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6-3-19 15:39

玄学论坛0319


有句话叫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这种行为是为人所不齿的。但我们没有看到的真相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上”。 ?​【乐是苦的马甲而已】

#济群法语# 有多少需求,就会有多少诱惑。不是因为诱惑太多,而是因为我们内心的需求太多,又缺乏把握自己的定力。

只关注他人对我们的伤害实在是没有太大利益。相反,若我们关注的是与他人之间的正面关系时,它会增长我们内心中的感激与慈悲心,这样才能真正为我们带来利益。因此非常重要的是,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待我们与他人互依的关系,感激众生对我们的恩德,并且关心众生的福祉。——大宝法王噶玛巴(2011.7.29)

有人问过我:"累积福德不是很自私吗?"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基本上,任何带你趋近实相的行为或情境,就是“福德”。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做呢?修行之道因而铺展出来。因为我们需要更接近实相,任何带我们越接近实相的事,我们要试着去作;任何带我们远离实相的事情,我们尽量避免——宗萨钦哲仁波切

只是修行自我追寻的人,是很难觅得快乐的。因此,只为了他人的福祉而努力是必要的。当为了他人而修行,你能免于自私自利,且自己的利益会自动地达成。请牢记于心!——莲师开示《空行法教》

【观盼:心灵创造幸福】佛法真的不可思议,在我痛苦的时候,在逆境袭来的时候,在束手无策的时候,使我不再纠结于那些无意义的眼泪和烦恼,而是用佛法的智慧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帮助自己和家人在逆境中避开痛苦这支毒箭的袭击。 O网页链接

在无始无涯的轮回中,这一世亲人的相聚犹如空气中飞舞的尘埃偶尔相触,转眼就是分离。其后各自循业流转,相见无期。多少恨多少纠结,终归于两两相忘。不如宽容相待,珍惜尊重吧。O亲密的人

只寄望于佛陀的慈悲眷顾让我们达到解脱的想法是愚痴的。除自己外没任何人能令我们成就解脱。——大宝法王噶玛巴《解脱法道之自修》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管理不是命令、不是指示、不是权威;管理要懂得尊重、包容、平等、立场互换,要让人心甘情愿,给人信心,让人欢喜跟随,这才是最高明的人事管理。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一些坎坷和挫折是很正常的。只要不动摇信念、不舍弃誓言、不舍弃目标,能够忍耐,一定能成功。

出家住山,不修行也轮回;在家住城,有修行也解脱。——噶举祖师玛尔巴(摘自《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佛陀和你都同意要追寻快乐。佛陀非常希望大家快乐。事实上,佛陀的整个法教、经律论三藏、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是去享乐。但是我们和佛陀意见相左之处,在于如何去追求快乐。我们积聚某种因去追求快乐,但是佛陀想:“这会让你痛苦,而不是快乐。”这就是问题所在。——宗萨钦哲仁波切

任何功德善业不回向,就可能被几种因素所破坏,举例来说:第三个是悔心:譬如你先积聚善行,但最后后悔,这也会损坏善业。譬如觉得「没什么意义」等,也可能不好朋友怂恿你,让你对一件好事生起后悔之心,也会毁坏善业。——大宝法王噶玛巴《布施,看来是给予,其实是受益》

任何功德善业不回向,就可能被几种因素所破坏,举例来说:第二个是邪见:对正法、圣者生起邪见、诋毁批评等,也会毁坏善业,尤其是不相信因果会毁坏善业。——大宝法王噶玛巴《布施,看来是给予,其实是受益》

你无法驱散念头,当你了悟念头的本性之时,那么念头自然会融入它的本性之中。不要抗拒,也不要接受,就只是让它们是它们本来的摸样。如果你能了解到,无需去舍弃什么,也无需去获得什么,万法都在自心之中,那么这样的感受与领悟就是大手印。——桑杰年巴仁波切《恒河大手印》开示

佛陀开示“一切合成之物皆是无常的。”一切物质都是会毁坏的,了知它、牢记它,让自心去熟悉一切的无常性,如此便能帮助我们发展出更多的特质,如:坚定力、忍辱心、智慧、持戒、布施及其他善行等,这是一生中应致力的最佳修持之一。——波卡仁波切《觉醒观无常》

任何功德善业不回向,就可能被几种因素所破坏,举例来说:第一个是嗔恨:譬如对特殊对境生起憎恨之心,例如对圣者菩萨生起瞋心,善业就被破坏,或千劫积聚的福德,都可能被一个嗔恨之心所摧毁,因此要记得回向。——大宝法王噶玛巴《布施,看来是给予,其实是受益》

【】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3-19 17:07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一些坎坷和挫折是很正常的。只要不动摇信念、不舍弃誓言、不舍弃目标,能够忍耐,一定能成功。

山水游 发表于 2016-3-19 21:00

拜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玄学论坛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