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小孩 发表于 2012-3-26 13:46

生于六十年代

生于六十年代的朋友,还记得的我们儿时的玩具吗?一把木刻的、用墨水染过的手枪,一张用铁丝作架、橡皮筋作弓的弹弓和用碎布头做成的砂布袋,还是看过的小人书、晚上写作业用过的那盏电石灯?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们,到现在,大的有四十七,小的有三十八,上学大都在六十年代末或七十年代初。到现在我还记得自己当时背着一个妈妈用几种不同颜色布头给拼做的小书包。我们的主课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比起现在孩子的“炸药包”来,轻松多了。我们学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不象现在的孩子开始识字,都是从“爸爸、妈妈”开始的。先是批林批孔,然后是评法批儒,紧接着是学习黄帅反潮流、反击右倾翻案风。我们同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学雷锋、做好事、拥军优属,一起上街刷标语、用彩纸写一些政治化色彩极强的大字报,记忆很深的一张是:刘XX,大坏蛋,想叫历史往后转,红小兵,不受骗,坚决把他来批判。那是何等的一种是非分明和政治责任感啊!
    同样的,六十年代生人从小就懂得憎爱分明。在“五七”指示的光辉照耀下,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学工、学农、学军,同工人叔叔、农民伯伯一起批判资产阶级。我们从小就熟知自己的家史,与刘文彩之类的大恶霸不共戴天。我们请解放军叔叔作校外辅导员,那时候学习的榜样是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和欧阳海,是刘文学、戴碧蓉、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样的一些英雄人物。为了珍惜劳动果实,每遇三夏大忙时节,我们就会像战争年代的儿童团员那样手持红缨枪,密切注视阶级斗争新动向,严防地、富、反、坏、右分子的破坏。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帮助生产队捡麦穗、谷穗和拾棉花,通过砸石子、捡废品勤工俭学为班集体增加班费。我们从小就懂得父母的每一分钱来之不易,除了过年,我们总是穿着哥哥、姐姐穿旧了改制成的衣裳,从来不会奢望有一点零花钱。我们用牙膏皮换来的几分钱,除了积攒下来租看小人书、过年买鞭炮以外,最多也只是在馋得实在受不了的情况下,换一根二分钱的冰棍或同样价格、放了糖精的大米花……
    那时候的文化生活极其贫乏。外国电影只能看到朝鲜和阿尔巴尼亚的。记得当时的《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没少让我们流下同情的泪水,没有理由不使我们为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而感到自豪,同时也为全世界那三分之二依然饱受苦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阶级弟兄而感到难过和不安。阿尔巴尼亚的片子主要以二战为题材,有《海岸风雷》、《多瑙河之波》、《宁死不屈》等等,使我们了解到另一个民族的坚贞和不屈。国产电影自然是以八大样板戏为主,那精妙的配乐、经典的道白和夸张的舞美,使人至今仍然难以释怀。后来有了《决裂》(还记得吗?手上有老茧就能上大学、马尾巴的功能)、《春苗》、《战洪图》、《红雨》等一批带有强烈左的色彩的政治电影。国家大事主要是通过有线广播和极少数的收音机进行传播,另外,就是露天电影前加演的《新闻简报》。每当看到已显虚弱、苍老的毛泽东无声地出现在银幕上会见外宾的时候,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拍着巴掌,为自己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默默祝福。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大都记得难忘的1976年。三颗巨星陨落,一年之中我们同全中国亿万人民一样,经历了三位领袖逝世带来的无限悲痛,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带来的灾难和金色十月的无比喜悦。郭沫若的一首诗,虽然是应景之作,却很能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心情: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 扫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 一枕梦黄梁 野心大 阴谋毒诡计狂 真是罪该万死 迫害红太阳 接班人是俊杰 遗志继承果断 功绩何辉煌 拥护华主席 拥护党中央
    天亮了,十年浩劫终于结束了。那时候,同样表达这种感情的还有李光曦演唱的一首《祝酒歌》。只是在若干年以后的今天,再次听到刀郎重新配曲演唱的这一首歌时,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高考制度的恢复和科学大会的召开,使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欢欣鼓舞。郭老那句“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在无数人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华罗庚、陈景润的事迹激励着数以万计的学子们发愤读书,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世纪末把祖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刻苦攻关。

