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永远跟党走--鱼弟同志,您怎么总上报啊!!
本帖最后由 小露维尼 于 2011-7-4 00:00 编辑79岁的李云楼住进了阳光充沛的廉租房,他常跟人念叨,多亏了党的关怀,今天过上了好日子。王晓溪摄
共产党员、安贞社区民警肖卫东24小时吃住在社区,居民都说,看见他在社区溜达,心里就踏实。王晓溪摄
北京日报:2011-06-30 文章
北京青年报记者集体采写
我们正在触摸幸福生活的脉搏。
农民享受“新农合”、低保户住进廉租房、下岗职工再就业、来京务工人员当上全国劳模……北京,这个秉承着荣光历史和古老文明、肩负着时代发展新使命的祖国心脏,正在把更多的发展成果奉献给人民。
“现在的日子越过越舒坦!”在人民朴素语言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崭新的执政理念—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切实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永远跟党走!”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切实关心和解决的时候,这句话就变成了一句实实在在的心声,同时也成为一种凝聚人心、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强大动力。
拿到福利养老金的存折,村民牛大妈笑着笑着,眼泪下来了。每个月200元,“过年的时候,我就能拿自己的钱,给孙辈们发压岁钱了”
当得知自己必须做心脏搭桥手术时,64岁的房山农民李玉荣的第一反应是“算了”—每个月几百元的收入,够生活,但不够瞧病,自己能挨几天就算几天吧。
孝顺的儿子看着心灰意冷的母亲,内心绞痛,他知道,母亲的病还有希望,还不到放弃的时候,“我们自己没法给您凑齐医药费,但是,咱不是有新农合吗!”一句话,点燃了老人生的希望。
“真是幸亏我三年前参加了新农合,否则,活不到今天。”李大娘此后没再为钱发愁,顺顺利利住进了安贞医院,由专家为她成功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最终政府给报销了2.8万元的医药费。老人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因为有新农合,她每月可以到乡医那里领取免费药物。
自己的幸运,让李大娘想起了老伴,她声音哽咽了,“我老伴就没这么好的运气,20年前得了癌症,家里没钱治病。东借西借的,才凑出五六千块钱,到大医院瞧病,连想都不敢想啊,只能去中医医院开点中药吃。还是没能留住他。”
如今的李大娘精神焕发,摇着大蒲扇,腿脚利索地蹬上北屋的四个台阶,比生病前还要轻盈。“我现在吃药免费领,看病政府给报销,这是党的政策好,让我能多活几年。”她说。
现在,京郊农民新农合的参合率达到97%。“看病钱不够,新农合帮我凑”,解决了京郊农民“看病难”的担忧。不光这样,老年农民每月领到的福利养老金,还解决了他们“养老难”的问题。
61岁的牛录元大妈,是昌平区南邵镇四合庄村村民。虽然晚年生活安乐,但心里总有个“疙瘩”没有解开,花一分钱都要靠儿女,她最担心哪一天他们不管自己了,自己连个吃饭钱都没有。
“我特别眼热城里人退休后的福利和保障。”牛大妈说,如果自己每个月也能有个“退休金”,不但减轻了孩子们的负担,遇到个急事也能对付得了。
没想到牛大妈的愿望竟然在2009年实现了。这一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养老保障制度,为近50万农村60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每月提供200元福利养老金。
拿到存折的那天,牛大妈笑着笑着,眼泪下来了—怎么自己想的事情,党也想到了呢?
她平时舍不得花这笔养老钱,每次看到存折上的数字不断增多,老人的心里就像喝了蜜。过年的时候,牛大妈把钱取出来,给孙辈发压岁钱,她让子孙记住,现在的好生活都是党给咱们的。
不只是解决了“看病难”和“养老难”这些后顾之忧,京郊农民的收入近年也在逐年增加,一些村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农民变成了股东。
十年前,密云县新城子镇花园村村民张凤连家只有7亩地,种的是玉米和大豆,不仅卖不出价钱,遇上干旱还会亏本。
那时候,张凤连家很少吃肉,“客人来了我们就用豆腐招待。家中没有电器,有的人家一年的电费只有十几块钱,”那时候,劳动就是为了吃饭,可是村里的地少,种完地就闲在家里。“空手等活”的贫苦滋味至今让村民们“心有余悸”。
村党支部决心带领群众走致富之路。2006年,村支书李镇旭掏出积蓄,率先对自家的院子进行了装修,办起了村里第一家民俗旅游农家院。在党支部干部们的带领下,村民纷纷尝试开办农家院,不少村民的手头开始有了钱。
对家庭困难、资金不足的农户,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干部采取“一帮一”的方法,通过担保贷款扶持群众开办家庭旅店。为寻找客源、打出品牌,李镇旭多次自驾车到市区搞宣传、推项目。
张凤连的家也盖起了两层农家院,客房的数量扩建至30间,一次能够接待游客七八十人。“盖房申请的小额贷款都是村党支部帮我去申请的”,张凤连说。
2009年,李镇旭又领着村民,组建了民俗旅游股份制合作社。
如今,村里一岁的孩子和瘫痪在床的老人都有了股份,村民的收入也变成了“多渠道”—在合作社里上班的收入,承包土地流转至集体的流转费用以及年终的分红,都让村民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富足。
如今,花园村已经成为了自然风景区,保加利亚进口的玫瑰花苗和熏衣草苗正在生长,明年这里将满山遍野开满鲜花。村民们的年收入已经达到数万元。
“以后呀,跟着村党支部走,我们的生活会节节高。”张凤连的话语中字字都是希望,笑容在阳光下灿烂如花。
第一个签订腾退协议的是党员;还在守孝的村支书破了风俗,没等过了“百日”,含泪交了院门钥匙……看到这些,北坞村村民褚振龙的心动了
