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
<P><STRONG><FONT size=6>《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一) 阎崇年</FONT></STRONG></P><P><FONT size=5><STRONG>主讲人简介:</STRONG> </FONT></P><P><FONT size=5>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FONT></P><P><FONT size=5> <B>内容简介:</B> </FONT></P><P><FONT size=5>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兴衰荣辱,荡气回肠。在她如此漫长的岁月中,演绎着一个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 各有千秋。在他们离去的背影中,浸染着一个帝国的沧桑日暮。那么,清朝何以统治中国长达296年?它又为何丧权辱国、走向衰亡?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给后世怎样的记忆? </FONT></P><P><FONT size=5> 清王朝曾经以一个强盛帝国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它有着广阔的国土,有着繁荣的城市,有着繁忙的交通,有着壮观的人口,当西方传教士走进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他们的赞叹曾经难以掩饰。那么,在那广阔的疆域之上,曾经有过怎样一幕繁华的胜景呢? </FONT></P><P><FONT size=5> 296年的清朝不仅缔造了一个文明传承的王朝,而且修建了远远多于前代的皇家园林,其规模之大,景致之优美,为当时世界任何王朝所不能企及。与此同时,气势恢弘的紫禁城却也曾险些毁于一旦。那么,它是怎样得以幸存的?清王朝又为什么修建如此之多的皇家园林呢? </FONT></P><P><FONT size=5>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与我们一同回望那个远去王朝的背影,纵览清朝296年的风云变幻。 </FONT></P><P><FONT size=5> <B>(全文)</B> </FONT></P><P><FONT size=5> 清朝历史一共有12个皇帝,就是从清太祖努尔哈赤算起,到清宣统为止,一共12个皇帝,296年,如果从清顺治入关算起到宣统一共是10个皇帝。那有人问:为什么12个皇帝出现了十三朝?还有人在网上问,有人说清朝十三个皇帝?我把这个简单说一下,清朝是十二个皇帝,每个皇帝一个年号,但是清太宗皇太极两个年号:先叫天聪,后来改元叫崇德,这样十二个皇帝就变成了十三朝,所以《清宫十三朝演义》是说的十三朝,皇帝是十二个。这十二个皇帝不好记,我想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把这十二个皇帝给记一下。这十二个皇帝恰好三个一组,就是天命、天聪、顺治这是第一组;康熙、雍正、乾隆第二组;嘉庆、道光、咸丰第三组;同治、光绪、宣统第四组,这也不好记。搞清史的人,有人编了个顺口溜,这么说:“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这十二个皇帝,四段恰好是清朝历史发展的四个时期。 </FONT></P><P><FONT size=5> 第一个时期就是“天天顺”,是清朝崛兴时期。主要标志是建立后金政权,定都北京,初步统一中原。第二,“康雍乾”是清朝历史的鼎盛时期。主要标志是奠定中华版图,多民族统一,出现“康乾盛世”。第三,“嘉道咸”是清朝转衰时期,主要标志就是白莲烽火,太平天国,还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表明嘉庆、道光、咸丰是清朝开始转为衰落的时候。第四,“同光宣”是清朝危亡时期。主要标志有北方的捻军和辛亥兴起,外部有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特别是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最后辛亥革命埋葬了清王朝。所以清朝历史这296年,大体上可以分作这么四个段落,“天天顺”是清朝崛兴时期,“康雍乾”是清朝鼎盛时期,“嘉道咸”是清朝转衰时期,“同光宣”是清朝危亡时期。 </FONT></P><P><FONT size=5> 下面我要讲第一个题目,清朝历史的十大贡献。清朝这段历史,国内和国外的学者是很有分歧的,你比如说清朝兴起这个时期,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清军入关四十天,中国历史倒退三百年,这是一种看法;还有一种看法是清军入关、中原统一,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两个观点完全相反,可以说“康乾盛世”,有一种意见认为康乾不是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黑暗专制时代。另一种意见说“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清朝历史怎么定位?我想要从纵向来看,还要从横向来看。纵向来看,就是我们中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始皇帝,到宣统三年,在这2000多年皇朝时代,纵向比较,清朝历史比前代做了些什么贡献。第二,横向比较。在当时的世界上,清朝的历史处于一个什么地位?我想,清朝的历史对中国历史发展,对世界文明进步,主要有十大贡献。这里我特别要强调,这十大贡献不是康熙雍正乾隆个人的贡献,而是我们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贡献。譬如说到雅克萨打败俄国的侵略,不是康熙一个人的作用,是各族军民共同努力才把俄国的侵略军打败,才取得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就是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取得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所以我特别要强调一点,就是清朝历史的十大贡献,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FONT></P><P><FONT size=5> 清朝历史的十大贡献,第一,屹立世界东方。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随之中原统一。清王朝296年,我们中国皇朝历史从秦始皇称始皇帝,就是公元前221年算起,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一共是2132年,有人统计是492个皇帝。那清朝这段历史占中国皇朝历史的七分之一,我们中国皇朝历史上满二百年的大一统的王朝只有四个,西汉,东汉呢,我算了,东汉159年不够。西汉、唐、明、清,宋呢,南宋和北宋始终是半壁山河,没有统一,元朝统一了不到一百年。所以我们中国历史上够二百年的大一统王朝只有汉、唐、明、清,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都是汉族人,唯有清太祖努尔哈赤是满族人。清帝国在中国两千多年皇朝历史上,应当说占有突出的地位,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当时的世界上,顺治入关的时候,英格兰还没有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法兰西也没有发生大革命,德国没有统一,美利坚合众国还没有成立,俄国没有进行农奴制的改革,日本也没有明治维新。我认为清朝这个时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时候清朝的八旗军队是世界上当时最大强大的一支骑兵,清初的大清帝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不是顺治个人的事情,不是多尔衮个人的事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事情,这个时候的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FONT></P><P><FONT size=5> 第二,奠定中华版图,康乾盛世时候的中华版图,南起曾母暗沙,就是现在南沙群岛还往南一点。北跨外兴安岭,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起大海,西到葱岭,东北到库页岛,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这个时候清朝版图的面积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我们今天的版图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比现在大约多三分之一。汉朝版图很大,唐朝版图也大,明朝版图比较大,但是清朝的版图是真正完全控制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就是清朝对它做管辖的版图进行了有效地管理和统治,是“康乾盛世”时候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历史贡献。 </FONT></P><P><FONT size=5> 第三,多民族的统一。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把多民族统一起来,在一个政权的管辖之下,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东北,明朝虽然设立了奴尔干都司,但是明朝对东北地区没有进行有效地管辖。清朝不同,东北是清朝的肇兴之地,从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整个黑龙江流域,各个民族统一在清朝的政权之下,一直到库页岛。 </FONT></P><P><FONT size=5> 清朝的多民族统一,在东北地区达斡尔、锡伯、鄂伦春、鄂温克、等等,真正是清朝完成这个地区的统一。北部的蒙古,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民族问题也解决了。西部我说,西南部主要是西藏,乾隆的时候,定了一个《钦定西藏章程》,非常重要,在《钦定西藏章程》里面规定,在西藏设驻藏大臣,驻军,册封达赖和班禅,活佛转世的时候,规定了金奔巴瓶的制度,还有其他。这个《钦定西藏章程》一直延续到现在,乾隆时候定下的,《钦定西藏章程》一直影响到后来,西藏在清朝完全归中央管辖,西南的少数民族,云、贵、川等等的少数民族,通过“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这些民族地区、对这些民族的管理和统一,我接到一封读者的来信,说“改土归流”明朝就有了,康熙也有了,我说了,我在雍正时候说了,我说雍正的时候基本上完全地推行了“改土归流”制度,历史上有一个渊源过程,真正大规模地把它推行下来,坚持下去,是在雍正时期。东南高山族,随着台湾统一,高山族也归到清朝的管辖之下,我们看看清朝的民族,从东北、北部、西北、西南一直到东南,可以说实现了多民族的统一。 </FONT></P><P><FONT size=5> 第四,创制满洲文字。我经常接到电话问满文怎么学?在哪儿学?清朝创制满洲文字这是中华文明史上、东亚文明史上,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一件大事情。大家知道,整个东北亚地区满-通古斯语族的诸民族,清朝之前没有文字,清太祖主持创制了满文,才把整个东北亚满-通古斯各个民族的历史、语言、宗教、民族等等,把它记载下来,这是文化人类学的一大贡献。特别是满文是拼音文字,西方耶稣会士到清朝来,先学满文,用满语和康熙皇帝交谈,用满语跟他们讲几何学数学,音韵,讲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等。满文把四书五经,满文把汉文的四书五经翻译过去了。西方又通过满文翻译的四书五经,再翻译成西方的文字。所以我说满文是东西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今天很多美国和欧洲的学者学习研究清朝的历史,他看汉文很困难,看奏折,看行草,行书奏折很困难,我们今天还很困难。他看满文档案,那它都是拼音文字,用满文档案来研究清朝历史。今天我们国家大约还存在有两百万件满文档案,一千多种满文的图书,这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当中的一份重要财富。 </FONT></P><P><FONT size=5> 第五,编修文化典籍,这个我在康熙、乾隆都提到,我再重复一遍,满族是个少数民族,这么重视汉文化的典籍,把散藏在民间的手本、稿本、孤本、抄本通过层层官吏把它收集起来,重新把它抄录了,汇集成《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库全书,对中华民族文化典籍的保存流传起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几百年战乱灾害很多的书都失传了,一家一户保存的书是很不容易的。但这个书乾隆正式抄了七部,北京一部,承德一部,沈阳一部,杭州一部,镇江一部,等等,一共七部,士子们,可以到那儿去看书,去查阅去抄录,就等于建了七个国家图书馆。这些书后来影印了,现在全世界各个大的图书馆都可以找到《四库全书》的影印本,今天我查很多书,根本找不到,但是你查《四库全书》很方便,我们图书馆就有,就可以查到了。所以《四库全书》对保存和传承中华文化典籍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人也说了,在编修《四库全书》时候毁、禁、焚的一些书,这个是乾隆修《四库全书》的负面作用,我们也应当批判,但是也要看到他积极的一面,还有《古今图书集成》、《大藏经》、《汉文大藏经》,《蒙古文大藏经》、《满文大藏经》,在清朝翻刻的。清朝有一部书,叫《无圈点老档》,满文写的,有人把它叫做《旧满洲档》都可以,乾隆时候把它裱糊、整理、重抄,一直流传到现在。这会儿还修了《钦定八旗通志》、《满洲源流考》。特别这个时候编汇了一些地图,像《康熙全览图》、《乾隆内府地图》、《乾隆京城全图》,《乾隆京城全图》每一个房间都画上,每一个王府、院落,每一个房间,倒座每间房都画上了,是当时世界上用近代方法绘画最完整的一个京城全图,可以说是世界之最。清朝在编修文化典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很大贡献,一直得益于我们的当代以及我们的后代。 </FONT></P><P><FONT size=5> 第六,兴修皇家园林。清朝它是一个狩猎的民族,长于骑射,它又在东北,到了关内之后天很热,夏天,多尔衮就说暑热难熬,还有没有地方打猎,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清朝大修皇家园林,开始是在南苑,顺治的时候主要是在南苑,继承元朝和明朝的南苑,后来因为南苑离城里稍微远一点,康熙就修了畅春园,就是现在北京大学西门往西的地方。雍正的时候,就开始修圆明园,到乾隆的时候,修清漪园,就现在的颐和园,又大修圆明园。北京的三山五园,万寿山的清漪园,即颐和园,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和圆明三园。西山这个地区从辽、金就开发,但是基本的格局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主要是清朝时期兴修的皇家园林。北京以外承德的避暑山庄,暨外八庙,还有木兰围场,沈阳的盛京皇宫。还有清朝五陵,就是关外三陵,永陵,福陵,昭陵,河北的清东陵,清西陵,乾隆又重修了天坛,这些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颐和园、天坛、承德避暑山庄、沈阳故宫、清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等,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了,而且是世界的人类的文化遗产,这可以算作清朝的一大贡献。 </FONT></P><P><FONT size=5> 第七,贡献杰出人才。清朝296年,杰出历史人物灿若明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语言学家、科学家等等,出现了一大批的人才。大家熟悉的曹雪芹的《红楼梦》,就是清朝杰出人物的一个例子,具体例子很多了我就不多说了。 </FONT></P><P><FONT size=5> 第八,中国人口激增,明朝的人口统计不太准确,万历的时候一般人认为九千万到一亿,万历以后就经过战争、灾荒人口锐减。清朝乾隆的时候,人口到了三亿,道光的时候,人口到了四亿。我小时候老说中国人口四万万五千万,基本上还是道光那个时候的。在清朝中国成为世界人口大国,因为清朝是世界人口大国,所以清朝的综合国力增强。后来西方殖民者想瓜分中国,或者想吞掉中国,他们办不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口太多,你消化不了,反抗你人多。所以我说清朝人口多呢,就增加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使得任何一个西方殖民者不敢小看中国人,但是,也有负面影响,人口太多了,人口过多容易破坏生态的平衡,也容易引起一些社会的动荡。 </FONT></P><P><FONT size=5> 第九,开发三北地区。“三北”就是东北,正北、西北。东北就是山海关以北,一直到黑龙江下游,这个时期在明朝或者明朝以前,特别是黑龙江流域,还处于一种比较原始的状态。清朝入关之前,它的势力已经到了黑龙江流域,那里很多原始的部民,归顺了清,加入了八旗,从龙入关,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完全不同了,清朝时期因为东北地区基本上没有战争,一部分关里的人到了关外去了,做官也好,流人也好,加强了关内与关外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在清朝,特别是辽河流域,清朝努尔哈赤从都城赫图阿拉,一迁到辽阳,二迁到沈阳,加快了辽河流域,辽沈地区经济开发的步伐,后来清朝在东北设卡伦,派军队戍边,建立一些新的城市,譬如说齐齐哈尔,呼玛,瑷珲,加强了整个东北地区的开发,一直到黑龙江的北岸,这个是前代所没有的,正北地区主要是蒙古族,整个明代的蒙古族各部之间战争、动乱,一部分蒙古的牧民做饭没有锅灶,穿没有衣服,吃没有盐。明朝一个时期对蒙古禁运,禁运一个时期。