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癒。后来他官至司空。
http://photo.sohu.com/2004/07/02/74/Img220827436.jpg 22 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於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http://photo.sohu.com/2004/07/02/74/Img220827437.jpg 23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於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http://photo.sohu.com/2004/07/02/74/Img220827438.jpg 24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http://photo.sohu.com/2004/07/02/74/Img220827439.jpg 二十四孝故事可说是中国传统的故事之一 , 而现在,再没人会去学习了. 无可否认有些故事现代的我们是难以接受, 但几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就沿着这些故事来维持中国传统的"孝"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