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论坛1020
积聚福德善业最好的一个方法,其实就是随喜功德了。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嫉妒别人,无论大小善业,都要随喜,我们可以欢喜地双手合掌,可以欢喜地口说赞叹,也可以带着欢喜的心,发自内心地给予祝福;这样身口意的随喜赞叹,能够得到很大的功德利益,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宝法王噶玛巴《菩提道灯论》
身为佛教徒,懂得发自内心的去祈请,每天朴实简单地生活,就算有天寺庙被毁掉了也能乐观面对。他不会想要去侵略他人或去争夺什么,甚至是要去伤害其他宗教。一个佛教徒,最终他就是快乐的。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慢慢发现,能够训练调伏一切的最好武器和秘诀,就是慈悲与关爱——竹庆本乐仁波切
我们必须了解,唯有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对修行的热诚才能引领我们解脱痛苦。没有任何外力可以消除我们的业障,让我们出离轮回。对佛法生起深信不疑的心後,就必须以全然真诚的虔信和极大的毅力不断去实修。——堪布卡塔仁波切《证悟的女性》
修持佛法何必访游多处?如果随时都看见别人的行为皆是坏的,自己就会变得颠倒痴迷和极端紧张。其实世人对别人的判断大都是主观的。只要有积善向法之心,热诚的去布施一个乞丐也很够了。——噶举祖师密勒日巴
经常地观察自己和周遭的人事变迁,会让我们熟悉并逐渐接受无常。我们终于开始学会冷静理性地看待生命之流变,意识到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在衰老、会生病、经历挫折、没有安全感。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变化起伏,有得有失,这是普遍的,也是自然的。
上师的加持犹如渔钩,弟子的信心犹如鱼口,当你对三宝不具足信心,就算渔钩在大海里放上千年、万年,也不可能钓上一条鱼。如若弟子以信心获取上师的加持,那么如同鱼口咬上了渔钩,一下子就能被钓起来,帮助你脱离无边的轮回。
平时,我对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都是以发自内心的热诚,以慈心和悲心去对待每一个人,并以这样的动机去做很多事情。例如,用眼睛去看人时,我也是尽力以这样的心去看。由于我这么做,对方没有感受到什么,但至少会升起一种欢喜,会找到一种希望或寄托。这是我的期望。——大宝法王噶玛巴《药师佛灌顶》
我们都必须学会的,就是不要单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看事情,继而对别人作出批评。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并不能反映人和事的真实情况。几乎可以说它并不是真正的事实或实相,而是我们的想法和假设反映而已。因此当我们不再为了滋养骄傲和自私,跳进自己假设的结论时,我们会省却很多麻烦。——苏曼噶旺仁波切
信佛不是只去庙里拜拜,或是在蒲团上打坐而已,佛法是要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里处处都是修行的良机。希望大家能够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而非将生活一分为二,认为只有在庙里、在蒲团上的才是佛法;出了庙门、从座上起就离开佛法,那是大错特错的想法。——丹津.葩默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慈悲是自己身体力行的道德,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尺度,真正的慈悲也不一定是和颜悦色的赞美鼓励,有的时候用金刚之力来降魔伏恶,更是难行能行的大慈大悲。
若你认为禅修可以给我们某种殊胜的东西,那么你的想法便完全偏差了。这与正确的想法见解和实际的情形相去甚远,因为重点是在挖掘我们自身本具的能力和潜能。要发展禅修中最基本及最不可思议的根本利益,我们本身已具足一切条件,唯一需要的只是我们是否能够认出它、进而开发它而已。——堪布卡塔仁波切
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僧众,不要做没有意义的事,尽量多做有意义的事。这个部份我们如何理解呢?它的意思是说,利益自己的事要少做一点,也就是说,若以远离利益他人的心,抱持着自私自利的心态来做事,不能成就任何事。——大宝法王噶玛巴《解脱庄严宝论》
菩提心就是做任何事都想着众生。看报、看电视的时候都不忘众生。有人问罗日巴大师:“有什么是运用身边现有的资粮随时就可以修持的?”大师回答:“就是空性与悲心。”就像乞丐一样,拿到一毛钱都很高兴;我们也要这样,得到一点点实践悲心的机会,都要很高兴的把握。——大宝法王噶玛巴《菩提道灯论》
10月20日(星期二 六斋日 农历九月初八)#净慧长老生活禅语#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善恶言行负责任。认识到要对自己的善恶言行负责任,我们就会弃恶扬善,弃暗投明,舍妄归真,舍迷趋悟。【季风书法】止恶修善
修行要看到原因、了解意义、发自内心去做,不然只是一种表象、一种造作。当然修行一开始,心和言行都需要做出一点改变,似乎要刻意做点什么,但也不要太过份,很多人都忙东忙西,装着做很多其他事情,却忘了本具的善心。——大宝法王噶玛巴《29届噶举祈愿法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