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克明 发表于 2014-11-6 19:45

  尧山:70年后故地重游  

本帖最后由 姚克明 于 2014-11-6 21:08 编辑

尧山:70年后故地重游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博文发表3000篇姚克明
http://s12.sinaimg.cn/mw690/001lVGTkgy6Np40mE8b2b&690
http://s13.sinaimg.cn/mw690/001lVGTkgy6Np46H04Y7c&690


http://s5.sinaimg.cn/mw690/001lVGTkgy6Np4ftInWc4&690
http://s10.sinaimg.cn/mw690/001lVGTkgy6Np49GJaVd9&690


  尧山,过去总以为是瑶山。70年后的故地重游,才得以纠正这个错误的看法和写法。
  去尧山,不是一般的故地重游,而是要穿越时空,重温那段抗日战争苦难的历史。也就是要看看当年我家躲日本,躲在尧山的乡亲家。然而,经过70年漫长的变迁,老房东家已不复原样存在,只能判断个大体方位,以了此心愿。但是,尧山上的天井龙的水井,却是一个最明显的标志。
  在1944年的一天,利用躲日本在尧山的机会,父亲带着我去看过天井龙。依稀记得,在一座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口深深的水井,深不见底。我往里丢了一颗石子,飘飘忽忽好一阵子,才听到落水声。父亲,从侧面猛拉了我一把,说,你真大胆,掉下去怎么得了。
  今天,在我弟媳、外甥和家在尧山的刘建生老师的陪同下,相隔整整70年,又去尧山。过去的羊肠小道,曲曲弯弯,沿着一条潺潺流水,通往尧山。30里路,觉得很长很长。现在,一条平展的两车道的水泥公路,让小车平稳地行驶在山间,两边矗立着栋栋小洋楼。不一会儿,就从皇图岭到了尧山。
  尧山石桥组组长刘忠南,早早地在路旁等着我们。他说,当年我们躲日本的尧山脚下,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现在已有一百多户了,人均土地只有几分地。改革开放后,中青年都到广州、深圳等地打工,也都富裕起来了。家家都住上了小洋楼,最近有家儿子结婚,收到了女方的嫁妆有小卧车。我除了感谢当年对我们的关爱外,对他们的致富表示祝贺!
  说话间,我们就开始攀登尧山,去看天井龙。由于昨天下了一天雨,地湿坡陡溜滑,在加上小径上堆满了落叶,一不小心就要滑倒。外甥从路边找了一个半截竹竿,给我当柺棍。爬到第一个小山的半山腰,我就气喘吁吁,实在是太陡了,外甥估计坡度在85度以上。
  我曾闪过不爬了的念头。但又一想,来一次不容易,再不上以后就更难上了。鼓起勇气,擦擦汗,继续攀登。尧山刘忠南后悔没有带把刀开路,就折了一根小树枝,把路上杂草上的水珠打掉,还不时的扶着我或拉着我上山。中间,有一段是120多阶的水泥阶,再爬一座小山,就到了天井龙。
  天井龙,在山顶的正中央。四面都由浓密的树木遮盖着,井壁上也稀稀拉拉横着一些小树。然后,才能看到清澈的井水。这跟我儿时的记忆大不一样,那时,觉得比现在的井口要大的多,井深要深得多。据刘建生老师讲,水面离井口是45米。那时觉得足有六七十米。其实,天井龙一点没变,变的只是自己的感觉。
  更使人惊奇的是:在天井龙的下方,矗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镌刻着:“尧帝陵遗址”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刘建生老师给我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中国社科院考察承认,湖南工业大学史学教授刘俊男通过认真考察论证,天井龙这口井的所在地,就是安葬尧帝的地方。
  刘俊男教授在论文中写道,该地男女老少都知道这里葬了天子,并说天子葬在天井龙。天井龙是尧山顶上九成高处的一口口径面积达十多平米的垂直洞穴,内有半山腰深的水,且起漩涡,深不可测。
  据传墓穴原本无水,也未下沉。关于墓地下陷成井,有二种说法:其一,说天子之后代三年内不要上山祭祖,不要鸣鼓烧香,但其后代不听,于是墓地开始下陷。其二,说天子只出了一代,以后要等到出齐十八代臣子才会再出天子,这期间不得大张旗鼓去上山祭祖,但其后代当天子心切,只有三四代就上山祭祠,结果墓地下陷……
  据传墓地下陷后还打发闭师(会潜水者)去捞摸,用长绳捆身下水,绳上系两只草鞋,闭师说当草鞋打架时便应马上将他提起,但岸上的人没有留神,于是闭师自己挣断绳子再也没上来,后来闭师化变为一只“鸭子”从渌水入湘处出来了,河边洗菜者将这只“鸭子”往岸上一甩,原来是一个人。
  类似的传说还有很多。但过去研究尧陵者都以《汉书·地理志》之说为失、禹陵之在浙江亦与《山海经》、南岳之《禹王碑》不合,因此尧陵禹陵之确切地点大有重新研究之必要。
  大量记载表明此尧帝的政治中心在南方。造成尧帝陵之误传的主要原因是司马迁未认真研究《山海经》《禹王本纪》,这直接影响到《汉书·地理志》之记载。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并按《帝王世纪》《山海经》所指引的方向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尧帝葬攸县皇图镇的高枧尧山。
  啊,真是没有想到,我的家乡竟然还是尧帝的诞生地和安息地,令我万分高兴!虽然已经经过学者论证,又经国家社科院认可,但是仍然处于原始状况。实在是可惜了这么珍贵的人文资源。
  尧山人嘱咐我,向全国有识之士呼吁,向企业家们呼吁,向文化工作者呼吁,拿出爱护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勇气和责任心,开发这片中华民族始祖尧陵的风水宝地,为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而做出特殊的贡献!
                                               2014-11-6 16:50  

姚克明 发表于 2014-11-6 23:49

谢谢 青岛海边散步设置高亮!

姚克明 发表于 2014-11-7 07:21

蓝蓝
尧山皇帝陵,应该予以开发!
2014-11- 07 07:07

博主回复
是的,应该积极开发。

姚克明 发表于 2014-11-7 15:53

吹皱一池春水
那么深的井,如何形成的,是应该用科学的方式考据考据的。。。。。
2014-11-7 11:17

博主回复
是的,言之在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尧山:70年后故地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