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之说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3-2-22 14:48 编辑聊天讲古,柳州话叫“摆古”,桂林话叫“谈板路”。 为弘扬地方文化传统,柳州电视台开办了“摆古”专栏,桂林电视台也有个“板路”专题节目。 现在,桂林论坛正在搞【板路大赛】,优秀帖子奖煮蛋器一个。得不得奖无所谓,煮蛋器那点奖品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但我喜欢谈板路,见这个栏目开办以来,人气不旺,点击率极低,有的帖子三天还达不到100的点击率。于是,试着发了一个帖上去,结果还算可以,两天得了800多的点击率。感觉还行,就想在专区上发一发,想请我的各地泳友们也上桂林论坛看看。认为还行,就回个帖,捧捧场;不回帖也没关系,浏览一番,了解一下,也让我赚点人气。 链接如下:http://bbs.guilinlife.com/viewthread.php?tid=7692527&rpid=11152301&fav=yes&ordertype=0&page=1#pid11152301 本帖最后由 桂平老山 于 2013-2-22 11:34 编辑
历史掌故、地方习俗、外来语言的引进、形成局部地方方言的新词语。有些词语可以流行,有些词语却在社会的发展中自然消失。楼主对地方方言词语的形成和流行、消失和延续使用的情况很有研究。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3-2-22 15:08 编辑
桂平老山 发表于 2013-2-22 11:33 http://bbs.china-ws.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历史掌故、地方习俗、外来语言的引进、形成局部地方方言的新词语。有些词语可以流行,有些词语却在社会的发 ...
谢谢老山版主的支持!
对地方语言我谈不上有研究。但是,钟爱家乡母语,是普天下所有人的故乡情结。郁钧剑有一次跟随两位桂林人,从中央电视台向东一直走到国贸桥,几乎走完了整条长安街。就是那正宗的桂林话激活了他的家乡情结,让他尾随身后,欲罢不能。我也是偶然看到一份资料,得知了“马武”一词的出处,才写了这篇作业。还请老山版主和其它泳友们,不吝赐教!
我也是从马武走过来的。;P 本帖最后由 爱柳江 于 2013-2-23 10:56 编辑
呵呵呵。。。柳州曾经有段时间把“挑土方”(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建筑工地开挖基础,都是由人力——手拿铁锹挖,土用肩挑运)叫做“马武”。初中那时放假,我们也曾去“马武”(挑土方)过,挑一天可以赚5-8角钱,很不错的收益了。那些大人们是1块4角8分一天,也有的工地是1块2角5分一天。这是我做过的最辛苦的假期工了。看看现在的孩子们,哪里吃过这等苦啊! 本帖最后由 漓江冬泳人 于 2013-2-22 11:25 编辑
原文如下(稍作修改):旧时,打工者在桂柳地区有个统称叫“马武”。据说,此称谓源于桂剧《马武打宫》。马武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老臣,也是中兴汉室的佐命功臣之一。剧中的马武疾恶如仇、重情重义、勇猛刚强、质朴可爱,几乎是个完人。功高位勋的重臣,刚直率真的个性,加上光武帝的异常宽容,因此,晚年的马武但凡听到误国佞臣之言,见到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举,即便正在宫中朝上,他也怒目而斥,抬手就打。《马武打宫》就是通过宫中打人的特定场面,戏剧性地表现了马武这一柱石忠良,质朴、率真而又可爱的人格魅力。因“打宫”与“打工”同音,打宫的马武就因口语上的借喻,嬗变为打工之“马武”,属于桂柳话中的隐语之一。时下职工有白领、蓝领之分野。而那个时候,管你是打长工还是打短工,只要是临时工,都一言以蔽之——“马武”。计划经济时期,只有计划内用工和计划外用工两种形式,“马武”的内涵也随之悄然发生了变化,逐步演化成特指在室外作业干重体力活路的工人。“重体力劳动者”,英文写作“coolie”,读音与现今的时尚形容词“酷”相近。