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海 发表于 2014-8-31 13:33

大雁泳—记第三次奔向威海横渡刘公岛海峡的赛场—罗大海《泳经》日记2014年8月30日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4-9-1 12:19 编辑

罗大海《泳经》日记2014年8月30日   八月初六

                  大雁泳   
   ——记第三次奔向威海横渡刘公岛海峡的赛场

今天凌晨4点,小闹钟把我闹醒。起床做饭、吃饭,5:40赶到烟台第二海水浴场路口,随烟台冬泳俱乐部宋燕燕副理事长组织的大巴,去威海参加“第九届横渡刘公岛海湾全国游泳邀请赛”。

我这是第三次到威海参赛了。老去一个地方参赛,有意思吗?


哎!赛场的魅力,可能就在“远近高低各不同”吧。每一次有每一次的新收获。

一、横渡刘公岛海峡的严格的“关门时间”


7点到达威海,乘船进刘公岛北洋水师提督府门前“铁码头”起赛点。8点,进行检录点名。我是男子丙组75号,74岁的薛立志老哥是79号。


这时我发现参赛的人数比前两年明显少了。问其原因,有一位泳友说,今年的比赛实行严格的“关门”制。如果“两个半小时”游不下来,就不计成绩了。考虑游泳5000米,两个半小时拿下,可能一些游不下来的人就不来了。我看了一下,女泳友明显的很少的参赛人数。




二、“大雁泳战术”在我的脑海里升起

9点20分鸣枪开赛。

今天一开游,我就紧紧跟住薛立志老哥。说起来不嫌丢人。我62岁,跟随74岁的薛立志老哥游,我还真的好好跟着。我今天横渡与前两次不同了,好像有点“战略战术”了。这就是我的所谓“大雁泳战术”。


我这也是接受前两次的横渡教训。2012年9月第一次横渡刘公岛海峡是“浴血奋战”,猛打猛冲,腿、脚都被礁石划破了。

2013年9月第二次横渡刘公岛海峡是风大浪高,我没有冲过海流,掉队了,成了一只“孤雁”。


今年——2014年9月30日第三次横渡刘公岛海峡,我要采用“大雁泳战术”了。

“大雁泳战术”,是指像天上的大雁一样,紧跟领头雁,排成行,绝不掉队,我在观察、在琢磨大雁。为什么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在高空,领头燕一定是一只非常强健的大雁。后面的大雁依次借助前一只大雁划破长空的身后涡流,减少飞行的阻力。


其实,这个方法,谁人不知。今天的整个赛场,就是一群大雁从东往西飞。我看了一下,几乎全都在“跟进”。特别是领头雁大都是自由泳,两只胳膊不断地挥起,看去,也真像大雁的两只翅膀。这时,我的脑子里不知怎样就产生了“大雁阵战术”的慨念。我便给起了个我觉得形象好记的“大雁阵战术”的名字了。


我一直紧跟着薛立志老哥游。薛老哥跟着前面的游,还真的像排成“一”字形的大雁阵。


游出约2000米时,第一大雁阵与第二大雁阵,拉开距离了。我身后的与第三大雁阵也拉开距离了。形成了三个梯队的“大雁阵”。


游出约4000米时,我跟不上薛立志大哥了,转而去跟一个较慢一点的自由泳泳友。我俩的速度频率,觉得挺合适,就又一直跟进。


当最后还剩下大约一百米的距离时,我就不跟进了,就加油冲刺了。上岸,成绩97分59秒。实际上是98分钟了,是我三次横渡刘公岛海峡,成绩最好的一次。但没想到薛立志大哥反而拉到我后面了。他游了98分15秒。原来,他最后三四百米时,掉队了,没跟上领头雁,一直自己“独游”回来了。


我97分钟游完5000米全程,获得男子丙组116人参赛的第61名。而薛立志老哥获63名。

因此,这次横渡的最大收获,是:“大雁泳战术”绝对是公开水域长游的胜利法宝。

因“大雁泳战术”不仅使我个人获得了成功,而且使这次整个横渡比赛都获得了圆满成功。来自北京、河南、安徽、江苏、吉林、浙江、山东等地的二十一支代表队的四百五十多名冬泳与游泳爱好者,组成的“大雁阵”的三个梯队的所有参赛人员,全都在“关门”时间两个半小时内游完全程。不像往年,好多人因超时被救护船捞上岸。运动成绩也创历届最好。男女冠军5000米用时均突破一小时大关,男子54分37秒,女子58分38秒!

