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頂千里草 发表于 2012-2-13 22:04

天穿节漫谈

一枚煎饼补天穿,一个神话青史传一代新人换旧人,一轮明月思娲仙“ 天穿节”漫谈   在民间有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其中有不同的版本。   一说:远古时期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彩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二说:是两位神仙在大战中,撞断了天柱不周山,女娲娘娘于是挑选五色石,修补天穹,为纪念女娲补天和大地重生,人们在女娲补天之日,也就是农历正月20,以红缕丝系饼饵置于屋上,称为“补天穿”,天穿节的古老习俗由此形成。斗转星移,往事悠悠,神州大地上,唯有最执着的客家人,依然坚守着天穿节的文化,客家人也以补天为精神,坚持着文明血脉的传承。在女娲用五彩石铺就的吉祥天,当客家人的糯米香甜飘满人间,农历正月二十,古老的“天穿日”民俗文化传奇再现 。   天穿节是一个纪念性的节日,与我国的古老神话有关。它的节期不一,一般在农历正月二十五前后,而以二十为多。由于主要节俗活动主要是象征性地补缀穿孔的天,所以此节也叫补天节等。    三说:是和颛顼大战的共工努触天柱不周山,结果天穹倾斜,还裂开了窟窿。为了挽救天穹和人类,女娲挑选五色石子,炼成石浆,补好了天上的窟窿。相传女娲补天的日子正好是正月二十,所以后人就把这一天叫做补天日,并用象征性的习俗活动纪念女娲补天,从而形成天穿节。
    四说: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位善良的女神。相传天地开裂后,还没有人类,于是女娲用黄土作成了人。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最后共工失败,他一怒之下头撞不周山,损坏了这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天倒下半边,露出丑恶的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燃起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而出,龙蛇猛兽也四处为害人类。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悲痛万分,于是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火将其熔化成浆,用以填补残缺的天窟窿,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天柱以支撑苍穹。女娲还扑灭烈火,制服洪水,杀死龙蛇猛兽,根除了灾难,拯救了人类。
    天穿节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存在。旧题东晋王嘉《拾遗记》说:“江东俗号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丝系饼饵置屋上,曰补天穿。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也。”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对此也有记载。此后唐宋各代均有此俗,至清代仍然流行。康熙《广东通志》说:“(夏历正月)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邪,广州谓为天穿日,作馎饦祷神,曰‘补天穿’。”现在,这种习俗已经不那么流行。
    天穿节的主要节俗是象征性地补天,补天的工具则是薄而圆的煎饼、烙饼,叫“补天饼”,典型习俗是把补天饼放在或撕了扔在屋顶上。《荆楚岁时记》记载说:“江南俗正月二十日为补天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宋代人的《坚瓠集》也记载说:“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所以,苏轼有“一枚煎饼补天穿”的诗句。
    补天穿也叫补天漏,也叫补天地,这又与民间的风俗传说有关。相传神话时代,是“二十日天穿,二十一日地穿”,所以不仅要补天,也要补地,所以有“补天地”之称。补天是把饼向屋顶上放,补地则是把饼搁在地上或扔在井里。又传天出了窟窿时,大雨倾盆,洪水成灾;而天穿日又与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时间接近,人们以补天穿来祈祝“雨水之日,屋无穿漏”,所以也就有了“补天漏”之称。
    同样的是煎饼,有些地区则是以吃来代表补天。《荆楚岁时记》记载的北方习俗就是如此:“北人此日食煎饼,于庭中作之,云薰天,未知所出。”就是说,煎饼要在院子做,而且要搞得烟熏火燎的。这里,煎饼并未放在屋上,民俗信仰的意思,大概是它已经随油烟升上天空完成了补天的使命吧?

   不管是什么样的版本,其寓意都是为纪念女娲补天之功不可没!在春节后以“天穿节”的各种各样形式来寄托对新一年的希望。我曾在雅安碧峰峡的巨型帐篷内的舞台上观摩过碧峰峡艺术团的女娲补天舞蹈——在绿色灯光如昼的森林背景前:一群男女以古装,在凄楚和雄浑的音乐声中载歌载舞;将女娲补天的神话再现,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神仙打仗、凡人遭殃!天水泛滥、一片汪洋。女娲炼石、九十九场;历尽艰辛、终创辉煌!蒙顶千里草整理

冰之雅 发表于 2012-2-13 22:32

图片好漂亮,第一次听说还有个“天穿节”,谢谢老师的漫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穿节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