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开饭店豪言:谁能吃5年知青饭我奖50万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4-6-20 20:15 编辑老知青开饭店豪言:谁能吃5年知青饭我奖50万 2014年06月05日 14:30
来源:钱江晚报作者:朱韶蓁
核心提示:吃5年知青套餐,干5年知青活,可获得50万元奖金——这是温州市一家即将开业的怀旧餐厅打出的广告,酒楼外墙上大大的广告引来了不少路人驻足观望。
http://y1.ifengimg.com/a/2014_23/f72b63c23089ec8.jpg
本文摘自:《钱江晚报》2008年4月19日第A05版,作者:朱韶蓁,原题为《这家“知青”酒楼真会忽悠》
吃5年知青套餐,干5年知青活,可获得50万元奖金——这是温州市一家即将开业的怀旧餐厅打出的广告,酒楼外墙上大大的广告引来了不少路人驻足观望。人们议论纷纷:这个噱头搞大了吧。而老板说:我这是怀旧,怀念我曾经的难忘的知青岁月。
酒楼广告:干5年活得50万元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这家餐厅。酒楼临街的墙壁上挂着“战友们,知青酒楼是你们的家”的横幅,一侧写着“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字样,另一侧则写着:本店特为知青设有知青大宴,既怀旧又实惠。如有知青子女在本店一次能吃干净知青套餐者,免餐费并可获得“不易奖”或纪念品。如有知青子女连续吃5年知青套餐,干5年知青当年干的活,可获得“真传奖”,并获得50万元现金。
经营者:缘于知青情结
在餐厅里,记者见到了酒楼老板戴某。面对是否以此为宣传噱头的质疑,戴某伸出自己的双手说:看,手背脱皮,手心都是老茧,一个老知青的手。我这样只是宣传了餐厅的最大特色而已,绝非什么炒作,完全是缘于自己多年来的知青情结。
戴某说,他本人是知青,1972年16岁时就去了黑龙江小兴安岭插队,并在那里结婚生子。直到1999年才回到温州,由于抹不去的知青情结,他一直想办一家知青怀旧酒楼。
这钱就当支付5年工资
至于为什么要推出“干5年知青活得50万元”这招,戴某称这是“为了让年轻人知道上一辈的艰苦奋斗经历”。
那么如果有知青子女真的吃了5年知青套餐,干5年知青活,是否能拿到奖金呢?
戴某说,知青套餐就是一个没有油的玉米饼和一个窝头,半颗大蒜,再加一碗汤,我想谁也不能吃上5年,更别说连续干5年我们当年干过的活了。如果真的有知青子女挑战成功了,一定会兑现承诺。之前将会签下协议。
戴在东北有一个养殖场,他说,打算安排接受挑战的知青子女去那儿干5年活,伐木、钓鱼,总之就是干当年他曾经干过的各种活。那么,这50万实际上就相当于付5年的工资。如果没干满5年,那么只能拿基本的生活费了。
老知青:这纯粹是炒作
部分当年曾有过上山下乡插队经历的市民认为,让自己的下一代去尝尝当年父母吃过的苦头,也未尝不可。但是大家普遍认为,在时下十分优越的生活环境里,让下一代吃5年知青饭、干5年知青活肯定不现实,店家也肯定知道这个现状,所以有炒作之嫌。
还有几位接受采访的老知青说,当年的那段经历是痛苦的记忆,不想再去接触。老三届知青、已为人祖母的苏女士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更有市民质疑:这样的广告是否合法、是否夸大、是否妥当?http://img.ifeng.com/page/Logo.gif
:handshake什么意思啊;P 我也是70年代的下乡知青,我深知当年的艰苦条件和艰难岁月。所以我理解这位老知青的经营策略和良苦用心! 快乐海洋 发表于 2014-6-20 2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意思啊
慢慢理解吧!;P KK搏浪 发表于 2014-6-20 2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是70年代的下乡知青,我深知当年的艰苦条件和艰难岁月。所以我理解这位老知青的经营策略和良苦用心!
谢谢关注!是啊,理解万岁! 是啊,那时的下乡可真是我们家就下乡去了两个,他们太苦了。 大有作为!
知青情结!:victory::victory:
时代变迁,我相信现在好多人吃不了老知青的那个苦了,50万省着吧。
创意很好。
KK搏浪 发表于 2014-6-20 2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是70年代的下乡知青,我深知当年的艰苦条件和艰难岁月。所以我理解这位老知青的经营策略和良苦用心!
:handshake:victory::victory: :victory::victory::victory: 上海人 发表于 2014-6-20 21: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慢慢理解吧!
:) ;P 本帖最后由 天津老知青 于 2014-6-21 21:54 编辑
有感炒作也好直白也罢,都抹杀不了时代造成的后果,对社会贡献巨大的1700万知青糊里糊涂到了晚年,首先我们做到了不在城市吃闲饭,高举红旗义无反顾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我们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当时共和国的困难。知青大返城后,知青分布很广,出国的镀金洋插队的、教授、学者,领导、大商贾、当然工人最多,还有不尽人意的,还有需要我们帮衬的,还有永远埋在了那里,相比之下我们知足。
知青的经历多,阅历多,情趣多,故事多,没有雾里看花的飘渺和华丽,实实在在的过着平凡的生活,件件事,亲友情,都做的丝丝入扣唯美真诚,和谐,憨厚,善良,真诚,实干是我们知青的定格的特点。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968--1978......?
一代人的记忆 :lol:lol
一代人的难忘记忆! :L厉史是悲剧,重复是闹剧! 往事不堪回首,如果当时能拍张照片,都是很奢侈的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