清朝不同了,满蒙联盟,满蒙联姻,整个蒙古,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漠西蒙古,清朝把这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大家知道,这个问题不容易,秦始皇修万里长城,主要是防御北方的匈奴,唐朝的突厥,明朝的蒙古,北方的问题两千年没有得解,清朝不同,康熙说过:“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就是外蒙古,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大家知道清朝没有修长城,长城没有用了,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基本上没有战争,二百年的和平环境,大大有利于这个地区的经济开发,也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西北,北疆主要是厄鲁特蒙古,南疆主要是回部,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以来,应当说清朝第一次把新疆问题解决了,清朝在那儿派官员驻兵、屯垦、贸易,大大促进了西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文化的发展。所以,我认为三北地区,东北、正北、西北地区在清朝时期经济和文化有一个大的发展。 </FONT></P><P><FONT size=5> 第十,保护文化遗产。以故宫为例,大家知道,周朝灭了商,它没有在朝歌,它又回去了,回到镐京去了,原来的都城废了。秦统一了六国,它的都城在咸阳。汉、唐也是这样,宋代、唐,宋朝建立政权之后,它没有用旧的都城,它是到了汴梁开封。元朝它开始都城它是在上都,明朝的都城没有在大都,它是到了金陵,今天的南京,后来永乐靖南之役后才迁的北京。我算了一下,从商朝开始到明朝为止,所有大一统的政权利用前代宫殿概无一例,它们对前代宫殿拆毁焚迁,只有清朝,利用了明朝的皇宫,加以增益。这就使得明朝的宫殿得以保护下来,多尔衮的哥哥,叫阿济格,他不同意多尔衮的意见,占了北京之后,把都城还要设在沈阳。大家想一想,如果清朝都城设在沈阳,明朝宫殿重要的建筑材料肯定就拆了,到沈阳建去了,今天我们在座的我们都看不到北京的明朝的皇宫了。所以清朝早期这些政治家,把明朝皇宫保护起来,没有破坏,加以利用,后来修缮,有局部的改造,它使我们今天能看到的这个皇宫。所以我说清朝对保护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FONT></P><P><FONT size=5> 那有人就问了,清朝有十大贡献屹立于世界东方,那后来怎么就逐渐地衰落下去了,最后连连吃败仗?我就要讲第二个问题:二,图强维新的八次机遇。整个清朝这个时代,我们从国际来看,有一个大的潮流就是工业化、民主化,说准确一点,就是清朝这段历史时期,西方在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资产阶级民主化,但是清朝这三百年,在世界这个大潮面前,是怎么样的呢?我说清朝有八次机会可以图强维新,都很可惜了,都失掉了,一步一步衰落下来。 </FONT></P><P><FONT size=5> 第一次,顺治朝。顺治比较开放,我们讲过汤若望,汤若望经常出入宫廷,顺治也亲自到汤若望的住地促膝长谈,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但是顺治一死,汤若望被关进监狱里,我们不要看作是一个个人事件,不要看作是一个个案,汤若望他了解西方科学技术,参加修历法,被关进监狱。通过这个个案可以反映一个问题,就是顺治朝刚刚打开了一扇窗户,和西方的科技文化进行交流,随着汤若望关进监狱,而把这扇窗户关上了。 </FONT></P><P><FONT size=5> 第二,康熙朝。康熙的时候西方的耶稣会士到了宫廷,传布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中国这些古典的文化也通过他们传播到西方,但是康熙晚年特别是康熙死了之后有了变化,康熙没有把同西方的科学技术的交流作为一种国策,作为一种政府行为,而仅仅是作为个人的爱好,个人行为,所以康熙死了之后呢,人亡政息,刚刚打开了这扇同西方文化交流的窗户,又被关上了。 </FONT></P><P><FONT size=5> 第三,雍正朝。雍正的时候天主教堂大约有三百座,受洗礼的教徒大约有三百万人,随着西方科技文化传播到清朝,和清朝固有的儒家文化发生了冲突。雍正皇帝下令封闭天主教堂,把大部分耶稣会士赶出去,到澳门。就在雍正朝,在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把同西方文化交流这扇窗户又一次关上了。 </FONT></P><P><FONT size=5> 第四,乾隆朝。乾隆朝我只举一个例子,就是乾隆五十八年,英国派了特使马戛尔尼和副使斯当东到中国来,目的是为了通商。坐着船从天津上了岸沿着运河到了通州,带了很多的天文仪器和其它的珍宝,下榻,住的地方就在圆明园,清政府接待他们由圆明园,到承德避暑山庄,路途要经过古北口,马戛尔尼他们看到了雄伟的长城,非常赞叹。到了避暑山庄之后,和珅陪着他看避暑山庄,马戛尔尼也很赞叹。天造地设,风景秀丽。乾隆要见他就发生了礼仪问题,清朝要求你三跪九叩,英国没有这个礼节,反复地交涉。这一年正好是乾隆83岁的生日,第一天是八月初六,就是乾隆在万树园举行盛大的宴会,马戛尔尼去了,要行礼,因为人多,万树园大家去看,很大,人很多。马戛尔尼行了单腿跪的礼节。八月十三是乾隆皇帝生日,在“澹泊敬诚”殿接见了马戛尔尼,这马戛尔尼是单腿跪还是双腿跪?这记载就不一样了。有人说是单腿,有人说是双腿,当时有一个军机章京叫管世铭,他写了一首诗来说这事,这诗呢四句我读一下,“献琛海外有遐帮,生梗朝仪野鹿腔。一到殿廷齐膝地,天威能使万心降。”这管世铭是军机章京,他具体负责接待,他说“齐跪地”就是两腿跪地,但是很多书记载还是一个腿跪,单腿跪,这个我们不管它了。这个管世铭这个诗最后这两句值得注意,马戛尔尼肯定是说英语,他的诗说“野鹿腔”,像鹿叫一样,这就带有明显的轻蔑的意思。马戛尔尼不是跪了吗,单腿也好,双腿也好,总之是跪了,跪了就是一个外交礼节嘛。他说什么,跪表示“万众降”,就是万国都降服乾隆皇帝,完全用了一种天朝的姿态。马戛尔尼回到北京还住在圆明园,他带着表文,一份是英文的,一份是法文的,现在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马戛尔尼主要的要求,第一,在北京驻个代表。第二,在广州和舟山要设货站。第三,要在舟山、宁波、天津设点,进行贸易。乾隆一览翻译他的表文,大怒,天朝怎么可以让外国人在北京住?下令立即驱逐,这样马戛尔尼一行就沿着运河到了杭州,完了就转程又到了广州,同年年底返回英国。乾隆皇帝以“天朝上国”自居,本来这是一次很好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机会,万里迢迢送到北京,送到承德避暑山庄,乾隆皇帝加以拒绝,把这扇窗户又关上了。 </FONT></P><P><FONT size=5> 第五,嘉庆朝。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就在马戛尔尼之后23年,英国的使臣到了北京。到北京之前天津到北京的路上,就讨论一个问题,就是礼节问题,是单腿跪还是双腿跪,还是其它礼仪,英国的使臣阿美施德,副使小斯当东,就是乾隆时马戛尔尼那个副使,他的儿子,小斯当东,他就最后做了让步,按照英国的最高礼节三免冠,九拜仪、九俯首,清朝不同意,但是这个官员呢,也是在两面调和。有的官就告诉皇上了,他们答应下跪了,他们想到时候就愣着按英使跪下,不就跪下了吗。嘉庆正式接见的时候,英国使臣就问这礼节,清朝官员就含糊,说礼节说清楚再进,不然不能进,没进到嘉庆那个地方。嘉庆是在正大光明殿,圆明园正大光明殿里见的,在殿外面来回地就这么磋商,英国使臣没说清楚就不进,最后就没进。嘉庆龙颜大怒,说英国是罪尔小国,要来进贡,勉从其请,勉强我答应你的请求,现在你居然不遵守清朝礼节,立即遣回。所以英国的第二次的外交使团又失败了,马戛尔尼总算还见了乾隆一面,这个连嘉庆皇帝面都没见,就又沿着运河就回去了。这时候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了,已经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取得很大成绩了,嘉庆皇帝还把它看作一个罪尔小国,前来朝贡,勉从其请,还是以天朝上国的皇帝自居,嘉庆皇帝把送上门的机会的窗户又给关上了。 </FONT></P><P><FONT size=5> 第六次,道光朝。我们讲过,道光朝鸦片战争中国打了败仗,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当然是坏事了。但是应当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为什么打败了?怎么样图强维新?没有,道光皇帝没有,道光皇帝感兴趣的,是有的书说,他把衣服打上补丁,崇尚节俭,而忽视了图强维新,这种皇朝的头等大事,把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窗户第六次关上了。 </FONT></P><P><FONT size=5> 第七,同治朝。咸丰的时候英法联军打来,逃难到承德避暑山庄,死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同治继位以后做了一些维新的举措,实行了一些维新的举措,但是同治亲政之后,把主张维新的重臣恭亲王奕訢罢官。所以,同治朝的晚期,又把中西文化交流的这扇窗户再次关闭。所以同治晚期把中西文化交流这扇窗户第七次关闭。 </FONT></P><P><FONT size=5> 第八,光绪朝。我们讲过了,光绪实行戊戌变法,结果以戊戌政变来做了回答,清朝丧失了最后一次中西文化交流的机会,第八次把中西文化交流窗户关上,最后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大清帝国的灭亡。