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0 18:34
7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0 18:35
7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0 18:35
8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0 18:38
又见水乡的小桥流水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0 18:39
2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0 18:40
8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0 18:41
9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0 18:42
10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1 21:54
本帖最后由 天津子牙河老韩 于 2015-7-21 22:15 编辑
2015.5.16上午结束了西塘的游览,沿嘉兴(35KM)到达著名的江南水乡——乌镇(40KM),全天共骑行115KM。
古老的水乡东、西栅两景区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似乎人满为患。乌镇景区的名声誉满世界,远比同里、周庄和西塘更高一筹。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1 22:12
2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3 17:36
2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3 17:37
3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3 16:21
本帖最后由 天津子牙河老韩 于 2015-7-23 17:34 编辑
乌镇介绍:
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一九九一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九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陕西省有同名小镇。
镇名由来
乌镇古名乌墩、乌戍。乌墩之”墩”,王雨舟在《二溪编》中说“乌镇古为乌墩,以其地脉坟起高于四旷也……”,解释得已够明白。但何以称“乌”呢?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越王诸子争君长海上分封于此,遂为乌余氏,故曰乌墩”;一说“因土地神乌将军而名乌”;一说“乌有乌陀古迹,青有昭明青锁”,故有乌、青之名。此数说前人都提出异议,以为或无证,或附会,或缺乏历史常识,卢学博编修《乌青镇志》时已详加批驳。同时,他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法,这个说法是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乡贤在《乌青文献》中提出的:“乌墩、青墩之名,其从来远矣……大都江山自开辟以来,何有其名字?皆世谛流布相承耳,如‘齐鲁青未了’,‘澄江静如练’,是为山水传神写照语也。乌青之义盖类此。” 乌镇区位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乌墩之”墩”,王雨舟在《二溪编》中说“乌镇古为乌墩,以其地脉坟起高于四旷也……”,解释得已够明白。但何以称“乌”呢?乌镇照片2(12张)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越王诸子争君长海上分封于此,遂为乌余氏,故曰乌墩”;一说“因土地神乌将军而名乌”;一说“乌有乌陀古迹,青有昭明青锁”,故有乌、青之名。此数说前人都提出异议,以为或无证,或附会,或缺乌镇照片(19张)乏历史常识,卢学博编修《乌青镇志》时已详加批驳。同时,他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法,这个说法是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乡贤在《乌青文献》中提出的:“乌墩、青墩之名,其从来远矣……大都江山自开辟以来,何有其名字?皆世谛流布相承耳,如‘齐鲁青未了’,‘澄江静如练’,是为山水传神写照语也。乌青之义盖类此。” 乌镇是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其实,这类地名在当地并不鲜见。距乌镇9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其镇志上说:“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为多紫色石土的缘故。红墩、紫墩的命名为乌墩名称的传神写照说提供了现实的佐证。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李乐在《乌青镇志》中说:“镇,周属吴,吴戍兵备越名为戍。”“乌镇古谓之乌墩,后因吴越钱镠王戍兵于此,称乌戍,今名乌镇。”但他显然将钱镠王之“吴越”与春秋之“吴越”弄混淆了。在正式的行政建制称谓中,自唐之后,乌镇没有再称“乌戍”的史实。且钱镠王之吴越国的北方疆界远达常熟,乌镇相对内陆,故此说显有不通。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3 16:22
本帖最后由 天津子牙河老韩 于 2015-7-23 17:35 编辑
故事传说
南朝梁武帝的儿子名萧统,就是昭明太子。 萧统刚生下时,右手紧捏拳头,不能伸直,东宫娘娘以及宫女都没法掰开,梁武帝为此十分担忧。有位大臣说:“皇上何不张榜招名医诊治呢?”梁武帝觉得有理,就张榜招贤:谁能掰开太子的手,太子就拜他为师。 沈约见了榜文,就揭榜前去一试。他捧起太子的手,轻轻一掰就分开了。梁武帝十分高兴,就赐封沈约为太子的老师,专门教太子读书。沈约是乌镇人。他的先人墓就在乌镇河西十景塘附近。沈约每年清明总要返乡扫墓,并要求守墓几月,梁武帝怕儿子荒废学业,就命昭明太子跟随沈约到乌镇来读书。为此,就在乌镇造起一座书馆。 萧统来到乌镇,见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景色诱人,便终日游玩嬉戏。沈约治学严谨,见太子不认真读书,便对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年冬天,我回乌镇过年,轿子经过青镇一座庙,被庙前一群百姓挡住了去路,我吩咐停轿查询,原来庙里冻死一个十多岁的小叫花子。围观的百姓说,这小叫花子父母早亡,无依无靠,白天沿街乞讨,夜晚宿在庙堂。但他人穷志不穷,讨来的钱,除了买吃的,余下的都用来买书,在佛殿琉璃灯下夜读。可是一夜西北风,竟夺去了他年幼的生命。我当时进庙一看,只是这小乞丐虽然面孔瘦削, 却眉清目秀,他仰面躺在稻草堆里,身体已经冻僵,左手还拿着一本书 。他是有志于学,至死还不忘读书呀……” 沈约说完此话,昭明太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从此,昭明太子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了有名的文学家。后来,沈约把祖坟迁至京城,把他在乌镇的府第捐为白莲寺,萧统拾馆为寺,这就是后来的密印寺。 明朝万历年间,驻乌镇同知全廷训,在白莲寺门前建了一个石坊,题为“六朝遗胜”。里人沈士茂题书“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这石坊位于乌镇西栅景区内,至今保存完好,当地和临近百姓常携子女前来拜谒,教育孩子立志读书,成就栋梁之材。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3 17:39
4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3 17:41
5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3 17:42
6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3 17:44
览景继续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3 17:49
6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5-7-23 17:56
7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