51岁的褚振龙是海淀区北坞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如今徜徉在北坞郊野公园的小道上,他已经找不到老宅的具体位置。
两年前,这片郁郁葱葱的绿地还是破旧脏乱的村庄。一些农民全家依靠“瓦片经济”生活,在家里违法建起了两三层的出租房。北坞村的外来人口,一度曾经高达2万人,是本村人口的六倍多。环境脏乱差不说,违法建设导致的各种安全隐患非常多。
褚振龙一家4口挤在3间半的平房里,房子是80年代盖的老房,一到夏天就漏雨。褚振龙当时想,一辈子可能就这样生活下去了。
巨变起于2009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北坞村作为试点,探索一条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新路。这一天,市委书记刘淇带领市委、市政府各路人马来调研,研究他们村的发展。更没想到的是,刘书记这一来,就来了七次。
拆掉旧村,让村民上楼。北坞村率先行动。
谁先拆?许多家庭还在依靠违法建设生活。所以,村民都在盯着、观望着。
“先拆我家!”村里的党员刘垒刚第一个站了出来,斩钉截铁。
“先拆我家!”党支部书记张泉也站了出来。此时,张泉为父亲守孝的“百日”还没结束。
张泉的老母亲央求他,过了“百日”再拆房。面对母亲哀求的眼神,张泉说:“我爸平时就支持我的工作,只要我带领全村做好试点工作,九泉之下他老人家一定会安心的。”
张泉家的老宅位于村子最繁华的街道上。“独门小院里是一排砖瓦房,院里的柿子树有碗口粗。”说到这里,村民郭桂英用袖子抹去眼泪,“为了早点腾退,给群众带头,他连农村的风俗都破了。”
看到两位党员的行动,褚振龙心动了。“党员带头拆,咱们还有什么话说。”第二天,褚振龙签下了腾退协议。
在刘垒刚、张泉这些党员的带领下,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党员纷纷签订腾退协议,他们的举动感化和影响了村民。短短半年时间,北坞村775个院落全部实现腾退。
交钥匙那天,张泉搀着老母亲,与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宅院告别,再摸一次红砖砌的院墙,拍一下院中的柿子树,母子俩禁不住潸然泪下……
一年半以后,位于北坞村西的北坞嘉园拔地而起。34栋回迁楼,清一色六层板楼,外墙贴着赭红色的瓷砖,楼前停着村民购买的汽车。
褚振龙用原来的宅基地置换了两套新房,一套三居室、一套两居室。去年11月刚装修完,褚振龙就迫不及待地住进来。
除了从老宅带来的一张桌子,所有的家具都是新添置的,立式空调、液晶电视,褚振龙将新居布置得简洁大方。最让他满意的是,过去冬天烧煤要花掉小一万元,现在用天然气连取暖带做饭,一个冬天才2000元。
“这好日子不是在做梦吧?”每次走进新家,褚振龙就爱唠叨这句话。
谁承想,生活在有电梯、有花园的现代化小区,物业费每平方米只收8角钱。北坞村党支部副书记郭玉明说,北坞嘉园每年物业的维护成本要300多万,只靠物业收费肯定亏本,亏空都从村集体经济的盈利中补齐。
“党支部不能做让村民骂街的事情。北坞的村民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村集体宁肯少赚点钱,也不能委屈了村民。”
今年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到北坞嘉园视察,他走进褚振龙家,问住房是否满意时,褚振龙除了说“感谢党”三个字外,竟激动得把一肚子想说的话全忘了。
安居问题解决了,北坞村806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2009年年底,北坞村就业服务站成立,这是本市在自然村建立的首个服务站,不仅能开小型招聘会,还配备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给村民讲解政策、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村民在就业前,村里还组织物业管理、绿化等岗位的培训班。
村民们告诉记者,往年三四月份是找工作的高峰,北坞嘉园去年10月份建成后,不少人去村就业服务站打听工作,物业管理岗位特别受欢迎。
目前,北坞村通过镇域企业吸纳、公共岗位安置、自谋职业消化等多种途径,已经就业的农民达到651人,就业率81%,达到了充分就业村的标准。
更让村民没想到的是,党支部还委托物业,负责将村民多余的房屋统一对外出租,增加农民的收入。村民张大姐有一套两居室,对外出租3年,每月租金3200元。张大姐说,以前4间平房一共才租1300元,什么都要自己费心。如今房子交给物业什么都不用管,踏踏实实地在家收钱。
重新上岗的前一天,首钢分流职工张敏来到社区,向帮助她找到新工作的党员们鞠了一躬,“我一定不会让大伙儿为我白忙活”
一阵敲门声,张敏打开门,发现门口站着两名陌生人。
“我们是社区的党员,听说你下岗了,过来看看,有什么困难就跟党组织说,别憋在心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说着,递给张敏一张写有几个电话号码的纸条。
送走客人,缓过神儿的张敏鼻尖一酸,想到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丈夫和还在上学的孩子,积压已久的委屈再也无法控制,她躲到厨房的墙角,号啕大哭。
张敏曾是首钢一建设安装公司的电工,当过单位的三八红旗手,是技术骨干。面对首钢企业改制,职工分流的现状,老实本分的张敏没有为难单位,她抱着“为单位减轻负担”的想法,离开了工作了26年的企业。
2010年6月,对于张敏这个三口之家来说特别沉重。像很多首钢的职工一样,张敏在48岁的时候下岗回家了。
没有了单位,也不再有工资,张敏对生活感到孤助无望。今后全家的日子怎么过?她不知道。
这个时候,党员来了,带来了党组织的关怀和问候。张敏觉得自己没有被社会抛弃,她有了支撑这个家继续走下去的力量。
没过几天,一名社区党员过来通知张敏,苹果园街道社保所举办首钢分流职工专场招聘会。“去看看吧,你有技术,会找到一份工作的。”
从来没有参加过招聘会的张敏很不自信,寻思着自己属于“4050”人员,年龄没有优势,又没有学历,招聘的企业能看上自己吗?
