,
心中的恋啊!
何时能回到原来的地方?
三、黄河浪的激情与沉思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你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深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我的同胞,黄河的儿女,黄河浪里的兄弟,在当今阴盛阳衰、轻歌曼舞的日子里,你们知道这首充满阳刚之气、雄伟磅礴的诗歌是谁写的吗?这是七十年前,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音乐家冼星海和诗人光未然共同创作的《黄河颂》。
是的,黄河具有伟大的生命、不朽的灵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日夜不息地诉说着她的关爱和痛苦,让我们仔细地倾听吧!
1、母亲河的关爱
母亲河说:我用甘甜的浮汁满足你们的干渴;我滋养着桃李芬芳让你们观赏;我滋润着杨柳让你们乘凉;我滋育出瓜果让你们品尝。
我抚育你们长大成人;当你们精力充沛、肝火旺盛、躁热难耐、无处发泄时,我用清凉的水,温柔地抚摸你们,使你们安静平和。
当你们生活不顺,牢骚满腹、内心愤恨时,让你们对着我大哭大叫、下水扑腾。我让你们在沙滩上躺下,轻声安慰劝解你们,使你们去掉了烦恼、仇恨,得享安息。
我清楚,你为什么天天来到我的身边。你的家在阶级斗争的风浪里几乎崩溃,生活的重担从小就压在你的身上。你只有在我的怀抱里倾诉世态的炎凉。
我清楚,你们几位大侠,宁肯钻我的滾水旋涡,也不愿钻争权夺利的滚水旋涡。因为你们知道,权力是纵欲的毒品,贪财是万恶之根。
我喜欢你们在我身边欢笑、哭泣,唱歌、画画,散步、放风筝,植树、种花草。你们常拾起我身旁的小石头打我,我也很高兴。有人发现奇石,有山水石、植物石、动物石、人物石、日月石,放在屋中观赏,我当然更加高兴。黄河奇石,乃是天赐。
我爱你们!
2、母亲河的痛苦
可是,你们长年累月地把屎尿污水和垃圾倾倒在我的身上。你们盲目开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繁、沙漠化正在加剧,难道你们要断绝子孙后代的生计吗?你们孝敬我了吗?爱护我了的吗?净化我了吗?美化我了吗?珍惜我了吗?你们的道德堕落、诚信缺失、秩序混乱让我痛苦;你们的邪恶淫乱、诡诈欺骗、争权夺利让我痛苦;你们的物质主义、技术主义、享乐主义让我痛苦;你们的个人中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金钱崇拜主义让我痛苦;你们轻视精神生活、否定神圣信仰、压制追求真理让我痛苦。
3、神圣的启迪
黄河母亲说:孩子们哪!你们的追求、你们的事业、你们的生活、你们的梦想,问题太多太多。在这充满眼目情欲、肉体情欲和骄傲自私的世界上,你们还不懂得怎样才能胜过邪情私欲,获得自由!没有神圣的启迪,我们就不可能明白世界、生命和人生的奥秘。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对我的了解还太少太少。你们并没有看到我的真实全貌和生命本质。
壶口的启迪
你们不要自傲,也不要自卑,先到壶口瀑布仔细观看体验:
300米宽阔的水流河面,突然在秦晋峡谷的岩石夹击之下,收缩成50米的激流、拥挤着、吼叫着、奔腾着,猛然坠入60米以下的深潭。就象茶壶向下倒水,从壶口冲出一道水流。这股激流、气势如虹、飞流直下、形成壮观的大瀑布。涛声轰鸣、震耳欲聋,水雾迷漫、神迷目乱。波浪如奇峰突起、声势浩大,欲要冲裂山石、以闯东海。浪头奔泻、猛击顽石,溅起水花、地动山摇。鸟儿来不及飞翔、鱼儿来不及转身、野兽来不及逃走。大侠们!不要老夸耀钻大浪、进旋涡了,谁敢在这里一试呢?黄河在愤怒、在怒吼!向着一切罪恶怒吼!向着贪婪怒吼!向着自私怒吼!向着诡诈怒吼!向着欺骗怒吼!向着淫乱怒吼!向着残杀怒吼!向着战争怒吼!向着污染怒吼!向着腐败怒吼!向着一切不义怒吼!