清十二帝总说上,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FONT> </P> 原文由 海鲤鱼 发表: <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66 size=7>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今人重视!!!</FONT> 史书记载未必都是真的,后人根据需要编出值得借鉴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P><STRONG><FONT size=6>《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二) 阎崇年</FONT></STRONG></P><P><FONT size=5><STRONG>内容简介:</STRONG> </FONT></P><P><FONT size=5>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兴衰荣辱,荡气回肠。在她如此漫长的岁月中,演绎着一个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 各有千秋。在他们离去的背影中,浸染着一个帝国的沧桑日暮。那么,清朝何以统治中国长达296年?它又为何丧权辱国、走向衰亡?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给后世怎样的记忆?那么,他们如何登上皇位?在那一次次登极大典的盛大、繁华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的根基--八旗制度,究竟从何而来?它何以缔造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队,又为什么还是它,最终葬送了中国最后的王朝? </FONT></P><P><FONT size=5> 清朝八旗的 “十定”,奠定了清王朝统治中国296年的基础,同时,也埋下了它没落和衰亡的伏笔。成也八旗,败也八旗,大清王朝的荣辱与八旗的兴衰休戚相关。那么,庞大的八旗究竟人数几何?在清王朝没落之后,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 </FONT></P><P><FONT size=5>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与我们一同回望那个远去王朝的背影,纵览清朝296年的风云变幻。 </FONT></P><P><FONT size=5> <B>(全文)</B> </FONT></P><P><FONT size=5> 现在我讲第一个问题,皇位继承的历史轨迹。在皇朝时代,皇帝是最高的立法者,最高的行政者,最高的祭祀者,最高的大法官。所以皇帝的人选,在皇朝时代,决定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命运。所以,我们要看一看清朝皇位继承的296年的发展的轨迹。我说清朝皇位继承有四个阶段。 </FONT></P><P><FONT size=5> 第一,贵族公推制。清朝第一位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可以说是当时天下最优秀的人选。建州女真各部强凌弱,众暴寡,战争纷乱不已,努尔哈赤一步一步吃掉,一个一个削平。所有那些部族的首领,都败在努尔哈赤的手下,可见努尔哈赤比他们都优秀,接着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当时都是称雄一时的豪杰:叶赫、辉发、哈达、乌拉这几个贝勒,当时也是很优秀的。但是,一个一个都被努尔哈赤打败,说明努尔哈赤比他们都优秀。东海女真、黑龙江女真,各部纷繁,也统统都败在努尔哈赤的手下。我认为历史证明努尔哈赤,当时在东北这个地域范围里面是最优秀的。努尔哈赤在天命元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极称汗的时候,是受到公众的推崇继位的。努尔哈赤死了之后,他的遗位怎么办?还是贵族公推制,我们讲过八大和硕贝勒,共同讨论,议商,最后决定由皇太极继位。应当说皇太极在八大贝勒当中是最优秀的。皇太极死了之后,皇位怎么办?还是贵族公推制,主要的当时是四个亲王,三个郡王来进行讨论,最后决定由顺治继承皇位,虽然顺治6岁,但是摄政王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当时在清朝的范围内应当说是最优秀的。所以清朝皇位继承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贵族公推制,推选出来的首领在当时来说是最优秀的人选,这样就保证了清初的事业发展壮大,一直到入关,定鼎北京、统一中原。 </FONT></P><P><FONT size=5> 第二,皇帝遗命制。顺治临死之前,皇位谁继承?顺治和他母亲孝庄太后商量,还征求了部分的大臣意见,包括耶稣会士汤若望的意见,决定由康熙继承皇位。就是顺治临死之前遗命皇位继承人。事实证明康熙这个皇帝还是称职的,是一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君主,康熙临死之前皇位怎么办?我们在雍正那讲里讲过了,有争议,今天我们按照《清圣祖实录》的说法,就是遗命由雍正继位,还是皇帝遗命制。皇帝遗命制,就是两个皇帝,一个康熙,一个雍正,这两个人在当时皇子中应当说是很优秀的。 </FONT></P><P><FONT size=5> 第三,秘密立储制。雍正鉴于他继位的时候兄弟相争的惨痛的教训,改了办法,用秘密立储的办法。他后面的乾隆、嘉庆、道光、咸丰都是用秘密立储的办法。秘密立储的好处是避免了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互相厮杀。但是,也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皇位继承完全由皇帝一个人秘密决定。我认为这种办法比努尔哈赤、皇太极时候的公推制是一个退步,比顺治和孝庄太后遗命制,也是一个退步。因为顺治和孝庄的时候还是经过商量的,康熙晚年也经过商量了,他要大臣们,你们每个人写一个条子,建议谁做皇太子,他还参考,也征求意见。雍正改了办法了,一个人秘密决定。乾隆还好,嘉庆还勉强,道光就差一点,咸丰就选人不当。 </FONT></P><P><FONT size=5> 第四,懿旨定储制。慈禧太后她传旨,她定了三位载湉、溥儁、溥仪。慈禧选人的标准,是在爱新觉罗家族和叶赫那拉氏家族,两个家族的交叉点上选人,典型的任人唯亲。这是清朝皇位继承制度的一大倒退。慈禧选了一个4岁的光绪,还有一个3岁的宣统。大家知道,清朝入关以后是十位皇帝,孩童皇帝占了5位,顺治6岁,康熙8岁,同治6岁,光绪4岁,宣统只有3岁。我们把视野再放宽一点,这个时候世界上是个什么情况,西方是个什么情况?西方世界的潮流叫做资本主义工业化,资产阶级民主化。英国、法国、美国等等,它实行议会制,实行责任内阁制,跟慈禧、同治、光绪同时的西方国家,德国是俾斯麦完成了德国统一,日本是伊藤博文,美国这个时候是林肯,清朝是谁?清朝对手已经不仅仅是太平天国和义和团了,清朝的对手已经是西方列强了,八国联军,八个西方的殖民者打进来。清朝主政的慈禧太后和光绪,4岁,宣统3岁,慈禧没有文化,有人打电话跟我说慈禧很有文化,字写得很好。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来说,我认为是优秀的,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作为一个四万万人口,一个国家的决策者来说,慈禧是不够格的。慈禧的懿旨朱批我看过,错字连篇,字写得不成样子。慈禧不懂工,不懂农,不懂军,不懂商,四书五经可以说十三经她看不懂。她的生活范围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到了外地只有两次,一次是承德,一次是西安,还是逃难。清朝这样一个慈禧太后,加上6岁的同治,4岁的光绪,3岁的宣统,去对付西方列强:伊藤博文,俾斯麦,这时候美国是林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但是这个时候英国是实行了内阁制,实行了议会制。但是维多利亚女皇她有个规定,她不干预宪法和国会。从清朝皇位继承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出来,不要说是民主了,就是清朝贵族里面也没有民主,努尔哈赤、皇太极时候清朝贵族可以讨论,平起平坐,你的意见我不赞成,我可以反对。顺治、康熙的时候,贵族也还可以讨论一下,到慈禧这时候不行了,议政王、恭亲王奕訢跟慈禧对话,慈禧不高兴就说:我革了你,亲王就革了,议政王就革了。我们可以想一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这么一个潮流,而清朝皇位继承路子越走越窄,最后走到一个死胡同。在这种情况下,选出了一个3岁和4岁的最高国家决策者,最高立法者,最高大法官,最高祭祀者,自己都不能亲自去祭祀,还得别人去代替,怎么能够对付西方列强?所以我说到清朝末年,清朝帝国这个大厦,它那个宝顶失去了光辉,这是上层,我们再看看下层。 </FONT></P><P><FONT size=5> 二,八旗制度的历史弊端。八旗制度是清朝一个最根本的社会制度,前世没有,后世也无。八旗兴盛,清朝发展,八旗衰落,清朝灭亡,可以说八旗兴则清强,八旗衰则清亡,八旗制度是清朝统治者的社会基础。这个社会基础是怎么发展的,是一个什么样状况?我先把八旗制度介绍一下。早先女真人打猎的时候,十个人一个小组,每人一支箭,其中有一个人拿大箭,满语叫牛录。