胖小孩 发表于 2012-3-26 13:47

攻城不怕坚 攻书莫为难 科学有险 阻苦战能过关
    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期望和勉励,成为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没有人不相信我们的国家会在短短的二十年里,赶超英美等发达国家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在中国当代历史中,1977年绝对应该被浓浓的写上一笔。那一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第三次出山,被历史推上了政治舞台。他的复出,昭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诞生。同时,1978年开始的真理大讨论,更是为百废待举的中国大地吹起了一股清新的春风。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实现邦交化。继1971年联大第26届会议恢复中国联合国地位和1972年中日建交之后,中国彻底打破了西方长达三十多年的政治经济封锁。伴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隆隆炮声,唱着“八十年代听众喜爱的十五首歌”,我们成了一名中学生。
    有人说,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是最后一批延续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在课桌上划“三八”线的人。文化的多元化和生理上的微妙变化,使得我们无所适从。高跟鞋、“飞机头”、喇叭裤、摇摆舞被普遍视为叛逆和异端。邓丽君等港台歌手的的靡靡之音统统被斥之以黄色歌曲。那时的文坛出现了一种“伤痕文学”,主要是讨伐“十年动乱”对人性的扭曲。文化艺术又一次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初三的时候,国产的《敌营十八年》、日本的《血疑》、《命运》、《排球女将》、英国的《大西洋来的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视连续剧热,美国的《加里森敢死队》第一次颠覆了我们对英雄人物的理解。电影《少林寺》产生的轰动效应,使第二天的校园里一下子就出现了无数个光头觉远。课间十分钟,到处都是练弹腿、鲤鱼打挺和掌击树干、墙壁的武林高手。单田芳、刘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杨家将》、《岳飞传》在普及历史知识的同时,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时的一本叫作《武林》的杂志,创造了全中国期刊订阅、零售之最。也正是从那时起,1976年家里第一次购买了一台“凯歌牌”9英寸黑白电视机。每当夜幕降临,家里便挤满了街坊邻居。通过那小小的、只能收看中央、山东两个频道的银屏,我认识了朱明瑛、郑绪岚、谢丽丝、王洁实等明星。除了万人空巷争看《卞卡》外,香港电视连续剧在大陆也异常火爆,尤以《霍元甲》、《陈真》、《射雕英雄传》等为代表。
    文化生活的空前繁荣,也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改善。以前凭票、卡供应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已不再紧张,人们的着装也逐渐从千篇一律的灰、蓝、黄而变得亮丽多彩。姑娘出嫁的条件,已成为“三十六条腿”和双卡录音机、洗衣机和一台黑白电视机了。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也有幸成了最后一批能够全部看完历届“春节文艺晚会”的人。也正是从那时起,“春晚”便替代新衣、鞭炮,成了我们每年除夕的热盼。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奚秀兰的《阿里山的姑娘》、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等等,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
    我们上高中的时候正赶上了两年改三年。那时,我们的一腔热血逐渐变得理性和现实。董文华的一曲《十五的月亮》,唱响了讴歌最可爱的人这一新时期最响亮的主旋律,对越反击战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为了实现父母的夙愿和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我们白天“三点一线”,夜晚挑灯夜战。在学校寄宿的农村同学,每每在开学的日子便会用自行车推着一口袋麦子,缴给学校换取饭票,周三还要回家取一次干粮和咸菜。应该说,生于六十年代的人是最后一批在艰苦物质条件下拼搏高考的人。
经历过独木桥上的搏杀,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地地进入了大学校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们,如今大都已经或正在步入中年之旅,成了单位和社会的中坚。往事如过眼烟云,不同的经历造就了我们同前人、后人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和处世原则。回忆过去,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回忆过去,会使我们在观照历史的同时,寻找出更符合于我们时代特征的精神和境界,使我们更加为生于六十年代骄傲和自豪。