敢于畅游长江,号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毛泽东,在黄河的惊涛骇浪面前,说了一句真言:黄河是不能藐视的……藐视黄河就是藐视中华民族。
大海的启迪
你们不要自傲,也不要自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再顺流而下,到大海仔细观看体验:
日出东方、大海茫茫。层层波涛,扑面而来,似乎充满着无穷的活力和激情。太阳升高着、水色变幻着,光彩斑斓。大海的色彩并非尽是蓝色,也在丰富地变换。此时,人有限的生命也会活跃起来,人贫乏的内心也会丰富起来。月光之下,大风吹来、大潮涌来。白浪滚滚、如白车白马,巨澜翻翻、如三军奋起。千军万马、呐喊呼啸,前后高低、挨挨挤挤,向上冲刺、向下狠劈、杀声阵阵、勇猛无敌。阻挡者崩、抵抗者亡,大潮扑天、势不可挡。层层推进、威武雄壮。巨浪滔滔、形如猛虎,涛声轰轰、如擂战鼓。鱼虾赶紧逃跑、龟鳖缩头隐藏、海欧惊恐飞窜。惊涛拍岸、洪潮泛滥,天摇地动、实为震撼。
观涛之后,彻夜难眠,种种奇观,久久不散。直到黎明,才神定心安。此番经历,使胸中受到荡涤,五脏受到冲刷。洗净手足、又洗脸刷牙、梳好头发。这才倦意尽消、污垢尽除、耳目一新。纵然是久病之人,也要伸直驼背、移动跛脚、打通聋耳、睁开瞎眼,观看世界、反思人生、追寻真理。
从大海里升华
母亲河说,孩子们,不要自傲,也不要自卑。更要向上仰望……
我和天下所有的江河都归入大海。但是,我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分子都没有停息。你们的眼光不要仅仅盯着大海,更要看到大海之上的蓝天。那蓝天之上有更加伟大、更加荣耀、更加神圣的存在。这最高存在的大光,赋予大海无穷的力量,也赋予我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分子永不停息的活力。正是这充沛的活力,使我从大海里升华、上升成为天上的云雾,形成浩瀚的云海。又回头飘向我日夜思恋的陆地。是的,我又飘向黄土高原,降下雨水亲吻你们。但我没有停留,向西飘去,向玛曲草原、青藏高原飘去。
[ 本帖最后由 晨泳 于 2010-3-9 21:53 编辑 ] 《黄河浪里的兄弟》(4)
发现温柔
孩子们,不要自傲,也不要自卑。要欣赏体验草原……
请到玛曲一望无际的草原,看看天下黄河第一弯。那是一条闪亮的、弯曲的、柔和的水流,滋润着翠绿的、辽阔的草地,报春花、垂头菊、龙胆紫、金莲花等烂漫野花,竞相开放。白色的羊群在天边的草原上慢慢地蠕动着,轻风吹来,似乎在吟唱着优美的牧歌。
你们在壶口,可能认为我很厉害。其实,你们在黄河第一弯感受到了,我很温柔。
发现美丽
孩子们,不要自傲,也不要自卑。要追寻大河的源头……
请朝着我飘动的方向,继续西行。你们会看见更加纤细、更加柔美的我。在青海,你们会看见我的两个清纯、亮丽的女儿—扎陵湖和鄂陵湖。湖里有白天鹅、黑颈鹤,小岛上还有种珍贵动物—白唇鹿。湖边有美丽的白塔,有黄河石堆起的嘛尼堆。藏族人民从来都深知要感谢上天的恩赐,祈求上苍护佑黄河源头的两位神女。
孩子们,不要自傲,也不要自卑.
请到黄河源头来!
