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游老方山精卫湖
已经多年没有到老方山(发鸠山)了。今日,恰逢三八妇女节。长治冬泳女子队的队员们在队长张琼珍大姐的倡议下,组织到老方山一游。
当然,此行也得力于老方山所在地——长子县泳友们的热情相邀。
行前一天,韩版打电话通知时,还不知此行多少人。早晨到集合地点等候时,陆陆续续大伙才赶到。张姐估计有20人左右。
出发时点名,女士12人,男士6人。男士韩版来得最晚。在此之前,有登高望远、九林兄弟、长江侄儿以及公安老陶先到。
女士大多不认识。
虽然不认识者多,但由于是妇女的节日,她们是当然的主人。
9时从市区出发,10时左右就到了老方山脚下。
上次(大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老方山是一条砂砾路,盘旋直到山顶。
当时,同行者是县武装部政委、县委办派的车。武装部的人还拿着枪。他们说经常到那里打猎。
现在,不但这里不允许打猎,而且**也实行了管制,无证持枪是违法的。
手里虽然没有枪,但棍子还是有的。大伙有的拿着韩版提供的不锈钢管旗杆,旗杆共三节,一拆开,可以供3人手持。长子县泳友,只有“浪里赤条”。其它同行者,有3名摄影爱好者,还有一位管大伙中午开伙的朋友。他们从农家废墟里找出几根笔直的木棍,供女同志持用。
本帖最后由 韩水冬游 于 2012-3-8 23:17 编辑
张姐是此行的倡导者,也是首屈一指的指挥员。与长子泳友联系,也是她的任务。
车到长子县城精卫填海雕像前,长子县来了一位男子汉。张姐能点出他的名字,我们也跟着套近乎。
汉子没有开口,先道歉。说他家母患病,不能陪“城里来的客人”,他让“浪里赤条”陪大家。到了长子县宾馆附近,“浪里赤条”已在等候。他说给大家买了23斤面条,到了老方山上农家开伙。张姐说冬泳人胃口大,恐怕不够吃,“浪里赤条”又买了5斤。他还从商店买了许多奶粉……
我们盲然了!莫非让我们吃面条,喝奶粉?
赤条条1 发表于 2012-3-8 19: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9时从市区出发,10时左右就到了老方山脚下。
上次(大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老方山是一条砂砾路,盘旋直 ...
欣赏啦! 本帖最后由 赤条条1 于 2012-4-5 19:55 编辑
在山下盘桓几许,10时40分开始登山。长子朋友说到山顶有660级台阶。
同行者老宋,是此行年龄最长者,1945年出生,现年67岁。他是个细心人,从登山始,就开始数石阶。
山下,有几个水潭,水清澈见底。听“浪里赤条”说,他曾在此潭游过。很爽。我们也窃窃然,想先游完泳,再登山。那样或许更科学点。可是,张姐没有同意。她还是建议大伙先上山。下午再到精卫糊里游泳。近午时,到了山顶。老宋通报大家,共710多级台阶。进山几百米,石阶开始密集。几乎步步拾级而上。到了最后,更是笔直往上,不敢回头望。先头部队已到了顶,最末几位还在台阶上蠕动。他们似乎是爬着上来的。
山顶有“九窑十八洞”。不知始建于何年何月。但窑窑有名,洞洞皆空,无所供俸。
赤条条1 发表于 2012-3-8 19: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山下盘桓几许,10时40分开始登山。长子朋友说到山顶有660级台阶。
同行者老宋,是此行年龄最长者,1945年 ...
