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青岛老街----百年老街馆陶路
本帖最后由 快乐海洋 于 2015-3-28 17:19 编辑馆陶路,这是一条从青岛城市历史源头延伸而来的老街。馆陶路初建于1899年,随后因洋行云集,成为“洋行一条街”,这也是德国殖民当局控制青岛经济命脉的一条街。德国殖民者建馆陶路,目的很明确—— 为在青岛更多地收取关税,更多地吸引外资。至20世纪30年代,这条路又被称为是“青岛的华尔街”,和上海的外滩相媲美,已经成为青岛经济的“金融贸易中心”,影响着整个华东地区的经济及沿海地区的出口转口贸易。可是,随着青岛城市的发展,这条有着辉煌历史的老街,有点落寞了,打开尘封在历史中的故事。
为何在馆陶路建成“洋行区”?这是由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馆陶路旁边有胶济铁路穿过,离青岛火车站和大港站都非常近,而青岛港近在咫尺,距海关也非常近。馆陶路不论从功能还是地理方位来说,都是青岛最有名的中山路的延伸和互补。馆陶路又和堂邑路、莱州路、市场一路、市场二路、市场三路交错相通,这些老街区上的建筑,是凝固的历史,留下了德国和日本侵占青岛的痕迹。可以说,馆陶路老街和中山路一样,隐藏着青岛城市历史的缩影。
馆陶路上的建筑多为日本侵占青岛时期所建。1914年,日本人取代德国人侵占青岛,为便于统治和掠夺,也进行了城市拓展,基本按德国1910年的规划实施,外辟了馆陶路、市场路、聊城路等新街区,这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建筑大都是仿德式、仿英式、仿欧洲古典式及折衷式复兴式建筑,依然延续德占时期青岛城市规划格局及建筑风格。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馆陶路上的洋行最多时可达五六十家,多为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丹麦、比利时、葡萄牙等国家的大公司的分支机构。如青岛取引所、正金银行、朝鲜银行、三菱洋行、日本商工会议所和英国的汇丰银行。有的甚至多家公司挤在一起办公,如馆陶路18号院内,就聚集了怡和、和记、茂记、仁德等洋行。而在汇丰银行办公楼内,也有德华银行、美孚火油公司、万国储蓄会、卜内门洋碱公司和绍和洋行等。
馆陶路上的最大建筑是青岛取引所(位于馆陶路22号),建于1920年,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日本建筑师三井幸次郎设计。“取引所”是日文中的汉字,其意思是“证券物品交易所”。在旧中国,“青岛取引所”是全国建筑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青岛解放后,证券交易所改为海军俱乐部。证券厅被改造为一座有600个观众席的剧场;期货厅被改建为可进行排、篮球比赛的体育馆,由此可见其规模之大。
馆陶路28号,原为丹麦领事馆旧址,欧式建筑,初为丹麦宝隆洋行办公驻地兼丹麦驻青岛领事馆
快乐海洋 发表于 2015-3-28 17: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断出现好帖子,谢谢!
馆陶路37号,原为日本大连汽船株式会舍旧址,始建于1927年,欧式建筑,初为日本人在青岛开设的航运业务办公楼,建筑面积约1350平方米。
馆陶路上的最大建筑是青岛取引所(位于馆陶路22号),建于1920年,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日本建筑师三井幸次郎设计。“取引所”是日文中的汉字,其意思是“证券物品交易所”。在旧中国,“青岛取引所”是全国建筑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青岛解放后,证券交易所改为海军俱乐部。证券厅被改造为一座有600个观众席的剧场;期货厅被改建为可进行排、篮球比赛的体育馆,由此可见其规模之大。
馆陶路22号,始建于1920年,欧式建筑,初为日本人管理的证券、纱布、土产、钱钞四个交易市场,由日本人三井幸次郎设计。原为青岛取引所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