如果你不怕高原反应,就会来到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000米以上的黄河之源—约古宗列盆地。年过花甲的女作家李林樱,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世人难得一见的仙境被她描画下来:盆地里到处是明澈的溪流和晶莹的湖泊,远远望去,绿色的草甸中处处都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宛如滚动着一颗颗宝石,又像万点星星坠落在草原上。这众多星光灿烂的湖泊命名为“星星海”。每逢天开云净、月上东山、光浮水面,众湖如明镜、万泉相辉映,又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少时,风起波回,银丝散涣,眩目惊心,真塞外奇观也。
星星海的湖泊和小溪在阳光照耀下明明灭灭、闪闪烁烁、宛如孔雀开屏般的华丽,因此富于想象力的藏族同胞称之为—孔雀滩。而流经这里的黄河被称之为—孔雀河。
亲爱的孩子们,在玛曲草原,才能认识我的温柔;在孔雀滩,才能认识我的美丽。
雪山的启迪
亲爱的孩子们,不要自傲,也不要自卑。不要到了黄河源头就停止了探索。请仰起头来,注目巴颜喀拉山,也是古人传说的昆仑雪山。
每当我随着云海飘到这里,都会感动地喜极而泣。情不自禁的雨雪漫天飞舞。真是“黄河之水天来”啊!你们喜欢登山,喜爱攀登泰山、黄山这样的文化名山。这些山似乎很高,其实海拔高度只有一千多米,还达不到昆仑雪山的脚面。
巴颜喀拉的雪峰,个个都在五千米以上。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似乎是云中的神、雾中的仙。偶遇云开雾散,让你看上一眼雪山女神,就会目醉神迷、摄人心魄、永生难忘。她是那样冰清玉洁、俊秀端庄、圣洁美丽!尤其在阳光之下,有的雪峰山脊,像刀刃一样锐利。仿佛放一根仙女的头发丝,也会一吹而断。阳光照在雪白的刃脊上,有一侧银光闪闪、另一侧黑影阴暗。棱锥般的峰尖直插蓝天。如果说欧洲的哥特式教堂,尖顶直指蓝天,是一种神圣的象征,将人类的精神提升、引领向天国的话;那么世界屋脊的雄伟雪山,锋尖直刺蓝天,更能把人类的灵魂从凡尘中解脱出来,感悟到蓝天之上、冥冥之中一种至高无上、神秘莫测的力量。这神奇的力量,感动无数的朝圣者,惊喜而泣、长跪不起。
令人敬畏
雪山之下,让人能够看得清、摸的着得是冰川、冰舌和冰塔林。从雪山上倾泻而下的这些冰川塔林、洁白如玉,有着象牙一般美妙的质感,好似冰清玉洁的美人。竟然还有赤麻鸭飞翔在冰面上,令人对一切飞翔的生命充满敬意。冰雪大山上,人类远不如鸟儿自由。有一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企业家说:当我半死不活地来到峰顶时,一点也自豪不起来,只能深深地感谢上苍,让人能活着短暂地看上青藏高原一眼。
是的,人是有限的。孩子们,你们见过青藏高原夜空中的星星吗?灿烂的星空更加令人敬畏!
母亲河说,亲爱的孩子们,不要自傲,也不要自卑。请让我们一起向更高的灿烂星空腾飞!
畅游银河
你们不是爱畅游大河吗?我们现在一起畅游天上的星星河—银河。你们不是爱钻旋涡吗?那我们就钻进天上的一个大旋涡—银河系吧!
银河由一千多亿颗闪闪发光的恒星组成,每颗恒星都是发光的太阳。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恒星叫比邻星。它的光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光速射向地球,需要四年时间。这段遥远的距离,被天文学定义为四光年。如果我们以宇航员乘坐的神舟号飞船,以每秒八公里的速度飞到比邻星,需要十六万年时间。所以人的肉体生命就显得太短暂了。我们必须以灵魂的速度飞行,我的大河之魂就是黄河魂,请你们放下肉体的包袱、跟随我魂游银河吧!