烟台军团59人参赛。获得男子丙组第二名的单家惕 成绩是65分45秒 。获得女子乙组第三名的赵扬成绩是84分30秒 。还有10人获得比赛名次。即使最后游完全程的队员成绩也在125分钟以内完成。没有一人超时被关在门外。烟台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



三、“大雁泳战术”的好处:


“大雁泳战术”的好处是:

1、省力。主要是借助领头雁的涡流,减小前进的阻力,可以游得更快,游得更远。


2、省眼。“跟进”的群雁,不用老是抬头观察方向,只要盯住前一只领头雁的“浮漂”或身体某个部位,只管游就行了,叫“只管低头拉车,不用抬头看路”了。

3、省心。“大雁泳”是大家紧凑在一起,没有孤独感,再大的风浪、甚至遇到海蜇,都可以放开胆子游。一旦发生险情,也非常好救应。

四、“大雁泳战术”的要领技巧:

1、领头雁如果是“自家人”组成的一个团队,可轮流当“领头雁”,轮流“领头”和“跟进”,轮流间歇,避免老是一个人领头而太劳累。

2、“跟泳”人,要首先选好“领头雁”。最好是赛前选自己熟悉的游速差不多的伙伴。如果没有,就在游进时寻找,寻找比自己游速快一点、或者速度相当的领头雁。跟进蛙泳领头雁,我感觉不如跟进自由泳领头雁。

3、跟进“蛙泳”领头雁时,两只手要借助前人蹬脚时的瞬间,正好两只手从他蹬水的脚跟处接着扒水。

4、跟进“自由泳”领头雁时,两只手正好顺扒前人扑水的脚尖,顺流而进。

5、最主要的是,一群人实施“大雁泳战术”,可以使水形成一种潮流。跟得上潮流,就省力。跟不上潮流,就费力。


泳友们,跟上“大雁泳”的潮流吧!愿您在潮流中远行!











鲨鱼皮 发表于 2014-8-31 13:50

   越游越有经验!祝贺您!:lol{:2_35:}长距离游大海,安全和战术第一!赞一个!{:2_35:}

罗大海 发表于 2014-8-31 15:21

鲨鱼皮 发表于 2014-8-31 13: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越游越有经验!祝贺您!长距离游大海,安全和战术第一!赞一个!

鲨姐姐说的非常好:

长距离游大海,安全和战术第一!

百灵鸟 发表于 2014-8-31 21:26

:victory::victory:

罗大海 发表于 2014-9-1 07:08

鲨鱼皮 发表于 2014-8-31 13: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越游越有经验!祝贺您!长距离游大海,安全和战术第一!赞一个!

感谢鲨姐姐的热情鼓励和交流!

热爱游泳,情满威海。先后去威海三次横渡,一次“铁三”,赛场留下了我的情我的意。用自己的笔记下心灵的感悟,为我的《泳经》增添美好的篇章。每一篇文章,都是用心来写的。因这不是在写通讯报道,是在写心灵的美好。不是在写轰轰烈烈,而是在写经久的文脉。这就是我的游泳、游泳文化双赢了,也是我的最大的欢乐了。不然,是不会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写这些的。因此,凡是我去游过泳的地方,文章将会留下这个赛场我认为最有特色的地方。谢谢!

