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戈 发表于 2007-10-16 21:43

原文由 米奇妙 发表: <br><P><FONT size=5>我们把心中的祝福送给这位可敬的老人吧!</FONT></P><P></P><P><FONT color=#ff0000 size=6>老米有爱心!我代老人谢谢你!</FONT></P>

晓月清风 发表于 2007-10-16 21:50

原文由 鹰戈 发表: 原文由 米奇妙 发表: <BR><P><FONT size=5>我们把心中的祝福送给这位可敬的老人吧!</FONT></P><P></P><P><FONT color=#ff0000 size=6>老米有爱心!我代老人谢谢你!<BR><BR><FONT face=隶书>鹰哥也有爱心,我是旁观者清哟!</FONT></FONT></P>

小李飞刀 发表于 2007-10-16 22:10

<SPAN id=yu529949><BR><P><FONT color=#f70909 size=5><STRONG>看楼主的帖子,心里总是别样的舒爽!</STRONG></FONT></P><P><FONT color=#3c3cc4 size=5><STRONG>这是一种朴实的美,一种原始的美。我太喜欢这样的作品。</STRONG></FONT></P><P><FONT color=#3c3cc4 size=5><STRONG>看《背影》,使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想起了我们的父辈,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一幅著名的油画《父亲》,相信40岁以上的人对这幅油画记忆应该非常深刻。</STRONG></FONT></P><P><FONT color=#3c3cc4 size=5><STRONG>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就是理解、支持、尊重,而不是什么施舍。</STRONG></FONT></P><BR></SPAN>

小李飞刀 发表于 2007-10-17 07:11

<P><IMG height=500 src="http://laoji.5151j.cn/fq.jpg" width=348 border=0></P><P><FONT color=#3352cc size=6>油画《父亲》</FONT></P><P align=left><FONT color=#e61a1a size=5>作者:罗中立,当时是四川美术学院学生。如今,罗中立教授已经是四川美术学院院长。</FONT><SPAN lang=zh-cn><BR><BR><FONT color=#e61a1a size=5>&nbsp; 《</FONT></SPAN><FONT size=5><FONT color=#e61a1a>凝视着满脸皱纹的老农:粗糙的双手捧给你这碗汤水,父亲的殷殷之情,拳拳之心,跃然于画面,不能不让观者砰然心动!》<BR><SPAN lang=zh-cn>&nbsp;&nbsp; 心心相通。许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看到这幅油画时,长久伫立,心灵受到震颤。今编入我的网页,莫忘怀劳苦的祖辈;并向为他们画像的作者致敬!</SPAN></FONT></FONT></P>

