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韵梅情 发表于 2007-11-1 08:15

[转贴]自由泳两臂前四分法配合对阻力的影响

<BR><FONT size=4>&nbsp;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最后一点――前四分法配合技术,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这与较长的身体姿势是紧密相连的。早在19世纪40年代,有个叫弗罗德的人就指出,在水中的船只所受到的阻力,有80%以上是决定于它的形状及长宽高的比例的。这足以说明为什么赛艇的形状都是长而圆滑的。 <BR><BR>  将这条原理运用到游泳技术中,也就是说,当身体尽量伸长,且在每一个动作周期中尽量保持这种伸长的姿势时,阻力和克服阻力所需要的力量就显著减少。换句话说,当身体缩短时,阻力就会增加。 <BR><BR>  试着做这样一个小实验:将两手放在体侧,用力蹬边滑行,看看滑行的距离;然后再做一次,将手和腕迭起,头紧紧地夹在两臂之间,呈流线型滑行。如果第二次滑行的距离没有远远地超过第一次(25-50%),那么你的流线型姿势一定掌握得不够好。 <BR><BR>  可是这与前四分法配合技术有什么关系呢?设想有两之赛艇(一只红的一只兰的)在进行比赛,二艇的条件及水手的水平都旗鼓相当。再继续设想如果那只兰艇每隔1秒钟,将形状改变为拖船的样子半秒钟,任何再变为赛艇的形状,你一定打赌红艇会赢。 <BR><BR>  现在我们设想一个身高6英尺(约1.83米)的人在水中游进。当他呈流线型时,类似一只长约8英尺6英寸(约2.6米)的小船。假使他穿着兰色的泳裤,用适宜的速度游进,身体呈良好的流线型,身体多数时间处于侧卧位置。我们把这种形状成为"赛艇"形状。 <BR><BR>  但是,如果他的移臂和划水同时进行,即移臂的手臂与划水的手臂同时经过肩关节时,他的形状就类似"拖船"了。 <BR><BR>  而相邻泳道的一名身高相同,同样呈赛艇形状,穿红色泳裤的运动员找到了一个办法,可以不使自己的身体形状在赛艇与拖船之间改变。他的移臂手的动作先于划水手的动作,在一手划水之前另一臂已经几乎完成移臂。 <BR><BR>  这样他可以一直保持流线型的侧卧位置,并在整个动作周期中基本保持伸长的体形。当完成移臂的手入水时,身体迅速从一侧转向另一侧。 <BR><BR>  这就是所谓的前四分法配合技术。(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中前交叉配合技术)也就是说,两臂的交叉点应该在头部的位置或头的前面。如果我们假设手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以圆心为原点,我们建立一个坐标系,将圆分成四等份。那么,当一手移臂结束,准备入水时,另一手仍然位于原点前。这就是“前四分法配合”的由来。 <BR><BR>  在游进过程中,尽量在所有时候保持一只手臂在身体前方伸展,就好象赛艇始终保持较长的形状,能够有效地减小阻力。此外还可以从其它角度考虑并解释为什么一些优秀运动员采用前四分法配合技术。 <BR><BR>  在我的执教生涯中,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如果所有或几乎所有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都认同一种观点,那么多半他们是对的,如果你想成功,最好也这么做;而如果大家对一件事情的观点完全不一致,那么你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例如泳装的颜色。</FONT>

快乐泳者 发表于 2007-11-1 08:24

好贴,收藏了。

冰团战友 发表于 2007-11-1 08:35

<FONT size=4>这就是所谓的前四分法配合技术。(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中前交叉配合技术)也就是说,两臂的交叉点应该在头部的位置或头的前面。如果我们假设手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以圆心为原点,我们建立一个坐标系,将圆分成四等份。那么,当一手移臂结束,准备入水时,另一手仍然位于原点前。这就是“前四分法配合”的由来。 </FONT><FONT size=5><FONT face=幼圆 color=#e61ae6>“费解!”</FONT><BR></FONT>

汉鸭子 发表于 2007-11-1 20:56

<FONT size=7>生动形象好记,练习时多加注意!</FONT>

唐装水手 发表于 2007-11-12 17:52

原文由 汉鸭子 发表: <FONT size=7>生动形象好记,练习时多加注意!</FONT>

雪相 发表于 2011-10-12 10:51

生动形象好记,练习时多加注意!

高州人 发表于 2011-12-24 09:26

学习了:D:D:D:D:D:D:D:D:D

雪相 发表于 2011-12-24 13:23

学习了,谢谢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自由泳两臂前四分法配合对阻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