赤条条的纪实真快,不愧是专业记者 早春时节,市区已见不到雪的踪迹。但是老方山的林区、羊肠小道上全被积雪覆盖。在山沟里,我们是踏着没脚的白雪艰难而行,到了泥泞处,只好寻找有草的地方。即使如此,上得山来,人人两脚都是泥。有人戏言:三八节,我们是跟着妇女重走了一次长征路:爬雪山、过草地……
老方山,史称发鸠山。是纪念精卫鸟的圣地。
当今世界,只要人出了名,人人都要争他的故里。
可是,华夏五千年,没有一个地方与长子县争精卫鸟。据《山海经·北次三经》记载:“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又说:“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炎帝,是上党古城的骄傲,在长治市区东侧,高高的老顶山上,矗立着炎帝的铜像。
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一个种地人家的姑娘,想来是不会游泳的。她却要去海里游玩。“溺而不返”是必然的。
站在高高的老方山上,望周围的山岭,皆在脚下。老方山雄踞群山,而遥望“东海”处,无一例外,也皆是群山。想来炎帝的时代,东边都是水。在水的世界,不会水,本身就是一场悲剧!
回顾精卫的历史,实际上是说“不会水”的悲剧。
如果精卫填海是个悲剧,不如说是告诉女同志,首先要学会游泳。才能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与精卫填海同时代的典故,还有愚公移山。
本帖最后由 赤条条1 于 2012-4-5 19:57 编辑
愚公移山,说的“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二山”,也在长治地区。愚公九十岁了,还挖山不止。后感动天帝,命“大力神”将“二山”搬走。以至于我们“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就像走平地一般。
去年,韩版、登高望远、一声啸和我,开车到嘉鱼参加版主会,到襄阳会泳友时,就深切感受到今日之交通,真的非精卫、愚公时代可比。他们那个时代,住在山里出不了山,住在水边出不了海。人生算下来就是一个悲剧。想去东海游泳,“溺而不返”;挖山,要子子孙孙挖下去。如此一来,一辈子都耗在学游泳、练钻洞上,人一辈子还能干啥!
自古,人们都用妖媚、妖娆、妖艳、妖冶甚至“妖精”来形容女人。
九窑十八洞,虽然洞洞皆空。但玉皇殿里却供俸着观世音。
本帖最后由 赤条条1 于 2012-4-5 20:01 编辑
观世音,就是手持净瓶、柳枝的那位菩萨。其全称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在国际上有“人类的仁慈保护者”之称。
观世音上观天庭,下察民声,“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是平安的象征。
人生在世,不求富贵,但求平安。
在九窑十八洞,从上到下,难以找到精卫的身影。
精卫哪里去了?
莫非观音就是精卫?
在“三八”节,登老方山,由精卫、观音,我想到了母爱。
人生,不管你官职多么高,事业如何重。其实,母亲是最伟大的职业。
没有母亲的庀护,我们难以成长;没有母亲的教诲,我们难以启蒙。
后殿,殿墙,是用石块堆砌,屋檐是高高翘起的那种,大有秦汉之风。可惜年代久远,墙壁已经坍塌。在坍塌的壁下,立着一座石碑,上面写着“供俸”二字,下面阴刻着一个图形,表现的是精卫鸟在展翅飞翔,凤头龙尾,煞是漂亮。与县城边的精卫鸟雕像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帖最后由 赤条条1 于 2012-4-5 20:02 编辑
从九窑十八洞出来,人累得够呛,大伙还轮流背着、抬着那30斤面条。不说别人,我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负责大伙中午开伙的长子朋友,已从另一条山路去农家炒卤。中午一时左右,我们才来到农家。
屋主人是一对六旬夫妇。丈夫姓田,当地人,与共和国同龄;老伴,河南合涧人,比丈夫小一岁。自打七岁来到山西,后嫁给老田,几乎没回过老家。
老田家养着三头大奶牛,下面有四只小牛,最小的才生下几天;家里还有一群土鸡,油光锃亮。5间土屋,一间坍塌。左为牛舍,右为鸡圈。晚上牛归舍,鸡回窝。老两口也就平安度过了一天。
两个闺女,嫁到山下。有客人来,是他们最高兴的一天。
赤条条1 发表于 2012-3-8 19: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张姐是此行的倡导者,也是首屈一指的指挥员。与长子泳友联系,也是她的任务。
车到长子县城精卫填海雕像前 ...
