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忆:下乡地艰苦环境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5-6-20 20:33 编辑知青忆下乡地艰苦环境:一户人家没有 蚊子可捧起来
2015年06月20日 09:01来源: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作者:李军
核心提示:“我到现在都记得是4月15号(1965年)到的岛上,到处是芦苇,一户人家也没有,蚊子可以捧得起来。”
http://y2.ifengimg.com/a/2015_25/8b57299870b63b2_size15_w371_h220.jpg知青劳动场景
本文摘自: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作者:李军,原题为:《50年后知青聚首抚今追昔看港区变化》
昨日,一群耄耄之年的老人齐聚如皋港区(长江镇)知青社区,他们不同年龄、不同出身、不同经历,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青。50年前,他们响应毛主席“到农村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从白蒲、石庄、丁堰等地来到长青沙小岛插队落户;50年后,他们再次齐聚这片土地,举行了50周年联谊活动,感受长青沙岛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连黄豆都不会种”
“知青”从来都是和“老农”联系在一起。
在最早的一批知青踏足长青沙岛之前,一群老农已经先他们一步来到这里,今年77岁的夏友华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到现在都记得是4月15号(1965年)到的岛上,到处是芦苇,一户人家也没有,蚊子可以捧得起来。”
夏友华告诉记者,知青们住的房子都是他们盖的,说是房子,其实简陋到极点,芦苇绑扎的四周墙,屋顶是茅草铺的,一下雨就漏。
夏友华说当时的辛苦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无法想象的,他们跟知青在这样的茅草房里一住就是七八年,后面才陆陆续续有了洋瓦房,那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房子了,哪里像现在这样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商品房,在当时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夏友华他们在岛上忙活了两个月,盖起来20多个茅草屋,终于迎来了第一批知青,每8户老农搭配60名知青,夏友华是生产队的副队长。
“我记得第一熟种植的是黄豆,他们(知青)连黄豆都不会种,一窝放多少种都不知道,更不要说犁田放线了,都是我们一把手一把手教会的。”
“我是生产队唯一的拖拉机手”
今年69岁的张建是名地地道道的“老知青”,1965年进岛,直到1979年知青大返城才离开。
“我是当时生产队唯一的拖拉机手!”对于这片浸润了自己15年青春岁月的土地,张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一个人要负责上百亩田的耕田、灌田、打水……”
张建说,当时一个人一个月只有15公斤大米,对于他们这些十八九岁正在长身体的小伙子来说,根本不够吃,还好自己平时开拖拉机还能在人家打打牙祭。
唯一的拖拉机手是张建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身份,但也正因如此,他尽管表现非常好却一直没有能够返城,直到1979年整个上山下乡活动结束,是长青沙岛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对于知青生活的辛苦,张建也体会得最深,“地上的烂泥能有的地方能齐膝盖深,拖拉机走过的地方,就像火车的铁轨。”
15年的插队生活,让张建和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感情,妻子也是娶的当地老农家的女儿。返城后张建还是会隔三差五地回长青沙岛看看。1991年,他把两间洋瓦房翻建了4间大房子,这几年搬迁又分到了2套商品房。
“现在生活好了,交通也方便了,房子我特意留了一套没有租出去,隔几天我就要回来看看,几天不来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从辛劳中学会了坚强”
在众多的知青中,吴燕芳算是小妹妹了,1976年下乡时,18岁的她是如皋中学的团干部,后来还担任了村里的民兵副营长。
吴燕芳算是幸运的,一来就住上了洋瓦房,即便如此,一天到晚繁重的劳动还是累得她倒头就睡。
第二年国家恢复高考,吴燕芳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当时我们这里偏僻,过了很长时间才传来消息,说高考不要推荐了,当时我们还不敢相信。预考是在长青沙乡考的,预考通过了以后参加的全国统考。”
紧张复习10天后,吴燕芳录取了中师。以后不管在哪里工作,她都一直牵挂着这里的发展,经常会回来看看。
“知青生活虽然苦,但也让我学会了独立生活,学会了团结互助,学会了在辛劳中坚强,这是我一生难忘的财富。”
知青社区党总支书记黄春轩说,每年都有好几十波知青回来探亲,在他们心中这里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今天看到知青们抱在一起,哭成一团,我们也是很受感染,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知青社区建设得更好呢?”(记者李军文/摄)http://img.ifeng.com/page/Logo.gif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