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彪 发表于 2011-12-7 09:20

转--------秦桧跪了492年该不该站起来

最近,南京有桩新闻,当地多家媒体报道了:史上著名的大奸臣秦桧,有了自己的博物馆——位于他的老家南京市江宁区。此馆已对外开放两月余,开馆前,馆里还特地请上海一位艺术家为秦桧夫妻塑了像,一改这对男女的跪姿,让他们“坐了起来”。艺术家还为这个雕像起了一个名字,叫《跪了492年,我们想站起来歇歇了》。



秦桧跪了492年,该不该让他站起来歇歇?对面媒体的疑惑,馆长说“只是尊重历史”。馆长尊重的是什么历史?秦桧是爱国人士?没有迫害岳飞?不是奸臣?



图:秦桧夫妻跪像



对秦桧的评价,史上早有定论。即便秦桧的嫡系后人,也为此位祖先羞愧。秦桧的后人,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文武双科状元秦大士,曾书一联:“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不论此联是否真为秦大士撰写,但至少说明民间对秦桧这位历史罪人的态度。



现有的史料足以说清楚秦桧的“历史”。从史料来看,秦桧的身份复杂,曾是愤青,当过俘虏,做过丞相。鲜为人知的是,他是还是一位资深“间谍”,而且是最厉害、隐藏最深的双面间谍。



这事,要从秦桧被金人俘虏说起。



公元1127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靖康之难”。在这次事件中,北宋帝国两位皇帝徽宗和钦宗,被金人一起掳走,后宫女人悉数被折价,当战争赔款抵给金人,宫里女人不够,甚至拉来街头的妓女充数。这次事件,羞得饱读诗书的中原人士无地自容,秦桧就是此时成了一名战争俘虏的。



在金宋元时期,各方都很重视情报工作,十分重视间谍的培养和使用,安排间谍向对方渗透。秦桧被俘后,不久即投靠了金人,成了金军将领挞懒手下的“参谋军事”,成为金人的一颗活棋子。



在取得一连串胜利后,金兵的侵略行为遭到了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进攻受阻,灭亡赵宋的计划无法得逞。当时,主政金国的是最有作为的太宗吴乞买(中文名“完颜晟”),他看到局情不顺,决定改变策略征服南宋。



图:秦桧夫妻跪像



据《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二O)记载,天会七年(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太宗召开了一次“内阁会议”,商讨如何消灭南宋。这次会后,决定派出特工,作为内应,打入南宋高层内部,瓦解抗金力量,争取时间。谁能够担此重任?最后金人一致认为秦桧最合适, 因为他“有见识”,又“尽忠”金人,对赵宋的内政又熟悉,人脉关系广达。



秦桧打入南宋高层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是——“俾结和议为内助”。用大白话来说,希望秦桧作为内应,促使南宋签署“和平协议”,远则搞垮南宋!秦桧接受了这个任务,于是金人有意让秦桧带着一家老小逃跑了,即所谓“纵之南归”。



秦桧的突然归来,让不明真相的宋高宗赵构,高兴得夜里睡不着觉,称“又得一佳士也”,高调嘉奖了秦桧,并予以物质奖励,“赐以银帛”。还重用了秦桧,让秦桧当了当时主管宣传和外交工作的部长(礼部尚书)。



但是,当时很多人对秦桧回来觉得蹊跷。那么多北宋俘虏都未能逃出来,秦桧怎么可能顺利出逃?怀疑他是金人派出的间谍(时称“内间”)。秦桧知道大家在怀疑他,便编了一通鬼话,说是杀掉了看守他的金人,才得以乘船逃回来的。




图:岳王庙里的岳飞画像



这个解释更有疑问了,《宋史·秦桧传》(卷四百七十三)有这样的文字,记载了当时大家的怀疑:“上朝士多谓桧与栗、傅、朴同拘,而桧独归;又自燕至楚二千八百里,逾河越海,岂无讥诃之者,安得杀监而南?就令从军挞懒,金人纵之,必质妻属,安得与王氏偕?”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很多同僚都认为,秦桧是和何栗、孙傅、司马朴等人一同被拘禁,为什么只有秦桧归来?从出逃地燕山到楚州(今淮安境内)达2800里,过河越海,难道没有人盘查他?怎么可能杀掉监视他的金人而南逃?即便是跟随挞懒的部队,金人故意放了他,但肯定会把他的妻子和家属扣作人质,怎么能让他带着王氏一道跑回来?



