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克明 发表于 2015-4-21 00:36

中巴友谊铸就的血肉深情 巴老人为烈士守陵37年

本帖最后由 姚克明 于 2015-4-21 00:37 编辑

中巴友谊铸就的血肉深情 巴老人为烈士守陵37年姚克明   中巴两国的铁杆友谊,不仅表现在最高领导人的交往中,而且也深深扎根在民间的沃土之中。据新华网报道,巴基斯坦一位老人阿里·艾哈迈德,为中国烈士守陵37年。而且还表示,当他离世后,还要由他的儿子继续守下去。      这座陵园,有中国88位为修筑一条公路而牺牲的烈士。老人与烈士,并不沾亲带故,纯粹是基于对中国烈士的仰慕之情、感激之情。读了,让人十分感动!特摘转如下:   新华网伊斯兰堡4月19日电(记者陈鹏)在群山环绕的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吉尔吉特有一座中国烈士陵园,88位为修筑喀喇昆仑公路而牺牲的中国建设者长眠于此。阿里·艾哈迈德,这位普通的巴基斯坦老人,自1978年起自愿在这里守护陵墓,迄今已陪伴这些英灵度过了37个年头。他说:“我会用一生守护这座陵园。”      “我愿为中国英雄守墓”      1966年至1978年,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巴北部地区唯一的对外经济生命线——喀喇昆仑公路。公路穿越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兴都库什三大山脉和帕米尔高原,修筑难度极大,是名副其实的“天路”。       12年间,数百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为此献出了生命,他们中的88人永远留在了异国的土地上,这条公路也被称为中巴友谊公路。    艾哈迈德是丹沃尔村人,讲起最初从事这份工作的缘由,他告诉记者:“在公路的修筑过程中,我亲眼看到中国人为巴基斯坦的发展进步昼夜劳作,为我们牺牲,他们让我非常感动、很受鼓舞。1978年陵园建成后,我就决定要为这些来自中国的英雄们做些什么。”      于是,当时年仅22岁的艾哈迈德自愿向当地政府递交了看护陵园的申请。政府很快便聘用了他,他在这里一干就是37年。       “陵园是我生活的全部”   艾哈迈德也是陵园的园丁,陵园里的700多棵花草树木很多都是由他亲手种植。陵园里树木茂盛,落叶颇多,艾哈迈德和他的同事每天要清扫三到四次。他说,他要让英雄们安息的地方一尘不染。      37年间,艾哈迈德几乎每天都会到陵园工作,风雨无阻。“我的整个人生似乎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他说,“陵园就是我生活的全部。”多年来,艾哈迈德每月只能从地方政府那里得到为数不多的补贴,生活非常艰苦。但他说:“虽然经历过很多困难,但我从未想过放弃这份工作。”   由于对中巴友谊做出了特殊贡献,艾哈迈德曾于1997年和2004年两次受邀前往中国。谈及对中国的印象,他说:“中国人民对我非常好,他们把我当成家人。”   艾哈迈德有时也会被邀请前往首都伊斯兰堡。他说,不论身在中国或是伊斯兰堡,他都时刻挂念着陵园。“虽然我人在外面,但我的心永远在这里。”      “我的儿子必须干下去”      37年弹指一挥间,曾经22岁的年轻人现已年近六旬。艾哈迈德希望在他去世后,政府能在他的儿子中至少聘用一个,“让我的家庭继续为陵园服务”。      艾哈迈德有四个儿子。他们告诉记者,小时候父亲常给他们讲喀喇昆仑公路建设者的故事,从那时起,巴中友谊便在他们的心里扎下了根。长到10来岁,他们就开始帮助父亲在陵园干活。       二儿子阿比德对记者说:“父亲是我们的骄傲,因为他一直从事着促进巴中友谊的工作,并得到中方的赞扬。父亲很早就告诉我们,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我们必须继续干下去。”      小儿子阿里夫告诉记者:“受父亲影响,我们从小就热爱陵园,热爱中国,我们也愿意像他一样将一生奉献给陵园。不仅我们会这样做,我们的后代也会将这份工作传承下去。”      在巴基斯坦,有千千万万像艾哈迈德一样默默守护巴中友谊的人,正是这些对中国怀有朴素而深厚感情的普通人,构成了巴中世代友好的坚实民意基础,成为两国全天候友谊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2015-4-21 00:04

冬天的飞鱼 发表于 2015-4-21 10:20

:'(感动人!

姚克明 发表于 2015-4-21 15:25

冬天的飞鱼 发表于 2015-4-21 10: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动人!

的确感人!

姚克明 发表于 2015-4-21 15:26

刀锋
心永远在这里 中巴友谊万岁
2015-4-21 05:12

博主回复
中巴友谊万万古长青!

巴迪尼 发表于 2015-4-23 16:13

谢谢巴老人为烈士守陵37年。

姚克明 发表于 2015-4-23 17:36

巴迪尼 发表于 2015-4-23 16: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巴老人为烈士守陵37年。

习主席已经向他授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巴友谊铸就的血肉深情 巴老人为烈士守陵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