张敏找到苹果园街道社保所,想让社保所的同志给自己把把关。党员郭宝臣热情接待了她。听完张敏的“苦衷”,郭宝臣乐了,“大姐,我看你没问题,不愁找不到工作,很多单位点名要首钢的分流职工,你肯定是他们争抢的那种人才。”听完郭宝臣的话,张敏找到点儿在首钢时的自信。
招聘会那天,张敏瘦小的身影在拥挤的人群中十分好辨认。负责在招聘会现场巡视的郭宝臣一眼看到了张敏,“张大姐,不少单位都缺电工,自己要有信心啊。”在小郭的鼓励下,张敏深吸了一口气,走向第一家单位的招聘展台。
果真让郭宝臣说中了,张敏很快就被一家物业单位录用了,岗位还是电工。正式上班的前一天,张敏特意来到社区党支部和街道社保所,感谢那些帮助过她的党员,向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一定不会让大伙儿为我白忙活。”张敏说着,一行泪水划过脸颊。
“没想到像我这样的小老百姓,党还能时刻惦记着。”张敏说,“以前看电视,看到党员关心慰问群众,老百姓动情的画面时,我多少有些不相信。当自己遇到同样的情景时,我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情流露。”
新工作来之不易,张敏没想到来得竟是这么快。
再就业以后,党组织依然关心着张敏一家的生活。逢年过节,街道党工委都会带着水果、粮油到张敏家走访慰问,孩子上学的学费有什么困难,爱人每月看病吃药要花多少钱……说起这些,一向坚强的张敏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经历过苦难才知道珍惜,受人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
张敏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她履行着当初的承诺。在位于地下一层的办公室里,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气味,眼前经常晃动着飞蚊的身影。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张敏每天一丝不苟地对待着工作,她的男同事都说这是一个干活拼命的女人。
促使张敏不放弃的动力就是她身后的党组织和党员,在她的心里,党组织就是自己的“娘家”,党员就是能给自己做主的“娘家”人。
发挥党组织的带领作用,为人民群众解决民生中的实际问题。苹果园街道党工委没有把这句话作为口号,他们用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张敏可能并不知道,过去的一年里,像她这样的首钢分流职工,已经有500多人同样在苹果园街道党工委帮助下,找到新工作,实现了再就业。
苹果园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的党员们,和全市180余万名党员一起,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兢兢业业地工作。大到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小到群众的眼前利益、短期利益,无不是党员们和党组织的关切所在。
党的生日临近了。作为党员的张敏说,“是这样一个先进集体的一分子,我感到骄傲。只有这么关心群众利益,才能把群众凝聚起来,团结起来。”
搬进廉租房的那天,79岁的李云楼晚餐吃了顿饺子,喝了点二锅头,他要庆祝一下自己结束了十多年居无定所的日子,从此活得有尊严
79岁的李云楼微微颤抖的手拿出一份廉租房合同,小心翼翼地摩挲着,像是拿着一件珍爱的宝贝。
老人曾经的境遇可谓潦倒可叹,退休前在社办企业当临时工,老伴去世得早,没儿女、没有自己的住房、没有社保,退休后,他便开始了十多年居无定所、寄人篱下的日子。等到妹妹家也因人口多容不下自己的时候,老人便开始租住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房,“一开始房租100元,后来涨到200元,那种房子除了一张床几乎什么也放不下,简陋不堪。”
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李云楼心底沉沉的渴望。社区的党员告诉他能够申请廉租房时,老人真的不知道廉租房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当看到街道的工作人员手里的申请表,老人哆哆嗦嗦地问了句,这房子我租不起怎么办。社区工委书记对他说,“廉租房就是让咱们租不起房子的老百姓住的,您就是一分钱都没有,也要让您有房住。”
2008年8月8日,也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街道向他报喜,他的廉租房已经申请下来了,而且入住之前,他当时享受的租房补贴还继续发放。
如那透雨透风的房子般破败的苦日子,被这个好消息终结了。李云楼搬入了北京市最有名的廉租房项目—金隅丽景园小区。顺着朝阳北路一直向东,几座彩色的挺拔高楼竖立在路旁,就是新居所在。
李云楼的新家朝南,阳光充沛。新漆的灰色木门,塑钢窗户,墙壁雪白,屋内陈设整齐干净。32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虽然不大,但李云楼一个人住,觉得宽敞、满足。
搬进去的那天,李云楼在新家里吃了顿饺子。他倒了杯二锅头,敬了一下已经去世的老伴,他说,“老伴儿,你看见了吗?现在我们总算有自己的家了。给你留着地儿呢!”
