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海春泳日记—2012年2月5日正月十四 在春泳的“海不扬波”中体味“渔家灯火”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2-7 19:23 编辑2012年2月4日——正月十三“立春”之日起
罗大海冬泳日记,接续启用“罗大海春泳日记”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73帖
罗大海春泳日记——
2012年2月5日——正月十四“六九”第1天
1、在春泳的“海不扬波”中体味“渔家灯火”
2、庙岛新春拜海(4集连续剧——第4集)
一、火红的“渔家灯火”——祈盼着“海不扬波”
今天是正月十四了,“六九”第1天 。昨日立春——春打六九头。
上午10点,照常到第一海水浴场冬泳。原先还怕昨天的水龙头全冻了今天没有水,不想,水来了。
今天风平浪静。冬泳的海水跟丝绸缎子一样。不仅继续联想到古老的拜海,其中一个重要的信念,就是祈望“海不扬波”。
要说“海不扬波”,莫过于我们所熟悉的蓬莱的大季家镇初旺村的“渔灯拜海”了。
初旺渔村的“渔灯拜海”跟海阳的“大秧歌拜海”同是正月十三日过,昨天我去了海阳,自然就没法到初旺了。但前几年我曾去初旺看过。那时,初旺还归蓬莱市管。近两年,烟台开发区一再西扩,就把大季家镇连同初旺吃了,成了烟台经济开发区的初旺渔村了。本来是蓬莱市的、又与蓬莱仙境有联系的“渔灯节”,现在成了烟台开发区的了。
初旺的渔灯节很有自己的特色。她是一家一户为单位,到自己家的船上“祭船、拜海”。有的几家“嘎伙”的,就这几家都到这一条船上一块祭拜。用红色的“大礼盒”抬着“贡品”:大猪头、大馍馍、大鱼等,浩浩荡荡抬到船上,摆到船头上,磕头、放鞭炮。
各家的船都打扮得特别漂亮,最耀眼的当然是“国旗”了,高高的挂在桅杆上。因大都是木头机帆船。既有机器,又有风帆。几百只帆船停在一个港湾,还停的很整齐,一片红旗迎风招展,光这一大片红旗看着就很壮观。几百只船上贴满“福”字和对联。其中对联贴的最多的就是:“出海平安顺,船归鱼满仓”,横批:“海不扬波”。
“海不扬波”四个大字,不是还写在蓬莱阁的照壁上吗?
初旺的渔灯节拜海,最讲究的就是每家要在自己的渔船上点燃一盏“鱼灯”。鱼灯是一支红蜡烛插坐在红色的胡萝卜上,用火柴点燃,象征着“渔家灯火”,火红火红——
2007年蓬莱市举办的春节晚会上还专门创作、演出了“渔家灯火”的节目,并搬上了电视荧屏。
火红的“渔家灯火”——
祈盼着“海不扬波”,风调雨顺——
祈盼着“四海平安”,鱼虾满船——
它是每一个渔家在“希望的大海上”心中的一盏明灯——
火红的“渔家灯火”——,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深深地回味——
“渔家灯火”——
“海不扬波”——
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202/04/203416m1f43fh1flfg6zum.jpg
摄影 夕阳红似火
二、庙岛新春拜海(4集连续剧——第4集)
庙岛“三拜”,是海上渔民众多习俗中最具代表的一种。这种习俗,对一代一代的渔民们为什麽会有如此大的影响?恐怕你只有了解了他们打鱼的艰辛与他们的心理,才能从中悟出点什麽。 风帆时代,是渔民以人力与大海较量的时代。因无力回天,败倒在大海风浪脚下而付出的生命代价无计其数。 1911年3月21日,飓风成灾,庙岛群岛的砣矶岛翻沉渔船14只,200多名渔民遇难。 1946年4月17日,风灾造成岛上翻船122只,破坏网具873具,128名渔民遇难。 1964年,岛上25名渔民遇难。 1974年8月29日、11月24日砣矶岛14名渔民遇难。 1978年,隍城岛8人遇难。 一次一次的风浪,带来的海难惨不忍睹。有的渔民一家几代人连尸首都没进过坟地。岛上流传着一句“能到南山去当驴,不到北海去打鱼”的谚语,恐怕是人们对海上风险的惧怕最深刻的说明了。 你如果有机会亲自到大海上体验一下,你才会感到大海的神秘。在陆地,山再高再陡,沙漠再大再广,你也是脚踏实地,可停可歇;而在大海,你是一只永远摸不到深浅、随波逐流的小瓢虫,随时都有被吞没的危险。 这时,你才会理解常年漂泊在海上的渔民们,为什麽会在自然界幻化出一个神来,来弥补自己对于大自然的屈从……; 你才会理解渔民们为什麽会把经自己辛勤劳动捕来的鱼虾,把自己遇难得救的功劳都记到庙的、龙王的功劳上……; 你也才会理解渔民“庙岛‘三拜’”中的精神世界及不惜燃放几千元鞭炮的感情上的高投入……
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202/04/2034180nm79h8n744rf002.jpg
摄影夕阳红似火
祝福朋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