百灵鸟 发表于 2014-9-1 21:54

:victory::victory:

罗大海 发表于 2014-10-19 21:04

如果说“大雁泳”是公开水域长距离比赛的战略战术,那么,“猫扑蛙”就是短道泳池比赛“蛙泳”的一个重要技巧了。这仅是自己的一点体会,供参考。


罗大海《泳经》日记2014年3月1日
                        猫扑蛙
   ——“猫扑蛙”使我在北京水立方获100米蛙泳第六名


   “猫扑蛙”!可能是一个新鲜的名字。就是“蛙泳”的前臂像“猫扑”一样。

2014年3月1日,上午11点50分,发令笛一响,“懵”的就游。甚至不知道是怎样游完这一百米的。没想到一游完,迅速报出“我获得蛙泳100米第六名”,计时1分53秒69。

    游完后,回想,游的还是不太怎么样。跳水“顿马”慢半拍,也是怕“抢马”被取消比赛成绩。对啦,水立方的两侧看台上,架着好几台摄像机,对每次比赛都全程录像,以核对比赛后的正对差错。转头时,身体还是蜷曲不到位,慢。冲刺时,正好离触壁墙,又快到了,还又不大到,不游一下,直漂过去就好了,能缩短时间。但我又回臂多游了一下,慢了时间。

   大赛中的教训是宝贵的。说明自己技术还是不到位,游泳实力还是有很大差距。但也有新进展,这就是在水立方比赛中改进的新技术:我叫他“蛙泳手出水技术”吧 。即:“猫扑蛙”。
       “猫扑蛙”是注重强调“前臂和腰”的“发力”动作,再加上“腿”的配合协调。是我为了形象好记,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猫扑蛙”。以突出“猫扑蛙”强调的“前臂”的动作要领。因平时一般不太注重“前臂”的蛙泳动作。腰劲也不会用。其实,前臂的动作对造成水的前进涡流,至关重要。

    我的马刺教练和孙沛海老哥,多次给做示范动作教我。还在海滩上用手抱住我的腰,让我用力练习“猫扑”,很有技巧。几下子就出汗了。“猫扑蛙”对短池泳道比赛,确实可以大显身手。

    我的蛙泳的基本速度在50米49秒左右。就是能突破50秒大关以内吧。“潜力差”就在手的阻力上也是一点。只是以前我从不明白这个道理。

   谁都知道,蛙泳在四种泳姿里最慢,主要原因是手臂前伸和收腿都在水里进行,不但不产生推力,还产生阻力。要想提高蛙泳速度,减少手、腿阻力是一个重要点。

   俗话说的好哇“有比较才有鉴别”。我是在比较中明白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蝶泳、仰泳、自由泳,都是在水上移臂,当然没有水的阻力。如果这三种泳姿不是在水上挥臂,可能就都赶不上蛙泳速度快。再说,这三种泳姿都是以手臂推进为主,只有蛙泳是以腿推进为主。腿当然比胳膊手有力,不是常说“小胳膊扭不过大腿”吗?

    有了这点“悟性”,就尽量划臂时把上身拉高一些,使阻力面最大的肩部出水,手从水面上快速前伸。尽量把蛙泳手从水面上伸出,减少手前伸的阻力,觉得还是轻快。
    减少收腿的阻力,就是收腿时大腿少收,小腿多收,收时小腿躲在大腿后面,直到收不动为止。
    还要减少头、肩的阻力。头上升到最高点时,要主动低头、耸肩、弓背“钻”入水中,不能用脸、胸“砸”水。    这可能就是我到水立方比赛最大的技术收获了。以此为新的起点,我有信心,继续提高蛙泳速度。所以,水立方真的没白去。其实,这个技巧人家高手都是这么游的,只不过是咱才知道罢了。
鲨鱼皮:罗大海说的对!那年在金石滩看到潞安队的男女比赛就是像你说的那样,头和上身抬的很高。看奥运会比赛也是一样,自己心想这蛙泳游的真漂亮。但自己就是游不好。你们有马刺老弟的指导真是很有福气。

百灵鸟 发表于 2014-10-19 21:44

:victory::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雁泳—记第三次奔向威海横渡刘公岛海峡的赛场—罗大海《泳经》日记201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