老人的命运车头从此就调转了方向,生活状态有了根本的改变。每天5点起床,去公园打一圈太极拳,回来后自己煮粥做早餐,中午吃超市买来的馒头和熟食,下午去附近逛超市买菜顺便到公园走走,为晚餐做准备。每天晚上,吃过饭的李云楼看看新闻联播。
老人也不用再掰着几角钱在那里算计生活费了,现在,他每月能够领到近5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加上200余元的福利养老金,一共700多元。由于每月只交纳51元的廉租房房租(剩余部分享受补贴),加上水电的开销不足百元,老人能够剩下600多元用于其他生活消费。
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障范围的不断扩大,保障力度的不断加强,城市低收入人群不但逐步做到了居者有其屋,手头也越来越宽裕。低保金也随着物价指数的变动,及时调整。 北京日报:改革发展成果一直在惠及人民
“每个月多出70元,我真可以考虑买些钙片补补钙了!”朝阳门街道内务社区低保户刘宝奇,喜洋洋地规划着多出来的低保金。今年7月1日,年初刚刚上调的城乡低保标准又将上调,因为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已经建立起来。
刘宝奇拍拍胸口,“高兴啊,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我的低保金就两次上调,让我们这些低收入群体时时能感受到党的挂念。”
2003年申领低保前,刘宝奇一直在外漂泊,因为身患严重的糖尿病,他找不到固定工作,只能打打零工。无奈之下,他决定回到户口所在地朝阳门街道内务社区。
“当时家里除了床之外啥都没有,天天就是躺着,饿急了就只能吃点面条,混吃等死。”刘宝奇说。
是街道的党员干部,主动地、不厌其烦地上门了解情况,帮刘宝奇申请了低保。拿到第一笔290元的低保金时,刘宝奇的第一反应是:终于不用再为省水而不洗脸、不刷牙了,之后,孤零一人的刘宝奇像找到了一个家,隔三差五的,街道社区的干部就会来问候一下,送些日常用品。
对于以后的生活,刘宝奇“挺踏实”,“7月份,我的低保金会是每月500元,再加上政府、社区的共产党员做后盾,我啥也不怕”。
看到公司的账户从几万元突然增加到200多万,他激动地跳了起来,“有了开发区工委这笔救命钱,我们的企业保住了,40多人的饭碗保住了”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次贷危机升级为金融危机,并迅速向全球蔓延。地处亦庄经济开发区的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韩征和没预料到,短短3个月后,自己的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而濒临倒闭。
英纳公司的拳头产品是利用高温超导技术减少电力传输中的损耗。2009年初,韩征和所在公司的一个海外投资商,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所承诺的资金无法到位。一下子,这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企业,陷入了无法按时完成国家项目和订货合同的窘境。
“当时公司账户上只剩下几万元,40多个员工工资下个月肯定都发不出来了,公司极有可能因为钱的问题,最后走到关门那一步”,谈起公司当时的紧急情况,韩征和还是记忆犹新。
为了帮扶这些处于金融危机漩涡里的企业,开发区工委开辟了绿色通道,结合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科技创新资金政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从审批到发放资金的手续,为北京英纳超导公司解了难。
“200万元资金对于英纳超导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得知成功申请这笔资金后,公司每天都查询好几回账户,盼着这笔钱尽快到账”。韩征和感言,“那天,看到公司的账户从几万元突然增加到200多万,我激动地跳了起来,这意味我们公司起死回生了”。
同样被解救的还有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整整7个月没有一个订单,工厂停工待产。从2008年10月开始一直到第二年的4月份,没有客户来提货。销售人员也搞不清楚,客户怎么突然就消失了。
公司科技管理规划办主任覃事永回忆,一天夜里11点,公司骨干接到通知开紧急会议。会上气氛非常凝重,总经理王建军回顾了公司创业的艰辛,1000多人的公司很可能一下子就没了。说到这里,王建军声泪俱下,那个情景深深震动了在场的每个人。
是开发区工委,提供了200万元的资金,用于企业的生产投入。濒临破产倒闭的蓝星化机企业以及上千名员工的命运发生了转变。
在危急时刻,一些中小企业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渡过了难关,在经济正常发展时,一些对经济结构调整有益的企业,也得到了政府的帮助。
杜建峰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打理的718传媒文化创意园区,能够获得如此大的帮助。
718传媒文化创意园区坐落在高碑店718公交车站附近。本世纪初,这里还是北京石棉厂的一片旧厂房,后来土地被公交公司收购。进入本世纪后,公交公司一直想把这片土地盘活,设计了综合批发市场、宠物用品市场等一揽子方案,但经过论证,最终都没能实施。
