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现象 值得关注
本帖最后由 姚克明 于 2013-4-1 15:33 编辑屌丝现象 值得关注姚克明 “屌丝”很粗俗的一个词汇,是什么意思呢?好长时间了,我并没有在乎它。如今,它成气候了。在网上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甚至有大批的青年网友,都声称自己是“屌丝”。这就诱使我不得不来仔细瞧瞧这个“屌丝”和“屌丝现象”,也许还有和我一样弄不明白的网友,咱们就不妨一道来探索一下。
“屌丝”是怎么回事
据网上介绍,“屌丝”丑穷无能但善良:它代表了最广大年轻人的面貌。“屌丝”多指年轻男性,他们出身卑微,他们称自己的工作为“搬砖”,他们爱网游、爱贴吧、爱“女神”也爱幻想,却缺乏行动力,想做而不敢做;他们内心虚荣,却又不屑“高富帅”而故作清高;他们自卑、自贱却也自以为是;他们是善良的,他们也是懦弱的。
“屌丝”大多出身贫寒之家,没有更多的背景,他们有的很早辍学打工,有的寒窗十二载考上大学,毕业后才发现与理想相去甚远……他们从事着苦与累的工作,拿着并不丰厚甚至是微薄的报酬,在繁华的城市里勉强分得一杯羹。
而与“屌丝”相对的专有词汇则是“高富帅”,即:男人在身高、财富、相貌上的完美无缺。这样的男人往往会博得众多女性的青睐,在恋爱婚姻中获得成功。但是对于“屌丝”来说,“高富帅”则是个心酸的词,因为无论外形、财富还是学历,“屌丝”都难望“高富帅”项背。
总之,“屌丝”就是这么一类人,他们身份卑微、生活平庸、未来渺茫、感情空虚,不被社会认同。他们也渴望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生活没有目标,缺乏热情,不满于无聊的生活但又不知道该做点什么。而这样的心态又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也就造成了网络上“屌丝”的爆红。
“屌丝”爆红到什么程度
据北京晨报2013年4月1日报道,史玉柱调查:中国屌丝达5.26亿每3人有1个男(女)友。晨报说,互联网业在愚人节迎来了一份非常雷人的调查报告。此次调查共抽样了34500名受访者,针对“屌丝”称谓的认同、“屌丝”群体的特征以及“屌丝”的网络游戏喜好习惯等进行了调查。
报告显示,我国“屌丝”人数达5.26亿,其中中国网游“屌丝”玩家人数超过8000万。在年龄层中,80后人群最“屌丝”,70后比90后更“屌”一些;区域分布上,上海市受访者“屌丝”认同度最高,香港地区则最低;经济能力上,月收入6001-8000元的男性、3001-6000元的女性受访者对“屌丝”认同度最高;感情方面,平均每三个“屌丝”拥有一个女友(男友);在消费习惯上,有约8.64%的“屌丝”群体使用苹果手机,高达94.3%的“屌丝”玩游戏愿意花钱。
报告指出,“屌丝”玩家更注重游戏体验,对游戏消费的价值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对运营商品牌的关注也较高。所以,“游戏消费”、“团队玩法”、“画面、音乐、音效”是“屌丝”玩家最为关心的三大问题。但对“游戏题材”、“外挂”等关注反而较低。有趣的是,网络游戏中女性角色比例远高于男性角色,而接近九成的“屌丝”玩家扮演过异性角色。
报告还指出,“屌丝”与否,与个人收入情况、个人年龄情况并没有严格的必然联系,在受访者的深入调查中,“屌丝”认同的现象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生活态度,并且随着互联网普及的速度,更多地为大众所广泛接受。
“屌丝”引出不同的看法
在凤凰网上广西柳州市网友vivike:当屌丝们的利益遭到侵害时,当屌丝们在社会的底层尝尽心酸时,屌丝们怯弱而无法抗争,屌丝们只能用贫瘠的文化加工语言形成或许低俗,但却形象的词语来聊以自慰。不要对屌丝们说所谓的道德,我们没有权有势有世袭的好爸爸,我们不会昧着良心宣扬意识形态的“无私道德”,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让自己自认为过得更好一点,尽管只是精神上的……
南昌市网友深秋的叶:一群无钱无权无势的年轻人,自己聚在一起开心,碍着谁的事了!还有人站在什么道德高地上指手画脚,对这些干活最重,拿钱最少,生活最苦的人评头论足,还以为自己是哪家的门神。生活不需要虚伪。
湖南省永州市网友elong:什么屌丝、神马、浮云……这都是网络文盲打的错别字,中国文字就这样乱搞!!!强烈鄙视这些文盲!!!