“冬泳人胃口大。。。”;P 灶是土灶,屋是土屋,炕是土炕。
卤在锅里煮着,材料是长子朋友从县城购来,有豆芽、海带、蒜薹,土豆好像是田家自己种的。
趁着老伴在屋里给大伙张罗饭菜,老田便带着大伙参观他家的牛。三头牛,一头一个颜色,有黑的、白的,还有黄的。而且颜色互渗。黑里有白,白里透黑,黄也不是纯色的。木柱上还拴着3只狗。有一只尾巴趿拉着,似乎是狼的后代。有一头母牛正怀孕,卧在那里一动不动。小牛有几周的,有几天的。大点的,依偎着母亲在撒娇;小点的,趴在地上,老田说他们在“睡”。有几个女士好奇,非要老田将它们抱起来照相。老田也很乐意。
老田说,三头母牛,是他家的“摇钱树”,现在四头小牛犊,每头可卖三千往上,少了不卖。光牛生意,今年“保本”就可收入一万二。
养奶牛总要产奶。问老田,奶还不够小牛吃。长子朋友带到山上的奶粉,就是让小牛喝的。
饭没好,肚已饿。此刻,大伙带的食品就派上了用场。小张拿出自家酿造的葡萄酒,让大伙品尝。两杯下肚,居然味道不同。小张说,从橡木桶里流出来的当然要好喝。由于橡木桶容量有限,她从地下室取出来的葡萄酒,味道就差一点。净雪大姐拿出来的葡萄干、豆腐干,下肚之前也让大伙涎水直流。琼珍大姐捧出了“冬泳缘”。没入口,人已醉。
热腾腾的面条出锅了。有的吃了一碗想两碗,有的吃了面条还喝汤。大伙放开肚吃,还是剩下了。只好留给老田夫妇收尾了。
食毕。要下山了。
老田夫妇依依不舍地送到了山路口。直到看到大伙转了弯,才回了屋。
RE: 三八节游老方山精卫湖
长子朋友带我们顺他上山的另一条小道,原路返回。那700多级台阶,成了大伙的“拦路虎”……
上山时还不觉得。下山时,才感到头晕。
“万仞”,可能是此时大伙的真实感受。
上山用了一个小时,下山也挺费劲的。
胆小点的,靠胆大的扶着、搀着,好不容易才下得山来。
回头望,山无言,天无涯,白雪艳,林海啸。
脚下的路更加泥泞,鞋已被雪浸湿,冰凉凉的。
不知何时,林间已飘起了雪花,落在脸上柔柔的。
玉皇殿高高在上,好像在向大伙打招呼:再见!
精卫鸟显灵了!
向精卫湖进发了。
不知别人怎样。我在车上做梦了
我梦见精卫鸟,
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的爪子……
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中:“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三八节,精卫鸟,我们大老爷们,跟着女泳友们,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节日……
到了精卫湖边,已围了满满的一圈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原来那位家中有事的泳友2点就到这里,他和县城的其它泳友已早先下了水。湖里还结着冰,他们把岸边砸开了一米多宽、50米长的泳道。
迷迷糊糊,我居然也下水了。
要在往常,我们总是等身上凉透了才下水。
此时,精卫鸟附在身上,我们下水游了个来回,足有百米远,还意犹未尽。
在精卫湖里游泳,我们已不是一次两次。
往年,一到夏季,我们就告别游泳池,呼朋唤友,到水库里来“过瘾”。
几乎有四五年光景,长治范围大大小小的水库,我们都游遍了。
有众多女泳友陪着,精卫鸟就永远在我们身边:鼓舞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步。
在山上,老田曾对我们说:牛也是十月怀胎。他家的小牛,三四个月就可以出栏。4头小牛,可以为他换来万余的收入。
而精卫鸟,却使我们取得了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这就是要勇于与命运抗争!
本帖最后由 韩水冬游 于 2012-3-10 20:07 编辑
张老师和浪里赤条抬着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