2007年,几个开发房地产的投资人看上了这块土地,想通过租赁的形式进行开发。最终,投资人采纳了已经在传媒广告行业打拼多年的杜建峰的建议,将这里开发成一座广告创意园区。
“实话实说,我虽然干过广告,但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也不太懂,一开始园区的发展方向不是很明了。”杜建峰回忆,直到园区创建了一年多时间,718传媒文化创意园还在默默无闻地闭门造车,园区改造已经完成了一半,第一批招商的客户正在观望,地租的资金要照常给付,园区也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
2009年下半年的一天,转机终于来了。这一天,朝阳区委宣传部主管文化创意产业的副部长封春秋,带队来文化园区考察。连续几周,封春秋多次带队前来,形成了一份调研报告。
最终,718传媒文化创意园被纳入到北京整个文化创意的大局中来。朝阳区组织了18家银行,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贷款扶植,718传媒文化创意园内入驻的大部分公司都得到了小额贷款。
类似718传媒文化创意园的例子还很多。在党和政府的全力培育下,“十一五”时期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杜建峰认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党和政府制定的一条正确的道路,他也将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努力,继续拼搏。
汶川地震,大三女生李菊失去了16位亲人,“校党委书记每天都来陪我,我把那些想跟妈妈说的话,都向她倾诉”
2008年8月24日。北京奥运会闭幕式,12名绽放着“最美笑容”的奥运志愿者,作为170多万志愿者的代表,站在鸟巢中央,接受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新当选委员们的献花。
左边第二位,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叫李菊,当时,她是北京师范大学大三的学生。
李菊是羌族,来自四川北川县城。3个多月前,正当她作为志愿者为奥运会忙碌着的时候,人生中最大的伤痛压在了她瘦弱的肩膀上。
5月12日,汶川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她一瞬间失去了妈妈、外公等16位至亲。当她怀着悲痛回到家乡时,发现那个曾经平静、美丽的羌族小镇已经化为了一堆废墟,她的妈妈,被压在了这几十米高的废墟之下。
“怎么说呢,就是天都塌下来了……”说到当时的事,李菊的眼里仍然会闪着泪花。李菊一从北川回来,校党委书记刘川生就来到她的宿舍,为她送来了全校师生的捐款。“这个捐款过程是怎么样的,我一直都不知道,直到后来老师们才告诉我。”
当时,北师大号召所有党员为李菊捐款,并在学校主楼设立了捐款箱。“老师们因为关注我的心理状况,没跟我讲,其实很多党员都是在一次次为灾区捐款之后,再次拿出钱来给我。同学说,募捐时一位退休老师正好回学校,他把身上带的所有钱全放进了捐款箱,可是却不肯留下名字,同学一再要求时,他只说自己是名老党员。”
从北川回到学校,伤痛没有这么快消除。她想念妈妈,想念家乡,可是一切都没有了。“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眼泪,老是躲在被子里哭。那时候,党委书记刘川生老师几乎每天都来到宿舍,和我聊天、谈心。刘老师对我说,如果有什么想和妈妈说的,就对她说吧……”
正是这些来自身边普普通通的党员的关心,让李菊走出阴影,重拾信心,很快便积极投身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的工作当中。
三年过去了,李菊也已经完成在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学业,顺利找到工作。回顾起自己三年的经历,李菊说,“我深知学校党团组织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所以我选择继续留在校园,留在中央财经大学,做院系的党团组织工作。”
在高校里,帮助困难学生,一直是学校党团组织的重点工作。近些年,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更成了学校和各级党团组织关切的重点。
“村里的西瓜熟了,请大家帮忙推荐,买的多还可以送货上门。”这是大学生“村官”胡建党在凌晨发出的微博,帖子随即被迅速转载,这个通过当“村官”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前不久高票当选村支书。他正在用80后的思维和方式,帮助大兴区庞各庄镇王家场村村民致富。
农村也有广阔的天地。2007年,大学毕业的胡建党和陈墨一起在这里当上了“村官”。回顾自己在农村的成长经历,他们说,村官之路艰辛而崎岖,多少次都想放弃,可是每到这时候,身边的党员和党组织就出现了,“就像冬夜里的一个火把,为我们引路、给我们带来温暖。”
两个外来的大学生,想让祖祖辈辈种田的农民跟着自己搞蘑菇种植,非常缺乏“说服力”,于是他们想先“做实验”。
没地怎么办?两人私下里琢磨了很久,不得已向村里的老支书开了口。“我家这十亩地可是能排能灌的好田啊!”正当他们觉得没希望的时候,年过半百的老支书王俊捻灭了手里的烟头,“去干吧!你们年轻,这十亩地你们就去折腾吧!”