这十个人得有一个组长,组长满语叫额真,就是主,所以这个十人长就叫做牛录额真。大家一块围猎,努尔哈赤兴起之后,他有一个军队,军队组织怎么办呢?它就借用了女真人打猎的时候这个牛录组织,加以改造,加以扩编。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就整编成四旗,每三百人设一个牛录,每五个牛录设一个甲喇,每五个甲喇设一个固山,三级组织,首领叫做就是固山额真,甲喇额真,牛录额真,这是满语,后来就把它翻译成汉语名字了,牛录额真叫佐领,甲山额真叫参领,固山额真叫都统,就是都统、参领、佐领,三级组织。一个牛录大约三百人,一个甲喇大约,乘五,一千五百人,一个固山再乘五,大约七千五百人,这是个规定的数字,实际数字不是这样的,有的多一点有的少一点。开始都是满洲人,所以叫满洲八旗。后来又增加了蒙古八旗,后来又增加了汉军八旗,三八二十四个旗,叫法,当时的叫法叫做: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我们现在有时候叫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也可以,严格说叫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那旗的颜色呢,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我说的是最后的,开始就四个颜色:黄、白、红、蓝,整个一个色。那后来增加到八个旗,这旗的颜色就镶个边,镶黄、镶白、镶红、镶蓝。这样就变成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八个旗。 </FONT></P><P><FONT size=5> 这一个旗,这一个牛录有多大的官,他们经常问,相当于现在什么?三百个人,相当于是现在是一个营吧,那一千五百人相当于一个团,七千五百人相当于一个师。当时不是这样的,当时军队少,当时都统是一品官,一品,和部长,和上层是一起的。所以我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牛录额真,就是佐领三百人,至少相当于现在团级,团长。甲喇额真我看怎么样也相当于师长。都统呢,相当于现在一个军,或者一个军团,大体上是这样,因为不大好类比。清朝因为它是弓马得天下,武人的官阶很高,权力也很大,所以不能完全拿今天类比。它这个八旗组织,不纯粹是一个军事组织,它还是一个政治组织,一个行政组织。所以八旗既是军事组织,又是政治组织、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司法组织,它是多元一体。八旗刚开始成立的时候,它是“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出去打仗,打完仗回来就是老百姓了。亦耕亦战,寓兵于农,因为它当时在赫图阿拉,打抚顺,一个令下,就集合起来,去打仗。打完仗就回家,该种地种地,该打猎打猎,出征的时候军马是自己的,武器是自己的,干粮是自己的,掳掠了胜利品,分成八堆,或者八份,大伙分。每要出征的时候,朝鲜人记载,家里头老婆孩子是欢欣雀跃,希望到前线去。八旗组织在清初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把整个分散的女真人、满族人,通过八旗这个纽带连接成了一个战斗的整体。开始八旗就是女真人,后来吸收了一部分蒙古人、汉人、朝鲜人、锡伯人等等。所以,八旗组织的战斗力在清初努尔哈赤、皇太极的时候,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沈阳一直打到济南,掳掠了东西回去的时候,到了长城要过关口的时候,八旗军队把这树劈了,劈成白茬儿,写上字,“诸官免送”,就是明朝的官员你不要送了,骑了大马,穿了新的衣服,耀武扬威地就出了长城,明朝军队吓得尾随追击都不敢,那八旗军队当时是相当威武。 </FONT></P><P><FONT size=5> 但是,清朝定都北京,八旗很多人从龙入关,到了北京,怎么办,怎么安置这些人?我给概括了一下:十定。第一,定身份。旗人当时不叫满族,旗人,就是在旗的,民人就是不在旗的,不在旗的叫民人。我看有的书说叫“旗民”,这是不对的。它是两个概念,旗是旗,民是民。北京吧,旗人就是在旗的,不在旗的汉人、回族等等,都叫民人。它叫只分旗、民,不分民族。这个身份是终身的,你在旗终身在旗,世世代代在旗,民人不在旗,世世代代不在旗,个别的例外。 </FONT></P><P><FONT size=5> 第二,定旗分。八个旗,镶黄旗,你就终身是镶黄旗,子子孙孙是镶黄旗,但是里头有例外,我说是一般的情况下,中间也有变动。 </FONT></P><P><FONT size=5> 第三,定佐领。某某人是八旗满洲里面的正黄旗,正黄旗下某参领,某参领下的某佐领,下面谁谁谁,世世代代都是这个佐领,子子孙孙都是这个佐领,个别情况有调整、有例外。 </FONT></P><P><FONT size=5> 第四,定住地。住在哪儿是固定的。以北京来说,两黄旗住在北城,两白旗住在东城,两红旗住在西城,两蓝旗住在崇文门和宣武门以里,这叫京师八旗。那驻防八旗呢,就设立满城,杭州、成都、福州等等,设立个满城,就是旗人在里面住,修了城墙。 </FONT></P><P><FONT size=5> 第五,定钱粮。吃饭怎么办?国家供养,旗人有钱粮,俗话叫“铁杆庄稼,旱涝保收”。 </FONT></P><P><FONT size=5> 第六,定土地。原来在关外他是有地的,在赫图阿拉他是有地的,进了关到北京以后,这地怎么办?圈地,京畿圈地,圈所谓“无主荒田”,分给从龙入关,八旗官兵及其眷属。问题就来了,他住在北京城里,地可能分在丰润、宝坻,怎么种啊?这就出现了庄头,《红楼梦》里的乌进孝这类庄头,给他经营,帮着给拿地租,后来有人把地卖了。 </FONT></P><P><FONT size=5> 第七,定营生。旗人不许做工,不许务农,不许经商。当兵他是一家出一丁,后来当然有点变化了,他有八个儿子不能都当兵去了,缺不够,兵员不够,没那么多,剩下人做什么呢?吃的有保证了,有钱粮;住的有了,到北京以后圈房,我讲到顺治的时候,讲到六大弊政,圈地占房。北京内城原来所有人统统搬走,房子留给旗人住。住有了,占了房子,地有了,圈的地分了,不做工,不务农,不经商,做什么呢?有人说,说清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八旗子弟游手好闲。我说这叫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他做什么呢?手不做工、不务农、不经商,这手只有游手,没有事干只有好闲。 </FONT></P><P><FONT size=5> 第八,定学校。后来发现这小孩要上学,学校要分等级:宗学、觉罗学,就归宗人府管;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归内务府管;八旗叫八旗官学,也叫八旗学,归八个旗分着管。学校是固定的,分等级的,和汉人不是一个,和民人不是一个学校,后来上到了高一级的学校了,但是考试单有名字。 </FONT></P><P><FONT size=5> 第九,定婚姻。旗、民不通婚,不是满、汉,民包括汉人、回人、苗民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不光是汉族。旗、民不通婚,个别有例外了,那另说了,就总体做了规定,旗、民不通婚。 </FONT></P><P><FONT size=5> 第十,定司法。旗人犯了法,地方官不能审理,单有一个审理的程序。旗、民犯了同样罪,同罪不同刑。《大清律例》规定:旗人犯了徒刑,一年折合枷号五天,就是判一年刑,要是民人判一年刑的话,旗人就关五天就行了。 </FONT></P><P><FONT size=5> 实际上不止这“十定”,还有其他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八旗制度它是从清军入关之后就这么定下来了,一直到清末。到清末北京旗人有多少人呢?《北京市志稿》对宣统年间北京旗人的户口有一个统计:京城24旗,黄旗30312户,白旗34924户,红旗24317户,蓝旗29230户,合计118783户。就是11万多户,一户有人说是五口之家,我算了大约要六口之家,父母、夫妻再加几个孩子,大约五口到六口之间吧,这么个数,平均起来算。京城宣统时候旗人总数多少呢?北京旗人大约20万户,人口大约100万,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我叫做“旗人群体”。这个旗人群体不工、不农、不商,吃钱粮,一代一代传袭下来,靠国家供应,后来国家就供养不起了。八旗制度在清入关以前适应了当时的战争环境,亦耕亦战,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把分散的满洲人连接到一起,用军事的方法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战斗力量。但是,夺取政权之后,定都北京之后,在新的形势之下,八旗制度怎么改革,怎么适应新的形势?也做了一些改革,修修补补,因为八旗生计问题在康熙晚年出现了,雍正就很严重了。有的人没饭吃了,发到东北开垦去了,路费给你,给你点安家银子,这些人怎么肯到东北种地去啊,领完银子再跑回来。所以,八旗生计问题是困扰清朝政府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愈演愈烈。最后,八旗制度崩溃了,大清帝国的宝顶锈蚀,坏掉了。八旗制度,大清帝国的基础崩塌了。最后结果只有一条,就是大清帝国垮台了。清朝皇帝有八次历史机会,但是失去了,不做图强维新的改革,不做重大的彻底改革,修修补补、应应付付,最后受害最大的首先是宗室、是贵胄、是八旗,他们很惨,辛亥革命之后,种地不会,做工不会,经商不会,拉洋车也不会。我看到很多材料,没有饭吃,文化又不会。所以说清朝,八旗制度兴则清朝兴,八旗制度衰则清朝亡。