小李飞刀 发表于 2007-10-17 07:30

<P><IMG height=500 src="http://laoji.5151j.cn/fq.jpg" width=348 border=0></P><P><FONT color=#3333cc size=5>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该画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放大表现老农的《父亲》已成为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作者罗中立(当时还是四川美院的一名学生)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价格为400多元。尽管美术馆收藏作品支付的仅仅是材料费,但对画家来说,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BR>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以一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心。 <BR>1975年的除夕夜,罗中立在他家附近的厕所旁边,看到一位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麻木、呆滞守粪的中年农民。罗中立回忆当时:“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我要为他们喊叫!”后来,他画了守粪的农民,之后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成现在这幅《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改成《我的父亲》(又名《父亲》)。 <BR>作为《父亲》的“伯乐”,栗宪庭回忆说:“发现《父亲》其实很偶然。1980年,罗中立创作完油画《父亲》时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当时这幅作品参加四川省青年美展,《美术》杂志社领导去参加了,带回来一些照片。我是《美术》杂志的责任编辑,有发稿权,在办公室看见《父亲》照片时,我跟罗中立并没有交往,之前只是刊发了他的女知青图等作品。但《父亲》让我特别震动,画的尺寸是用画伟人的规格,画里的农民父亲形象强调了真实的面貌,充满了人性关怀。虽然当时他还是个学生,我还是在1981年第1期《美术》杂志封面上选用了。”栗宪庭当时也是顶着压力刊发《父亲》的,但让他欣慰的是,《父亲》得到了中国青年美展很多评委的认同,随后《父亲》被评了一等奖。 <BR>当然,在那个年代,这幅画不可避免要受到非议。有些批评家说,《父亲》“污蔑了中国农民的形象”,“没有反映解放后中国农民的新变化”。于是,油画《父亲》在最后定稿时,就有了一处细节的修改。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在父亲的左耳上,夹了一支圆珠笔。据说,这样就体现了解放后的农民已经是有文化的农民了。把一切艺术品都贴上政治标签,是“文革”期间最为流行的艺术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种有害的思想流毒还远未肃清,对油画《父亲》的影响也不能幸免,圆珠笔这个小小细节是那个时代抹不去的标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细节深刻地诠释了油画《父亲》本身产生的历史,成了《父亲》的胎记。它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外延意义比用文字来解释要好得多。 <BR>2005年,已是四川美院院长的罗中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表示,要重画《父亲》。他说,“当时《父亲》的社会性更胜过艺术性。如果在20年之后的今天,让我再画《父亲》,我会更多的从绘画、艺术本身来构思,不会还是社会属性很多的那种东西”。 <BR>油画《父亲》所承载的东西是不可能重写重画的。《父亲》一旦诞生了,它就属于历史了。我赞同当年大胆推荐《父亲》的资深艺术批评家栗宪庭的观点,“重画《父亲》没有意义,即使是画一个当代农民父亲形象也无法超越当年的《父亲》”。我想,甚至连那个不伦不类的圆珠笔都不能修改。它可能是败笔,是政治符号。但它佐证了“文革”后,中国艺术在思想解放的道路上走得如此艰辛;它让我们今人反省,不要走回头路,不要重演历史的笑剧。 <BR><BR><BR><OBJECT height=0 width=0 classid=CLSID:6BF52A52-394A-11d3-B153-00C04F79FAA6><PARAM NAME="URL" VALUE="http://llb.shangluo.gov.cn/UploadPic/2007621114124525.mp3"><PARAM NAME="rate" VALUE="1"><PARAM NAME="balance" VALUE="0"><PARAM NAME="currentPosition" VALUE="0"><PARAM NAME="defaultFrame" VALUE=""><PARAM NAME="playCount" VALUE="1"><PARAM NAME="autoStart" VALUE="-1"><PARAM NAME="currentMarker" VALUE="0"><PARAM NAME="invokeURLs" VALUE="-1"><PARAM NAME="baseURL" VALUE=""><PARAM NAME="volume" VALUE="50"><PARAM NAME="mute" VALUE="0"><PARAM NAME="uiMode" VALUE="full"><PARAM NAME="stretchToFit" VALUE="0"><PARAM NAME="windowlessVideo" VALUE="0"><PARAM NAME="enabled" VALUE="-1"><PARAM NAME="enableContextMenu" VALUE="-1"><PARAM NAME="fullScreen" VALUE="0"><PARAM NAME="SAMIStyle" VALUE=""><PARAM NAME="SAMILang" VALUE=""><PARAM NAME="SAMIFilename" VALUE=""><PARAM NAME="captioningID" VALUE=""><PARAM NAME="enableErrorDialogs" VALUE="0"><PARAM NAME="_cx" VALUE="26"><PARAM NAME="_cy" VALUE="26"><embed width="0" height="0" type="application/x-mplayer2" src="http://llb.shangluo.gov.cn/UploadPic/2007621114124525.mp3"></embed></OBJECT><BR><BR></FONT></P>

泳祁 发表于 2007-10-17 10:33

原文由 小李飞刀 发表: <SPAN id=yu529949><BR><P><FONT color=#f70909 size=5><STRONG>看楼主的帖子,心里总是别样的舒爽!</STRONG></FONT></P><P><FONT color=#3c3cc4 size=5><STRONG>这是一种朴实的美,一种原始的美。我太喜欢这样的作品。</STRONG></FONT></P><P><FONT color=#3c3cc4 size=5><STRONG>看《背影》,使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想起了我们的父辈,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一幅著名的油画《父亲》,相信40岁以上的人对这幅油画记忆应该非常深刻。</STRONG></FONT></P><P><FONT color=#3c3cc4 size=5><STRONG>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就是理解、支持、尊重,而不是什么施舍。</STRONG></FONT></P><P><BR></SPAN></P><P>&nbsp;&nbsp;<FONT face=华文新魏 color=#614db3 size=6>&nbsp; 有同感!</FONT></P>

米奇妙 发表于 2007-10-17 12:46

<P><FONT size=5>谢谢各位能理解我的心情。说真的,当我看到这个老人每天从我的门前走过,他那驼了的脊梁,他那艰难行走的背影,曾引起到了我多次的注意,一种说不出的感情,让我有为他拍一张照片的欲望,于是,在他经过我的门前的时候,我看到他的背影,就喊他给我磨刀。老人听到有人找他磨刀,很高兴的就回来了。本来还不需要礳的刀,我却让他给我礳,我付给他钱,心里好像很安慰,我给他拍照,让他看,他说没有钱,我告诉他不要钱。老人高兴了。那一刻,我的心里真是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也许我出身在农民家庭的缘故,对那些有困难的人和农民都一种说不出的同情和理解。希望他们的日子能早一天好起来。</FONT></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背影的遐想(我亲自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