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昌黎抗战老兵:难忘的烽火岁月! 来源:中国报道
少年义勇军投奔抗联刘志,现住在秦皇岛市昌黎县马坨店乡小林上村,原是新集裴各庄人,抗战时期的三年灾荒使得其举家逃往黑龙江省阿城县,于1945年1月5日在阿城县入伍,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主要在大小兴安岭一带活动。
刘志曾在阿城县蜚克图学校读小学,主要学习国文、数学和日语。正校长为中国人,副校长为日本人,但实际上是副校长控制着整所学校,借此推行奴化教育,妄图泯灭东北人民的爱国意志。
“我在小学就加入了少年义勇军!”刘志现在说起来,语气中仍然流露着强烈的自豪感。
“日本人生性!野蛮!拿着个枪逗你,问你‘大日本帝国好不好!’你要说不好,等着挨打吧!”由于刘志亲眼目睹过日军的暴行,对其怀有深深的仇恨,加上在校期间表现积极,在13岁时被发展为首批少年义勇军。当时学校共有5000多名学生,后来共1370多个学生加入了少年义勇军。
少年义勇军主要进行地下活动,通过揭露日军的反动事实、撰写抗日标语来唤醒国人,同仇敌忾,共同抗日。撰写的抗日标语有“打倒日本军国主义”“日本话不用学(xiáo),再有一年用不着”等,以此坚定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念。直到有一天,一直秘密活动的少年义勇军意外暴露在了日军的视线中。
1945年年初的一天,日军开着军车经过学校附近。朴昌德——少年义勇军的一员,因满怀抗日热情一时冲动,在学校附近的马路上用五颜六色的粉笔写下了“打倒日本军国主义”的宣传标语。明显的反日行动很快被日本兵发现,朴昌德当场被逮捕。面对嚣张残酷的日军的严刑逼供,对日军深恶痛绝的朴昌德毫不畏惧,大义凛然地控诉其罪行,始终没有吐露少年义勇军的领导人,也没有出卖任何抗日同志。无畏的少年保全了所有人,唯独保全不了自己,最终惨死于日军放出的狼狗的利齿之下。为了安全起见,少年义勇军迅速转移离开了学校。
满怀热血的少年义勇军以救国为己任,以抗日为殊荣,决定投奔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少年义勇军在转移之前被分成了几个小队,刘志所在的那一队有120人左右。日军闻讯后骑着高头大马对他们穷追不舍,猛烈追击。据刘志说,日军离他们最近的时候只有200多米,他能清楚地听到子弹嗖嗖飞过的声音。在这紧要关头,抗联第六军的一个连及时赶到接应,与日军交上了火。日军无暇他顾,少年义勇军趁乱得以到达安全地带,后全部加入了抗联第六军。
每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抗联第六军主要在大小兴安岭打游击。据刘志说,在他参加抗日战争的八个半月里,抗联第六军共主动出击81次,遭遇战、伏击战更是不计其数。
大小兴安岭地处高寒地带,气候恶劣,冬长夏短,每年冰冻季节长达半年之久,抗联战士要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冰天雪地里与敌人斗争。在大小兴安岭的那段峥嵘岁月,成为了刘志心中永远无法忘怀的红色记忆。“日本人非常残忍,一旦被逮住直接用刺刀豁开身体,要么就放狼狗咬死。” “打仗时眼瞅着战友被打死,我眼睛都红了!“有的战友上战场前还生龙活虎的,结果在战场上眼看着脑袋就被打开了花。”“现在晚上想起那些战友,还会哭啊。” 说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刘志那平和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有神,虽然隐忍着,还是能看出眼中微微泛了泪光,仿佛眼前再现了战友们壮烈牺牲的场景。
那里有很多七八个人才能合抱的古树。利用这种有利条件,抗联在这里设起了埋伏。一旦发现有少量日军出没,马上迅速行动,把细铁丝绑在两棵树下方,铁丝下垂到地面上,用土掩埋好。“待敌人经过时,同时拉两边的铁丝把敌人绊倒,然后直接上刀子。”动作干净利落,不给敌人反抗的余地。
当时敌军装备精良,而我军枪支弹药严重缺乏,使用的大部分是很落后的套筒枪,有部分三八步枪、九九式步枪、捷克枪等。“上面下命令说,弹无虚发,弹响人就得倒!”刘志说。
