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2 11:16

本帖最后由 赣江乐浪 于 2012-7-22 11:41 编辑

   疍家鱼排----晚上,欧阳的朋友请客,带我们去吃蛋家鱼排海鲜,这是迤今为止我吃到的最鲜美.最原汁原味的海鲜,特别是其中的鲨鱼肉,肉质嫩滑,味道鲜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疍民即水上居民,因像浮于饱和盐溶液之上的鸡蛋,长年累月浮于海上,故得名为疍民。疍民据人类学家考察分析,证实不属于一个独立民族,而是我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属于汉族。疍民祖籍多为阳江、番禺、顺德、南海等县的水上人家。现在主要分布在广东的阳江、番禺、顺德、南海,广西的北海、防城港,海南三亚等沿海地区 。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2 11:39

       既然疍家人是水上居民,因此在蛋家鱼排上吃海鲜,就是在水上大排档吃海鲜,具体程序如下:
       首先,由小船将客人送到鱼排上;
       其次,众吃客围坐一桌,各人面前放一调味碗,内里放了大蒜,葱,姜,辣椒等,再加上生抽,醋(顺便赞一句,海南的大蒜特别香),桌子中间放一白水火锅;
       再次,将各种海鲜分品种.批次,逐一下锅。每煮熟一个品种,各人将锅里海鲜捞到自己碗里,沾上作料,然后生猛开吃。待锅里海鲜捞完,又放另一种海鲜下去,如此循环往复;
       第四,待海鲜吃完,火锅里的鲜汤也不可放过,放面条下去,最后吃的是鲜美的海鲜面。
       口说无凭,有图为证: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2 11:44

坐小船去疍家鱼排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2 11:49

      疍家鱼排内景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2 11:50

本帖最后由 赣江乐浪 于 2012-7-22 11:51 编辑

众吃客围坐一桌,等待美味大餐,心情大好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2 11:59

每人面前丢弃的大堆鱼刺,蛤壳,可见吃的量大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2 12:08

本帖最后由 赣江乐浪 于 2012-7-22 12:10 编辑

这一晚上吃了蛤子.螃蟹.虾子.黄花鱼,鲨鱼等十几个品种,好吃的反复去拿,一直吃得个个撑着肚皮,打着响咯才罢手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2 12:15

       疍家鱼排外景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2 12:16

本帖最后由 赣江乐浪 于 2012-7-22 12:16 编辑

食客如云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7 22:14

在三亚游玩两天后,全体又出发上路了。到此东线路程已经结束,开始了西线骑行的第一天。今天的骑行路线为三亚----板桥,路程为128公里。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7 22:15

出发前合影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7 22:17

本帖最后由 赣江乐浪 于 2012-7-27 22:19 编辑

西线主要是海南的农业蔬菜及水稻基地,沿途看到很多的蔬菜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7 22:23

西线还是海南黑山羊的养殖地,海南黑山羊是海南省目前唯一的地方优良山羊品种。黑山羊受海南热带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经当地群众长期选择而成独特的品种特性和生态特性,具有耐粗饲、耐高温高湿、抗病力强、性成熟早、肉用性能好等优点,是中国热带地区规模化养殖宝贵的品种资源。黑山羊以肉用为主,其肉质优良,脂肪分布均匀,无膻味。在板桥,我们吃了红烧黑山羊肉,确实一点膻味都没有。发几张在旅馆楼上拍的照片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7 22:25

途径天涯镇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7 22:32

到达崖城镇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7 22:37

到达九所镇--乐东县辖地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7 22:41

最后到达板桥镇----东方市辖镇。1987年建板桥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32.7公里。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2.1万。223国道、三(亚)石(禄)铁路经此。附近水域盛产海鱼、对虾。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7 22:47

在板桥镇我们居住的旅馆,标间为70元一晚,,条件一般,但干净卫生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7-27 22:51

当地养猪还是传统养殖--散养,这是海南本地黑猪,肉味鲜美

赣江乐浪 发表于 2012-8-10 14:56

      2012.3.15。今天是骑行的第七天,早上7:40出发,阴天,有时有小雨。路线为板桥----新龙----东方----大田----昌江,路程为128公里。从东方去昌江后,则一路向北,进入丘陵地带,路型开始起伏,上坡下坡,体力消耗较大。但是沿途风景漂亮,晚上住在八一垦殖场总部招待所。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环海南岛骑行游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