胖小孩 发表于 2012-3-26 13:54

生于六十年代的我们,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的人-“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 始……”; 是最后一拨男女生明明互有好感,却故作嫌恶状,在课桌上刻三八线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小时候写作文时,言必称--“反击右倾反案风”"当前,国内外形势一片大好“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之类的人;
是最后一拨这样的女孩子--春风越吹越暖,明明早就心痒难搔,却硬着头皮按兵不动,互相观望,最后都快放暑假了,实在熬不住了,才约好第二天同时穿裙子,谁说话不算数谁是小狗;
是最后一拨有过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被爸妈打的人;
是最后一拨整天盼着快到2000年,四个现代化从天而降的人。
是最后一拨过六一节还必须找齐了白衬衫、蓝长裤的人;
是最后一拨和泥巴、过家家、弹弹子、拍画片,背着军用水壶,揣着煮鸡蛋春游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小学劳动课上还去打扫厕所、捉苍蝇老鼠上交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满城的垃圾箱里翻拣烟标的人;
是最后一拨满大街拣冰棍杆的人;
是最后一拨点着煤油灯上晚自习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五讲四美三热爱倒背如流,但始终也没搞清楚什么时候才能练成四有新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告诉自己,要有理想有信念,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走在路上看见方格子地砖想着跳房子,跳橡皮筋的时候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每个月存钱指望小学毕业去看天安门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过黑白小人书《岳飞》,《丁丁历险记》,《烈火金刚》的 人;
是最后一拨享受过最纯最动人的日本动画片,到八十岁仍能张口就来一段《铁臂阿童木》主题歌,到九十岁仍记得《森林大帝》里的小狮子LEO、自认为曾看到过最好的动画片的人;
也是最后一拨享受过品质最佳的国产动画片的人--《大闹天宫》让我们初具审美情趣,《没头脑和不高兴》寓教于乐,《大林和小林》够曲折,《哪吒闹海》豪气冲天。是最后一拨当年在看了《排球女将》后,逢中日排球赛就紧张万分,生怕日本队真练成了睛空霹雳、流星赶月,抢走中国女排的五连冠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全了山口百慧的《血疑》系列,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无红点、担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呀,怎么尽是日货,不好意思,不过,当年的哈日族可真比现下的心境纯明多 了。)
是最后一拨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担了大兴安岭火灾罪责的现在还算是年轻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中学毕业时都要含着眼泪唱小虎队的《骊歌》中的“南风又轻轻地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和《再见》中的“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就像白云离不开蓝天……”的人。
只要你生于六十年代,在社会主义的温暖阳光下茁壮成长过,相信你一定能对以上的文字产生共鸣。
你是哪一年的,最难忘的又是哪一首歌,让记忆中的歌声在我们周围再一次荡漾,唤醒我们纯真年代的回忆,宣泄我们尘封已久的情感。无任你现在天涯、海角,时代已在我们灵魂中打上了共同的烙印、赋予了共同的情感,让我们暂时忘却烦恼、喧嚣,尽情的抱头一哭.
小松树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红星照我去战斗
小小竹排江中游
娃哈哈
《桥》插曲《啊,朋友再见》
郑绪兰 - 牧羊曲 少林寺插曲
橄榄树
外婆的澎湖湾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追捕 杜丘之歌
童自荣,乔榛,尚华等 - 加里森敢死队
木鱼石的传说 - 一个美丽的传说
阿童木之歌--十万马力 七大神力 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森林大帝 - 雷欧之歌
罗嘉良 - 大地在我脚下 秦始皇 主题曲
一剪梅
让我们荡起双桨
张明敏 - 我的中国心
生于六十年代的几大尴尬
尴尬一:小时候教育要做个诚实的孩子,成年后却不得不抽假烟、喝假酒、说假话,戴假面、上了拿假文凭人的当,在假发票上签了字,最糟心的是,看场足球,都是假球。
尴尬二:计划经济的教育绝对抹杀个性,谁要和别人不一样,不仅老师不答应,同学也不放过。然而时过境迁,社会却需要有个性的青年一代,素质教育嘛!
尴尬三:一看到现在的高考心里就堵得慌,又是警察开道又是休息室伺候,真是今非昔比!当年无人过问的成长的烦恼,如今成为正儿八经的事放在学生的身上,而那时严加制止的早恋追星,现在也很宽容地“正确引导”了。
尴尬四:美好的生活属于谁呢?二十年前, “属于我,属于你,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二十年后,80年代初生牛犊不怕虎,谁都没把六十年出生的人放在眼里。
尴尬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五十年代人眼里是叛逆的一代,而在八十年代人眼里,他们和四五六十年代人一样,统统落伍了。
尴尬六:出生在一个讲理想的年代,却不得不生活在一个重现实的年代,是这一代人最大的尴尬。
六0年代出生的判定标准:
你曾拥有二十本以上的小人书和一把自己纸折的手枪。
你吃过二分钱的冰棍。
你知道杨子荣、嘎子,李向阳,没头脑和不高兴。
你会唱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你崇拜过岳飞、咬牙切齿恨过秦桧,玩过飞镖,知道阿童木是谁。
你会做风筝之类的小东西,戴过军帽,打过三次以上的架。
你知道小路纯子,大岛茂,加里森,和大西洋底来的人。
在星期天的晚上把家里的时钟拨到6:30,好快些看到森林大帝或铁臂阿童木。
谁家里有用子弹壳做成的飞机或坦克什么的,他就是班里的英雄。
在9吋的黑白电视机上加装高高的室外天线以收到更多频道,看小路纯子。
在学校操场上拍烟标,还试图邀请班主任参加。
溜进学校的防空洞,等好不容易摸索出来已经放学了。
每个夏天人总是黑黑的,下河下湾不到两个小时不过瘾。
汽水2角钱一瓶;冰棍2分钱,雪糕4分 公共汽车:5分;公园 3分 打电话 4分。
会唱《血疑》的主题歌,会唱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看过《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霍元甲》《陈真传》,还有《冬天里的一把火》《阿里巴巴》《酒干酒趟买无》;还有铁臂阿童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森林大帝-雷欧 这些还好看的动画片;
还有滚铁圈、抗拐、打王八、十步抓人、扇元宝,跳皮筋,丢沙包......

