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2:12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本帖最后由 海河 于 2016-3-21 23:44 编辑

      最近水上公园“九岛”处动物园‘鸟语林’的顶棚上落了一对野生的“东方白鹳”这是非常罕见的。2009年全世界有东方白鹳野生种群为不到3000只。因水上公园的条件,有大片的水,鸟语林里也饲养着‘东方白鹳’所以野生的东方白鹳在这安了家。
因为罕见和“东方白鹳”的珍贵引来了很多摄影爱好者除天津人外还有北京的,沈阳等其他城市的爱好者,周六、日这天只一处就有50多人在拍摄,动物园里还有拍摄者。
使用的摄影设备大多顶级相机加上5、600mm的变焦头。



蓝色海湾 发表于 2016-3-21 22:17


“种的梧桐引凤来”。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2:30

本帖最后由 海河 于 2016-3-21 22:41 编辑

      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2:38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2:43

       东方白鹳是一种大型的涉禽,体态优美。长而粗壮的嘴十分坚硬,呈黑色,仅基部缀有淡紫色或深红色。嘴的基部较厚,往尖端逐渐变细,并且略微向上翘。眼睛周围、眼线和喉部的裸露皮肤都是朱红色,眼睛内的虹膜为粉红色,外圈为黑色。身体上的羽毛主要为纯白色。翅膀宽而长,上面的大覆羽、初级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均为黑色,并具有绿色或紫色的光泽。初级飞羽的基部为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外除羽缘和羽尖外,均为银灰色,向内逐渐转为黑色。前颈的下部有呈披针形的长羽,在求偶炫耀的时候能竖直起来。腿、脚甚长,为鲜红色。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2:43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2:45

      中国繁殖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哈尔滨、三江平原、兴凯湖,吉林省向海、莫莫格;越冬于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湖北沉湖、洪湖、长湖、安徽升金湖,江苏沿海湿地,偶尔到四川、贵州、西藏、福建、广东、香港和台湾越冬;迁徙时经过辽宁省沈阳、朝阳、庄河、大连、营口、盖县、盘山,河北省秦皇岛和北戴河及承德,天津、北京和山东长岛。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2:46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2:47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2:47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2:53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2:54

本帖最后由 海河 于 2016-3-21 22:58 编辑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2:56

      除了在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它季节大多组成群体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常聚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觅食时常成对或成小群漫步在水边或草地与沼泽地上,步履轻盈骄健,边走边啄食。休息时常单腿或双腿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颈部缩成S形。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2:59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3:00

本帖最后由 海河 于 2016-3-21 23:01 编辑

      东方白鹳于9月末至10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组成群体分批地往南迁徙。迁徙时常集聚在开阔的草原湖泊和芦苇沼泽地带活动,沿途需要选择适当的地点停歇,有些地方可以停歇40天以上。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3:01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3:05

      繁殖期4~6月。每年3月初至3月中旬到达中国东北繁殖地,最早到达时间是3月2日和3月6日,多数在3月中旬。产卵时间最早在3月末至4月初,多数在4月中旬。每窝产卵4~6枚,一般4~5枚,偶尔也有2~3枚的记录。通常间隔1天产1枚卵,也有报告间隔4~5天甚至5~7天的。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3:05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3:06

海河 发表于 2016-3-21 23:06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