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13

欧洲之旅回顾--威尼斯水城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这个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的城市,一度曾握有全欧洲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这个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似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人们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纪开始发展,14世纪前后,这里已经发展成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誉为整个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纪为威尼斯全盛时期,成为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16世纪始,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威尼斯逐渐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从于拿破仑的统治,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1849年反奥地利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区和意大利才实现统一,从此成为意大利的一个地区。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19

       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广场(Plazza San Marco) 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圣马可广场是由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
   圣马可广场初建于9世纪,当时只是圣马可大教堂前的一座小广场。马可是圣经中《马可福音》的作者,威尼斯人将他奉为守护神。相传828年两个威尼斯商人从埃及亚历山大将耶稣圣徒马可的遗骨偷运到威尼斯,并在同一年为圣马可兴建教堂,教堂内有圣马可的陵墓,大教堂以圣马可的名字命名,大教堂前的广场也因此得名“圣马可广场”
《茜茜公主》系列的《皇后的命运》最后那个小公主奔跑到茜茜身边的场景就是在这里拍的。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15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17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19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21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22

本帖最后由 夏橙 于 2013-6-24 17:49 编辑



鸽子与人和谐相处




鸽子在我手上嘬食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23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24

本帖最后由 夏橙 于 2013-6-24 17:50 编辑



金碧辉煌的教堂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26

威尼斯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风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还要狭窄,两条船 不能并开,只能单行。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连接街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它们高高地横跨街心,一点也不妨碍行船。威尼斯的桥梁和水街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与海鸥一起飞,形成了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威尼斯城内古迹甚多,大大小小的120多座教堂,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另外,还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都隔河相临,十分别致。威尼斯的房屋建筑风格各异,房屋的门窗、走廊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夜间泛舟威尼斯,独有一番情趣。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意大利威尼斯,来感受她的美丽、温馨和浪漫。威尼斯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公元453年就开始了建筑了威尼斯。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27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29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30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31

本帖最后由 夏橙 于 2013-6-24 17:41 编辑

独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名字——“贡多拉”(意大利语"GONDOLA",又译为“刚朵拉”或“冈多拉”)。这种轻盈纤细、造型别致的小舟一直是居住在泻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据1094年文献记录,其名来自7世纪时的第一任总督。   贡多拉有十分悠久的历史,11世纪是贡多拉最盛行的时期,当时的数量超过了一万只,但如今的威尼斯仅剩下了几百只贡多拉。
今天这种小舟一般长为10.75米、宽为1.75米。小舟的平底呈不对称型,这样可以较好地保持只靠一侧单桨划的船的平衡。从前的贡多拉的中间船舱还有一个可以活动的船篷,用来给旅客遮阳挡雨,有的船篷上面开有小窗和小拉门。后来这种船篷也消失了。
贡多拉船夫现在只穿着一件带横条的紧身针织上衣,戴着一项草帽。过去船夫们的制服是很奇特和考究的。划船的时候,船夫站在船尾上,有搁在弯曲的桨架上长长的单桨划。平日,冈多拉主要作为旅游船使用,乘坐贡多拉费用较贵,平均每40分钟约为70欧元。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34

叹息桥是威尼斯的必访景点之一。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叹息桥是一座拱廊桥,架设在总督宫和监狱之间的小河上,享有盛誉。它建于1600年(另一资料:1603年)。因死囚被押赴刑场时经过这里,常常会发出叹息声而得名。当犯人在总督府接受审判之后,重罪犯被带到地牢中,可能就此永别人世,过去临刑死囚走向刑场时必须经过这座密不透气的桥,死囚们只能透过小窗看看蓝天,想到家人在桥下的船上等候诀别,百感交集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发出叹息之声——再向前走便要告别世间的一切了。   据说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有一个传说:有个男人被判了刑,走过这座桥。“看最后一眼吧!”狱卒说,让那男人在窗前停下。窗棂雕得很精致,是由许多八瓣菊花组合的。男人攀着窗棂俯视,见到一条窄窄长长的贡多拉,正驶过桥下,船上坐着一男一女,在拥吻。那女子竟是他的爱人。男人疯狂地撞向花窗,窗子是用厚厚的大理石造的,没有撞坏,只留下一摊血、一个愤怒的尸体。血没有滴下桥,吼声也不曾传出,就算传出中,那拥吻的女人,也不可能听见。血迹早洗干净了,悲惨的故事也被大多数人遗忘。只说这是“叹息桥”,犯人们最后一瞥的地方。且把那悲剧改成喜剧,说成神话。
   电影“情定日落桥”就在这取景的。叹息桥两端连结着总督府和威尼斯监狱,是古代由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
叹息桥建于1603年,因桥上死囚的叹息声而得名。叹息桥两端连结着威尼斯共和国总督府(都卡雷宫)和威尼斯监狱,是古代由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此条叹息桥是密封式拱桥建筑,由内向外望只能通过桥上的小窗子。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40

本帖最后由 夏橙 于 2013-6-24 17:43 编辑




威尼斯水城街景

夏橙 发表于 2013-6-24 17:45

本帖最后由 夏橙 于 2013-6-24 17:51 编辑



遇见一群意大利美女,她们非常乐意让我拍照

南极仙翁 发表于 2013-6-24 17:46

认真欣赏,快乐分享了,谢谢!

大白鲸 发表于 2013-6-24 18:35

威尼斯水城----一段世界历史---- 欧洲历史回顾,欣赏、快乐、分享、谢谢

水之韵 发表于 2013-6-24 19:08

欣赏了!谢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欧洲之旅回顾--威尼斯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