钻进大旋涡
银河系其实就是一个大旋涡。所有的星星都围着一个中心旋转,这个中心是深不可测的引力极大的黑洞,我们千万不能被吸进去。我们只能沿着旋涡的边沿漂流。这个旋涡的直径是十万光年,转上一圈的周长是三十万光年。因此,我们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光速在银河大旋涡里转上一圈,需要三十万年时间。所以我们的肉体生命是远远不够的,幸亏天赐灵魂不朽,我们可以继续畅游。
认识几位明星
我们可以高兴地与牛郎星和织女星交朋友。牛郎星有二个太阳那么大,距离地球十五光年。织女星有十个太阳那么大,距离地球二十七光年。我们还能在宏伟的猎户座大星云下面碰见天狼星,这是地球冬季天上最明亮的一颗星。此星比太阳还大、温度比太阳还高、比四十个太阳还要明亮。闪闪发着青白光的狼眼睛,令人恐怖地盯着地上迷途的羔羊。天狼正以最快的光速逼进羔羊,幸亏距离遥远,它的光到地球至少需要八年。我们不要担心,继续前行。
最美的是星云
美丽的天鹅星座出现了,就能看到银河上最美丽的网状星云。这是在五万年以前一颗超新星爆炸,产生的原子碰撞而形成。闪烁着宝石般红、白和天蓝色光彩的星云组成一片美丽的鱼网。我们还能看见一个闪动着柔和光彩的大眼睛—猫眼星云。地球上只能用高倍天文望远镜才能看见,因为猫眼星云离地球太远,有三千光年。
眼睛是谁设计的
说到眼睛,科学家达尔文承认自己的进化论假说有个难题,就是比任何光学仪器更复杂精密的眼睛很难进化出来,似乎是来自高明的设计。对光学、天文学作出巨大贡献的大科学家牛顿惊叹不已地认定动物和人类的眼睛,无疑是智慧设计的产物。
转上一圈、二忆多年
畅游宇宙、耐心要够。如果我们耐心足够,老实待在地球,跟隨太阳以每秒二百多公里的速度围着银河的中心转上一圈,需要二亿多年。由此可知,人生太短。真是“朝如青丝暮成雪”,光阴似箭,人生如梦……
河外星系、一千多亿
令人惊奇的是,我们在银河三角星座又发现了河外星云。这又是一个类银河系的旋涡星系,其中也有一千多亿个恒星。距离地球二百三十万光年。以后又发现了更多更远的河外星系,都是银河系的兄弟姐妹,当前已发现了一千多亿个大星系。其中最远星系的光芒到达地球要长达一百五十亿年,这说明我们宇宙的辽阔浩瀚,宇宙年龄约有一百五十亿年。更加令人惊奇的是,各个星系不是相互吸引而靠近,反而是不可思议的彼此远离。也就是说,亿万星系组成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着,尤如夜空中一个爆炸的礼花。
宇宙大爆炸
一个宇宙起源的画面被科学家描画出来:起初,宇宙中几乎一无所有,只有一个点—奇点。一百五十亿年前的某一时刻,奇点发生大爆炸,这才是宇宙时空的开始。炸出了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形成星云、恒星、行星和星系、形成太阳、地球和人类。总之,我们发现的一切,都起源于一次宇宙大爆炸。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和你都是被炸出来的。奇妙吧!不可思议吧!但是,科学根据竟然找到了。宇宙大爆炸的背景辐射以及不均匀性都被科学家测定出来。宇宙大爆炸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太神奇了!人类的好奇心再次被激发起来,我们不禁要问:奇点之前是什么?是谁,引爆了奇点,炸出了美妙的宇宙礼花?
科学大师的分析
发现了宇宙背景辐射,为宇宙大爆炸学说提供了科学根据,荣获1978年诺科学贝尔奖金的物理学家彭西亚说:“天文学带领我们看到一个从无中被造出来的宇宙,这个宇宙有精密的平衡,提供生命存在的条件;同时,这个宇宙背后有一个根本的计划,也可以说是一个超然的计划。”被称为当代爱因斯坦的英国科学家霍金,在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中写道:“我们所有的人,包括科哲学家、科学家以及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参加为何我们和宇宙存在问题的讨论。如果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则将是人类理智的最终胜利—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黄河浪里的兄弟》(5)
宇宙的设计大师
亲爱的孩子们,我们从黄河的源头追寻到宇宙的源头。必须承认,这一切太神奇了!我们看见一幅美丽的图画,就能推定肯定存在一位杰出的画家。那么,我们看见的这一幅更加美丽神奇的宇宙图画是谁画出来的呢?我们看见一个高级钟表,就能推定肯定存在一位杰出的设计大师。那么,比钟表更加复杂、正在精确运行的宇宙是谁设计出来的呢?
