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 发表于 2014-7-23 10:30

一灯如豆! 来源:燕赵都市报

       时代越发展,灯光越明亮,然而守候在记忆深处的,却往往是儿时炕头灯盏发出的那星如豆灯光。“一灯如豆”。一星只有豆大的灯光,那是多么的黯淡、孱弱啊!在石家庄市井陉县郭家口村郭瑞明的眼中,这星光亮却能刺破黑暗,带给他无限的温暖与梦想。
       父亲当兵一走就是十年,生死不明。正是守着这星灯光,郭瑞明的母亲王运娥盼来了望眼欲穿的平安信。多少个夜晚,郭瑞明枕着这星光亮甜甜地入梦,一觉醒来,昏黄的灯光下,母亲依然在“吱呀吱呀”地摇着那架纺车,摇着他们兄妹的新衣裳,摇着生计与希望。
      如今,王运娥已94岁高龄,这位曾经缠足十二年,有一双“三寸金莲”的老太太至今穿着四十年前自己亲手纺线、织布、裁剪、缝纫的粗布衣服。儿女孝顺,生活也富足了,老人却坚守清贫。
   一灯如豆
   然而就是颠着这双小脚,颤颤巍巍的王运娥,赡养了老人,抚育了两双儿女。
      王运娥嫁给郭家口村的郭陈时18岁,郭陈16岁。那时候还讲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王运娥与未来的夫婿没见几次面就过门了。那是1938年。没多久,家门口就来了日本兵。日子在惶恐中度过。三年后,郭陈投奔了共产党,扛起枪走上了抗日前线。
       这一走就是整整十年。这十年,只有一盏青灯相伴。
       郭陈的父母已经老了,不能劳作。家里家外的活计就压在了王运娥身上。每天早晨天不亮,王运娥就要起身,披衣点亮床头柜上那盏棉籽油灯,借着微弱的灯光收拾完铺盖,就得去水井挑水。王运娥拿起扁担,走得晃晃悠悠,还得从井上将几十斤重一担水挑回来。水缸永远是满的,这是勤劳媳妇的第一项工作。家里还有几亩地,玉米、土豆、红薯样样都得种,不种地就得挨饿,种的品种单调了,吃食就会单一。
      没有机器,吃的粮食、烧的柴火都要肩挑背背。有时候下雪了,还得上山打柴火。雪花簌簌落着,雪地里,很难想象一个小脚妇人承载了多少的苦难与艰辛。
       王运娥的小脚让她吃尽了苦头。劳作完毕,双脚发胀、酸痛不说,有时还会溃烂。王运娥是个坚强的女人。辛苦她能咽下,最难的是那份相思的苦。
      十年之后的一天,部队终于来信了。郭陈还活着!他随部队转战到了重庆。王运娥说,收到信,家里欢声一片,大家奔走相告,比过年还高兴。公公、婆婆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思儿心切,接到信就筹划着去重庆探亲。他们要亲眼看看这个一别十年的儿子。那时候交通不便,却阻不住亲人思念的脚步。为了让王运娥早日与郭陈团聚,老两口带上了这个勤劳、孝顺的儿媳妇。10年坚守,王运娥终于见到了久别的亲人。走的时候郭陈还是毛头小伙子,再见面已经是膀大腰圆的英武军人了。
   王运娥的大儿子郭瑞明至今记得母亲的艰辛与不易。
       郭瑞明说,在战争年代,部队缺吃少穿,有时候冬天需要在冰水里摸爬滚打,父亲落下了腿病,走路都困难。战争结束后,全国各地正待全面建设。父亲一方面因为腿病,另一方面也没有文化,工作起来就觉得比较吃力。为了培养干部,部队专门请教员为父亲和其他不识字的战友上课。但是腿病是父亲当时最大的困扰。加之爷爷奶奶岁数大了,也希望儿子能回到身边。在参加工作15年后,父亲转业到了井陉县。
       郭瑞明说,父亲回来后,经常下乡,家里母亲依然是顶梁柱。母亲白天劳作,缝缝补补之类的工作就在晚上灯光下来做。灯盏起先烧棉籽油,后来就换成了煤油(也叫洋油)。每到晚上,大家守在灯前嘻嘻哈哈地说一阵,笑一阵,白天的所见所闻都要唠唠。玩累了,孩子们早早钻进被窝。一觉醒来后,母亲依然在等下忙绿。
       郭家口村的灯光越来越明亮,逢年过节还会闪烁起霓虹灯,但是王运娥的老屋里依然保存着那个粗糙的老灯盏。这个粗陶制的灯盏周身沾满油垢,遍布尘土,却是家里的传家宝。“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
      灯盏无言,光亮如豆,却见证了母亲的艰苦岁月与家里的甜蜜生活,它是家庭永恒的记忆。
http://www.zkxdy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7/23/101552sj2fcri1nohbrdr2.jpg




醉老虎 发表于 2014-7-23 12:39

:victory::victory:

张兴 发表于 2014-7-25 10:42

醉老虎 发表于 2014-7-23 1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衷心感谢朋友的关注和分享!:handshake:handshak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灯如豆! 来源: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