清朝最后,从6岁的同治、4岁的光绪、3岁的宣统做皇帝,就可以看出来,上层腐烂了。八旗制度可以看出来下层腐烂了,从上到下腐烂了,所以清朝这个帝国也就灭亡了。</FONT> </P> <FONT color=#ff0066 face=黑体 size=7>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今人重视!!!</FONT> 呐的祖先也是旗人. <P><STRONG><FONT size=6>《清十二帝疑案(三)顺治(上)</FONT></STRONG></P><P><FONT size=5><STRONG>内容简介:</STRONG> </FONT></P><P><FONT size=5> 公元1643年, 五十二岁的皇太极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清史稿说他有两个遗憾,第一个遗憾是储位未定,第二个遗憾是大勋未集。 </FONT></P><P><FONT size=5> 他亲自迁都北京、统一中原的宏伟志愿化为了泡影。皇太极的这两个遗憾,就留给了他的儿子顺治来完成。 </FONT></P><P><FONT size=5> 顺治在位期间,是清朝268年行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它上乘太祖 太宗之遗业,开创大一统江山的新纪元,为后来的康雍乾盛世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FONT></P><P><FONT size=5> 有人说,才智过人的庄妃在皇位继承的关键时刻使出杀手锏,才使自己的儿子福临成功地继承了皇位。然而登基后的顺治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却极为微妙。从立后到出家,顺治的每一个决策都使得他与母亲背道而驰。 </FONT></P><P><FONT size=5> 这也正是他悲剧人生的开始。 </FONT></P><P><FONT size=5> “孝庄太后下嫁”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说法不一,疑云重重。疑云之起,源于由于张煌言《建夷宫词》: </FONT></P><P><FONT size=5>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FONT></P><P><FONT size=5> 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FONT></P><P><FONT size=5> 野史中记载了许多诸如此类的言语,但在清史稿中却并未提到。既文献根据,也无档案依据。宫闱隐秘,后人难知。 </FONT></P><P><FONT size=5> 究竟孝庄太后与多尔衮之间是否存在情感纠葛?孝庄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这又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历史之谜! </FONT></P><P><FONT size=5> 为何多尔衮一夜之间,被焚骨扬灰,成了死不足赦的罪人? </FONT></P><P><FONT size=5>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引领我们一同走进顺治的真实世界,感受他的悲剧人生。精彩内容,尽在《百家讲坛》 </FONT></P><P><FONT size=5> <B>(全文)</B> </FONT></P><P><FONT size=5> 今天我要讲的是顺治。顺治他是六岁登极,注意这个“极”字,好多的书都写成了基础的“基”,严格说来应该是那个极端的“极”。登极就是他的这个位置最高了,到了极端了。他六岁登极,十四岁亲政,在位18年,24岁去世,顺治这一朝18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段,前7年是摄政王多尔衮摄政时期,第二段大约11年,就是顺治亲政时期。顺治是清朝入关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朝的历史我总结了一下,有六大功绩,六大弊端。 </FONT></P><P><FONT size=5> 哪六大弊政呢?第一,剃发。多尔衮下令,所有的人都要剃发,当时这个剃发是个大事情。孔子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剃,不剃怎么办呢有一个说法叫做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你要留下头你就要把头发剃了,你要不剃发就要把你头给割掉,再反抗镇压,反抗再镇压,最后汉人屈服了,就剃发了。 </FONT></P><P><FONT size=5> 第二易服,换成满洲的服装。 </FONT></P><P><FONT size=5> 第三圈地,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他一个说法叫做圈占无主荒田,实际上有主,跑马圈地,把大量农民的土地无偿占有,圈占了。 </FONT></P><P><FONT size=5> 第四占房,入关之后八旗官兵及其眷属住在什么地方?第一住在紫禁城里头,皇帝住在紫禁城里头,第二皇城。多尔衮摄政王住在皇城里头,就住在原来明朝的南宫,后来改成普度寺,就南池子里面。皇城摄政王多尔衮和为皇家服务的机关的一部分人员住皇城,八旗官兵及其眷属住哪儿呢?住在内城,原来内城的汉人一律迁出,迁到外城,就是崇文门和宣武门以外。那八旗怎么办呢?就分城居住,两黄旗住在北面,就是安定门和德胜门以里,两白旗住在东面,就是东直门和朝阳门以里;两红旗住在西面,就是西直门和阜成门以里,两蓝旗住在南面,就是宣武门和崇文门以里,汉人搬迁的时候他命令很急,虽然给一点搬家费,根本不够买房子的钱,扶老携幼搬家,哭声震天,这是他的第四大弊政。第五大弊政就是投充,一些汉人投充到八旗名下作为他们的奴仆。第六就是逋逃,有些人不甘于那种生活,奴仆的生活,就逃亡,逃亡就抓回来,开始的时候法律非常严酷,逃亡抓回来杀,邻佑和甲长大家知道保甲制,一甲十户,一户跑了他邻居还有九户,邻佑和保甲开始杀,后来是流放,非常之严酷。所以这六大弊政易服、剃发、圈地、占房、投充、逋逃。后来政策上有一些调整,但毕竟是顺治朝的六大弊政。 </FONT></P><P><FONT size=5> 当然顺治朝又有六大历史功绩,第一迁都北京,保护故宫。这个意义很重大,我们回想一下,所有大一统的王朝,秦始皇以来,所有大一统的王朝,没有一个把前朝皇宫保留下来,周朝灭了商,没有用朝歌,它又回到陕西去了,秦朝统一之后,也没有用原来的都城,到咸阳去了,汉朝灭了秦,也没用,唐朝也是这样,宋朝也没有用唐,宋朝的宫殿是搬到汴京现在的开封,辽金一直到元,明朝也是开始明朝没有用元朝大都,它在金陵建都,后来才搬过来。所以在秦始皇以来,历来大一统的王朝对原来的宫城或者毁、或者焚、或者拆、或者迁,蒙古军队攻下京都之后,把原来京都的宫殿化为一片焦土,所以原来一片繁华地,空见春风长绿蒿,长了荒草。顺治把明朝的宫殿保护下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明朝的宫殿和清朝宫殿的格局。这是第一,迁都北京,保护故宫;第二攻占南京,统一中原;第三免除三饷,兴利除弊;第四和善蒙古,治理西藏;第五惩治贪污,整顿吏治;第六兴文崇教,亲善汉人。 </FONT></P><P><FONT size=5> 顺治在位18年,我们总体来看,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就是顺治他个人、家庭、事业、民族、社稷,同这几个方面关系密切的,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顺治同母后的关系;顺治同皇叔的关系;顺治同爱妃的关系;顺治同和尚的关系;顺治与洋人的关系。 </FONT></P><P><FONT size=5> 现在我们先讲第一,就是顺治同母后的关系。大家都知道了,顺治的母亲原来是庄妃,现在习惯叫孝庄文太后,孝庄是死了以后给她一个谥号,所以电视剧就说:“我孝庄……”,你活着还不知道你死了之后给你的谥号是什么呢。这就是违反历史事实。孝庄了不起,她身历五朝,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她是受到五朝之尊宠,统摄两朝之养考,就是她抚育了顺治和康熙两代皇帝。应当说孝庄太后是清朝一位很杰出的女政治家。这一年是天命10年,1625年,天命十年,1625年庄妃嫁给了皇太极,有人说,影视,小说也说,说是庄妃特别受宠爱,我看不尽然,我举两个例子吧? </FONT></P><P><FONT size=5> 第一个例子皇太极在崇德元年,他封了一后四妃。在这个四个妃子里面,庄妃入宫最早,但是位列第四。位列第一个叫关雎宫宸妃,就是《诗经》的关关雎鸠,关雎宫宸妃是庄妃的姐姐,入宫那年都26岁了,老女了,而且还结过婚,她比庄妃进宫晚14年,但是她排第一。位列第二个是麟趾宫大贵妃,这个贵妃原来是蒙古林丹汗的遗孀,叫囊囊福晋。位列第三的是衍庆宫的淑妃,也是林丹汗的遗孀,叫窦土门福晋。这两个人都比庄妃进宫晚15年,但是庄妃排第四,这是第一个例子。 </FONT></P><P><FONT size=5> 第二个例子庄妃14岁就结婚了,生了个顺治,顺治在皇太极的11个儿子当中,排行排第九,这从侧面反映一个问题就是庄妃不是那么特别受宠爱的。从以上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庄妃在皇太极的时候并不是特别受宠爱的。那皇太极最宠爱的是谁呢?最宠爱的就是关雎宫的宸妃,就是庄妃的姐姐。