那时冬天室外零下十几摄氏度,他们俩披着大衣,一天24小时烧菌棒,可等第一批蘑菇种出来,发现30%的菌棒受了污染。陈墨打电话向母校北京农学院求助,食品系党总支书记陈俐老师问明情况后,带着专家和设备,赶到了大棚里……
为了让大学生们毕业后的就业道路走得更顺利,北京团市委推出了见习计划,让那些没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在党团组织的帮助下,就能拥有就业经历。
高一为是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大二学生,他率领30名本学院同学加入了国家级电子商务平台打造项目进行见习。高一为作为团队的项目经理有七成权限,而企业经理有三成权限。同学们不仅干的是实打实的核心技术项目,在加班、加班费、请假等方面也进行自我管理。
这个30人的学生团队为什么能得到企业的“高级待遇”?其实,见习机会的背后,是北工大党委、各级团委组织多方的保驾护航。
以高一为带领的学生团队为例,他们月薪1000元,其中700元是朝阳团区委划拨的见习经费,另外300元由企业出,“有工资收入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劳动特别有价值,也更珍惜这个机会。”高一为和同学们都把见习当作了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像高一为这样在“见习基地”见习的大学生,两年来已经累计近3万人,北京团市委打造创业见习基地也已达2099个。学生们由此可以走出狭小的象牙塔,在“实战演习”中积累自己的人生经验,为今后的振翅高飞提前热身。
经历了职场的见习,大学生们在感恩的同时,也有机会在“工作”中接触到身边的共产党员。党员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他们感动。一些学生回到学校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高一为,这位见习前就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大学生,见习期间,也是上交思想汇报最多的一个阶段。他说,“那段日子,身边太多让我感动的党员,每天都有很多话想向党述说,述说我对党的理解,述说我对党的期待,述说我对党的信心。”
当了18年保安,他从一个山东农村小伙成长为全国劳模,看到崛起的幢幢高楼,心中充满骄傲:“我要回报这个城市”
北京是一个包容的城市。无数来京务工人员,在北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18年前,山东巨野的农民小伙朱良玉,和他的52个老乡一起闯进了北京这座繁华都市。
那年,他的老家下起了几十年来罕见的暴雨,即将迎来收获的鱼塘和养鸡棚都被冲毁。朱良玉心里有一种没着没落、说不出的苦闷。同学说县劳动局在村里招保安,都报了名,说是能去北京。
“当保安就是当警察!”老乡懵懂的一句话,鼓动了从小心存当警察梦想的朱良玉,他在家乡信用社贷款300元当路费,当上了海淀保安分公司的一名保安员,每月120元钱的工资,管住不管吃。
他当保安站的第一班岗,是在万寿路附近的一个居民住宅小区负责门卫工作。由于当时小区自行车经常丢失,业主单位和保安公司达成协议,小区内住户一律凭证件出入。
那天,走过来一男一女要进小区,但没有证件。朱良玉主动上前敬礼,询问:“您找谁?”“我找我爹!”那男子瞪起了眼回话。朱良玉有点蒙,说:“待多长时间?”那男子跳起来并口出脏话,“我待一辈子!”
朱良玉的火也拱上来了,特想好好教训教训那个人,但一想到公司在培训中提到的十六字方针“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打人必究,委屈受奖”,朱良玉忍住了。
事后,保安公司给他发了个“委屈奖”,表彰他得当的处理方式。手捧那张薄薄的小纸片,朱良玉心里沉甸甸的,“虽然有些人看不起保安,可公司、组织把咱当回事。”他下定决心,非要干出个样来,让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来看北京保安。
1997年秋天,朱良玉奉命到公主坟地区当保安分队长,10年间,带领保安人员在这一地区抓获有据可查的小偷428人,破获盗窃案160多起,扑灭火灾10余起。参与了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等30多次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任务,身份也由一名普通保安,升任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总经理助理。
2001年5月,在公司党总支书记赵耕的协调下,朱良玉的组织关系转到了北京,不但能在北京过党组织生活,还当上了党小组组长。
“北京人可能体会不到这个滋味,一个打工的农民工,能在北京过上组织生活,那是最真实的融入北京的感觉!”去年,朱良玉被北京政法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他还是中国300万保安队伍中,唯一一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公司党组织的帮助下,朱良玉获得了深造的机会,陆续完成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学业。和他同坐一间教室听课的同学中,还有7名警察。“和他们平起平坐在一起学习,通过另一种方式圆了‘警察梦’!”
