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5-6 03:55

今天是立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5-5-6 04:01 编辑

立夏 - 二十四节气之一
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5-6 03:58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5-5-6 03:59 编辑

气候特点节气气候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
雨水特点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http://i8.qhimg.com/dr/200__/t013f21328cb72abd33.jpg立夏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5-6 04:03

史料记载
http://i9.qhimg.com/dr/200__/t019a31ecde7fdc43c9.jpg立夏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如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5-6 04:09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5-5-6 04:11 编辑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5/05-06/U466P4T8D7254708F107DT20150506001858.jpg
图注:往年立夏时,江西万载县当地民众纷纷开展玩彩蛋、吃豌豆糯米饭、称体重等民俗活动,迎接夏天的到来。邓龙华摄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上官云) 今日又是一年“立夏日”。立夏,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漫长的时间中逐步衍生出各类仪式与民俗。5日,北京市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夏天天气炎热,对人的身体有不利影响,人们逐渐形成了吃“五色饭”与鸡蛋等习俗,寓意祈求美好吉祥,“同时古时还有重要的‘迎夏’仪式,在立夏的时候上至天子下至黎民,都要到郊外迎接‘夏神’到来”。  民俗:古时举行立夏仪式 郊外迎“夏神”  “立夏”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预示夏季的开始,在战国末年即已确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高巍解释,“夏”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  不过,这个生机勃发的季节有利有弊。从立夏开始,夏天的脚步渐行渐近,在万物生长的同时,瘟疫、流行病等也会“借机作乱”。高巍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夏天这种不确定性太多,所以从古时开始,围绕立夏就衍生出一系列丰富的民俗活动。  “立夏时节人们会称体重,俗称‘称人’。”高巍表示,人们是希望通过这个举动增福添寿,据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判断身体健康与否,提醒人们在夏天多加注意,“等夏天结束还要再称一次,看看体重是否有减少,提醒大家秋天适当进补”。  除此之外,古代在立夏的时候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即“迎夏”仪式。高巍介绍,那大概要追溯到春秋战国甚至更早的时期,“在夏朝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上自天子下至官宦黎民,都要举行‘迎夏’仪式,到郊外迎接夏神的到来”。  食俗:立夏尝三鲜 吃鸡蛋及“五色饭”  围绕吃的方面的习俗很多,宫廷里吃冰,民间则有尝三鲜、吃鸡蛋等说法。据说,上海、温州等地立夏日食用青梅,上海郊县则把青梅、酒酿和鲜蛋叫做三鲜,有“立夏尝三鲜”之说。  至于“吃冰”的习俗,在明代已有记载。根据资料显示,明代《帝京景物略》提到:“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可见当时一到立夏日,朝廷掌管冰政的凌官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块,切割后由皇帝赏赐给官员。不过,高巍对记者说,这项习俗并不普遍,也并非适合每个人,倒是旧时一些地方立夏时节讲究吃“立夏饭”,颇为有趣。  “所谓‘立夏饭’又称‘五色饭’,原料是使用红豆、黄豆等具有五种颜色的豆类混上米同蒸,熟后可食。”高巍介绍,五色饭的寓意源自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五色意即使五行达到平衡,给人们精神上的鼓励,战胜夏天高温高湿的不利因素。  同样是为了祈福,民间会在夏至日给儿童煮鸡蛋、鸭蛋等蛋类食用。高巍认为,这代表即便夏天是一个对人的身体有损害的季节,但人们同样希望孩子能够白胖、健康,富有美好寓意。  “其实这些习俗都是提醒人们为夏天的到来做好准备,也充分表明夏天对个人、国家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高巍称。

上海人 发表于 2015-5-6 04:14

版主早,四季轮回又到夏天了,太快啦!

醉老虎 发表于 2015-5-6 04:47

终于迎来夏天

张兴 发表于 2015-5-6 05:40

愿你立夏之际身体棒,快快乐乐幸福漾!:victory::victory:

快活鱼 发表于 2015-5-6 05:50

崔大嘴 发表于 2015-5-6 05:55

无所得 发表于 2015-5-6 07:03

:victory::victory:

一行 发表于 2015-5-6 08:12

立夏了,可敦煌昨天又来一场沙尘暴,气温剧降,就把立夏当立春来迎接吧。

邺风洹波 发表于 2015-5-6 08:18

今日立夏北风吹,阴云密布欲下雨。

水边骆驼 发表于 2015-5-6 08:30

夏天来了!:lol:lol:lol

铁锚 发表于 2015-5-6 08:32

:):victory:

寒江搏浪 发表于 2015-5-6 08:40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5-5-6 09:17

夏天到了:lol:victory:

透心凉 发表于 2015-5-6 09:38

夏天来了:victory::victory:

KK搏浪 发表于 2015-5-6 11:05

还是冬天刺激过瘾啊

钢铁小妹 发表于 2015-5-6 11:33

夏天开始了,可以慢慢的长游了。:victory:

快乐海洋 发表于 2015-5-6 13:03

本帖最后由 快乐海洋 于 2015-5-6 13:03 编辑

:handshake:)日子过得太快了啊:lol转眼春天走了夏天来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是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