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海 发表于 2014-11-12 15:05

青岛老街道——大学路

访青岛最早街道 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大学路,在很多文章中被描述为“青岛最早的街道”。大学路始建于德国侵占青岛以后,沿青岛河铺设了一条现代马路,并在今黄县路口建了一座石桥,使马路向北延伸,名叫奥斯帕斯街。但青岛老百姓叫它东关街。
    自古以来,青岛山的溪流、泉水汇成青岛河流入黄海,盈育了青岛村、青岛口,清代后期日渐繁荣。尤其在1891年于青岛河西岸建立清总兵衙门后,这里渐成为一座市镇;而河东仍是渔村,在今鱼山路和龙口路处有座木桥连接两岸。当地百姓把这木桥区域叫东关,沿青岛河一带叫东关街。
   德国殖民当局把青岛山改为俾斯麦山,并在山下驻设俾斯麦兵营;日本占领时期,将奥斯帕斯街改为巽町南段、俾斯麦兵营改为万年兵营,妄图永久霸占青岛。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以后,于1924年利用这座兵营开办了私立青岛大学,大学前的马路就叫大学路,也是青岛市惟一以学府命名的道路。
    1930年山东大学从济南迁来与其合并成立国立山东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大学内迁四川;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在青岛复校。1958年山东大学迁回济南后,1959年在山东大学原址上建立了山东海洋学院,1985年改名为青岛海洋大学。其西围墙外就是大学路。
大学路东侧有1935年建成的青岛红万字会址,亦称道院,现为青岛市博物馆;大学路西侧排列着庭院小楼,错落有致,草木掩映,幽雅安谧。
    最南端的总兵衙门,1906年后相继为海军兵营、东文书院,解放后曾一度为青岛二中校舍,1959年后建起了人民会堂。人民会堂旁边的几株白杨、银杏就是当年的遗留物。

任春海 发表于 2014-11-12 15:10

本帖最后由 任春海 于 2014-11-12 15:11 编辑

    大学路基本上保留着幽静、整洁、绿荫覆盖的风貌,正向建设绿色大道迈进。
   大学路自南向北先后连接龙口路、鱼山路、黄县路、华山路、掖县路;两侧是中西结合式居民楼房;沿路有青岛市育才中学、人民会堂、东方饭店、青岛市城建档案馆、青岛市博物馆、大学路小学、青岛海洋大学等。
      1930年夏,闻一多和梁实秋厌倦了沪上生活的烦嚣和无聊,同时接受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先生的邀请,联袂到达青岛,又开始了更有情趣的另一种生活。
   梁实秋在青岛的住处是鱼山路,任教于青岛大学的外文系;闻一多最初住在大学路,后又迁居汇泉,他是文学院的院长兼任国文系主任。青岛山路多,他们两人都选购了一根精致的手杖。
   每天闻一多去学校上班,路过梁实秋家门口,轻轻招呼一声,梁实秋应声而出。两个诗人各策一杖,踽踽行走于崎岖小路,风神潇洒,旁若无人,构成一幅饶富诗意的生动图画。大学路上最美的风景要数浓荫蔽日的百年法桐,棵棵粗可合抱,树皮斑驳,灰白相间,树冠擎天,配合着路旁的红瓦屋顶,表现出高贵和典雅,有一种油画一般的美。瞬间让人忘却城市的浮躁与喧嚣。    大学路的一切似乎是单纯为了浪漫而生,这里没有经济繁荣的气息,但绝对不缺乏情调,一个挨一个的咖啡吧临街而立或隐藏在庭院里,显得别有情趣。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到咖啡馆看看书、聊聊天,已经成为不少都市白领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品尝咖啡的同时,感受“慢生活”的节奏。大学路以那种独具的姿态隐藏在车辆轰鸣、喧嚣繁华的都市一角,停顿在属于上个世纪初叶的时间隧道里,至今保留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成为青岛最有品位的一道风景。

南极仙翁 发表于 2014-11-12 15:36

认真浏览,谢谢好朋友!

zhaochunjie 发表于 2014-11-12 15:55

当年上中学时去第一海水浴场游泳来回都是步行,每次都经过大学路口、 鱼山路和红墙。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故事的区域。

青岛海边散步 发表于 2014-11-12 16:02

庭院小楼,错落有致,草木掩映,幽雅安谧走在这里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任春海 发表于 2014-11-12 16:44

谢谢浏览!

武当侠 发表于 2014-11-12 16:49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岛老街道——大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