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仁朝克图 发表于 2015-12-29 09:06

呼伦贝尔游记——探访敖鲁古雅(7)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15-12-29 13:59 编辑

:)呼伦贝尔游记——探访敖鲁古雅:D


根河市敖鲁古雅乡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鄂温克族居住地。

铁锚 发表于 2015-12-29 20:18

:):victory:

泳戈 发表于 2015-12-29 23:40

分享佳作!赞:victory:

那仁朝克图 发表于 2015-12-29 09:13




8月23日,大兴安岭深处的根河市,
被称为中国的冷极村,早晨四周山岭云雾缭绕。

那仁朝克图 发表于 2015-12-29 09:22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15-12-29 11:26 编辑

2003年,政府将敖鲁古雅的鄂温克族实施了生态移民,搬迁至现在的根河市区附近新址。
这里是大兴安岭深处的一块富饶的山林草地。
林木繁茂,水草丰美。



那仁朝克图 发表于 2015-12-29 10:10




根河敖鲁古雅


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那仁朝克图 发表于 2015-12-29 10:16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15-12-29 10:17 编辑

山民摆摊兜售松塔果

:D一只野山雀飞到手上,来吃松子!:o


这只小山雀更是站在秤盘上,大大方方的享受秋天的果实!:D

邺风洹波 发表于 2015-12-29 10:25

绝对原生态。欣赏!

那仁朝克图 发表于 2015-12-29 10:46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15-12-30 08:37 编辑

鄂温克族是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

“鄂温克”意思就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
现居根河市近郊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


公元前2000年,鄂温克族祖先居住在贝加尔湖及外兴安林地区。公元17世纪起,生活在俄罗斯境内部分鄂温克人,开始往来于勒拿河及额尔古纳河流域,在陆续南北迁徙的过程中,他们被称作是”跨界民族“。


1820年,鄂温克人有四个氏族,75户300多人,带着600余头驯鹿,经过额尔古纳河与石勒喀河交汇处的阿穆尔河流域,迁徙至大兴安岭北部根河市境内的激流河流域,以饲养驯鹿和狩猎为生。后因生活在敖鲁古雅乡(杨树林茂盛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作“敖鲁古雅鄂温克人”。



新中国成立前,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基本仍处于原始公社的阶段。鄂温克族猎民仍然
保持着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生活方式,吃兽肉、穿兽皮,住的是冬不防寒、夏不
避雨的‘撮罗子’以驯养驯鹿为生。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开始
定居奇乾,1965年迁徙到敖鲁古雅,2003年生态移民至目前的新址。



从走出山林开始定居生活,到放下猎枪转变生活方式,鄂温克人一直在延续古老的传统,与接纳现代生活方式之间博弈。定居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却用最快的速度碾碎了延续千百年的习俗、技能和生活方式。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使鹿部落当中的大部分人也都有了新的生存方式——从事旅游接待。旅游让他们在保持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之间找到了平衡。

那仁朝克图 发表于 2015-12-29 10:51

我来到敖鲁古雅驯鹿场

绿草地上散布着膘肥体壮的马群


那仁朝克图 发表于 2015-12-29 10:59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15-12-29 11:09 编辑

鄂温克使鹿部落,他们既古老又神秘,他们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是驯鹿的主人,而驯鹿也成为鄂温克人最亲密的伙伴。

驯鹿 森林里的精灵,
“蹄似牛而非牛,角似鹿而非鹿,头似马而非马,身似驴而非驴。”
此即“四不像”的圣诞驯鹿。



驯鹿是鄂温克民族的象征,鄂温克语称之为“奥伦”。这些半野生的驯鹿长着
马一样的头、鹿一样的角、驴一样的身躯、牛一样的蹄子,号称“四不像”。

驯鹿性情温顺,不踢人也不咬人,只要摊开双手,它们就会过来嗅一嗅,任由人抚摸。




游客们和驯鹿零距离亲密接触


那仁朝克图 发表于 2015-12-29 11:15

驯鹿场还饲养着梅花鹿





那仁朝克图 发表于 2015-12-29 11:19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15-12-29 11:32 编辑

这里真的是山川秀美

古老的故事,演绎着历史的传说...


:)他们期待的是:
山在,驯鹿在,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一直在。:victory:


由于时间仓促,未能在这里深入的探寻?

————————————————————————————
:)谢谢朋友们浏览欣赏!:handshak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呼伦贝尔游记——探访敖鲁古雅(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