他说自己一直心怀感恩,有了来自党组织的关爱,有了北京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胸怀,一个农村青年才能够依靠自身努力,在与这座城市发展脉搏的共振共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他的带动下,最近5年,有3位与他并肩工作的保安,在北京入党,并成为单位的骨干。
朱良玉说,每逢走在北京街头,看到身边崛起的幢幢高楼,心中充满了激动和骄傲。“18年来,这座城市有着翻天覆地的巨变,我自己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农村青年到全国劳模,我取得的点滴成绩,仅仅是一个开始。我将会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勤奋的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回报党的关爱,回报我热爱的这座城市。”
在北京寻找梦想,一个更大的农民工群体是建筑工人。当年奥运场馆的建设,就凝结了100多万农民工的辛勤汗水。
2007年12月,鸟巢举行了场馆建设者图片展。工人们三五成群地赶来观看。
“其实工地上条件挺艰苦的,没想到拍出来这么漂亮!”因为当年夏天受到温家宝总理的接见,翟树森成了工地上的“名人”。
翟树森从2003年“鸟巢”动工时就来了。他说,能在“鸟巢”干活真是太幸运了,受到这么多关注,“奥运建设者”这个称号让他觉得无比光荣和自豪。虽然在“鸟巢”工地的5年时间,他只回过2次家,但他不觉得苦与累。现在工程进入收尾阶段,也许今年春节他就能回家过年了。他说:“要是能把这些照片带回去,给乡亲们看看就好了。”
农民工用汗水铸就了场馆,这座城市则用另一种方式鸣谢和铭记这种奉献。
北京的城市建设,离不开来京务工人员。现在,在北京的建筑工地上,在建筑公司党委的安排下,出台了许多人性化的措施,为他们的生活创造方便,让建筑工人在北京工作,也能享受家一般的感觉。
“真没想到,在北京工地干活,不仅宿舍里有空调,工地上还有绿豆汤喝,感谢党对我们农民工的关怀。”朝阳北路上的一个地铁6号线工地,四川的农民工刘师傅说。
工地围挡内矗立着两个饮水桶,里面都是祛暑的绿豆汤,入夏以来,他们每天都可以喝到绿豆汤。
“这些是今天刚买来的,50斤白糖和500斤绿豆,”工作人员说,工地为每个白天在露天施工的工作人员都发了十滴水、藿香正气等抗中暑药品。6月至8月这三个月的暑期内,施工人员可以享受到每人每月20元左右的防暑降温用品和饮品。
在这样一个宽松、温暖环境下,许多来京务工人员表达着对公司党委和党员们的感谢。一些来京务工人员还向公司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近年来,城建集团、建工集团这样的建筑工人雇佣大户,陆续在重点工程工地成立了党支部,发展了一大批积极要求入党的来京务工人员。有些党支部,成员都很熟悉,因为都是老乡。
安贞社区的居民都叫民警肖卫东“大管家”,这个“大管家”有家却不能回,24小时住在社区,24小时在他们身边,24小时随叫随到
安贞社区的居民张淑华家的马桶堵了,因为是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公司,大晚上的怎么办呢?无奈之下,她想到了社区里的警务站。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淑华在夜里9点多,敲开了警务站的门。
没想到,社区民警肖卫东这个时候还没下班,他热情地接待了张淑华,听到她家的麻烦后,赶紧联系居委会,找到了附近一家物业公司的电话。肖卫东协调了一下,物业公司答应过来疏通。为了把事情办妥,肖卫东还陪着张淑华一同来到她家门口,等待物业公司人员到来。夜里11点多,物业人员终于赶来,张淑华家的马桶能够正常工作了。
现在安贞社区的人们都管社区民警肖卫东叫“大管家”,这个“大管家”不但大事小情都管,而且24小时住在社区里,为居民24小时服务。
去年底,市公安局要求各区县分局建立驻区民警制度,各派出所要抽调精干力量下沉社区,在社区租房居住,既有利于做好警务基础工作,又能够随时为百姓服务。肖卫东就是第一批驻区的254名片儿警之一,如今已经半年多了。
李杰是附近一个理发店的理发师,在肖卫东警官入驻社区之前,小区里的治安不是特别好,他的自行车就丢过好几次。自从肖卫东挨家挨户的巡逻,社区治安比以前好多了,自行车也再没丢过。“每天看着民警在社区里溜达,心里就觉得踏实。”李杰说。
由于24小时吃住在社区,肖卫东和社区的居民在情感上更加水乳交融。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工作,肖卫东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警务微博,把很多热心居民联络起来,定期把社区近一段时间发生的问题和警情向居民们通报。前一阵子,社区经常发生蓝色垃圾桶丢失事件,肖卫东把这件事发在微博上,征集线索。很快,有居民告诉他,一次凌晨3点钟左右,他在小区内见一男子蹬着一辆装着两个垃圾桶的三轮车,便上前询问缘由。该男子称“我们搞垃圾桶置换呢”。事后,肖警官根据这条线索,做出了相关调查部署。
肖卫东的辛苦百姓们也看得到。“过去警官下班就回家了,现在这个片儿警24小时长在这个地方,人家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也得过日子啊!”社区老年活动室的几个老大爷这样议论。
的确,肖卫东家在东城区的张自忠路,尽管路途不算遥远,但作为驻区民警却有家不能回,而由于孩子要上学,老婆孩子也不可能搬到安贞社区与肖卫东同住。半年多来,只能是每逢节假日,亲人们来社区看看肖卫东,肖卫东年迈的父母也只能由妻子照顾。
“谁让咱是共产党员呢,作为共产党员,人民群众就是咱们的亲人,既然在社区安了家,我也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了。”肖卫东说。
同民警驻区一样,楼门长,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好评。他们固定联系10到50户居民,职责明确、精细。
惠新里6号楼一楼的老宋家地下水槽出现冒水,一气之下把全楼水阀关闭了,造成整单元没水吃。当天,楼门长、党员谭禄冒着大雨前往进行调解。一进门老宋就非常气愤地说:“我家水槽一年冒水好几次,这次淘出来的有钢丝球、酸菜叶、毛巾、袜子等堵物,更气人的是在清理下水道的时候告诉他们不要往下倒水,我们在淘,他们还往下倒水,弄得我满身是脏水,你说我能不生气吗?”