帅克 发表于 2012-3-26 14:27

好回忆,一看就眼熟,有种亲戚感!

一江春水00 发表于 2012-3-26 14:57

:victory::victory::handshake

jinzhen 发表于 2012-3-26 16:29

胖小孩 发表于 2012-3-26 13: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生于六十年代的我们,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的人-“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 ...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现在都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了!:handshake

山苗 发表于 2012-3-26 16:31

也没记得那么多!最记滴那八大样板戏看足了十年!
版主还记得经历挺多滴!

红叶香香 发表于 2012-3-26 16:45

我们都经历过。:L

深遂的眼睛 发表于 2012-3-26 18:53

我们记录很深,经历了也很多,很多。:L:L:L

天中华姐 发表于 2012-3-26 19:16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让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做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让他们周围的人感到一份优雅和美丽;让他们做一篇篇精致的散文,无论贫富、美丑,他们都要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高贵和人格的平等。

冰灵 发表于 2012-3-26 22:17

本帖最后由 冰灵 于 2012-3-26 22:29 编辑

六十年代的人都曾经跟虱子叽子亲密接触过。:lol:lol

都知道刘文彩是坏人而刘文学是好人。

胖小孩 发表于 2012-3-26 22:21

RE: 生于六十年代

帅克 发表于 2012-3-26 14: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回忆,一看就眼熟,有种亲戚感!

小弟也特别亲切,

胖小孩 发表于 2012-3-26 22:25

RE: 生于六十年代

一江春水00 发表于 2012-3-26 14: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春水版主支持

胖小孩 发表于 2012-3-26 22:26

RE: 生于六十年代

一江春水00 发表于 2012-3-26 14: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春水版主支持

胖小孩 发表于 2012-3-26 22:26

RE: 生于六十年代

一江春水00 发表于 2012-3-26 14: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春水版主支持

胖小孩 发表于 2012-3-26 22:27

RE: 生于六十年代

一江春水00 发表于 2012-3-26 14: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春水版主支持

胖小孩 发表于 2012-3-26 22:34

RE: 生于六十年代

jinzhen 发表于 2012-3-26 16: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现在都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了!

我们曾经年轻,充满激情

胖小孩 发表于 2012-3-26 22:37

RE: 生于六十年代

山苗 发表于 2012-3-26 16: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没记得那么多!最记滴那八大样板戏看足了十年!
版主还记得经历挺多滴!

现在对小时候好多事情耳熟能详哦…

胖小孩 发表于 2012-3-26 22:38

RE: 生于六十年代

山苗 发表于 2012-3-26 16: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没记得那么多!最记滴那八大样板戏看足了十年!
版主还记得经历挺多滴!

现在对小时候好多事情耳熟能详哦…

胖小孩 发表于 2012-3-26 22:39

RE: 生于六十年代

红叶香香 发表于 2012-3-26 16: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都经历过。

大姐觉得亲切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生于六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