智慧的天才科学大师牛顿信心坚定地认为,宇宙的一切绝不是偶然的巧合,“除了出自—个创造者的考虑和设计而外,还能从哪里产生呢?”这位宇宙世界的创造者和设计大师,牛顿称之为GOD;天坛的祈年殿称之为“皇天上帝”;老百姓称之为“老天爷”;古代以色列人称之为“耶和华”;古代罗马人称之为“天主”;阿拉伯人称之为“真主”;古印度人称之为“大梵天”;老子称之为“道”;圣约翰说:“道就是神”。中国有很多敬畏神的词汇:神秘莫测、神机妙算、神来之笔、神州大地、神人、神女、神童、神仙、神物、神工、神通、神舟、神箭、神奇、精神……的确,面对神奇的黄河,我们敬畏;面对神奇的大海,我们敬畏;面对神奇的雪山,我们敬畏;面对神奇的星空,我们敬畏;面对神奇的宇宙,我们敬畏;思想神奇的设计大师,我们敬畏;思想神奇的创造者,我们敬畏;思想内在心灵的神秘直觉,我们敬畏。
神圣的启迪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追寻着神奇宇宙的奥秘。发射到太空的哈勃天文望远镜,在2002年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就令人惊喜。拍到一个锥状墙体的壮丽星云,在星云的墙状物上,似乎隐约可以看见钉在十字架上的受难耶稣那张痛苦而又伟大的脸,所以这个锥状星云也叫耶稣星云。这种神秘莫测、壮丽神奇的星云令人敬畏。其实,人类所有最虔诚的神圣信仰,都是产生于对神奇宇宙所启迪的神秘存在的发自心灵的敬畏感。这神秘的存在必定是自有永有的存在,是创造万有的、公义慈爱的、无限永恒的存在,是超人的、绝对的、终极的、神圣的存在。
孩子们,不要自傲,要有自知之明。我们人类是被造的、有罪的、有限的存在。必须虚心倾听来自神秘存在的神圣启迪,只有这来自上天的神圣启迪,才能回答我们人类的终极关怀的问题。
我们问:怎样知道神圣的存在?
回答道:从我所创造的宇宙万物就可以知道。
我们问:宇宙有天国吗?人能永生吗?
回答道: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
我们问:你是谁?
回答道:我是自有永有的我。
我们问:你为什么创造宇宙和人?
回答道:我就是爱。
2009年4月18日1点10分
后记
此文献给所有的黄河儿女,特别是大侠的子女们。也以此文纪念我天上的女儿荔荔。她曾在美国攻读电脑硕士,2000年在病中写了一篇随笔。附在下面以留念:
忽然觉得想和自己说话,不知道会说些什么,只是兴致所至罢了。
昨晚发烧现在头仍有点晕,很想去河边转转。我喜欢河边水的气息,那清冷的空气岸边悠悠的砂石;喜欢牵着—只温暖的手,看日光变幻,看云舒云卷,心里充满宁静的喜悦。生存究竟为了什么?于我不在乎功课全A,不在乎年入百万,不在乎豪车美屋,这些只如大树上繁杂的枝芽,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生命的本源在于枝干,在于—颗完完全全的心,懂得体会生命之可贵,懂得如何爱与被爱,懂得发现生活中平凡却不俗的美,并能带着—颗感恩之心欣赏这美。只盼能与相爱之人携手天涯、共历人生。是的,浪漫决不是坐在咖啡屋里或烛光晚宴上,浪漫也与是否说出“我爱你”无关,真情不用说,一说即是错。—颦一笑、—餐—匙、一山—水足矣。从未贪心到要了解宇宙奥秘,只求在种种博大精致的造化前,仍有一颗柔韧的心,被深深打动。
