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论坛0323
你可以降低你的期待,而且保持能够让你满意的较简单的利他目标。如此,与其提出一些庞大的计划来利益极大量的众生,有时候我会让我的愿望比较单纯:我要关心他人。我要给予他人我的关爱,这样世界上其他众生至少能够这么想:“世界上有一个人关心着我。”——大宝法王噶玛巴(噶玛巴900周年德里活动)
今日3月23日,农历2月15,为汉传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佛陀原名:乔达摩·悉达多,迦毗罗卫国太子。因睹生、老、病、死之苦,为求离苦之道出家。苦修6年无果后于菩提迦耶禅坐49天悟道,在此娑婆世界示现成佛,时年35岁。成道后佛陀弘法49年教授八万四千法门后又示现涅槃。感恩!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当此劫的黑暗时代来临时,人们扮演着自我欺骗的角色,成为自己的恶劣顾问,也是自身愚痴的制造者,不断欺骗和愚弄自己。这些人拥有人身,却不比一只牛更明智,多么可悲啊!——莲师开示《莲师心要建言》
人们特别羡慕和追求的爱情、钱、官位,得不到时日思夜想,一旦得到了就会发现,它并不像预期那样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快乐,反而会平添许多烦恼,让自己动不动就患得患失。更让人伤心的是,不但拥有它的过程如此煎熬,而且到头来,什么都不会长久,一切都是一场梦。
每一秒、每一刻我们都在改变。我们可能在第一刻有问题,但在下一刻我们就有机会成为一个无有过失的新人。——大宝法王噶玛巴(本站恭译自法王官方FB)
【观润:在生活中巧用佛法智慧消除烦恼】当逆境和痛苦出现的时候,一般人往往会把原因归之于外部的客观世界,我自己没有修学佛法之前也常常是这样看待问题的。 O网页链接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有道是想「多管人」,必须先「少管人」;想「多办成事」,必须先「少管点事」。最高的管理境界,就是没有管理,所谓「没有管理的管理」,并非取消管理,而是能放手、能分权,使管理进入更高层次与境界。
必须以听闻所生的智慧,认出你的痛苦;必须以思惟所生的智慧,制伏你的痛苦;必须以禅修所生的智慧,从根断除你的痛苦。——第一世大宝法王噶玛巴杜松虔巴
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必须很勇敢地接受我们自己的错误行为,而且不要让愤怒、嫉妒和骄傲控制了我们的生活。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修持如何原谅和忘记别人的错误。否则,我们是在佛陀前愚弄、欺骗自己。——苏曼噶旺仁波切
真正的第一步,是要先改变自己。自己变善时,世界上就少了一个恶人。如果自己没有改变,就去管闲事、过度热心,反而容易被恶人影响。如果自己先准备好之后再去帮助别人,因为有了自身处理烦恼的经验,在提醒别人时所说的话也才真的有力量,因此,利他要从改变自己做起。——大宝法王噶玛巴(2011春季课...展开全文c
修行的重点是改变自己的心,所有的改变都是从心开始,不是外在的改变。不然只是会说自己学佛、学佛,说自己是佛弟子,但若没有抓到要点,只会说嘴,只是自己欺骗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去观察、好好问问自己:“我为何要学佛?我有没有想要从内心改变自己?”——法王《大手印了义炬》
种种不同的无常,诸如死亡或分离等等,都是给你的讯息,因此要留神注意!不要为那些会让自己分心散乱的活动来回奔忙,而是要放松身心,要运用甚深口诀教授来修心。——莲师开示《莲师心要建言》
有些人很执着自己是个佛教徒,有了一些带点烦恼的小聪明之后,就自以为了不起了,自赞毁他,固执己见。本来不学习还好,有点小聪明之后,思维作意的心便紧抓着不放,自以为是,反而烦恼更多,贪、嗔、痴更多,长时而不自知,这即是“增毒的魔”。——大宝法王噶玛巴《法王教你做菩萨》
如果我们做不了当下心念的主人,就做不了行为的主人,更做不了人生的主人。那么,我们的命运也将是“被控”的。被什么控制?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个问题是茫然的,或者根本不关心这些,只是被各种惯性驱使着。刷着时光,刷着生命,却不知道把自己刷到了哪里。 ?【要掌控不要被控】
【】
学习
页:
[1]