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简历24个错别字佐证母语危机 ! 来源:燕赵都市报
大学毕业的小蔡,怎么也没想到,应聘好不容易进入复试阶段,竟因为一份手写的简历,直接被公司PASS掉!经询问后得知,原来,小蔡在400字简历里,竟写了24个错别字,这也成了公司人事主管PASS掉她的重要理由。回忆起此事,小蔡懊恼不已。(9月15日《重庆晨报》) 400字简历,写出24个错别字,这哪是大学生的水平。虽然,文笔不能代表一切,但文字与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和工作的基本工具,假如连母语都不通晓,试问放在哪一岗位上能称职呢?像这样的“人才”,不被拒聘才怪。 事实上,类似例子绝非个别。曾有一位职业学校的校长对我说,有次学校开校运动会,他让一位新来的学汉语言文学的大学毕业生写了一则百多字的新闻,贴在学校网站上。后来,他在网上浏览这则新闻,顿时被惊呆——— 原来,一则区区百多字的小文,不仅逻辑混乱、语句不通,而且竟有十多个错别字。他在摇头叹息的同时质疑:现在的学生学习条件好,师资强,但汉语语言文字功夫为何如此之差呢?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其一,汉语出现危机是当今社会共识。日前,一项对首都部分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测试显示,不及格的学生占30%,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占68%。《中国青年报》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确认当前社会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占80.8%,认为汉语应用能力不存在危机的占19.2%。而造成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主因,则是学校、家长和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过于重视外语学习,而轻视汉语学习。 其二,当今的学生已经失去了深阅读的习惯。在过去,学生除了认真学习语文课本上的字词之外,还将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当成一种习惯。大量的阅读,潜移默化提升一个人对汉语的驾驭能力。而当今一些学生,不少陷入“浅阅读”的泥潭,除了依赖电脑之外,就是痴迷于手机。而电脑和手机上的阅读,大多是碎片化和浅层次的,对提升一个人的汉语运用水平关联不大。而在电脑和手机上的习惯性“书写”,容易让人渐失读写能力,提笔忘字、字迹潦草、词穷无语……堪称当下年轻人的“通病”。难怪乎,有专家感慨:现在的一些本科生不如过去的高中生。 在上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罗常培先生曾写过《中国人与中国文》一书,里面说到,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一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仰仗它来推进。70年过去了,以社会精英视之的大学生在参加公务员考试时,几乎年年《申论》都会曝出不少雷人之作,其用词之贫乏、逻辑思维之混乱、别字之泛滥令人瞠目。 :Q 什么都用电脑来完成,手书的能力越来越差了:L :victory::victory: 醉老虎 发表于 2014-10-15 06: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衷心感谢朋友的关注!:handshake:handshake jinzhen 发表于 2014-10-13 13: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都用电脑来完成,手书的能力越来越差了
衷心感谢朋友的关注!:handshake:handshake 台湾路电鱼 发表于 2014-10-13 1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衷心感谢朋友的关注!:handshake: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