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3-8-30 17:48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圣旨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其实这句话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才有,而且也不是这样断句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一座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取名为“奉天殿”。这是朱元璋和大臣们议事的地方。为了向人们昭示他登上皇位是奉天的旨意,也就是进一步阐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他把手拿的玉圭也刻上了“奉天法祖”字样,而且还写了《御制纪梦》一文,说自己梦游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为“奉天承运”找到了事实根据和理论基础。朱元璋便自称“奉天承运皇帝”,所以他颁发的诏书前面都要加上“奉天承运皇帝”六个大字。至于后边的“诏曰”二字,是不能与“皇帝”断在一起的。

也许是后人为了念的方便,便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从中间断开,这就是电视剧中常说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了。

至于清朝仍然沿用明代的称呼,是因为它也想表明满清发祥地盛京也有“奉天府”,它的皇帝也是天命所系。

所以清朝皇帝发诏书也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大字,一直用到辛亥革命宣统皇帝退位才结束。 由此可知,明代以前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纯粹是无稽之谈。

畅游大海 发表于 2013-8-30 17:55

:lol:lol原来如此

大风哥 发表于 2013-8-31 17:58

韩剧里面也常出现这几个字,倒不是因为编剧无知,而是心态问题,是故意为之。他们对自己的民族太不自信,古装戏里经常出现“皇上”一词,连教科书里都说李时珍是韩国的骄傲等语。奇怪的是中国人都一笑了之,这和对待日本人嘴里的钓鱼岛和台湾自古以来是日本领土的厥词性质不同。

大风哥 发表于 2013-9-1 07:30

大风哥 发表于 2013-8-31 17: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韩剧里面也常出现这几个字,倒不是因为编剧无知,而是心态问题,是故意为之。他们对自己的民族太不自信,古 ...

我细查了下资料,为自己的话寻找出处,竟然发觉历史上连《朝鲜》国号也是大明皇帝批准使用的。北大孔祥东教授游历韩国四十二座大学,写了本书叫《独立韩秋》,更是惊讶于韩国人吹牛皮就像真事似的,比如:梨花大学教授拿出了孔子,屈原、孙中山,甚至韩寒是韩籍的考证;世界文化申遗则有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是韩国发明了中医、是四大文明古国等、、、。明眼人可以看出,韩国其实要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子,二战一结束,朝鲜急匆匆的先废除汉文,可怜如今图书馆里的典籍资料因为都是汉文,学生们不识,倒是咱们的普通中学生大声读给他们听: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

范大将军 发表于 2013-9-1 15:50

本帖最后由 范大将军 于 2013-9-1 15:52 编辑

            论语,中几处提到“三复白圭”的故事。白圭是什么东西?“白”是指白玉,“圭”就是做官的人上朝时手上拿的手板,秦汉以后改变形式为“竹简”。所谓“朝笏”的便是它。第一是礼仪的规定;第二是作为大事的记载,现在可以用日记本炒一下,古代没有日记本,遇朝政大事,想对皇帝报告,如果忘了怎么办?就把重要事写在朝笏上这是它的第二个用处。所以我们看上古图画中的帝王将相,手里也都拿一块长形式的手版。

范大将军 发表于 2013-9-1 16:48

          大风哥——春秋战国时代文化演变是这样的。齐鲁两国,无论怎么说,在东西周时期都具有核心性的影响作用。后来的楚国,秦国,虽凭一股新兴文化气势,左右战国时期,但始终是以国富兵强而具影响时局的力量而已。若论文化的渊源,仍然不能离开齐鲁。鲁国乃周公之后,周朝武王统一天下,对老功臣,分封建国。周公的后代被封在鲁,所以至今保存了周代的文化精神。姜太公帮助了武王统一了天下,他的后代封于齐,所以发展出后世道家学术的精神。换言之;姜太公一系遗留在中国的文化,可以说;代表了传统的道家文化。鲁国的文化则代表了周公这个系统,也就是形成了的后世儒家文化。楚的文化则为老,庄一系所形成南方文化成分较多,墨子则代表宋国的文化,宋为殷商的后代。所以在墨子的学术思想中,保留有浓厚的夏商文化的色彩。要讲中国文化史或哲学史,对这些观念及概念应该特别清楚。
          至于韩国是个小诬乱,它的国旗都是八卦阴阳图,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周易(易经)孔子的易经大传。韩语是汉语派生的,日语也是汉语派生的。甲骨文更不必说了,所以说对日本,韩国人,一句话“缺教”!

向左走 发表于 2013-9-1 17:23

休闲之余专区‘百花争鸣’好戏连台啊: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圣旨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