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知青 发表于 2014-8-6 21:15

谋职先谋技

本帖最后由 天津老知青 于 2014-8-7 16:05 编辑


谋职先谋技作者:光福(天津老知青)为人一生,学习他人之长,为后人谋划,血脉渊源之长。
70年代的农村人,由于户籍的约束没有谋职的奢望,只有老老实实地维系面朝黄土背朝天农耕生活,掌握世代的传承的土地。多年的所有制改成承包地后,人勤地不懒的理念又回到了农人心中,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分田到户,才真正致富了农民。

我插队的地方是个大庄,公社所在地,又是个移民村,以曹性为主,孙姓为辅,王姓只有一户。三姓之首曹姓掌权,历来古语曰,十曹九奸,是说曹姓的人奸诈,那是流传于世“三国”中的乱世枭雄曹操,被指奸的曹操也有诗句传世,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此诗多少文人顿足流泪,世上的事真是褒贬不一。我的村落曹姓虽多却都为人谦和,最为有利的说词是对我们十几名知青关照有加,不欺生,不跋扈,足矣。

王姓一家世代为农,但为人却一面独树,不知祖上何为何德,家风极好,谦和小心,寡欲少言,却又深奥莫测,在农村极为少见,各家有事,王家老太都不吝资助,大家风范,虽为单姓却德高望重。王家生三子一女,大儿子王世泽胎里带了点毛病,药不给力久治不愈,到结婚时那个腰还是伸不直,二十岁时娶了个城西蒙家的黄花大闺女,听说暗地里给了女家好多彩礼,那个年代真是非分之礼,婚后到生了一男一女,此乃祖上阴德。我了解王世泽是在一起写大队的文稿,正值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之时,两人根据形势攥稿,这个差事不好干,弄不好责任重大,所以处处小心,接触久了才知此人不简单,韬略颇多,总是思人所前。他家里的老家儿有先见,令身有残疾的他多上学,不但学了知识,还顺便学了社会杂学,他虽在乡村却不为农务,河工夫役与他无关,他的生存之道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做一些说和,了事,打闲杂之事为日常开销,倒和当时的公社及镇属干部相交极好,目的何在不便言说。我们也许是臭味相投,相互欣赏,我和他交往甚笃,我给他现代的生活气息,他也会套取我新的生活理念,互补,无话不谈。

由于八面玲珑,他刚二十出头的胖姑娘就被他送到镇上邮电局当了接线员,届时的作为,那是何等的本事,我们一伙子知青都羡慕之极,另类的脑系,另类的思维,遇事先驱有谋,在当时的年代也是出类拔萃的,最让我吃惊地是我去他家闲坐,小儿子叫军军,也有十六七岁,面相也不俗,正在堂屋打算盘,锃光瓦亮的大算盘一看就是古董,真正的红木珠,祖上有德,也算个遗产。地上的方形饭桌,一架精美的算盘放在桌上叫我吃惊不少,当时在全公社也找不出一个练珠算的,看那小军娴熟的手指在算盘上飞舞,有条不紊,真是其力神功。小学我最讨厌的科目就是珠算,此次羡慕的不得了,令我神往,王世泽在旁教授已有十年,见我惊讶,叫小军再来一个双手拨珠,更叫我眼花缭乱,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讨教后,王世泽告诉我祖上是山西人当铺中的朝奉(当铺地柜台)整天与算盘为伍,怨不得,学到如此程度却又好生了得。为了孩子的前途,力争脱离乡野,真是天下父母心,只要有一技之长,且精而又精,才能技压群芳,到哪都有饭吃,何况有这样的绝技,可见哪里都有高人,先见之明有利而无弊。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四十多年过去,经历万千之事,如今子孙满堂,真正的爱子应教其一技之长,深造于课堂,成为栋梁,那我们也不枉来一生。




写于甲午年七月中伏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

古月胡 发表于 2014-8-6 21:56

很有道理!:victory::victory:


蓝色海湾 发表于 2014-8-7 04:55



一技之长胜金山。

天津老知青 发表于 2014-8-7 11:56

谢谢版主王老师的高亮点评,

谢谢各位老师的点评

淇天大圣 发表于 2014-8-7 14:34

艺不压身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谋职先谋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