南京市网友文竹:无聊的国人们!别给中国人丢脸!什么玩意都是!想要全世界人都看不起中国人?这种词语也要大事渲染?无聊至极!
安徽省巢湖市网友甘味处:本来一个下流的字(屌),被堂而皇之地到处使用,真是使人无语……
“屌丝”引起媒体的注意
据新快报报道,冯小刚认为,自称草根是自嘲,自称“屌丝”是自贱。一个会讲中文的老外问我:“屌丝”是什么东西?我答:是对境遇不堪者的蔑称。老外困惑,问:为什么你们的电视和报纸大量使用这个词?听上去像是在赞扬。我告诉他,我们这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老外彻底懵了: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我们那虽然言论自由,但媒体绝不敢用这么恶心的词形容弱势群体。
近日,冯小刚在微博中热辣点评“屌丝”一词,“称自己是草根是自嘲,称自己是‘屌丝’那是自贱。”冯小刚表示“屌丝”属于脑残群体,是对境遇不堪者的蔑称,不要以为这词不寒碜跟镀了金似的。冯导的一番话也引来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冯小刚说:“屌丝”分属两个不同群体:一个是弱势群体,一个是脑残群体。看评论,一些人恍然大悟糊涂上了流行的当;一些人执迷不悟坚持认为“屌丝”这词不寒碜跟镀了金似的,这谁也拦不住,您惠存。反正我一听这两字就想到了那三字。别怪我没提醒您。自嘲?哈,太有幽默感了。
新快报说,“屌丝”爆红,也引来了反弹。有文化学者在微博上批判说,“屌丝文化”是一种对社会拜金风潮的无奈掺杂的产物,亦充满了格调不高的低俗气。“屌丝”亚文化下,看起来嬉皮笑脸满不在乎面孔的背后,其实和这个社会中其他所有人一样,他们所需要的,是爱。
也有人认为,在我们观察官方试图用“中国梦”来激励整个国家的时候,我们也应当关注“屌丝”身份的流行。这代表了一种对中国社会的看法,它认为“中国梦”是给别人的。
“屌丝”的热度可能会持续很久,也可能一闪而过。值得回味的,是每个人面对它,审视自己的眼光和态度。
2013-4-1 15:18
斜月吟风
“屌丝”丑穷无能但善良:它代表了最广大年轻人的面貌
2013-4-1 16:26
博主回复
也许是吧。
原来如此,老兄说的很明白,谢谢! 大地牧歌 发表于 2013-4-1 2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来如此,老兄说的很明白,谢谢!
谢谢光临! :victory::handshake 青岛海牛 发表于 2013-4-1 2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andshake:handshake 夏庄人:
感谢博主综述。
语言文化是软实力第一要素。
保持汉语言文化的纯洁性,很不容易。
普京总统把保护俄语言文化的事,当作挺起民族的脊梁来抓,决不允许外来语、私造词、污秽语等影响俄语言的纯正。
我们这里谁管?不仅不管,还带头损害。媒体也推波助澜……
2013-04-01 21:17:40
博主回复:
所言极是!这是一个不得不认真解决的大问题!
它,不仅关系到汉语的纯洁性,而且还关系到青年人的茁壮成长!
2013-04-01 21:33:25
尘心语梵
其实屌丝这个词我的感觉是大家太穷了,有人做了车奴和房奴,有的人连做房奴车奴的资格都没有。穷人的悲哀吧 ...
2013-4-1 23:03
博主回复:
其实,从贫困、艰难、曲折中起步,是大多数人成长中必须经历的阶段。
这时,自卑、自贱、自嘲是于事无补的。相反,应该奋起直追,改变现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