皇太极在外面打仗,听说宸妃,他的爱妃病重,赶紧骑着马就返回来,战场胜败不管了,一看宸妃,宸妃这时候断气了,史书记载,说皇太极见了飞鸿,见他妃子死了,恸甚,非常悲痛,哀悼不已,甚至迷惘。皇太极不吃饭,不睡觉,就迷迷瞪瞪的,别人劝他你别寻死觅活的,就可见他最宠爱的是关雎宫的宸妃。但是庄妃这个儿子顺治当了皇帝了,她当然就做了太后了,大家想想看,这个时候还有个大太后呢,就是庄妃的姑姑,她实际上等于二太后,一个年轻的寡妇,带一个6岁的孩子做皇帝,可见之艰难。 </FONT></P><P><FONT size=5> 庄妃用什么办法巩固她这个地位,保住自己的权利,女人也得有一点办法。 那怎么办呢?那她只有依靠一个人,就是摄政王多尔衮。庄妃做了太后之后,和顺治母子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她的摩擦,我想第一点就是她叫顺治读书。顺治是六岁的孩子比较贪玩,母子俩就经常摩擦。第二,顺治大一点就要结婚了,皇后是他妈给指定的,他妈的侄女,顺治不喜欢,不喜欢也不行,顺治就要把这个皇后废掉,他妈不同意,不同意让大臣讨论,大臣说不行,说你废的理由是什么?顺治说两个字:无能。无能怎么能废掉一个皇后呢?还是废掉了,把这个皇后打入冷宫,一直到顺治病危的时候,想要见顺治一面的时候都不行,废了以后再立一个皇后,顺治还是不喜欢,跟他妈妈还是冲突,在皇后问题上跟他妈有矛盾。第三他爱妃方面跟他妈妈也有矛盾,他喜欢董鄂妃,爱得死去活来,他妈妈也干涉,母子又发生矛盾。矛盾最激烈就是第四个,顺治要出家了,皇帝不做了,要出家做和尚,这在当时来说成何体统,他妈妈当然坚决反对,母子之间还是有矛盾,顺治跟他母亲关系不是太好。 </FONT></P><P><FONT size=5> 有什么证据,我想举一个旁证材料,这个《清史稿·后妃传》,有一段孝庄太后的传,这么重要一个人物就是四句话,第一句话,就是上继位,就顺治当了皇帝了,尊他的母亲为太后,这是例行公事。第二句话,赠,他外祖父叫和硕亲王,他外祖母叫做贤妃,他都做了皇帝,把他外祖父外祖母赠一下也算例行公事,第三他母亲过生日,他做首诗给他母亲送上去,这当然例行公事吧。第四件事情,他母亲让他撰写叫做《内则衍义》在宫里头写,他并且做了一个序,这也算不上什么,我数了一下,这四句话,就记载顺治跟他母亲关系的文字六十个字,一共六十个字。同样这篇传记记载康熙和他奶奶,就是孝庄跟康熙关系是七百一十五个字,这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就是顺治和他母亲的关系不是特别融洽。 </FONT></P><P><FONT size=5>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就是太后下嫁问题,太后下嫁了没有?我看一个材料讲,说太后下嫁,讲了八个理由。 </FONT></P><P><FONT size=5> 第一个理由就说他的母后为了保持顺治的皇位被迫下嫁,这个理由不成立,因为顺治的皇位是经过非常复杂激烈斗争才而确定的。 </FONT></P><P><FONT size=5> 第二说满洲有个习惯,兄死弟娶其嫂这个习惯有,但是这属于推论,不能作为证据,有这种现象,弟弟娶他嫂子的,但你不能证明多尔衮娶了他嫂子。 </FONT></P><P><FONT size=5> 第三就是多尔衮自称皇父,皇父摄政王,这个是个称呼,尊称,有人说是他自称,有人说别人尊称,不能以称呼确定他身份,大家知道光绪称慈禧太后叫皇阿玛,皇阿玛是爸爸的意思,那慈禧就变性了,变成男性了?所以这个也不算为证据。 </FONT></P><P><FONT size=5> 第四就是蒋良骐写了一部书叫做《东华录》,《东华录》里面有一句话,就是多尔衮有时候到皇宫内院。这个也不能成为证据,他因公也好,或者其他原因也好,找太后商量事情,进皇宫内院,也不能说明皇太后嫁给他了,嫁给他,他就用不着进皇宫内院了,他住一家了,还用到皇宫内院了,反倒证明没嫁给他, </FONT></P><P><FONT size=5> 第五个,有的文章说顺治有谕旨,太后下嫁,我可以郑重地跟大家说,到现在为止,谁也没看到谕旨,没看到就不能说明一条史料证据。 </FONT></P><P><FONT size=5> 第六,人说有一个下嫁诏,太后下嫁的一个诏书,我可以郑重其事地说,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证明他看到了下嫁诏书,档案里面没有,文献里头也没有。 </FONT></P><P><FONT size=5> 第七就是说孝庄死了之后,她本来应该到沈阳的北陵和皇太极葬在一起,她没有,她葬到清东陵,这一条你不能证明她嫁给多尔衮。因为她事先说过。她说皇太极已经故去很多年了,如果重新把他坟启开的话,就惊动了亡灵,她很长时间和她儿子顺治,孙子康熙生活在一起,这样她最后和他儿子、孙子墓葬在一起,所以孝庄的陵墓放在清东陵,不能证明她下嫁给多尔衮。 </FONT></P><P><FONT size=5> 第八个证据就是张煌言,(就是)张苍水,他写了一首七绝,叫做《建夷宫词》,《建夷宫词》有四句话:上寿殇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就明确说出来了,是太后下嫁了,这是在我们上面讲的这些材料里头惟一直接说到太后下嫁的,我们对这首《建夷宫词》做一个分析吧,他标题叫《建夷宫词》,建是建州啊,这里头没有用后金,也没有用清,“夷”就是夷狄那个“夷”,明显地带有一种民族的偏见。大家还要想,这个时候,张苍水在江南,南明势力和清朝是对立的,所以出在异地之口,记在异国,当时因为他算南明,记在异国之文,不能成为历史的证据,而且是诗词,诗词也不能直接作为历史的证据,因为诗可以夸张,可以比附,最后可以这么说,太后下嫁没下嫁,有下嫁的诏书没有,有人说可能国内毁掉了,这么大的事情一定要把诏书送到朝鲜,但是朝鲜的书里面《李朝实录》里面没有记载这个事情,我认为皇太后和多尔衮之间的情愫可能有,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的事绝对无,因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条过硬的材料证明皇太后下嫁多尔衮。 </FONT></P><P><FONT size=5> 第二,讲顺治同皇叔的关系,皇叔指多尔衮,多尔衮既是顺治的恩人,又是顺治的仇人,说多尔衮是顺治的恩人,因为顺治继承皇位,多尔衮起了一定的作用。皇太极是八月初九病故,过了六天,就是八月十四,要讨论皇位继承,当时主要有七个人,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四位亲王,还有三位郡王,就是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和颖郡王阿达礼。努尔哈赤有遗诏,就是皇位决定的时候,要满洲贵族来讨论。七个人里面多尔衮兄弟占了三个,他再拉一票就过半数了。 </FONT></P><P><FONT size=5> 当时这七个人争夺皇位可能性最大的就是两个人,第一个豪格,第二是多尔衮,豪格的有利条件是皇太极的长子,年35岁,屡立军功,有两黄旗支持。多尔衮的有利条件,他父亲努尔哈赤的时候,喜欢他,年龄32,战功卓著,有两白旗支持。会前多尔衮找索尼探口风,索尼说,说先帝有诸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多尔衮不是皇子,八月十四,开会讨论皇位问题的时候,两黄旗的清兵持枪,带着弓箭,环卫宫殿,会上索尼先发言,他建议立皇子,多尔衮说,说你这个资格不够,你出去,索尼就退席了。完了代善说,帝之长子,当承大统,很明确,就是豪格继位。豪格这时候自己觉得有两黄旗,两红旗支持他,觉得比较有把握,他就又故意谦辞了一下。他说福少德薄,非堪当任。他的意思是我客气一下,大家再一推我不就行了嘛。这时候多尔衮弟弟就说了,说既然你推辞,那就请睿亲王多尔衮做皇帝。多尔衮赶紧就说,说这个事情还得再讨论。于是多铎又提出来了,既然多尔衮谦辞的话,那就请代善来继位,代善说我年纪老了,身体也不好,我不堪大任,代善也推辞,这样继位的事情变成一个僵局了。济尔哈朗因为是属于侄子辈,皇太极的堂兄弟,他没有继承皇位这种可能,就在中间协调。多尔衮考虑了,他如果强行登极的话,势必遭到两黄旗,两红旗和一个蓝旗的反对,就是五个旗的反对,那让豪格继位他又不甘心,怕豪格反过来报复,最后就折衷了。多尔衮说我赞成黄旗的意见,由皇子继位,皇子当中豪格他提出,他不做了,那就请福临继位,福临年纪又小,我和郑亲王济尔哈朗我们俩辅政。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就是顺治继位,顺治继位之后,多尔衮就做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之间就发生了矛盾。 </FONT></P><P><FONT size=5> 第一,多尔衮是居功骄傲,独擅威权,顺治不满意了。第二,就是多尔衮把豪格给杀了,这个豪格带兵打仗,为清朝立下了功劳,下西安,战陕西,定四川,都是豪格。张献忠是豪格射死的,豪格带了大军凯旋的时候,到了卢沟桥,豪格死了,怎么死的?《清史稿·豪格传》说,相传军队凯旋到卢沟桥的时候,举行宴会在宴会当中,用弓弦给勒死的,还有一种传说就是也是凯旋的时候设了伏兵把他给杀了,总之是多尔衮把豪格杀了,豪格是顺治的哥哥呀,多尔衮杀了豪格还霸占了豪格的妃子作为自己的福晋,当然顺治不满意了,这是第二。 </FONT></P><P><FONT size=5> 第三多尔衮主要代表两个白旗的利益,处处照顾这两个旗的利益,从土地的分配,从干部的任免,损害了两黄旗的利益,黄旗不满,当然顺治也不满了,第四就是多尔衮和顺治的母后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顺治也不满意。我在这里头还要说一下,就有一种说法是顺治是多尔衮的私生子,我觉得这纯属无稽之谈,只是小说家言。 </FONT></P><P><FONT size=5> 多尔衮感到摄政王做了七年,在顺治七年的时候,十二月份死了,死在喀喇城。