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置冬泳耐寒等级段位的提议
本帖最后由 漫修 于 2012-12-11 19:25 编辑为量化冬泳运动量,提高科学冬泳水平,促进青岛汇泉湾冬泳事业的发展,特提出设置冬泳耐寒等级段位的提议。
在1个标准大气压,北风4-5级,气温-4~-6℃,表层水温1~3℃下,游泳时间不超过30分钟的前提下,按照一次游泳距离划分等级段位:
游距>1000m者,为“超一流”——冬泳十段;
600m≤游距<1000m者,为冬泳九段;
300m≤游距<600m者,为冬泳八段;
200m≤游距<300m者,为冬泳七段;
100m≤游距<200m者,为冬泳六段;
80m≤游距<100m者,为冬泳五段;
60m≤游距<80m者,为冬泳四段;
40m≤游距<60m者,为冬泳三段;
20m≤游距<40m者,为冬泳二段;
1m≤游距<20m者,为冬泳初段。
冬泳七段以上为高等级冰泳队员,冬泳四段至六段为中等级冰泳队员,初段至三段为初等级冰泳队员。
如有不当,欢迎汇泉湾的、青岛市水域的,或者全国兄弟冬泳协会专区冬泳队朋友给予指正。
此标准适宜海水;P
这是冬泳界第一次提出段位科学冬泳法。我认为是个很好的借鉴。
有创意,可研究。:handshake 应该是时间作为最重要的指标,:lol:lol:lol 分的太容易了!按你这么分,我属于第三项的,我们这里还有第一、第二项的。 漫修提意很好,但因地而异,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在青岛海域我认为是可行的,谢谢漫修!:victory::handshake 本帖最后由 大地牧歌 于 2012-12-11 11:54 编辑
创意很好,但是我认为应该兼顾时间因素,总之可以探讨。 大地牧歌 发表于 2012-12-11 1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创意很好,但是我认为应该兼顾时间因素,总之可以探讨。
有理,有理:lol:victory: 漫修的创意很好,去年冬网谈论过冬泳运动的评级问题,意见不一放下了。可以在我们队试点评定,不过耐寒时间是重要标志。 本帖最后由 漫修 于 2012-12-11 19:23 编辑
是的,耐寒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元素。但是,会不会有人在水中行走呢?应该加上不限泳姿游泳。比较好的办法是,限定在不超过30分钟内。这相当于一个数学问题缺少定义域。 本帖最后由 漫修 于 2012-12-11 19:23 编辑
水文的基本要素是否也要加上:表层水温,水的盐度,水深,水的透明度(水质好会激发人的兴奋细胞),光照情况,水气界面风力风向温度。 向左走 发表于 2012-12-11 12: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漫修的创意很好,去年冬网谈论过冬泳运动的评级问题,意见不一放下了。可以在我们队试点评定,不过耐寒时 ...
感谢左版主的厚爱。其实还应该增加上很多前提条件:比如允许戴泳帽,手套和脚套。不能穿全身泳衣,只能是泳裤/泳衣。
测评时应该实测其它水文要素(盐度、水深、透明度、波浪、水气界面风力风向和水气界面温度等)做一补充说明。测评的时间应该不超过30min。
想法还是很粗糙,万望大家多提意见。:handshake:handshake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2-12-11 04: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漫修提意很好,但因地而异,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在青岛海域我认为是可行的,谢谢漫修!
:handshake:handshake 我认为考量冬泳应该以时间划定,而不应以游距为标准,因为存在游速问题,有的人100米用时3分钟,也有2分钟或更快的,仅代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帖最后由 青岛腊梅 于 2012-12-17 18:48 编辑
满修的提议非常好!我认为应该冬泳时间+距离=?段,每个段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可以在汇泉湾推广!赞一个! 300—600米 O度水, 气温-10, 风5—6级 ,8—13分钟,300米,露天更衣,一周遇一二次,每天游 80M--100M: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