哪怕山高水又深
“山里可不能随便走动,黑瞎子、老虎、狼说不定啥时候就突然窜出来。”“树林里蚊子特别大,能把人叮死了。而且到处都有草爬子(即“蜱”,东北地区常见,在草木间爬行迅速,吸血,且吸血量很大),一下子就扎人肉里喝人血。” 当时八路军不仅面临日军的攻击,还面临着凶猛野兽的侵袭和各种昆虫、寄生虫的袭扰,危险无处不在。
“都说八路军吃的是草根,这可不是假的!”刘志说,由于大小兴安岭人烟稀少,环境恶劣,抗联第六军的将士们有时只能吃草根充饥。据刘志说他入伍时吃的食物较以前好一些,一般会吃橡子、木耳、酸梨等原始森林里比较好找的食物。跟草根比起来的确好了很多,现代人可能很向往这种纯绿色的健康食品,可是当时这些食物只是为了果腹,人体所需营养很难得到足够补充,而且困难的时候连这些食物都无法保证。“我们偶尔也会打些野味,改善一下伙食。”据刘志回忆说,他们有时会下套子逮野鸡、野兔,獐子、狍子、鹿也逮过,要么煮,要么烤,因为要随时警戒准备进入战斗,所以怎么快就怎么吃。“獐子肉好吃!狍子肉也不错!那味道,香得很啊!”说起那些艰苦岁月里的美味,刘志依然能想起当时激动雀跃的心情。由于人多肉少,每个人分不了多少,可是战士们依然很满足,吃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问起保暖情况时,刘志说:“那时候衣服粗糙,根本不挡风。但大衣挺好,是翻毛皮的。棉被是灰布的,里面都是乱七八糟的布,根本没棉花。”那个时候,将士们被冻伤是常有的事。刘志说,甚至有人被冻掉了脚趾,还有人被冻掉了脚后跟。到了晚上,战士们就在雪地里挖一个坑,里面铺上靰鞡草,和衣而睡。“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靰鞡草是个好东西,保暖防寒。我们在绑腿里也绑上这个。”刘志说,因无法洗澡,战士们全身上下都是虱子。实在受不了就把绑腿解开抖一下,但是必须马上绑好随时准备进入战斗。
如此恶劣的生存条件,无疑是对人类生命极限的巨大挑战,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意志力。前进的历史无声地告诉人们,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支撑下,抗联的将士不仅打败了残忍的日本侵略者,而且靠着艰苦奋斗精神战胜了人类生命极限,在艰苦卓绝的残酷环境中奇迹般地生存下来。
和侵略者拼到底
刘志的身上到处都是硝烟战火留下的痕迹,全身共负伤19处。额头正中挨过一枪,奇迹般地被狗皮帽挡住了一半子弹而逃过一劫,后来这颗子弹被卫生员用钳子拔了出来。据刘志的家人讲,他的左脸仍然有弹片未能取出来,脖子右下方锁骨处和右小腿均做过接骨手术,右胳膊、双腿都被子弹打中过,两只脚也被炮崩过,全身上下没有没受伤的地方。“子弹刚打进去的时候不太疼,过一会伤口就开始火烧火燎的,然后马上就是钻心的疼,经常是疼得都站不住。伤口感染后会变得红肿,里面会化脓,整个人开始发热。那种感觉一辈子也忘不了。”刘志说得很平静。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志又接连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抗美援朝期间负伤后到陆军二十九院修养,后留在医院担任政治部主任兼总护士长。1967年退役后,回马坨店小林上村担任民兵连长和治保主任,曾获“先进民兵连长”和“优秀治保主任”称号。
“要是现在让我上战场打鬼子,我还去!”老人握紧拳头说。
山水游 发表于 2015-8-31 11: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习。
衷心感谢朋友的关注和分享!:handshake:handshake 醉老虎 发表于 2015-9-1 06: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衷心感谢朋友的关注和分享!:handshake:handshake 学习。 :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