为了尽快解决纠纷,谭禄当天下午挨家挨户查看了地下水槽,发现一些住户水槽上没有漏网。晚上,谭禄召开了楼门大会,把老宋家的情况介绍给大家,“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们家住在楼下,一年堵好几次,你是怎么想的,你能无动于衷吗?”最终,谭禄要求没有漏网的住户赶快购买漏网,并写了保证书给老宋,老宋的气也消了,马上回家给大家打开了阀门。
楼门长们就是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
这些由先进共产党员做骨干的驻区民警、楼门长,他们从事的,也许都是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工作,也许都是家长里短,但他们就像一颗颗小星星,促进着社区的和谐,他们和街道、居委会,与广大社区居民一起共同唱响了和谐社区之歌。
在北京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活动中,由90名来自基层的普通党员、群众组成的“党在百姓心中”百姓宣讲团,80多天宣讲了970多场,听众超过350万人次,场场掌声雷动。
是什么让一个个8分钟的故事如此打动人心?因为这些真实而动人的故事里,是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因为这些真实而动人的故事,老百姓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铭刻心中。
今日之北京,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始终摆在党的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从低保户到残疾人家庭,从就业困难人群到外来务工家庭……改革发展的成果一直在惠及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
永远跟党走,这是人民的选择。 朝阳百余民警“安家”管片社区2010/12/30 02:31 来源:YNET.com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刘砥砺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75795753
驻区民警肖卫东社区巡逻过大年2011/02/07 07:28 来源:YNET.com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76560561
快递员春节长假走街串巷送货忙2011/02/08 00:16 来源:北京青年报http://www.ynet.com/view.jsp?oid=76564081
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今刊发《永远跟党走》下篇
http://www.xjklmy.cc/news/bencandy.php?fid=32&id=1854
血库告急 民警带头献血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77821645 肖警官是个好警官。 向“肖警官”学习! 回复 1# 小露维尼
共产党员也要吃饭呀
星期天,快到晌午了,到吃饭的点了,想和鱼弟一起坐坐,吃个便饭。可一打电话,鱼弟那边说,工作还没干完呢,下午还要赶往大兴办事。因此晌午饭也没时间吃了,实际我去鱼弟那就吃个便饭,不会耽误时间滴,可是鱼弟把这点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这不对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呀,没有身体拿什么去为人民服务呢?下不为例呀!:lol :handshake
干好本职是责任,超时工作是奉献。
甘为人民孺子牛,得到群众好口碑。
为党形象增光彩,忠心耿耿永不变。
警界精英是楷模,冬泳健将叫鱼弟。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干好本职是责任,超时工作是奉献。
甘为人民孺子牛,得到群众好口碑。
为党形象增光彩,忠心耿耿永不变。 ...
老咖啡 发表于 2011-7-4 08:53 http://bbs.china-ws.org/images/common/back.gif
欢迎“小碗”老咖啡飞的帖子!有味道。 看到肖警官能抽空在冬泳网上溜达
就知道他的辖区很安定团结 很国泰民安 好久没和肖警官一起喝几杯了:lol 看到肖警官能抽空在冬泳网上溜达
就知道他的辖区很安定团结 很国泰民安
海螺号 发表于 4-7-2011 09:35 http://bbs.china-ws.org/images/common/back.gif
好久没跟海螺号一起斗地主、打麻将啦!下次咱们去安贞小区玩。 :victory::victory: 人民的好警官,向肖警官致敬! 好久没和肖警官一起喝几杯了
罗布泊的红柳 发表于 2011-7-4 14:31 http://bbs.china-ws.org/images/common/back.gif
--------------------------
找肖警官喝冬泳干红去:lol http://bbs.china-ws.org/attachments/day_110617/11061710354a53132ec85139ce.jpg 好样的鱼弟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们的肖警官——鱼弟,就是这样做的!
安贞社区的居民都叫民警肖卫东“大管家”,这个“大管家”有家却不能回,24小时住在社区,24小时在他们身边,24小时随叫随到" 。
鱼弟:干得好!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警官,我们的好泳友,冬泳网的好版主!
“谁让咱是共产党员呢,作为共产党员,人民群众就是咱们的亲人,既然在社区安了家,我也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了。”肖卫东说。
鱼弟:我们大家都应该向你学习,向你致敬!你是冬泳人的骄傲!:handshake :handshake
鱼弟:干得好!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警官,我们的好泳友,冬泳网的好版主!) K6 h9 `" Q; q0 f- p. t6 i
鱼弟:人民的好警官,人民需要你,你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为了小家更为了大家。 :victory: :handshake 回复 1# 小露维尼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