有这么多疑问,足可将秦桧当金人间谍抓起来,但相当于国家总理的宰相范宗尹、负责国防(同知枢密院)的李回,以前与秦桧关系很铁,他俩排除异见,向皇帝赵构保荐秦桧没有问题,说他对南宋忠心耿耿,这才平息了秦桧的“特工之嫌”。后被提拔,升为权倾天下的丞相。自此,这个金国大间谍牢牢地控制了南宋朝政,金太宗的险恶阴谋得以顺利实现。



虽然南宋政坛上一时不再怀疑秦桧的间谍身份了,但民间质疑之声却从未断绝。特别是在他当上了丞相后,民间更是不满,当时杭州(临安)的大街上便出现一条在官方看来是攻击国家领导人的“反动标语”——“秦相公是细作”。



秦桧上台后,大搞投降乞和活动,抛出了“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论调,要求放弃抗金、收复失地的主张,这等于变相要求解除南宋的武装,在事实上暴露了他是金国间谍的真实身份。



如果事情到时也就算了,搞笑的是,接下竟然让秦桧控制了南宋的最高情报机构——皇城司。



皇城司,源于唐时的“武德司”,五代时改为“皇城使”。宋朝立国后,对情报工作十分重视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将这个原本并非情报组织的机构,改为特务组织,定名为“皇城司”,亦称“皇城探事司”。隶属人员称为“皇城卒”,也称“探事卒”,民间则称为“察子”。



图:江宁疑似秦桧墓出土的精美玉梳



皇城司这些特务,“周流民间,密行伺察”,既对内,又对外。



对内功能,皇城司有点近似现代政府的反贪纪检机构。“皇城卒”可以在全国各地行使侦察权利。因这皇城司权利太大,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时有滥用侦察特权的现象发生。皇城卒如果告密某人,那被告者便要倒霉了,会立即被逮捕,遭拷打,比“双规”厉害多了。所以,时人,特别是官员都很怕皇城卒。



宋仁宗时,皇城司主要监控的对象,一度竟然是当时的国家总理(宰相),至于其他官员就更甭说了。由于有皇帝的支持,皇城卒随时随地可以告密,弄得朝廷上下个个自危,惶恐不安,导致大小官员消极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嘛。身居高位的宰相知道皇城司在干什么事情,平时连屁都不敢放,有位名叫李源的宰相,因此被起了一个“没嘴葫芦”的绰号。



对外呢,皇城司则相当于现代政府的国家安全局。当时朝廷规定:凡出使契丹的外交人员(使者),必须由两名皇城卒跟着,以外交人员的公开身份随访,以便随时监视、控制外交人员。



在身为金人间谍的秦桧控制了皇城司后,便更为恐怖了。此时皇城司的功能主要是对内,秦桧大搞恐怖,大兴特务统治。《宋史·秦桧传》是这样记载的:”察事之卒布满京城,小涉谗议即捕治。”朝野上下全都担心会遭飞来横祸,所以格外小心,连书信来往、互致问候都有顾忌,串门访友什么的都要防着身后的“尾巴”。



曾力荐抗金名将岳飞的政治家、宰相赵鼎,因与秦桧意见不合,很快便被罢官贬谪。但秦桧仍没有放过他,赵鼎知道秦桧必置他于死地,最后是自书铭旌“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绝食而死。赵鼎过去的老同事、老部下听说此事后感到难过,但仅叹息了几声,让皇城司的特务侦知后,统统被治罪。



图:五奸跪



到此,秦桧完全变成了一个双面间谍,明为南宋服务,暗为金国工作。可以想象,有这么个大间谍主持朝政,南宋上下谁还有心抗金、保家卫国?即便有,也会被秦桧搞死,比如岳飞,罪名是“莫须有”。所以,当时南宋国内特别郁闷,不少人选择在灯红酒绿中麻醉自己、消费人生。所以,当时临安的性产业、饮食业、娱乐业很发达。



最高层深藏一个大间谍,南宋惨也!最后醒悟过来的南宋联合蒙古人,灭了金国,但为时已晚,此举反而帮助了蒙古人,给自己挖了坑。



这就是秦桧,中国历史上藏得最深的双面间谍,里通外国,祸国殃民。



最后问一下秦桧博物馆,秦桧跪了492年,让他“站起来”歇歇了,可以理解,但称是“尊重历史”怎么解释?秦桧的历史是完完全全的卖国历史啊,你们也要尊重?建这个馆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有何种理由,事实上都是在继承和宏扬“卖国”文化。至于还请媒体宣传炒作之,则是好分不分,是非不分,实则没有廉耻!翻案不得人心。



说到底,为骨灰级的大奸臣、大间谍建博物馆,无非是为了增加一点地方名气,如此这般,便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的,干脆将“秦桧博物馆”改成“秦桧纪念馆”得了,或者在让秦桧站起来的时候,再让岳飞给他跪一回,那样不是更容易炒作、扩大当地影响。







易风易水 发表于 2011-12-7 11:45

本帖最后由 易风易水 于 2015-4-29 12:47 编辑 <br /><br />中国历史上藏得最深的双面间谍,里通外国,祸国殃民。

南极仙翁 发表于 2011-12-13 19:17

:handshake:handshak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秦桧跪了492年该不该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