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舵手 发表于 2010-8-7 20:19

回复 6# 情意无价

谢谢关注!

老舵手 发表于 2010-8-7 20:20

回复 8# 老马识途

你的图片制作的好,谢谢!

老舵手 发表于 2010-8-7 20:24

回复 11# 乐乐虎

在我们的交流中,我得到了启示和提高。你总结的非常精辟。

老舵手 发表于 2010-8-7 20:27

回复 12# 石槽大姐

文章写得很好,说的很有哲理,进步不小呀。学习啦!

老舵手 发表于 2010-8-7 20:29

回复 13# 清蒸

欢迎常来我们专区!感谢回帖!

老舵手 发表于 2010-8-7 20:36

回复 15# 大连船长

拜读你的文章,很有现实意义,值得学习和吸取。这也是人生的哲理吆。

看海去吧! 发表于 2010-8-7 20:46

本帖最后由 看海去吧! 于 2010-8-7 21:01 编辑

回复 16# 老舵手


    “一个人征服世界不是伟大,能够征服自己、超越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征服自己,世界上非毛泽东莫属!他老人家一生无私无畏、开天辟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是勇于担当、勇于超越的典范!可谓真正的英雄!他的夫人杨开慧,那才是真正的巾帼之辈呢!有谁可比?
      说沾染,哪个没有?或轻或重罢了:lol 哈哈哈哈哈哈!不是说人贵有自知自明吗?
   “贪婪”源于私心;“妒忌”出于杂念;“自大、愚昧”是后天失于博学、未得休养所致;所以然:后天欲想人格得以升华定是无果!倘若遵循佛说,上下五千年演变至今,整个世界那会是多太平呀?整个社会该是多和谐呀?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就在当今了吧?那些开国英雄、巾帼之辈九泉下会瞑目的了、、、
    大连船长说得好“每做一件事,其出发点是为了大家,不要有任何为己的私利。想大家所想,消除自己的个性,溶于集体!采取包容、宽容的心态,不把自己的想法、意见强加给人,不伤害人家的自尊心。”一人难当百者意!群体既有强者,弱者也存,比起总以为自己是强者的人,弱者要免受许多心理创伤!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讲,他们晓得谦逊、自知、接纳、成长和继续学习、、、

老舵手 发表于 2010-8-8 18:58

(四)人生是一个过程,人生有不同的阶段,追求不同的价值,这也是善待人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孔老夫子对人生的阶段有个很经典的概括:“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已十年为一阶段。人生下来,经过十多年的家庭、学校、社会的基本教育,然后长大了,谈恋爱、结婚、生孩子,所以到了30岁左右,基本上是成家立业了。找到谋生的职业了,家庭也建立了。所以孔子讲二十而至于学,是知志,而后能学;三十而立,到了三十岁知耻了,而后能勇,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愧色。   那么到了40岁,经过了10年的职业和社会的磨练,应该见多识广,增长很多智慧了,有了独立见解,能独立思考,待人处世老练了,不大会轻易受人迷惑、蛊惑、欺骗了。于是,到了四十,知止,而后能定。到了50岁就更上一层楼,不满足于谋生的需要,知天命了,知道自己负有社会责任,要为社会、为国家、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善事,这样就有了做事业的观念和需求,考虑怎么对社会有贡献。知命,而后能行。到了60岁,开始内省了,反省自己,耳顺就是听得进批评了。一般在60岁以前听人家将你坏话是很恼火的。到了60岁以后心态比较平衡了,开始向内心追求精神境界了。“把自己当做自己”,到这个阶段开始感悟了。在经过10年的内省修行,到了70岁开始悟道了,认识了自我,认识了本体,上升到人生最高的境界,对名利、对身外之物就淡薄了。所以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待续)

老虎滩 发表于 2010-8-9 20:58

“到了60岁以后心态比较平衡了,开始向内心追求精神境界了。”我们都已是60岁的人了,现在还上网,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欣赏花、树木、大海......,结交朋友,就是在追求精神的享受,在不断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

看海去吧! 发表于 2010-8-9 22:49

回复 28# 老舵手

    舵手——当之无愧!
    像这样主张正义的话题,我们极力呼唤——多多益善!

老舵手 发表于 2010-8-10 20:12

(五)孔老夫子只活了73岁所以他没有讲八十、九十岁的事。我今年也70岁了,根据我的人生体验,这几十年走下来,如何善待生命、善待人生,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善待人生,就是善待生命、关爱生命。我的体会,生命的张力在事业,生命的光彩在智慧,生命的关联在朋友,生命的珍贵在健康,生命的延续在亲情。由此,善待人生在于五个“最”:人生最大的追求是事业,人生最大的智慧是舍得,人生最的大财富是是朋友,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是健康,人生最大的安慰是亲情。下面我分别讲讲这五个“最”。(待续)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善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