“coolie”旧时译作“苦力”,译者借其音表其意,深得外语翻译“信、达、雅”三味之神髓。自抗战沦陷期城区化为焦土之后,桂柳城市建设的各个发展阶段,一直都活跃着一支庞大的劳动者群体——重体力劳动者大军。建筑业,拉板车,挖土方,蹬三轮,扛包,挑担,搬运货物……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拿着微薄的收入,承担着常人不堪的重负,本不该受人歧视再给予蔑称。也许是由于“苦力”一词是由翻译而来的泊来语,且鄙薄贬抑之意过于明显,不符合新中国尊重劳动人民的精神,因而在口头上不能广泛使用。所以,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市井民间又拾起了旧时代的隐语——“马武”作为替代词汇。作为过去梨园行的隐语, “马武”的隐义,也由“打工者”俨然成了“重体力劳动者”的代名词。诸如:“兄弟们是马武,哪能同你们这些老板坐一起呐?”“就你们几个自家人搬家,哪有力气搞定呐,喊几个马武来嘛”……不可否认的是,内涵略有之贬义,总是挥之不去。可是,历史上的马武,却是个名垂青史的重量级人物。即使不爱读史的人,大概也听过“十三太保”之说,马武就是与东汉光武帝一道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十三太保之一;即便对神话故事不感兴趣,大体也知道中国神话有个“二十八宿”。马武就是“中兴汉室二十八将”,画像置放在南宫云台,被后人演绎成“二十八宿”的28位将帅之一;中国民间最初的门神,就是马武和铫期。只是到了唐朝,门神才改成了当时的民族英雄尉迟恭和秦琼。之所以这样改,除了历史原因外,就是这两个人与马武和铫期所使兵器,都是金鞭。在思维惯性上,这是个容易延续崇拜的偶像形态。也许,最初引用“马武”隐语之人,纯属以剧名取意而演绎,未究贬褒。但是,用了马武这般响当当的历史人物来隐喻众“苦力”,蕴含其中的些许贬义,也就烟消云散了。随着社会的进步,机械化的介入,过去“马武”所包含的行当,大多已退隐于历史的天空,成为过往,不复再来。现如今的年轻人对“马武”之说,已然感觉陌生了;长者们虽还记得“马武”一词,也少有用度。像那种“算了吧!你还不是想拿我来当马武”,“莫管什么老板和马武,在一起喝酒,都是自家两个外头人”……诸如此类活泼而轻松的言语玩笑,隐义调侃,可能过不久,将会消失于市井民间,并在桂柳话的词库中,被天然淘汰,自然删除。 但是,桂柳话中这句趣向口语的生成、发展和消失的全过程,应当被历史所记录。 爱柳江 发表于 2013-2-22 19: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呵。。。柳州曾经有段时间把“挑土方”(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建筑工地开挖基础,都是由人力——手拿铁锹 ...
领导同志是苦尽甜来。
岸上人 发表于 2013-2-22 17: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是从马武走过来的。
与我俩同时代的人,六七十年代迫于生计,有过“马武”生涯者相当普遍。艰苦岁月,艰辛劳作,对人也是一种非常值得珍惜的磨砺。好在,我们的“马武”生涯相当短暂,不然的话,早就积劳成疾了! 爱柳江 发表于 2013-2-22 19: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呵。。。柳州曾经有段时间把“挑土方”(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建筑工地开挖基础,都是由人力——手拿铁锹 ...
在那个劳动力极其廉价的年代,“马武”工的收入非常微薄。文革停课期,我也挑过土方;插队期间,打过一块二毛五一天的“马武”工。与爱柳江版主同病相怜。但是,最艰苦的磨练还是下乡插队那一段蹉跎岁月。 萝卜洲老兵 发表于 2013-2-22 2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领导同志是苦尽甜来。
相形之下,行伍出身的老兵在军营里吃着皇粮,比我们幸运多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