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为何在中国更容易送命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5-9-14 04:46 编辑在中国,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因为各种原因猝死,其中由于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占大多数,这其中又有八成为心律失常,但死者并非全是心脏疾病患者,其中约五分之一的人存在“慢性疲劳”,IT业人士、销售、医生等高压职业都是主要发病群体。
据统计,美国每年有大约40万心脏骤停病例,抢救成功率约10%,个别大城市能达到30%;中国每年约有50万例以上,但即使在大城市抢救成功率也不足3%,落后地区更低。相对于人口比例,美国发病率高得多,但两国同样不幸的人群,每年中国要比美国至少多死12.5万人。或者说,这10来万人如果在美国就可能活下来。
2015年8月16日夜,51岁的北京301医院骨科教授张永刚出差返京时,一下飞机就突发心脏骤停,虽然同行的就有医院同事,立刻展开了急救,120也很快赶到,仍于当晚去世。
这种症状的抢救除在最初3—5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外,及时进行心脏除颤也非常关键。除颤每拖延一分钟,生还机会下降10%;拖延5分钟以上,抢救过来也可能脑死亡或植物人。因此,9月1日有媒体报道,平时首都机场航站楼就在公共空间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不幸当时却无人了解、提醒并及时使用。虽然有人觉得这是马后炮,但至少如果使用了AED而未救活,会比根本就没有用少一些遗憾。
然而,这对当时抢救张医生的同事也的确有些不公平,因为在场的机场工作人员都无人提醒现场有此设备,此时也只是旅客的这些医生又怎么知道呢?而且据称机场的AED规定“仅供专业人员使用”。
http://t2.qpic.cn/mblogpic/64f2a6c3ecc0c3dd7aca/2000
中医的理念是:不治已病治未病。到了发病之时,一切都太复杂,太困难了。 出水芙蓉。 发表于 2015-9-14 2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好朋友光临:handshake 独钓寒江雪.txy 发表于 2015-9-14 20: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宣传及普及科学知识至关重要!
谢谢好朋友光临,点评:) 冬笑 发表于 2015-9-14 20: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标示不明,专业知识不普及,国人素质底下
谢谢好朋友光临,点评:) 鱼象鱼 发表于 2015-9-14 19: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医的理念是:不治已病治未病。到了发病之时,一切都太复杂,太困难了。
谢谢好朋友光临,点评:) 巫山云 发表于 2015-9-14 16: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加强抢救生命意识。
谢谢好朋友光临,点评:) ★年轻的心 发表于 2015-9-14 15: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只能说要好好保重身体了,这年头是没有雷锋的,倒在街上随时是等死的份
谢谢好朋友光临,点评:) 岸上人 发表于 2015-9-15 17: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保持心情开朗
谢谢好朋友关注:) :victory::victory: 宣传及普及科学知识至关重要!:):):) 保持心情开朗 怕字当头!救不活崴上了! 中国人心脏脆弱之故过于劳 心肌梗塞是致死的一大危险病灶 标示不明,专业知识不普及,国人素质底下 ass123456 发表于 2015-9-14 10: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保持心情开朗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山水游 发表于 2015-9-14 1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高科技不难,基本安全常识要从大中专院校学起。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水上玩家 发表于 2015-9-14 09: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加强锻炼是根本解决之法!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handshake 合肥冬泳 发表于 2015-9-14 08: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怕字当头!救不活崴上了!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