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 发表于 2010-12-29 20:36

青岛的方言土语(上)

本帖最后由 心想事成 于 2010-12-29 21:01 编辑

    青岛地区的语言较复杂,融合了即墨、崂山、胶州方言。邻近区、市也不尽相同。与普通话相比,有的属语音上的变异,如风箱叫“风现”;有的则属称谓上的不同,如高粱叫“胡怵”,饺子叫“箍扎”;还有很多土语难以用文字表示。

    青岛方言中大多不使用“很”、“非常”等词,而以其他单音节形容词代替,如很苦说“倍苦”,非常甜说“甘甜”,另外还有“?辣”、“钢硬”、“稀软”、“喷香”、“稀烂”、“风快”、“绷紧”、“崩脆”、“焦酥”、“溜薄”、“烘黑”、“通红”等。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和程度,仔细一琢磨,还挺有文采和文学意味,岛城老百姓的语言是通俗的,也是活泼的。

    普通话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青岛方言中常用单音节词表示,如窗户称“窗”,被子称“被”,哥哥称“哥”,屋子称“屋”。

    青岛方言中还有些与普通话意义相同、词素也一样的词,但在运用语序上大不相同,如诚实说成“实诚”,摆布说“布摆”,积攒说“攒积”,颠倒说“倒颠”,捣鼓说“鼓捣”,男女傧相说“男女相傧”等。

衣食住行方面

    称绒衣为“卫生衣”,拖鞋为“呱打”,雨鞋为“水鞋”;

    金戒指为“金嘎子”、“金镏子”;

    馒头叫“饽饽”,面条叫“面汤”,油条叫“香油果子”,菜团叫“气馏”;

    猪油叫“荤油”,醋叫“忌讳”;

    院子为“天井”,堂屋为“正屋”,炉灶为“锅台”,烟囱为“釜台”,走廊叫“厦檐”,大门洞叫“过道”,影壁叫“照壁”,纸制的天花板叫“仰棚”或“糊糊”,篱笆叫“障子”。

行为情态方面

    称估计为“估摸”、“谋量”,考虑为“寻思”,袒护为“偏向”,教唆为“挑怂”;  修理、医治、打扮都叫“扎箍”(如“那张桌子坏了,快找木匠扎箍一下。”“这孩子冻着了,到医院扎箍扎箍吧!”“那小?扎箍起来还真俊!”);

    损坏叫“踢蹬”,收拢叫“划拉”,藏物叫“掖”;

    批评叫“训”,斥责叫“审”,劝说双方把事办成叫“圆成”,屈服和疲惫不堪都叫“草鸡”;

    把东西从容器中倒出叫“押”,泥墙叫“漫墙”,砌砖叫“理砖”;

    筷子夹物叫“刀”,刀削叫“旋”;

    脚踢叫“卷”,脚踹叫“膀”(pang,一声),拳打叫“歪”,掌击叫“忽”;

    骂叫“撅”,躺下叫“趄下”;

    胡作非为叫“作动”,敷衍搪塞叫“胡弄”;

    令人难堪、无法处理的事叫“坐蜡”,注意观察叫“瞅候”,未注意叫“没果睬”;

    慷慨解囊叫“大手”,斤斤计较叫“小气”,吝啬叫“嘎固”,贪婪叫“下作”,懈怠叫“疲塌”,背后议论叫“冈古”,当面讥讽叫“醋流”,抢白叫“呛促”,拍马叫“舔抹”;

    不顺心叫“窝囊”,不愉快叫“肮脏”,饿叫“饥困”,舒服叫“欲坐”,享受叫“恣悠”,放纵叫“扎煞”,厌恶叫“烦气”;

    能精打细算叫“会过”,据为己有叫“候食”,动作快叫“麻溜”,为人慷慨叫“大样”,交了好运叫“走字儿”,碰上坏事叫“倒槽”,消极怠工叫“迂磨”,主动求索叫“钻算”,背地里给人亏吃叫“插把”,不厌其烦地央求叫“粘缠”;

    不要脸皮叫“死皮赖脸”,心灵手巧叫“技良”,反之则叫“鲁笨”,不修边幅叫“埋汰”,反之叫“时行”,历数过错叫“把数”,不孝顺叫“生分”,差点发生危险叫“真悬乎”。

    注:因方言难用文字表达,文中部分青岛方言土语为谐音。



     


 

白鲨王 发表于 2010-12-29 21:29

回复 1# 心想事成


    学习了

心想事成 发表于 2010-12-30 07:55

回复 2# 白鲨王


    :handshake :loveliness:

海豚大侠 发表于 2010-12-30 16:54

方言也幽默

心想事成 发表于 2010-12-31 08:10

回复 4# 海豚大侠


    海豚大侠更幽默;P 向您学习:handshake

双飞雁 发表于 2010-12-31 19:11

学习了。

心想事成 发表于 2011-1-5 07:57

回复 6# 双飞雁


    :handshake 共同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岛的方言土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