第二年正月,顺治八年正月,顺治亲政,二月就宣布多尔衮十大罪状,顺治采取什么措施呢?籍其家产,籍没,抄家,罢其封爵,原来封什么都罢免,撤其庙享,诛其党羽,多尔衮党羽杀的杀,放的放,贬的贬,不仅如此,据传教士卫匡国有一本书叫《鞑靼战记》这里面记载说:多尔衮的坟被挖了,把多尔衮的尸体抛尸荒野,用棍子打多尔衮的身体,用鞭子来鞭尸,更有甚者,把他头割下来,身首异地,我们不评论这件事情是不是过分,但是说明一个问题,就是顺治对多尔衮之恨可谓咬牙切齿。</FONT> </P> <P><STRONG><FONT size=6>《清十二帝疑案(四)顺治(下)》</FONT></STRONG></P><P><FONT size=5><STRONG>内容简介:</STRONG> </FONT></P><P><FONT size=5> 福临时6岁登极,在位18年,年号顺治。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母亲、皇叔、爱妃、僧人,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正是他们带给顺治悲剧的一生。 </FONT></P><P><FONT size=5> 有人说,顺治对母亲的不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孝庄与多尔衮之间暧昧的关系,这也成为近百年来清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FONT></P><P><FONT size=5> 根据《清史稿·后妃传》的记载,顺治有两位皇后、十五位嫔妃,在这些后妃中,他一心宠爱的是董鄂妃。 </FONT></P><P><FONT size=5> 关于董鄂妃其人,也有着三种说法,给后世留下重重谜团。 </FONT></P><P><FONT size=5> 顺治十七年董鄂妃病死,她的死对于年轻的顺治皇帝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从此,顺治一蹶不振,产生了悲观厌世的念头,他开始与僧人频繁接触,谈佛论法,甚至做出剃度出家的决定。 </FONT></P><P><FONT size=5> 在亲情与爱情,皇权与空门的抉择中,顺治最终踏上了悲剧命运的不归路。 </FONT></P><P><FONT size=5> 关于这位少年天子的最终命运,后人众说纷纭。有人说,董鄂妃之死给痴情的顺治皇帝带来了感情上的巨大打击,他情绪消沉,最终遁入空门,出家做了和尚;也有人说康熙皇帝在位时,曾多次到山西五台山进香,实际上是去探望父皇。究竟顺治皇帝是否真的出家,这又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历史谜团。 </FONT></P><P><FONT size=5> <B>(全文)</B> </FONT></P><P><FONT size=5> 顺治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顺治有两个皇后,十五个妃子,他最宠爱的妃子就是这个董鄂氏。董鄂氏是谁呢?这个人有三种说法。 </FONT></P><P><FONT size=5> 第一种说法就是官书里的说法,说这个董鄂氏是内大臣鄂硕之女,年十八入侍,就是十八岁嫁给顺治了,有名有姓,她爸爸是谁都有记载,她爸爸是内大臣鄂硕,这是第一种说法。 </FONT></P><P><FONT size=5> 第二种说法就说是董小宛了。咱们用一些史料排比看一看,董小宛是江南的名妓,董小宛就嫁给了江南名士冒辟疆。崇德四年,这时候顺治是两岁,董小宛比他大十四岁,这一年董小宛十六岁,冒辟疆就认识了董小宛,过了两年,顺治四岁,董小宛十八岁了,这时候,冒辟疆又认识了陈圆圆,就冷落了董小宛。不久,陈圆圆被虏走了,他又重新又和董小宛好了。董小宛十九岁的时候,就正式做了冒辟疆的妾,搬到冒辟疆的家里。这一年顺治才五岁。到顺治元年,清军到了北京,崇祯皇帝煤山自缢,第二年,清军就占了南京。有一种说法就是董小宛被掳北上到了王府,后来太后把她要了去,顺治看上了,又要了去,就嫁给顺治了。可是这个时间也不对,顺治娶妃子的时候,娶爱妃的时候,这时候董小宛已经死了,而且有坟墓埋着呢。有人说那坟是假的,当事人有记载,董小宛死了埋在哪里。 </FONT></P><P><FONT size=5> 顺治十三年,他娶董鄂妃的时候,就是说顺治十九岁,董鄂妃十八岁,十九岁加十四岁,那董小宛活着就33岁了,所以,根据年龄的排比和其他史料的记载,董小宛不是董鄂妃。 </FONT></P><P><FONT size=5> 那下面就第三个人了,第三个是谁呢?就是顺治有个弟弟叫博穆博果尔,是博穆博果尔的妻子。顺治看上她,两个人就你来我往,他弟弟发现了,回家以后就痛斥他这个王妃,他这个王妃就到顺治那儿哭诉,顺治把他弟弟叫来打了,顺治他弟弟回去之后怎么办呢?他哥哥是皇帝呀,只有两条路,一条忍了,你爱怎么着怎么着,忍到最后结果也是死。博穆博果尔在顺治十三年死了,这是七月初三死的,八月二十三,五十天后,顺治娶了董鄂妃,有人说这个董鄂妃是不是他那个弟媳妇?传教士写了本书,里面提到董鄂妃,就是他弟弟的媳妇。孟森先生写篇文章也赞成这个说法,但是这个问题现在还有争论,所以是一个历史的疑问。大家有兴趣可以做一些研究和考证。但是这个董鄂妃跟顺治结婚一年之后,生了一个儿子,顺治很高兴,就要把董鄂妃册封为皇后,这个儿子将来就准备做太子了,这个儿子三个月还没起名就夭折了,董鄂妃禁不住这个打击,后来董鄂妃就病了,后来就死了,她死了以后,顺治是特别悲痛,让大臣写行状纪念董鄂妃,写过来写过去,来回反复,最后顺治亲自动笔,写了数千言的行状,表彰董鄂妃。顺治感情上受了很大的打击,同他宠信佛教有很大的关系。 </FONT></P><P><FONT size=5> 下面我们讲第四个问题,就是顺治同和尚的关系。清朝在太祖努尔哈赤的时候,他脖子上就挂了念珠,在清朝的第一个都城就是赫图阿拉修了一座佛寺,皇寺。他在都城搬到盛京沈阳的时候,在沈阳皇太极修了实胜寺,崇奉藏传佛教,喇嘛教。顺治的母亲是蒙古族人,蒙古族普遍信奉喇嘛教,所以种种历史和家庭的影响,再加上自己一些特殊的原因,顺治,就和和尚结成了很密切的关系,有一个和尚叫憨璞聪,顺治是皇上,亲自到这和尚住的地方叫做海会寺,促膝长谈,相得甚欢,就是谈得很融洽。顺治回到宫里以后,又把和尚召到宫城西侧的西苑,现在中南海,里头有个万善殿,继续论佛谈法,还有一个大和尚叫木陈忞,顺治到了那儿,他跟他说,说:“我呀,总感觉我的前世好像就是佛家的人,说我到你这个寺庙之后,觉得这是窗明几净,就不愿意回到宫里。”还有一个大的和尚叫溪森。顺治就跟溪森一块谈话,他自称是这和尚的弟子,和尚当然也捧这位,有一次他跟一个和尚说,这个和尚叫木陈忞,说什么朕思上古,惟释迦如来舍王宫而成正觉,达摩亦舍国位而为禅祖。朕想效法他们可不可以。顺治想学释迦,释迦牟尼,想学达摩要出家。后来他就找了溪森说我要剃度,溪森开始劝阻,他不听,还是要剃度。溪森就把他头发给剃了,剃成和尚头了。这不得了,皇太后怎么可以同意呢。这样,就找了溪森的师傅,叫玉林琇,玉林琇就赶到北京,就让徒弟们架起柴禾来,点上火要把他的弟子溪森烧死。顺治一看这个情况不行,我不剃度了,我不出家了,就救了溪森一命。 </FONT></P><P><FONT size=5> 一天,顺治和玉林琇两个人对面坐着,谈佛论法,两个人都会意地互相笑了,为什么笑了呢?玉林琇看到一个光头的皇帝,顺治看了一个光头的和尚,两个人会心地笑了。 顺治爱子死了,爱妃死了,保姆死了,出家不成,心情非常郁闷。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顺治就病了,初三,他就传召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康熙那个“熙”字,王熙到养心殿。顺治就和王熙秘密谈了一番话,后来王熙闭口不谈此事,有难言之隐。到正月初六子时,忽然传召王熙,到养心殿,到了养心殿之后,顺治说,说朕患痘,势将不起,病势很重。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听朕言,速草诏书。我们翻译过来,就是我得了天花了,病势很严重,可能好不了,你听我口授,回去赶紧撰写遗诏,王熙就到了乾清门西侧围屏内,就起草诏书,起草一条就上奏一条,批回来改,再起草再上奏,三次上奏,得到钦定,就是它了。傍晚的时候,初七,傍晚的时候遗诏撰写和修改刚完,顺治死了。 </FONT></P><P><FONT size=5> 现在有人说了,顺治是出家了还是死了,根据我看到的材料,顺治还是死了,根据很多,我就举三点就可以了。第一:就是顺治病重得天花的时候,历史有记载,还传到民间不许炒豆。第二:王熙死了以后,有一本书叫《王熙自定年谱》,这里面记载了顺治临终让他撰写遗诏的事情,第三:溪森和尚死了之后,他的弟子给他整理一本书,在书里头记载就是顺治死之前,就说遵照祖制,实行火浴。朕身后要森溪速回京城为他火浴,顺治的遗体移到了景山寿王殿,四月溪森赶到了北京,在景山寿王殿前举行法会,溪森将顺治皇帝火浴,这是给顺治火化的和尚溪森的记载,再加上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的亲自记载,顺治临危的时候,面授遗诏的时候,以及参考其他的文献和档案的记载,可以证明顺治是病死的,不是出家了,顺治死了之后。 </FONT></P><P><FONT size=5> 留下的遗诏,遗诏一共十四条,这个遗诏叫“罪己诏”,给自己下了十四条罪状。顺治的“罪己诏”学术界有争议,有一些是他自己的意思,有一些是皇太后的意思,有一些是辅政大臣的意思,就需要仔细分辨。后来康熙就在顺治的孝陵竖了一个神功圣德碑。重点歌颂他父亲顺治皇帝的神功圣德,康熙为他父亲顺治皇帝立的这块神功圣德碑,否定“罪己诏”,肯定和歌颂他父亲的历史功绩。 </FONT></P><P><FONT size=5> 关于康熙皇帝的事情,下一次我们讲,谢谢大家。</FONT>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