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知青 发表于 2014-10-29 11:34

山芋的情结

本帖最后由 天津老知青 于 2014-10-30 16:00 编辑


山芋的情结
   他撅着腚在自留地里刨山芋,时不时的用手把山芋上面的泥土抹掉,看似对它有很深的情结,难怪这种东西也是我儿时的念想,他是我熟悉的一个老农,特意刨点山芋招待我,现如今山芋没有大面积种植了,但人们忘不了山芋在那个年代的用途,就是它带走了人们饥饿,由于产量高,又是一年两季,大田农作物满足不了的口粮只能从它这里找了。

   四十多年前的粮店都是国有的。每次“借粮”(天津当时词语)除大米白面玉米面,其中就有山芋,每次借粮你看那人山人海,大人孩子排队里三层外三层的吵吵嚷嚷。因为物质匮乏缺少,人们普遍爱吃这种用粮票定量供应但多给的作物,基本拿山芋充饥当嚼果。

   那时候虽然物价低,日子过得好的没几家,非常的年代非常的平等,没有争议,当时的每家每户的副食本就是个平等的见证,买来的山芋完全靠运气,是红瓤还是白瓤由不得你,来的什么就是什么。它不仅甜而且略带栗子的味道,还有多种吃法,再就是赶上没啥滋味的不甜不苦的那种叫春山芋,这种面多的适于晒成山芋干,磨成面掺和玉米面贴饼子好吃,或做成饸饹面条打点卤又一道风味,麦收后接茬种的叫秋山芋,长相秀美,细长有光泽,甜口,还是一个通便的好食材, 霜打以后,再放置地窖一段时间再吃,那叫一个比蜜甜。

   如今薯条成了年青人逛马路的时尚点心,年长的人也会拿它“解解馋”,想想那年代粮食的宝贵,即经济又多给的山芋的普及,吃多了反胃酸的滋味,就想起了当年人们对山芋的情结。吃不了或者舍不得吃的也可加工煮熟以晾晒成干,馋了就嚼几块也是一个乐子。

天津老知青2014.4.26雨休



7972473_165722262000_2.jpg (148.45 KB, 下载次数: 0)
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29/111417y99azvyghpyh9h2b.jpg7470857.jpg (143.47 KB, 下载次数: 0)
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29/111416030p9z50g9s0g059.jpg7018633.jpg (52.08 KB, 下载次数: 0)
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29/111416agjtmtgjhtzxzzut.jpg3853131_220729089130_2.jpg (122.52 KB, 下载次数: 0)
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29/1114163l3e749cac9jh4aa.jpg13617248_132444568000_2.jpg (43.29 KB, 下载次数: 0)
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29/1114157oce0rkydb1orwrk.jpg

点评

天津老知青 发表于 2014-10-29 16:00

蓝色海湾 发表于 2014-10-29 15: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得好!不过有些词语可能只有我们这把年纪的人能够明白了。
“借粮”:当时计划经济,每个人每个月供应 ...

谢谢蓝色海湾版主

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会有的情结

蓝色海湾 发表于 2014-10-29 15:41

本帖最后由 蓝色海湾 于 2014-10-29 18:30 编辑

写得好!不过有些词语可能只有我们这样年纪的人能够明白了。
“借粮”:当时计划经济,每个人每个月供应的粮食是有定量的,每个人二十八斤左右。如果是重体力工人,则多一些;肉和油也都定量,所以往往不到月底“粮本”上的粮食就买光了。为了解决吃粮问题,就出了个政策,允许月底提前买下月的粮食,名曰“借粮”。
这样说,现在细心地年轻人可能不信,是啊,现在谁一个月能吃二十八斤粮食?可是在当时,副食、油、肉等都定量供应的年代,有哪家不用“借粮”呢?

苗姐 发表于 2014-10-29 21:40

我们这里叫苕

淇天大圣 发表于 2014-10-30 14:27

拌山芋丝,醋溜山芋丝,片。蒸山芋,煮山芋,烤山芋《凉山芋在火炉上热一下》,山芋黏粥,,唉,,我好可怜的肚子,,至今还留有后遗症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芋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