自黄山归来,再未攀山涉水,只曾沿河岸步行三小时,虽欣喜但不过瘾。喜欢山的那种感觉,调匀呼吸,听心跳沉稳有力,向上向上。夜登黄山天都峰,奇险奇绝的山上只有几个人。看日光渐尽、观云霞飞卷。那—刻心里空空的,无所思而无所不思。那夜里月无光,漆黑的路上全凭着—只小手电摸着下山,几人总算全身而返,虽险极但也乐极。
每次出游,总会忆起幼时父亲带我去游黄河,那时我是连小水沟也游不过的,父亲却执意要我去游黄河,因为那才是真正的水。
江南青山秀水,美则美矣,但于我辈中人,只美在眼里而非心中。大学二年级暑假去敦煌,一路戈壁沙漠,看祁连山横陈天际。惊于嘉峪关雄绝之势,惊于敦煌壁画迷幻的线条与色彩,那—刻忽觉前世便是画中天女,今生来偿—段缘份。生于斯、长于斯,漠漠黄沙、长河落日,与我心有戚戚焉。安心做中国人,做西北人,无论上海抑或美国,此心不改。
2009年4月20日1点55分
[ 本帖最后由 晨泳 于 2010-3-9 23:05 编辑 ] 有个笔误,冬天过大河里----1900年,好像不对!:) :)
回复 11# 冬去春不回 的帖子
文中的年代是1990年尊敬的超级版主晨泳
非常感谢版主能把新手文章的混乱进行了顺序的调整。只有第3部分《黄河浪里的兄弟》(1)-<3>其中的小标题与正文没有分开,并且字体也小了,劳驾版主能否再次调整?!
另外,文章最后一部分的字体过大,不知能否调整?
再次深表谢意!祝贺春节健美、快乐、平安!
网络新手 黄河浪
2010.2.8.
感动
感动拜读了黄河浪老师的佳作后感慨万千思绪难于平静。本人也出身于美丽的安宁黄河岸边,就读于黄河岸边的小学、中学,对黄河充满了感激和敬畏之情。是黄河之水滋养和哺育了我们黄河儿女。儿时的我也在黄河的怀抱里嬉戏玩耍,成人之后无时不在渴望重新能够经历黄河波涛的洗礼。黄河浪老师的作品把黄河儿女对黄河的感情升华的体现出来,对友情、亲情的真情叙述,尤为使人感动。希望老师能继续拿出佳作奉献给大家!祝老师永远年轻! :victory: :call: 读了黄河浪----张老师的佳作后感慨万千.思绪难于平静。张凯丁老师是我们冬泳界的老前辈,是西北师大附中的教师,对冬泳事必躬亲,大力支持。黄河浪老师的作品把黄河儿女对黄河的感情升华的体现出来,对友情、亲情的真情叙述,尤为使人感动。希望张老师能继续拿出佳作奉献给大家!我也准备几张我们冬泳老照片贴上.
[ 本帖最后由 黄河大侠 于 2010-3-9 09:58 编辑 ] :time:
http://bbs.china-ws.org/attachments/Upfiles/2008819211726260.jpg
兰州市冬泳协会安宁分会会员张觊丁<黄河浪>
[ 本帖最后由 黄河大侠 于 2010-3-9 09:59 编辑 ] :time: :handshake1992年在安宁和平滩游泳联谊*
[ 本帖最后由 黄河大侠 于 2010-3-8 09:39 编辑 ] :time: 《忆桥生》
畅游大河情难忘,偏爱兰州黄河黄。
漩涡滾水全闯过,寒冬横渡谱新章。
世亊过劳心肌梗,母亲河悲赤子丧。
幸蒙天父赐救恩,灵魂飞渡进天堂。
<图像中间是杨桥生教授>
[ 本帖最后由 黄河大侠 于 2010-3-9 10:12 编辑 ] :time: :handshake :handshake :call: :time: :handshake :loveliness: :victory: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