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所著《史记·封禅书》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提醒人们一年中最热时候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随后阴气将开始逐渐上升,古人会在夏至举行祭祀祈福仪式,皇帝则会举行“祭地”仪式,祈求丰年。
夏至三候鹿角解
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角向前;麋,形大,属阴,角向后。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退。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古时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佳帖提醒 半夏生 再五日“半夏生”。这意味着夏天过半了,后半夏白昼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它生于阴阳半开半阖时。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